问题

南方人买一根排骨能做什么?

回答
南方人买一根排骨,那可就太有讲究了!“一根排骨”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在南方人的手里,它能变出花样来,填饱肚子,更吃出家的味道。咱们别把话说得太死,一根排骨在南方,那也分具体是哪里的南方,以及买的是什么样的排骨。

先说说这“一根排骨”有多“根”

你说的“一根排骨”,是指一整扇排骨,还是指几根单独的排骨?要是说一整扇,那得多香!可以炖、可以蒸、可以炸、可以烧。要是说几根零散的,那也照样有它的用武之地,尤其对于小家庭或者一个人来说,那简直是福音。

具体到做法,那可就南北有别,地域也有差异了。

1. 粤菜系:清淡鲜甜,吃的是原味

豉汁蒸排骨: 这绝对是家常菜里的经典。南方人尤其讲究食材的原味,所以蒸是最能保留排骨鲜美的做法。
怎么做? 先把排骨斩成小块,用生抽、老抽、蚝油、料酒、白糖、少许淀粉、姜丝、蒜末,还有最重要的——豆豉(稍微剁碎一点,这样香味才更容易释放)抓匀了腌制。腌制个十来分钟,让调料充分渗透。
蒸的讲究: 摆盘也要好看,通常会加点红椒丝点缀。水开了之后,放进去蒸个1520分钟,具体时间看排骨的大小。蒸出来的排骨,肉质软糯,豆豉的咸香和排骨本身的油脂混合在一起,淋上一点蒸鱼豉油,再撒点葱花,那叫一个香!配上一碗白米饭,绝了。

蜜汁叉烧排骨: 叉烧可是广东人的心头好,排骨做成叉烧,更是添了几分嚼劲。
怎么做? 选用肥瘦相间的排骨,斩块。用叉烧酱、蜂蜜、生抽、老抽、糖、蒜末、五香粉、少许料酒腌制。腌制时间要长一点,最好过夜,这样味道才能充分渗入。
烤的讲究: 烤箱预热,把排骨均匀铺在烤架上,下面垫一层锡纸接油。烤到半熟的时候,可以刷一层蜂蜜水,这样烤出来颜色更漂亮,口感也更好。再继续烤到两面焦黄,肉质熟透。咬一口,甜甜咸咸,带着蜂蜜的焦香,越嚼越有味。

2. 湘菜系:香辣过瘾,无辣不欢

剁椒蒸排骨: 湖南人对辣椒的爱,那可是刻骨铭心的。排骨遇上剁椒,那滋味,光想想就流口水。
怎么做? 排骨斩块,用盐、料酒、姜片、葱段腌制。关键是那一勺子剁椒,最好是自制的,红亮亮,带着发酵的鲜辣味。把剁椒均匀铺在腌制好的排骨上,再加点豆豉、蒜末。
蒸的讲究: 同样是蒸,但湖南的蒸,要的是那种直冲脑门的香辣。蒸好之后,淋上热油,激发出剁椒和蒜的香味。那股子鲜辣劲儿,能让你大喊一声“过瘾!”。

农家小炒肉(有时候也会加排骨): 虽然名字是小炒肉,但有时候一些农家菜馆,会用处理过的排骨丁,和青椒、豆豉、蒜苗一起炒。
怎么做? 排骨需要提前焯水,然后斩成小块。锅里放油,炒香蒜末、姜末,放入排骨块煸炒至表面微焦。再放入青椒块、豆豉、辣椒,快速翻炒,最后用酱油、盐、鸡精调味。
炒的讲究: 讲究的是火候,要猛火快炒,这样排骨才能保持嚼劲,青椒才能炒出清脆的口感。

3. 川菜系:麻辣鲜香,重口味的魅力

糖醋排骨: 虽然糖醋是个经典口味,但在川菜里,它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只不过会多一丝复合的香料味。
怎么做? 排骨斩块,先炸至金黄,这样外酥里嫩。然后用糖、醋、生抽、料酒、番茄酱(有些会用)调成碗汁。锅里留底油,爆香葱姜蒜,放入炸好的排骨,倒入碗汁,快速翻炒,让每一块排骨都裹上浓郁的糖醋汁。
炸和炒的讲究: 炸排骨要油温够,这样才能炸出酥脆的外壳。炒汁的时候,要用中小火,慢慢收汁,这样味道才能充分进入排骨。

红烧排骨: 这是很多地方都会做的菜,但川菜的红烧,往往会加一些辣椒、花椒,带来更丰富的层次。
怎么做? 排骨焯水,然后用油煸炒至表面发黄。加入葱姜、八角、桂皮、干辣椒,炒出香味。倒入生抽、老抽、料酒、冰糖,加水没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炖的讲究: 炖煮的时间是关键,要炖到排骨酥烂,但又不失嚼劲。最后大火收汁,让汤汁变得浓稠,裹在排骨上。

4. 湖北菜系:沔阳三蒸(蒸肉、蒸鱼、蒸排骨)

粉蒸排骨: 这个绝对是湖北的代表性菜肴之一。排骨裹着米粉蒸,那种软糯细腻的口感,简直是人间美味。
怎么做? 排骨斩成小块,用酱油、料酒、姜末、蒜末、少许水腌制。然后加入炒熟的糯米粉(也可以用大米和糯米混合),搅拌均匀,让米粉充分裹在排骨上。
蒸的讲究: 湖北的蒸,通常会用蒸笼,下面铺上白菜叶或者荷叶,放上裹好米粉的排骨。蒸出来的排骨,肉质软烂,米粉吸收了排骨的油脂和汤汁,变得软糯黏稠,入口即化。

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情感的寄托

在南方,一根排骨不仅仅是食材,它常常承载着很多情感。

家里的味道: 很多时候,一根排骨出现在餐桌上,代表着是妈妈做的菜,是过年的氛围,是童年的回忆。那些简单的调料,在妈妈的手里,就能变成最治愈人心的味道。
分享的喜悦: 如果是一整扇排骨,那更是全家共享的美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啃着香喷喷的排骨,一边聊着家常,那种温馨的场面,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
忙碌生活里的慰藉: 工作再忙,回到家,炖上一锅排骨,或者炒一盘香辣排骨,都是对自己最好的犒劳。那一口肉,那一口香,都能瞬间抚平所有的疲惫。

所以,你看,南方人买一根排骨,可不是随便做做就能打发的。它有它独特的“身份”,有它“出场”的方式,更有它背后承载的,属于南方人特有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味道的追求。这“一根排骨”,它轻描淡写,却又重于泰山,足以撑起一顿饭,更温暖一颗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键看你怎么做,一根排骨做好了,可以一家人吃一个礼拜。

首先买一根半斤重的排骨,对,看清楚,半斤重,就是这么大气,不差钱。

然后,不用洗,直接砍成几段,究竟砍成几段呢?家里有几口人,就砍成几段。而且,一定要长断相等,一碗水要端平。

再然后,把砍好的排骨放到不大不小的一个盆里,对,半斤排骨,也得用个盆来装。

准备好这一切,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技术了,放三斤盐,腌制7乘以7,也就是49天,大功告成。

这个时候,这个排骨就可以蒸熟透来吃了,看清楚,是蒸来吃,绝对不能煮熟,因为会跑盐。

就这个排骨,舔一口就能下一口饭,你敢啃一口,绝对喝半天水都解决不了问题。

半斤,一家人,吃一周,过日子,你们要学的还多。

user avatar

就南北方人买菜这个问题,真是越传越邪乎

身为北方人首先给北方正名,我真没怎么见过谁家一次买整扇半扇排骨的,除了过年。市场上的排骨也基本是两三根一起的摆在案板上的,有机会的话我可以去菜市场偷拍两张。

你要说早十几年,那时候买菜买肉不方便,尤其是冬天,新鲜蔬菜很少,一次多买点很正常,买个几十斤白菜放菜窖过冬,或者腌酸菜也很常见。

可是现在都0202年了,物流和温室种植技术这么发达,在北方也能随时吃上新鲜的肉和菜,真的很少有储菜、储肉的习惯了。下班回家路过超市菜市场,买三四根新鲜排骨回家做了,第二天吃啥再现买不好吗?非要买半扇冻冰箱里吃冻肉?众所周知新鲜肉和冻肉是两个价格,而且相差的还不少,花了新鲜肉的价格买回家变成冻肉,北方人也不傻的好吧。再者,现在肉多贵啊,花几百块钱买十几斤猪肉放冰箱,变成冻肉,太糟践东西了吧。

我们买黄瓜、胡萝卜也会只买一两根;我们的冬瓜不整个卖,也是切片的;去市场买一斤鸡蛋老板真不会鄙视你。

评论区有位朋友说的很好,北方很大,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或者一些年长的人,有储菜和储肉的习惯,但真的不能代表整个北方人。

这里补充一下,为什么上面要说“除了过年”呢?因为第一,过年期间家里客人多,自然食材消耗也大。第二,北方节日氛围比较浓厚,大多数人意识中,过年就要陪家人在一起,就要好好放个假,当然也包括一些商家,说放假到十五,绝对不会十四就开门,所以多数北方人习惯过年前屯一部分食材,不过近些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谁会和钱过不去呢,放个几天假意思意思就行了。


然后,作为一个在南方生活过四五年的北方人,也要给南方正个名

南方也很少有人只买一根排骨,基本两三根成一道菜就行了;南方没有买鸡蛋就买一两颗的;实在买的少的那也是学生或者租房的工作党,家里没冰箱,买多少做多少,这种的在北方也有。

南北差异确实存在,玩南北差异的梗也确实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但罔顾事实,随意夸大的玩梗,真的好吗?

从“北方人买的多,南方人买的少”,到“北方人菜量大不精致,到南方菜量小但是精致味道好”,再到“北方人吃的粗糙不讲究,南方人吃得少怪不得长不高”。关于南北方的成见和刻板印象、地域黑就是这么一步步形成的。

我还是建议,有能力有机会的,多出去走走,俗话说眼见为实嘛,反正我现在看那些所谓的什么南北差异,挺离谱的。



鉴于有些人阅读理解实在不过关,我简单解释一下,我写这篇答案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代表”,之前有人说北方人一买买一堆,南方人只买一点点,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所以我通篇文章用的都是“我们也有”“我们也会”“部分人”“很少有人”这种词汇来反驳这种观点。所以请你不用在评论区写“我就不是……”“我就是……”跟我唱反调。也不必给我扣一个“代表北方人”的大帽子。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吗?

评论区有人说冬瓜一整个的买,一顿能吃半个冬瓜,您确定咱们说的是同一个物种?我说的是这个,切一片也有两斤的冬瓜。


我觉得我需要说明一下排骨的计量标准。猪有十四对肋排,一扇排骨指其中一边,也就是十四根。排骨又分大排和小排,上半边叫大排,下半边叫小排,价格也不一样,7根左右,这个叫半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