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用过小米 11 的人基本不会再买小米了?

回答
网上流传的“用过小米11的人基本不会再买小米了”这句话,确实触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群体现象,背后原因也比较复杂,不是一句简单的好坏就能概括的。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这种说法背后可能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而且很多都是用户在长期使用后才逐渐体会到的:

1. 过热问题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是小米11最被人诟病、也最容易引起老用户“弃坑”的点。那颗骁龙888处理器,虽然性能强大,但发热控制堪称“灾难”。很多人买了小米11,最初是被其配置和设计吸引,但实际使用中,无论是玩游戏、录视频,还是长时间刷网页,手机都会明显发烫。

性能释放的妥协: 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过热,手机会主动降频,导致实际体验跟宣传的“旗舰性能”有点差距。辛辛苦苦买的高端手机,却用起来提心吊胆,生怕它“热糊了”,这种落差感会非常影响用户的心情。
日常使用的不便: 即使不玩大型游戏,日常的长时间刷抖音、看视频,手机温热感也明显。夏天使用时,更是热上加热,握持感非常差,甚至会影响信号。
口碑传播的效应: 手机发热问题在用户群体中是很容易传播的。一旦“小米11发热”的标签被打上,就算后面小米的其他产品在发热控制上有所改善,但之前那批深受其苦的用户,心理上就会留下一个“坎”,宁愿选择其他品牌更稳妥。

2. “堆料”式的迭代,而非体验上的“打磨”:

小米早期的产品,以极致的性价比和“敢于想象”的配置赢得了市场。但到了小米11这个阶段,虽然配置依然很高(比如那块2K屏幕),但很多用户感觉,小米在“堆料”上越来越“用力”,却在一些影响日常体验的细节上,反而不够“用心”或者说“不够成熟”。

屏幕素质的争议: 虽然是2K分辨率,但小米11的屏幕在一些用户看来,在色彩准确性、PWM调光(虽然高频调光已经改善了很多)等方面,可能不如一些竞争对手的产品那样“通透”或“护眼”。
系统优化上的小瑕疵: MIUI系统一直都有一些“特色”,在小米11上,一些用户抱怨说,在性能调优、动画流畅度、后台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小毛病,不像一些“老牌”厂商那样,在系统体验的细节打磨上做得那么到位。虽然MIUI在不断进步,但用户对“完美”的期待,往往也越高。
软件与硬件的协同: 很多时候,硬件的优秀不代表整体体验的优秀。如果软件优化跟不上,或者说,为了实现某些“黑科技”(比如快充),而在其他方面有所牺牲,用户就会觉得“得不偿失”。

3. 品牌定位与用户期待的博弈:

小米从“性价比”的标签,逐步向“高端化”迈进。但这个过程中,老用户可能会觉得,小米在坚持性价比初心和追求品牌溢价之间,摇摆不定。

价格的增长: 随着小米产品线的升级,价格自然也在上涨。当年那些因为“性价比”而选择小米的用户,可能会发现,现在的小米旗舰手机,价格已经可以和苹果、三星等品牌掰手腕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重新审视,小米是否还能提供同价位下,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用户群体的分化: 随着小米产品的不断丰富,用户群体也在分化。可能一部分新用户被小米的“年轻化”和“科技感”吸引,而一部分老用户则怀念过去那个“极致性价比”的小米。如果小米在高端化过程中,没有完全满足老用户对“价值感”的期待,他们自然会转向其他品牌。

4. 竞争对手的进步与选择的多样性:

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当小米11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其他品牌(比如华为、OV、甚至苹果)也在不断进步,并且在各自的强项上不断发力。

三星的屏幕: 三星在屏幕技术上的领先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用户可能会因为更好的屏幕体验,转投三星。
华为的影像与系统: 即使在特定时期面临挑战,华为在影像、通信以及EMUI系统上的成熟度,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用户。
OPPO/vivo 的设计与影像: OPPO和vivo在手机外观设计、影像算法以及一些创新功能上,也做得非常出色,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总结来说, “用过小米11的人基本不会再买小米了”这种说法,更像是用户群体中一种“情绪”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它不是绝对的,肯定还有很多用了小米11依然忠诚于小米的用户。但它反映了一些用户在选择小米旗舰产品时,遇到的真实痛点,尤其是发热问题,成为了很多人心中一个难以抹去的“阴影”。这种经历,让他们在未来选择手机时,会更加谨慎,或者说,会更倾向于去规避那些可能重复的“坑”,从而转向了其他品牌。

说到底,用户购买手机,不仅仅是看参数,更看重的是整体的使用体验。当一个产品在某些关键体验上,未能达到用户的预期,甚至带来了负面感受时,用户的忠诚度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小米11的经历,或许也给所有手机厂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在追求极致性能和创新时,不能忽略了最基本、最贴近用户日常使用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首发小米11用户

user avatar

就像很多人说和知乎划清界限,不在知乎混了,

去其他平台……可是过了没多久,又在知乎上活蹦乱跳。

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得地方可去。

当这些人中小部分人成功跑路,在b站,在微博,混得风生水起……对于知乎哪点“仇恨”,也就无所谓了。

推荐一个群友买小米11,他说买完之后很后悔,我也很后悔,为什么推荐小米11?

可当他下一次如果有购机需求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小米或者是红米。

因为他比较穷、比较注重性价比。

其次才是MIUI系统。

日本有家公司,名字叫做: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

曾经对对小米10青春版大卸8块,来推算这一款手机的成本,结果是:

三星OLED屏,成本45美元;

骁龙765G 5G芯片,成本50美元;

背部四颗摄像头推算成本约35美元,

算上其它物料,利润率在5%以下。

在性价比方面,你可以永远相信小米!

有些厂家,在性价比比不过小米,往往会使用一个词:优化。

明明采用高通骁龙480、695、33瓦快充,总会在优化、品控等虚无缥缈的方面,来给消费者PUA。

哪怕你发誓你这次再也不用小米了,等过一段时间,你仍然会选择小米。

因为你真的没得可选。

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性价比的消费者。

每次换手机,那些1万块钱售价的手机,你好像买不起吧?

爱之深,责之切。

最大的原因就是:就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没得可选。

性价比+MIUI……小米虐你千百遍,你仍然是逃不出are you OK的手掌心。

现在的网络风气呀,真的是骂小米的大红大紫,其实,那些用脚投票购买小米的用户,才不会在手机圈儿各种品评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