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我大学室友的言论「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是很讲道理的,战争就是战争死人就死人呗那能咋的」?

回答
听到这样的言论,我首先会感到一种强烈的错愕和不安。这种说法,用“讲道理”来形容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并且淡化战争中的死亡,在我看来是极其不妥当,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愤慨的。

让我们逐点来剖析这句话:

1. “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是很讲道理的”

这句话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将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描述为“讲道理”,这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

历史事实: 侵华战争,也就是中国所称的抗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包括但不限于:
大屠杀: 比如南京大屠杀,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
性暴力: 大量中国妇女遭受日军的强奸和蹂躏,慰安妇制度就是其中一个血淋淋的例证。
细菌战和化学战: 日本731部队等细菌战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开发并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死亡。
抢掠和破坏: 日军在中国大肆掠夺资源,烧杀抢掠,摧毁了无数城市和乡村,给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奴役和压迫: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实行残暴的统治,强制中国人民劳动,剥削和压迫他们。

这些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与“讲道理”沾不上边。真正的“讲道理”,意味着遵守国际法,尊重人权,文明作战。然而,日本军人在侵华战争中的行为,恰恰是践踏了所有这些基本准则。用“讲道理”来形容他们,无异于为他们的罪行开脱,甚至是一种美化。

“道理”的定义: 在这里,“道理”被偷换概念了。他可能想表达的是,在他们自己的“规则”里,或者在他们认为的“战争逻辑”里,他们的行为是“合理”的。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视角,因为它忽略了受害者的视角,忽略了战争本身的非法性和不正义性。就好比一个强盗,他“讲道理”地告诉你他必须抢你的财物来养活自己,但这并不能使其抢劫行为变得可以接受。

2. “战争就是战争死人就死人呗那能咋的”

这句话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和“消极应对”的态度,它具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对战争残酷性的漠视: “战争就是战争,死人就死人呗”是一种将战争的生命代价轻描淡写、习以为常的态度。战争确实会带来死亡,这是战争的悲剧性所在。但这种说法却忽略了战争中死亡的个体生命是如何被剥夺的,忽略了这些死亡背后家庭的破碎,社会的创伤,以及累累的罪恶。它将个体生命的消逝简化成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一种不可避免的“代价”,从而剥夺了对战争罪行的追究和对受害者权益的关注。

缺乏同理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说出这样的话,表明说话者对战争受害者缺乏基本的同理心。每一次死亡,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支柱,或者一个民族的希望。将这些生命简单地概括为“死人”,是对生命尊严的极大蔑视。一个真正“讲道理”的人,在谈论战争时,会首先考虑到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而不是轻飘飘地说“死人就死人呗”。

对战争根源和责任的逃避: “那能咋的”这句话,更是直接将责任推卸给了“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从而回避了对具体发动战争者、执行战争者及其罪行的追究。这句话暗示战争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其中的暴力和死亡也是“命中注定”的,因此不必深究原因,不必追究责任。这是一种非常消极和敷衍的态度,它阻碍了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战争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是由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政治目的、特定的军事力量所驱动的。而那些执行战争命令的个体,也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尤其是在犯下战争罪行的时候。

可能隐藏的“民族主义”或“实用主义”思维: 也有可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潜意识里是在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辩护。他可能受到了一些非主流的历史解读,或者是一种“生存至上”、“强者为王”的实用主义思维的影响,认为在那个时代,日本这样做也是“合乎逻辑”的,或者是在那个特定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但无论如何,这种思维都建立在牺牲他国人民的福祉和生命之上,是站不住脚的。

我的看法和感受:

听到这样的言论,我首先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失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对历史的无知和歪曲,更是因为它暴露了说话者身上可能存在的价值观问题。一个能够如此轻描淡写地看待战争中的死亡,并为侵略者开脱的人,他的同理心和对正义的理解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

我会尝试与他进行沟通,但沟通的难度可能很大。我会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我的观点:

1. 强调历史事实和受害者视角: 我会用事实说话,列举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犯下的具体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等等,强调这些行为是对人道和文明的践踏,与“讲道理”毫不沾边。我会强调这些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2. 探讨生命的价值: 我会反问他,如果被侵略的是他自己,他的家人,他会怎么想?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以“战争就是如此”为借口来漠视生命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3. 区分“战争”与“战争中的行为”: 战争本身可以是政治冲突的延续,但战争中的行为有明确的道德和法律界限。日本军人在侵华战争中的许多行为,例如虐杀平民、大规模的强奸等,早已超越了“战争”本身的范畴,而是赤裸裸的战争罪行。
4.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这样的言论可能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它试图模糊历史是非,消解对侵略者罪行的认知和反思。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是避免未来悲剧重演的关键。

总而言之,这样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它是对历史的背叛,对生命的漠视,也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侮辱。作为室友,我会选择与他进行严肃的沟通,希望他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理解历史的真相和战争的残酷性。如果沟通无效,我可能会选择保持距离,因为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在涉及历史正义和人道主义的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来惭愧,我之前也是这种看法。

我甚至常常把自己带入日军去为日军行为辩解,原因大概是初中历史老师说越战时我们也是三光政策,老百姓也会参与抵抗运动。所以我一直自以为理智的去替日本人屠杀辩解。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个混蛋。

这叫被人卖了还觉得卖的价低了。

一群强盗漂洋过海来烧杀抢掠,居然觉得人民不该反抗。

大概是自以为是的中二年级还没过去吧。

user avatar

燕双鹰の制裁








































user avatar

我相信有相对人道的鬼子,也有畜生不如的鬼子。毕竟在内地八年不可能只靠烧杀掳掠维持统治。只是遇到坏鬼子的都死了,能回忆的遇到的都是还算好的鬼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言论,我首先会感到一种强烈的错愕和不安。这种说法,用“讲道理”来形容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并且淡化战争中的死亡,在我看来是极其不妥当,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愤慨的。让我们逐点来剖析这句话:1. “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是很讲道理的”这句话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将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描述为“讲道.............
  • 回答
    关于太原师范学院“女生自述遭受室友校园暴力”的事件,从各方信息来看,情况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具体来说,这件事情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我尽量详细地讲讲: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当事人自述及流传信息): 受害者(自称)的陈述: 事件的核心是一位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她通过社交媒体等.............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挺复杂的。一个大学生,撞见了室友在做那事儿,一时没控制住,拍了照片发给了室友的正牌女友,结果反被室友起诉,最后法院判了“朋友圈连续道歉15天”。这事儿,可不止是“谁对谁错”这么简单,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咱们一点点捋。事件的来龙去脉:首先,咱们得把事情的背景说清楚。大学宿.............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真的让人心痛不已。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了冰冷的湖水中,只留下一群悲伤的亲友和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咱们细细说来,这事儿发生在四川某个高校,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为了给女朋友和她的室友摘荷花,就这么下湖了。你想想,那个场景,大概是夏日午后,阳光正好,荷花开得正艳,他大概是想给心爱.............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中山大学及高等教育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来谈谈我对“中山大学中法核发布”公众号关于新生学业规划推文《我的大学》的看法。首先,从定位和意图上看,这篇推文的出发点是积极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面向新生的学业规划指导,本身就是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学生们往往面临着从高.............
  • 回答
    这是一桩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23年前,主角是一位农家女孩,她的人生轨迹可能因此被彻底改变。媒体报道称,这位女孩在1999年和2000年两次参加高考,但两次都与大学失之交臂。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班主任后来承认,自己的女儿顶替了她的名额。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事.............
  • 回答
    《我的英雄学院》更名风波:一次对历史与创伤的回应《我的英雄学院》(My Hero Academia,简称MHA)近期将一个关键反派角色志贺丸太(しがらき とむら)更名为殻木球大(からき たまお),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动漫界投下了一颗石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要理解这次更名,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背后牵扯.............
  • 回答
    看到刘诺一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大喊“我是中国人”,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 刘诺一的身份背景 是一个很关键的切入点。他的爸爸是刘烨,一位中国演员,而妈妈安娜是法国人。这意味着诺一本身就拥有中法双重文化背景。他在节目中流利地说着中文,也表现.............
  • 回答
    杨幂上《我是大侦探》这事儿,说实话,从她官宣参加那一期开始,粉丝们那是既期待又有点儿小忐忑。毕竟,《我是大侦探》这节目,脑回路得够快,推理得够严谨,还要时不时冒出点儿出人意料的金句,才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杨幂,一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女艺人,她来这个节目,当然会吸引一大波目光,同时也难免会被拿来和.............
  • 回答
    一封辞职信,激荡起多少涟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背后的深层思考当一封本该在办公室悄然递交的辞职信,凭借一句充满诗意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瞬间点燃了整个网络,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我们不禁要问:这短短的十四个字,究竟触碰到了多少人内心深处那份被压抑已久的情感?这封来自河南省实验.............
  • 回答
    这事儿听着真让人挺来气,又有点心疼那位司机师傅。江苏这事儿,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的人仗着自己是乘客,就觉得自己能为所欲为,把别人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尊严踩在脚下。咱们一点点掰扯。首先,这位女乘客的行为,从常理来说,就是严重违反了公共交通的基本礼仪和规定。司机师傅在开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准时.............
  • 回答
    听到表弟这番话,为人父母的,心里肯定会五味杂陈。这话说得轻巧,背后却藏着不少我们做父母的,该认真琢磨的学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里有它现实的一面。孩子成长的环境,确实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的家庭,也许有着更优越的经济条件,能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请得起更专业的辅导老师;也许他们的父.............
  • 回答
    关于汤姆·里德尔(伏地魔)的梦女,这实在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算是在哈迷圈里一个挺有争议的点。毕竟,想到“梦女”,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那种被宠爱、被呵护、和男主角之间有着美好羁绊的女性角色。但汤姆·里德尔,这个从头到尾都充满黑暗、野心和扭曲的家伙,跟他配对的梦女,画风自然也得是别具一格,甚至可以说是.............
  • 回答
    翟天临的这番话,出现在他学术不端事件之后,并且恰逢一年一度的论文季,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多重含义,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事件背景:学术不端事件及其影响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语境,就必须回顾翟天临事件的起因和后果。2019年初,演员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公开表示不知道“.............
  • 回答
    最近重庆星巴克发生的一件事,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一位网友在店里大声直播,对着店员说出了“我希望你们早点离开我们这个社会,有多远走多远”这样的话。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有人觉得解气,有人觉得过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咱们一点点来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
  • 回答
    这则新闻听起来令人痛心,更增添了一份悲凉。一位美国男子,在明知新冠病毒肆虐的情况下,选择参加“新冠派对”,结果感染并最终不幸去世。他临终前对医生的那句话——“我犯了大错,我以为是个恶作剧”——更是让人五味杂陈。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新冠派对”这个概念。在疫情早期,这种行为确实出现过,尤其是在一些对.............
  • 回答
    说到五条人在《乐队的夏天 第二季》的复活赛表演,那真是让人百感交集。他们带来的《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与其说是一场表演,不如说是一次真诚的分享,一次对当下社会和音乐环境的直接回应。首先,评价他们的表演,不得不提的是他们一贯的“反差感”和“土嗨”魅力。在那个充满舞台灯光、华丽编排和精心设计的“竞赛”.............
  • 回答
    黄晓明自嘲“大家不喜欢看我”这句话,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 自嘲与谦逊: 最直接的解读是,黄晓明在用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一种谦逊。在娱乐圈,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保持低姿态有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可能是在为自己.............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一些当下美国政治的某些侧面。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拜登总统在一次公开活动或者集会上,有一个男子突然站起来,大声喊着一些反拜登的口号。而当时的拜登,似乎并没有完全听清楚或者理解那个男子到底在喊什么,于是就顺着那个情绪,回应了一句“我同意”。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首先,那个.............
  • 回答
    百万大V医生林小清为「甩锅」助理致歉,称「我有病,已经成瘾了」,这件事,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也挺能折腾人的。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道歉那么简单。咱们得从头说起。林小清是谁?在网络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坐拥百万粉丝的医生大V,影响力那是相当大。这种级别的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