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都包括哪些产品?

回答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这背后反映了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要详细了解这1400亿美元顺差的构成,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产品类别入手,它们共同构成了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力军,同时也拉动了大陆对台进口的增长。

核心的顺差驱动力:电子产品和零组件

毋庸置疑,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是造成台湾对大陆巨额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台湾在全球电子产业,特别是半导体制造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集成电路(芯片): 这是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最大头。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企业,特别是台积电(TSMC),是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大陆的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高度依赖台湾的芯片供应,从智能手机、电脑到服务器、汽车等,都离不开台湾生产的高端芯片。这些芯片包括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微处理器等,它们是现代电子产品的大脑和核心。大陆虽然也在大力发展本土芯片产业,但在高端制程和技术方面,与台湾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对台湾芯片的需求量巨大。
面板(显示器): 台湾在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领域也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大陆的电视、电脑、手机制造商都需要从台湾进口高品质的显示面板,用于组装成品。虽然近年来大陆面板产业发展迅速,但台湾在高端、大尺寸和特定技术的面板方面仍具有竞争力。
电子零组件及设备: 除了核心的芯片和面板,台湾还出口大量的电子零组件,例如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印刷电路板(PCB)、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这些零组件是构成复杂电子产品的基础,大陆的电子代工企业将其大量采购用于生产。

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机械设备和化学产品

除了电子产品,台湾在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上也对大陆保持着贸易顺差。

机械设备: 台湾的机械制造能力也非常强,尤其是在一些精密机械、自动化设备、工具机等领域。大陆的制造业升级转型,对高效、高精度的生产设备需求旺盛,不少来自台湾。例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非芯片本身)、精密加工设备等,都是台湾对大陆出口的重要品类。
化学产品: 台湾的石化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也相当发达。其生产的许多基础化学品、特用化学品(如半导体生产所需的高纯度化学试剂、特种气体)、塑料、合成纤维原料等,都是大陆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原料。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制品、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

其他重要的出口类别

虽然电子产品是绝对的主力,但其他一些产品也为顺差贡献了力量:

光学及照相器材: 台湾在相机镜头、光学元件等领域也有一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
汽车及零配件: 虽然规模不如电子产品,但台湾生产的一些汽车零配件,特别是高端或特定品牌的配件,也会出口到大陆。

顺差的背后逻辑

理解这1400亿美元的顺差,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1. 全球供应链的分工: 台湾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中扮演着“设计制造服务”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高科技制造领域。大陆则更多地承担着“组装制造最终产品销售”的角色。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台湾能够凭借其技术优势,对大陆出口高附加值的电子零组件和产品。
2. 技术与资本的优势: 台湾企业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3. 产业结构差异: 台湾的产业结构更加偏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而大陆的产业结构相对多元,但在某些高端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的问题,需要进口台湾的产品来满足需求。
4. 加工贸易的转移: 许多在大陆生产的电子产品,其核心零组件和技术往往来自台湾,因此台湾企业将这些高附加值的部分出口到大陆,再由大陆进行最后的组装和销售,这构成了大量的顺差。

总而言之,台湾对大陆的1400亿美元贸易顺差,绝大多数是由以集成电路(芯片)、面板和电子零组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驱动的。同时,机械设备和化学产品等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背后反映的是台湾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以及两岸经济之间紧密而又存在一定结构性依赖的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年3.14更新

近期韩国选了个新总统,竞选时对中国很不友好。如果真按民主方式,兑现竞选诺言,中韩关系必然起波澜。

之前杠,说宁可选韩国产业链的,如果现在新总统跟中国闹摩擦,怎么办?又把合作伙伴转回台湾?

———以下是正文———

从上面的目录来看,食品、纸张、植物等可以替代一些,但影响不大。

最大的还是机电产品,占比超56%。

问题是,台湾产业链最大的对手——是韩国!

不买台湾的,很多自己生产不了,得买韩国的,变相帮助韩国产业。但台湾放弃了下游产业链,而韩国是全产业链通吃的。

韩国不开心,可以直接把手机产线直接搬到越南;台湾做不到,因为半导体下游产业、市场都在大陆,大家绑在一起,才能更好对抗其他对手。两岸的半导体产业,很大程度是彼此成就的。

台湾再讨厌,好歹同文同种,起码没有美国驻军,大量的台湾人也在大陆生活、结婚、生子、上学。虽然在网上很讨厌,但在大陆的台湾人,大部分还是合得来的吧。

除非自己逐步替代,否则舍台湾而取韩国,并不明智。台湾的产业地位,除了大陆帮衬,背后也有欧美支持,大陆想取代很难很难。中短期还是要一块抢饭吃。

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啊,宁与外人,不与…咳咳,乱党,怎么选都难受。

—————假装我是分割线—————

3.5补充

看来我一句“舍台湾而取韩国,并不明智”,令不少哈韩人士有意见啊,非得跟我杠,韩国把生产线移出中国,不是因为“不开心”,而是市场行为。

大哥们能看仔细点不?重点是“开不开心”吗,重点是三星“有能力”很容易的移出中国,而台湾因为台资的市场、下游都在大陆,不好移走,这才是重点啊。

同样的条件,我们是想跟强势的、产业链齐全的合作;还是弱势点,产业链互补的合作?

离开的韩资天天赞美你,有啥用呢?它们是给你缴税还是解决你就业?

今天台湾恶心到你了,我们就转买韩国、日本货。谁能保证,自己永远讨厌台湾,而一直喜欢日韩?

万一哪天日韩又跟中国交恶了呢?我们再回头找台湾和好?我没记错的话,前几个月安倍可是亲口承认,他“引导”特朗普跟中国军事对抗的。

最恨台湾,永远最恨?呵呵,谁能保证呢?

—————3.14补充—————

加拿大抓我们的人、印度杀我们的人、美国天天派军舰上门恐吓我们、日本上串下跳撺掇全世界封锁中国、韩国惦记着抢文化民俗、英国煽动香港骚乱,这些都不是坏人。

偏偏台湾还敢骂我们,一定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人!

有些人还一本正经,给我普及个别台湾政客、学者说了啥仇恨言论,还需要你告知?

我说大陆台湾产业链互补,你非得买日韩货,宁可自己被更强势方控制,仅仅为了伤害台湾,让自己爽!

你混江湖,不想着对付把刀架你脖子的人,反而谁骂我就想弄死谁,只能说明你易怒,容易被人煽动,自卑,弱爆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这背后反映了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要详细了解这1400亿美元顺差的构成,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产品类别入手,它们共同构成了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力军,同时也拉动了大陆对台进口的增长。核心的顺差驱动力:电子产品和零组件毋庸置疑,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
  • 回答
    台湾2021年对大陆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惊人的数据本身及其背后的驱动力: 千亿的体量有多大? 千亿美元级别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台湾出口到大陆(包括香港)的商品和服务总价值,远高于从大陆进口的商品.............
  • 回答
    台湾对大陆的价值,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地缘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深入挖掘其多重维度和历史脉络。一、 经济层面:曾经的“火车头”,现在的“试验田”与“创新源”在改革开放初期,台湾的经济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量的台商投资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先.............
  • 回答
    关于台湾人对大陆嫁过去的女生的看法,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背景、教育程度和所处社会阶层都不一样,所以感受和观点也会千差万别。不过,我可以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一些普遍存在的情况和一些比较突出的观点。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几十年来,两岸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婚姻方面。.............
  • 回答
    解放台湾对大陆居民而言,其潜在的“好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经济、政治、心理和社会等多个维度。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所谓的“好处”并非所有大陆居民普遍认同或享受的,并且其中许多带有主观性和争议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尝试以一种更自然、不那么“AI感”的方式来呈现:首先,从经济层面来.............
  • 回答
    要说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有多深,这 আসলে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用“深”或“不深”来概括。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议题。我尝试从几个面向来聊聊,希望能够比较贴切地呈现这个情况。一、 历史遗留与政治隔阂是根源:首先,我们得明白,两岸的隔阂并非一日之寒。从国共内战结束,到.............
  • 回答
    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态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元的议题,很难用单一的“喜欢”或“不喜欢”来概括。这种态度受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群体、不同世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尝试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政治立场和认同:这是影响台湾民众对大陆态度的最核心因素之一。 .............
  • 回答
    台湾回归,对大陆而言,将是一场牵动深远、影响广泛的巨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版图的合并,更是一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乃至国际格局的多维度重塑。政治层面:权力的统一与挑战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政治主权的确立与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将极大提升国家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执政合法性。历.............
  • 回答
    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看法,确实存在着复杂且多维度的“误解”,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信息传播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并尽量以一种细致、有条理的方式呈现,避免生硬的“AI感”。一、 历史遗留与政治现实的鸿沟首先,台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东南亚华人社群在看待台湾、新加坡和中国大陆时,那种微妙又复杂的情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由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现实利益等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综合判断。我尽量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展开说说。为什么对台湾有好感?首先,得从“同根同源”但又有所不同的角度来.............
  • 回答
    中国大陆对台湾参与国际事务的态度,可以用“一个中国原则”为核心来概括,并以此为基石,在实践中展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和复杂性。这并非简单的阻挠,而是基于其政治主张和国家认同,力求在国际上巩固和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首先,“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中国大陆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
  • 回答
    大陆对台湾的所谓“优待政策”,在官方语境下,更多被表述为“惠及台胞”的措施,旨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的福祉。这些政策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并且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要详细说清楚这些政策,得从几个大方向来梳理:一、 经济融合与便利化方面: 投资与贸易便利: 对.............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对大陆来说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尽量说得细致些,别有机器味。首先,得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最根本、最核心的点说起。这不仅仅是个政治口号,而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原则。如果能实现统一,.............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大陆和台湾的军事实力对比,并且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一看就是AI生成的空泛词汇和句式。首先,我们得承认,截至2017年,大陆在整体军事实力上对台湾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并且这种优势在不断扩大。但是,“大到可笑级别”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压倒性的.............
  • 回答
    不少大陆民众在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上的论调,认为一旦大陆对台湾发动“武统”,台湾会迅速崩溃,这种观点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和认知基础。要深入理解这种看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 历史记忆与政治叙事的强大影响首先,这种“台湾必将崩溃”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中国大陆长期以.............
  • 回答
    大陆对台湾实行免签政策,这件事的背后牵动着不少复杂的情绪和多层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它拆解开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首先,我们得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个提议或者说“政策”?官方的说法,通常会是出于“促进两岸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福祉”、“深化融合发展”之类的理由。从这个角度看,免签无疑是便利化了.............
  • 回答
    大陆年轻一代对台湾的印象越来越差,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复杂多样的原因,而它可能带来的结果也同样是多层面、深远且难以完全预测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 导致印象变差的可能原因(为理解结果奠定基础):在深入探讨结果之前,理解导致这种印象变化的原因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
  • 回答
    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对于大陆官方来说,是一个敏感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件。大陆方面在谈论二二八事件时,通常会将其定性为“国民党反动派”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典型例子,并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他们的立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并尽量用自然、不似AI的语言来呈现:1. 定性与.............
  • 回答
    关于台湾,大陆同胞确实存在不少普遍的误解,这些误解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历史叙事的侧重以及长期的政治隔阂所致。要深入了解这些误解,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台湾人都是‘台独’分子”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但也非常片面的看法。 事实是:台湾社会对于“统独”议题,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
  • 回答
    关于大陆人对台湾的偏见与误解,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其中夹杂着历史因素、政治宣传、媒体塑造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层面。要深入剖析,需要尽量细致地展开,并避免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AI痕迹”,比如过于中立、缺乏生活气息的表述,或者程式化的段落划分。历史遗留的“国民党战败逃亡”叙事与现实的脱节最根深蒂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