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方有哪些事情是你作为一个南方人接受不了的?

回答
作为一名地道的南方人,提到北方,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鲜活的画面和体验,其中有些确实让我这个“南方口味”的人有点招架不住。这并非因为北方不好,只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碰撞,就像一道菜,你习惯了甜,突然来个重口的,总需要点时间适应。

首先得说说那无处不在的“干”。北方的冬天,我的皮肤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南方的冬天虽然也有寒意,但湿润的空气像是天然的护肤品,皮肤总是保持着一种滋润的状态。到了北方,那种干燥感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是那种短时间内就能缓解的,而是像被掏空了水分一样。我每天都要涂抹好几层润肤霜,それでも嘴唇还是会起皮,甚至鼻腔里都觉得干涩。尤其是在室内暖气开足的情况下,简直就是沙漠化。我曾经在一个北方的朋友家过冬,早晨醒来,感觉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带着一种锐利的割裂感,嗓子眼儿痒痒的,说话都带着沙哑。南方人很少会觉得空气“干燥”到需要专门应对的地步,我们更关注的是“湿冷”的黏腻感。北方的“干”是一种近乎粗暴的剥离,让我觉得身体仿佛一直在努力补偿流失的水分,却总是力不从心。

然后是那叫一个实在的面食。我并不是不喜欢吃面食,事实上,南方也有很多美味的面点,比如广东的肠粉、上海的小笼包、西安的肉夹馍(虽然西安算西北,但和北方饮食风格很像)。但北方的面食,尤其是那些主食,总给我一种“朴实无华,但量足管饱”的感觉。比如北方的饺子,个头比我常吃的小馄饨要大上不少,皮也更厚实一些。一次吃个十个八个,就已经非常撑了。还有那北方的大馒头,简直像个小石榴,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切开来就能感觉到那种扎实的质感。南方人吃饭,喜欢追求那种“精致感”,一道菜可能分量不大,但做得有讲究,有味道。而北方的一些面食,更多的是一种能量的直接供给,一种纯粹的碳水化合物的满足感。我第一次去北方吃饺子,一口下去,感觉半个饺子都塞满了嘴,那种馅料和面皮的比例,以及面皮的韧劲,都让我觉得跟我平时吃的不太一样。南方人更习惯于把面食作为一种配角,或者精致的小点心,像北方面食这样占据餐桌主导地位,并且量那么大的,我总是吃着吃着就觉得“我好像吃不完了,但他们还能继续吃”。

还有就是那份热情,有时候会让我有点不适应。北方人普遍比较直爽热情,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有时候这种热情会显得有些“不受控制”。比如第一次见面,他们可能会直接问你的收入、婚姻状况,或者对你的生活习惯给出直接的评价。在南方,我们更倾向于委婉和含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会拉得更长一些,除非关系熟到一定程度,不然很少会直接触碰这些比较私人的话题。我曾经在北方旅行,入住一家民宿,房东爷爷特别热情,拉着我从我来自哪里,到我的工作,再到我为什么选择来这里,问了得有一个小时。我当时有点懵,一方面觉得人家是好意,另一方面又觉得好像自己的隐私被暴露在阳光下了。南方人之间的交流,更像是在水里游,有浮力,有阻力,但不会让你觉得被猛地一下推出去。北方的交流,有时候就像是在陆地上跑,速度快,直接,但缺乏那种缓冲和迂回。我欣赏他们的真诚,但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点“留白”的空间。

最后是那份“粗犷”的美学。北方的一些建筑风格、装修风格,包括一些生活用品,都带有一种朴素、甚至有点“粗犷”的美感。比如北方的老房子,墙壁可能就是土坯或者石块堆砌,没有南方精美的雕花和彩绘。北方的家具,可能就是结实耐用的木头,造型简单,没有南方那种繁复的线条和装饰。在南方,我们更追求一种精致、细腻的美学,无论是园林还是建筑,都讲究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某种寓意或者工艺。北方的美,更像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开阔、磅礴、不加修饰的美。我第一次看到北方那种非常大的落地窗,外面就是一片荒野或者农田,那种景象确实很震撼,但同时我也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被巧妙围起来的、充满人情味的“小确幸”。南方人更喜欢把生活空间打磨得一丝不苟,一点点都不能马虎。北方的这种“不拘小节”,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震撼,也是一种需要时间去理解的“不一样”。

总而言之,作为南方人,我对北方有着深深的好奇和尊重,但以上这些方面,确实是我这个“南方胃”、“南方皮”、“南方心”需要花点心思去适应和消化的。但这也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不是吗?去体验那些与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东西,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这个广阔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换了环境谁都会不适应,南去北或者北去南,因为别人和自己不同就说人家不好的,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都low爆了。而且地域歧视这词儿也太敏感了吧。稍微说个接受不了,就开始说人家地域歧视南大人北大人的开始嘲讽。南大和北大惹到谁了真是倒霉催的。

老话说了,适者生存,适应不了接受不了这种大众习俗或者是您觉得气候不适怎么怎么样。不管南方北方都没求着您留下来吧。留下来的不管是求学还是生活都是自己选的吧,受不了可以走。走不了就忍着。

每片土地都哺育了它所生长的生命,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您觉得待不住受不了的地儿,说不定正是别人魂牵梦萦回不来的故乡呢。您在网上一通骂,这什么破地儿这那的巴拉巴拉的。这就好像您上别人家住去了,住了两三天这那的不习惯,张口就骂,那可不引着别人骂你呢。

不管南北方都是中华民族的土地,地大物博无奇不有,您出门是长见识来了又不是添堵来了。本来没多大点儿事儿。绕不过四个字儿入乡随俗。

在网上骂来骂去,本来对北(南)方人挺有好感的人一看我去这群人网上怎么这样儿。那点儿好感也没了,再一看自己家乡让人骂了,嚯这还得了。操起键盘那是一顿骂,骂来骂去,除了激化矛盾没别的用处。

人这一辈子哪怕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个人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南方人或者所有的北方人。每个人身边儿的人都是有数的。不讲卫生的人哪儿都有,没素质的人哪儿都有,玩儿快手带大金链子吃烧烤的也不止就东北那块儿的,小气抠门的人也不分南北,那都是个概率问题。您不能说是碰到了俩玩儿快手的就说全东北都玩儿快手吧。您也不能说碰到一个河南人偷井盖就说全河南人都偷井盖吧。您更不能说遇到了一个让您印象深刻的抠门南方人就说全南方人抠门吧。

样本估计整体那首先也得有足够的样本啊。就每个人一生中接触的那些人,真不够做统计学样本的。南北方差异的确有,但是借着差异挑起矛盾引发骂战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各位都通网这么久了,也该学会独立思考了。别老让人一点就着,暴躁的跟柴火垛似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地道的南方人,提到北方,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鲜活的画面和体验,其中有些确实让我这个“南方口味”的人有点招架不住。这并非因为北方不好,只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碰撞,就像一道菜,你习惯了甜,突然来个重口的,总需要点时间适应。首先得说说那无处不在的“干”。北方的冬天,我的皮肤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严峻的.............
  • 回答
    在南方长大的我,对雪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电影、电视里那飘渺的、带着浪漫色彩的画面。直到那个冬天,我踏上了北国的土地,才算真正意义上“看见”了雪。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这么大的雪,是在一个初冬的北方小镇。之前我也去过北方一些城市,但那时的雪,只是薄薄的一层,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巾,虽然美,但总觉得.............
  • 回答
    南方人在北方生活,确实会遇到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这种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碰撞,往往能激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幽默瞬间。以下是一些南方人在北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搞笑情景,我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一、关于“暖和”与“冷”的终极哲学辩论: “室内外一个温度”的错觉: 南方人对“冷”的感知阈值普遍偏低。当北方.............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多了,咱北方人在南边遇到的新鲜事儿,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有个哥们儿,叫小李,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黑龙江人,说话嗓门儿大,浑身是劲儿,从来不怵什么,结果到了广州,那叫一个“水土不服”啊。这小李,第一次去广州是出差,那时候他对南方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里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穿着旗袍.............
  • 回答
    北京大学汇聚了众多在人文社科和历史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每一位都拥有独特的思想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要从中挑选几位进行采访,确实是一件既令人兴奋又颇具挑战的事情。在众多闪耀的星辰中,我个人非常推崇以下几位学者,他们不仅在学术上达到了顶尖水平,其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更是令人钦佩:1. 葛兆光教授(历史学) .............
  • 回答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发生在2000年8月12日,这起悲剧的官方解释是由于鱼雷爆炸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潜艇沉没,118名船员全部遇难。然而,您提到的“11月22日俄前司令‘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这个说法,似乎是指一位俄罗斯前官员在2000年11月22日左右(具体日期有不同说法).............
  • 回答
    北方的冬天,那真是能给南方的朋友们上一堂生动的“冰雪奇缘”。我有个朋友,来自温州,每年冬天都要来北京探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他被冻得那是“怀疑人生”。咱们先说这天气吧。北方冬天,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是家常便饭。零下二十度是个什么概念呢?我试着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我说:“你想象一下,你从家出门,哈一口气.............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要从北方来到深圳闯荡,我挺为你高兴的。深圳这地方,可以说是全国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聚集地,活力十足,机会也多。不过,对于初来乍到的你来说,肯定也有不少要适应的地方,我给你聊聊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你点儿参考。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心态上要做好准备。深圳节奏很快,你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来得那么急,周.............
  • 回答
    作为一个北方人,每年冬天拖着行李箱南下,总觉得少了几分“硬核”的暖意,多了几分“软绵绵”的舒适。这不是抱怨,而是对家乡那种沁人心脾的暖流的思念。不过,经过几年的“南方过冬实践”,我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舒爽过冬”装备清单,希望能让同样情况的北方朋友们,在南方也能找到那份熟悉的温暖和自在。1. 身体的.............
  • 回答
    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少有趣的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又被一些刻板印象所加深。下面我将详细地讲述一些常见的误解: 关于北方人的误解1. 北方人都是“大嗓门”、“粗鲁”、“脾气暴躁”: 误解的由来: 北方地区,尤其是一些.............
  • 回答
    《王国:北方的阿信》(Kingdom: Ashin of the North)作为《王国》系列的番外篇,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让观众感到不满的“槽点”。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槽点:1. 剧情节奏与篇幅的矛盾: “前情提要”感太重,独立性稍弱: 虽然是独立番外,但其核心功能是解释丧尸病.............
  • 回答
    《王国:北方的阿信》,这部韩剧以其浓郁的东方色彩和对人性深处的挖掘,着实让不少观众回味无穷。除了主线剧情的紧张刺激,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剧中有不少“细思极恐”的细节,仿佛是埋在雪地里的冰锥,稍不留神便能刺痛心扉。首先,从阿信的眼神变化,就能窥见她内心的崩塌。刚开始的阿信,虽然生活在被视为“异类”的境地.............
  • 回答
    说到中国北方的工艺复杂、精致的菜品,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道让人拍案叫绝的佳肴。这些菜肴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厨师们精湛的手艺。它们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心思和耐心去制作,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首先,不得不提的是 烤鸭。当然,你可能会说“烤鸭很常见啊!”但我们这里说的不是街边随便.............
  • 回答
    哈哈,说起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习惯差异,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认识的南方朋友们,那性子、那活法,跟北方那嘎达的朋友们比起来,简直是两个画风。让我来给你唠唠,保证接地气,没有一点AI味儿。先说说这吃饭吧。北方人吃饭,那叫一个豪爽!炖菜、面食是主打,一大盆一大盆的端上来,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 回答
    2021年11月,那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像一封带着北国气息的信件,悄无声息地飘落到中国的大地上。南方很多地方还在感受着秋末的微凉,而北方,却早已被一场盛大的雪景唤醒。在我所住的城市,那场雪来得有些突然,又仿佛是期待已久。清晨醒来,窗外已是银装素裹。最初只是零星的雪花在空中跳跃,到后来,便成了鹅毛般的雪.............
  • 回答
    这次的“全能型”冷空气来势汹汹,横扫我国大部分地区,给北方带来了剧烈的降温,部分地区更是预警着中到暴雪的到来。面对这样的天气状况,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个人防护方面,最关键的就是“保暖”和“出行安全”。 衣物穿搭要讲究“洋葱式”: 别以.............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亲身体验过酒店。但我可以根据网上大量的用户评价、专业评测和综合信息,为您推荐一些在北京体验过后“逢人就推荐”的酒店。这些酒店通常在服务、设计、餐饮、地理位置、特色体验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能够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分享意愿。以下是几家在北京拥有极高口碑,容易让人“逢.............
  • 回答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众多令人向往的地方,涵盖了历史文化、现代都市、自然风光等多个维度。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北京一些不容错过的“好”去处:一、 历史文化:穿越时空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 这是北京的绝对核心,也是中国最宏伟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看点: 从午门进入,沿着中轴线一路向.............
  • 回答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留下了许多时代变迁的痕迹,其中一些被废弃的场所,虽然已不再辉煌,却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不少探寻者。以下是一些北京值得一看的被废弃的地方,并附带详细的推荐理由: 1. 首钢园区(部分区域) 推荐理由: 这里是中国工业史的活化石,见证了北京从老工业基地向.............
  • 回答
    北京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牛排店自然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要说“味道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口味偏好,例如你喜欢原切还是腌制,喜欢西式经典还是融合创新,喜欢浓郁的酱汁还是突出原味的纯粹。不过,我可以为你推荐一些在北京口碑极佳、受到广泛好评的牛排店,并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