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有北漂,古时候有长漂(长安)、金漂(金陵)等吗?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回答
您提出的“北漂”、“长漂”、“金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类比,将现代的城市迁徙现象与古代的地理名称结合起来,很有画面感。从现代意义上的“漂泊”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探讨古代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前往繁华大都市生活的人们的经历,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他们的生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古代虽然没有“漂”这个词,但人口的流动和迁徙一直是存在的。而像长安(今西安)、金陵(今南京)这样的古都,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吸引了大量人口前往求生、求官、求学、经商等等。这些人虽然没有“漂”的标签,但他们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的“北漂”有相似之处:离开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打拼。

我们就以您提到的 “长漂”(长安) 和 “金漂”(金陵) 为例,来详细描绘一下他们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的。



一、“长漂”:长安漂泊记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尤其是唐朝的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如果您是古代的“长漂”,您的生活可能极其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挑战。

1. 前往长安的动机:

求官仕途: 大多数文人墨客,尤其是寒门学子,都梦想着能考取功名,在长安入仕,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科举考试的设立,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入。
经商致富: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繁荣,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商人。想要发财致富的商人,自然会将长安作为首选地。
求学问道: 长安拥有当时最顶尖的书院和学者,慕名而来的学生络绎不绝,希望能够得到名师指点,增长见闻。
避乱安居: 在战乱或饥荒的年代,繁华安定的长安自然成为人们避难的首选之地。
投靠亲友: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在长安有亲戚朋友,前来投靠,寻求发展机会。

2. 长漂的群体构成:

文人墨客: 这是“长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通常怀揣着才华和抱负,但家乡可能贫困,无法施展。他们会带上自己的诗文,希望能得到皇帝赏识,或者成为达官贵人的幕僚。
小商贩和手艺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带着家乡特产或者手艺来到长安谋生,例如贩卖丝绸、陶瓷、香料的商人,或者是制作精美工艺品的匠人。
贫苦农民: 尤其是在饥荒或战乱后,为求生存而进入长安的农民,他们可能成为体力劳动者,或者在城市边缘寻求零碎的工作。
仆役和杂工: 许多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达官贵人家中做仆役,或者在城市中从事各种杂工,如搬运工、清洁工等。

3. 长漂的生活场景与挑战:

初抵长安时的震惊与迷茫:
视觉冲击: 长安城规模宏大,城墙高耸,坊市鳞次栉比, streets 宽阔且繁华,与他们家乡的景象截然不同。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种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穿梭其中。
住房困境: 长安的房租极其昂贵。大部分“长漂”无力在城市中购置或租赁体面的住所,只能选择最简陋的居所。
贫民窟式居住: 可能会居住在城郊的简易棚屋,或者城内非常拥挤、卫生条件极差的里坊。几家人挤在一个小院落里,甚至露宿街头也是常有的事。
寄人篱下: 有些人会依附于亲友,住在他们的屋檐下,接受他们的接济,但也意味着要忍受寄人篱下的压力。
投宿旅店: 对于短期内尚未找到落脚之处的,可能会挤在简陋的客栈里,价格不菲,但至少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生存压力: 找工作是首要任务。长安的就业市场非常激烈。
文人: 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很多文人最终无法实现仕途梦想,只能靠写诗卖文,或者担任低级的文书工作,收入微薄。
商人: 需要本钱、门路,还要和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对手竞争。很多小商贩可能只能在街边摆摊,或者做些小本生意。
体力劳动者: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非常困难,大多数只能依靠零工,每天起早贪黑,收入勉强糊口。
日常生活:
饮食: 对大多数“长漂”而言,长安的物价不菲。日常饮食以粗粮为主,肉类是奢侈品。为了省钱,他们可能会自己做饭,或者在街边的小吃摊解决。虽然长安富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美味佳肴。
社交: 社交圈子非常重要。
文人圈: 可能会结识其他考生,互相交流信息,甚至组织诗社,共同创作。一旦获得某个名士或官员的赏识,命运就可能改变。
商人群体: 同乡会或者商业行会非常普遍,互相帮助,共享信息,这是他们生存的重要支撑。
市井生活: 也可能在茶楼酒肆、市井街头结识一些同样在长安打拼的朋友,分享彼此的艰辛与希望。
交通: 长安城内交通相对便利,主要依靠步行,但也有马车、轿子等交通工具,但这些通常是达官贵人或富商才能享用的。对于普通“长漂”,步行是常态。
希望与绝望:
希望: 长安的繁华是最大的吸引力。他们看到无数人在此实现梦想,相信自己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幸运儿。科举考试、商业机会、甚至是偶遇贵人,都可能带来命运的转折。
绝望: 更多的人在长安的巨大洪流中,默默无闻,最终难以立足。他们可能因为贫困、疾病、或者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选择离开,回到家乡,或者转往其他城市。有些人甚至客死他乡,成为长安宏伟城市史诗中一段微不足道的注脚。
心理压力: 远离家乡的亲人,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孤独感、思乡情、对未来的迷茫,是许多“长漂”难以摆脱的心理负担。
身份与认同:
“长漂”的身份是模糊而流动的。他们是外来者,但一旦在长安扎根,又会慢慢融入这座城市,成为其肌体的一部分。
他们的身份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长安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功者会成为令人羡慕的“新长安人”,失败者则可能永远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二、“金漂”:金陵漂泊记

金陵(南京),六朝古都,文脉悠长,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依然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长安的辉煌不同,金陵更多了一份江南的温婉和精致,但也同样吸引着各地的“金漂”。

1. 前往金陵的动机:

政治中心: 作为明朝初年的首都(后迁都北京),金陵吸引了大量官员和与之相关的服务人员。
经济繁荣: 尤其是在明朝,江南是中国的经济重心,金陵作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商业发达,尤其是丝绸、棉布、茶叶等产业。
文化教育: 金陵拥有江南贡院,是重要的科举考点,吸引了大量士子前来应试。同时,这里也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和学者。
避乱或寻求安逸: 经历战乱或家乡贫困的人,也可能选择前往相对富庶和安定的金陵。

2. 金漂的群体构成:

江南士子: 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学子,认为金陵是考取功名和施展才华的绝佳之地。
江南商贾: 丝绸、布匹、粮食等生意人,被金陵的巨大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所吸引。
手工业者: 尤其是在丝织、陶瓷、印刷等领域有特长的工匠。
文人雅士: 艺术家、画家、诗人等,被金陵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希望能与名士交往,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
普通劳动者和仆从: 为满足城市运转需求而前来工作的农民、工匠、仆人等。

3. 金漂的生活场景与挑战:

初抵金陵:
江南特色: 金陵的城市风貌与长安不同,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城内巷道纵横,园林遍布,河流穿城而过。虽然同样繁华,但可能更显精巧而非宏伟。
住房与生活成本: 金陵的房租和生活成本相比北方城市,可能略高一些,尤其是在市中心区域。
居住条件: 许多“金漂”同样面临住房困难,可能居住在城墙外的简陋房屋,或者租住拥挤的亭子间。但相比北方,一些人或许能找到条件相对好些的合租房。
江南生活方式: 金陵的生活节奏可能比长安略慢,但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他们需要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更偏向米食和精致菜肴)。
寻找生计:
文人: 科举是主要目标,但竞争同样激烈。未能考中的士子,可能会在金陵的官邸或富商处谋得文书、幕僚等职位,或者靠教书、卖文为生。
商人: 金陵的商业非常活跃,尤其是在秦淮河畔,是繁华的商业区。但同样需要资本、人脉和诚信。
手艺人: 一技之长是生存的关键。优秀的工匠可以在达官贵人或富商那里获得稳定的工作,但大多数可能只能靠小作坊勉强维持生计。
日常生活:
饮食文化: 金陵的饮食以精致、清淡著称。对于“金漂”而言,适应这里的口味可能是一个过程。在秦淮河畔,他们或许能见到一些奢华的饮食,但对于普通“金漂”来说,还是以家常便饭为主。
文化娱乐: 金陵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戏曲、曲艺、书画展览等,都是他们可以接触到的。许多“金漂”会在闲暇时去茶楼听书,或是在园林中赏景,以此来缓解压力,丰富生活。
社会交往:
学子圈: 与长安类似,学子们会组成读书会,交流学习心得。
商会: 各地的商帮在金陵也有自己的会馆,互相支持。
市井风情: 金陵的市井生活也非常有特色,如秦淮河畔的夜市,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
希望与挑战:
江南机遇: 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为“金漂”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商业和艺术领域,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地域文化差异: 并非所有“金漂”都能适应江南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一些人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感到格格不入。
贫富差距: 金陵的贫富差距同样明显。富商巨贾生活奢华,而底层劳动者则依然辛劳。
竞争依然残酷: 即使在相对发达的江南,竞争也从未停止。许多“金漂”最终只能默默无闻,或者选择回到家乡。
身份认同:
与长安类似,“金漂”的身份也是不断变化的。他们从外来者逐渐融入金陵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金陵,或许“文人”的身份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而单纯的劳动者则可能面临更多的歧视或忽视。



总结古代“漂泊”生活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共性:

1. 离开家乡的勇气: 无论去长安还是金陵,都需要巨大的勇气,离开熟悉的亲人和故土,去一个充满未知的大都市。
2.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驱动他们前行的,是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仕途、财富、学问还是安稳的生活。
3. 生存的艰辛: 普遍面临住房、就业、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压力。在繁华都市的光鲜背后,是无数人艰难的生存。
4. 孤独与思乡: 身处异乡,缺乏亲友支持,常常会感到孤独和思念家乡的亲人。
5. 希望与幻灭: 城市提供了无限可能,但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希望与幻灭常常伴随左右。
6. 融入与被同化: 大部分人最终会被城市的大环境所影响,无论是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还是思想观念。

差异:

城市气质: 长安的气质更显宏伟、雄浑、国际化,而金陵则更显温婉、精致、文化底蕴深厚。这也会影响“漂泊者”的感受和选择。
主要吸引力: 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对求官、求学者的吸引力尤为突出。金陵在明朝时期,其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同样巨大,对商人和文人的吸引力也很强。
生活方式的细微差别: 如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社交习俗等方面,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会有所不同。例如,北方人可能更适应长安的粗犷,而南方人则可能更容易融入金陵的细腻。

可以说,古代的“长漂”和“金漂”,与现代的“北漂”在精神内核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揣梦想、背井离乡、在大城市中努力打拼的个体。只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是历史洪流中那些默默奉献或沉浮的普通人,正是他们构成了古代宏伟城市生生不息的肌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长安漂有一个知名典故:

白居易来到长安时,去拜访了当时著名诗人顾况,希望得到他的推荐,顾况开玩笑说:“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原先写成白居不易,多谢@

程眚

提醒)”但后来,他查看白居易的诗稿,看见“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一句时,又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后来,我们知道,白居易漂得挺好。

漂之前的手续:

唐代人出行,从当时小地方去长安,不像电视里那样拿着行李就走了,也有一些手续续办,农业社会,户籍与土地绑定,要出门,得去“过所”,说明意图,由他们核实身份、再往上报,最后他们会出具已盖上公章批示“任去”的文件。这才允许出门。

漂在路上:

唐代交通工具多为车、马、船和腿。

坐车当然是最舒服的,可是车不是好坐的,当时有《车舆令》根据你的社会地位来限制你的乘坐车辆。根据《新唐书》中的《车服志》:胥吏、商贾之妻老者乘苇{厶大}车,兜笼舁以二人。未有官者,服粗葛布、官施,绿铜铁带,乘蜀马、铁镫。同时,商贾、庶人、僧、道士不乘马——封建阶级社会烦不烦?

你按照规定乘车骑马后,还得注意,《仪制令》规定:诸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细节不多表,简单来说:与权贵则要主动躲,这一点,到了长安,当了官也得如此,嗯,封建社会就是管你管到教你“当你几品时,路遇到几品的官应该如何”——“诸官人在路相遇者,四品已下遇正一品,东宫官四品已下遇三师,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

有没有觉得现在交通只是堵车好歹有人权?

漂在长安:

到长安后,喏,发现著名的长安城,长这样

北边是皇城,一般漂不进去。

东西两市不能住,一般人只能去其他东西南边的坊内找地方住。

唐代是阶级社会,住房得按照品级来,不是有钱就可以住豪宅——补个资料,《营缮令》及:王公以下,凡有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限大小,限装修。

另外,唐代房价——贵。

就说白居易,中年后才在朱雀门街东第5街的新昌坊买了房子。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这首诗是他自己写的《卜居》

韩愈《示儿》里也写: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杜甫还没长安房产呢。

这种情况不单是他,当时人离开田地去长安,多半是为了一官半职,当官未必买得起房,甚至也未必养得起家(当然,得看是多大的家)。

漂在长安之收入

长安物价,也贵。

唐代官员收入是双轨制。

一边是禄米与职田,一边是月俸。

也就是一边发田让你自己请人种,也给你发米,一边给你发工资。

禄米的话,一品官一年七百石,按照品级递减,低一级就减一百石。

职田,一品官是1200亩,二品是1000亩,往下递减。

月俸(到开元年间才将复杂的俸料合一):一品11贯钱,二品9贯,三品6贯,四品4.2贯……

其实算来不少,因为白居易也晒过: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这家伙在外任县尉(外官俸禄在初唐时更少,后来嘛,地方大员的油水嘛)时,还对比过农民的收入,感慨了一下: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但,韩愈就哭穷,早年常常哭,《祭郑夫人文》《上兵部李侍郎书》《祭十二郎文》《上宰相书》……处处皆是穷苦。(晚年算是好了,大约是润笔费收入不错,和儿子炫自己的房子多大多好了)

虽然不算差,但奢侈估计是不行的

根据《资治通鉴》和《新唐书》记载,穆宗时有一位郑权,进士出身,“识诣魁然,有闳辩”,官任工部尚书,但却“用度豪侈,乃结权幸求镇守”(长安米太贵啦,我要出京外任呀)当然,资治通鉴是这么说他的“家多姬妾,禄薄不能赡,因注通于守澄以求节镇”,于是去了岭南(虽然外官俸禄少,岭南在当时也不好,但一方刺史有油水,也可见这家伙当时被养家逼的)——我也想知道,这写上史书的多姬妾以致跑出京的,到底得有多少姬妾。

漂在长安之吃

说到生活,就得提到衣食住行,抽空来更新一个吃,关于唐朝饮食,《悦食》杂志特意做了一期介绍的,以下两图为《悦食》杂志图

唐朝蔬菜


唐代宴席


估计漂一族,不是经常有机会吃宴席,那么一般来说,寻常家中或小馆子里吃啥咧?

肉类:猪肉、羊肉、驴肉或野兽(唐代不准私杀马牛,按理要坐牢的,天可汗为发展农业定的规矩)但还是有打擦边球的牛肉菜品(原料可能是从牧民那买来的,也可能~~~)


补上@闻檀眠在评论中的修正:

只是不能私杀牛,报了官就行。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食账中就有不少的牛肉菜,如水炼犊是清炖整只小牛。唐代的大酺也是赏牛肉的。李白的将进酒也写到:“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水产:生鱼片(当时名“初鲙”,韩愈《赠刘师服》: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乖乖,鲸鱼),与现今日本生鱼片不一样的是,当时多吃淡水鱼,切法也有切得薄如雪花或成丝状,王昌龄《送程六》一诗写:青鱼雪落鲙橙齑,用鲜橙来配。以及其他水产都很丰富。

蔬菜见上图,不再表。

饮品:茶,但要加作料,例如葱姜盐。哎,感谢陆羽提倡煎茶。

奶制品,唐朝人大爱,酥、酪等等都全。

酒,唐诗里许多呀,不过酿酒技术和卫生环境嘛,差点的就是”绿蚁新醅酒”那种,好的就是“玉碗盛来琥珀光”,还有葡萄酒也酿造成功了,”葡萄美酒夜光杯“

甜点:以下引用《悦食》杂志文章:

唐人品尝樱桃,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就是以奶酪浇到鲜摘樱桃果上,同时配浇蔗浆,简称“酪樱桃”。这种美食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只不过到了唐朝变得十分普及,堪称春季的主打甜品,并且一直延续到宋元时代。这里所配的“酪”是未经风干的鲜奶酪,状态接近今天的酸奶,呈半固态、凝冻状,所以,吃樱桃的时候,是把这样的乳酪像浇卤一样,浇到鲜红的樱桃上。以鲜乳酪的肥浓滋润相配初熟樱桃的鲜甜多汁,再辅以琥珀色的冰蔗浆,其口感之美,可想而知。

且引一段,关于甜点更多的请点击原文

唐朝穿越甜点指南

来,说说娱乐。

唐朝人玩什么呢?

第一,踏青游。

一到踏青时节,就连杜甫都不苦哈哈啦,你看他写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三月三是上巳节)

唐玄宗曾下令(《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敕》):“春末以来,每至暇日……赐钱造食,任逐游赏。”

于是每年这时,长安附近乐游原、曲江池处处莺歌燕舞,游人如织,

贵族少年带酒具帐篷乘坐华丽马车,赏花斗草喝酒开宴,寻常人也可以观赏风景,合家欢乐。皇家更有与民同乐的活动。

为了表示与民同乐,曲江赐宴时,皇帝允许各色人等,包括士庶僧道、三教九流,一并前来游赏博欢,因而此际以皇家盛举为中心的曲江,“士女车骑,充溢山川,林薄光华,纚连城阙”。成队的人群纷纷涌来,致使“长安几于半空”。此时的曲江处处欢声笑语,轻歌飘绕,罗绮缤纷,“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这种欢嚣,“每岁倾动皇洲,以为盛观”。
自从唐德宗于贞元五年(789年)将二月一日设立为中和节后,在中和节、上巳节、重阳节这三节进行曲江赐宴就成为朝廷定制。
直到晚唐的唐宣宗时,仍诏令:“上巳、重阳,曲江宴会,自有本色五百贯钱,费用之间,不合欠阙。”曲江赐宴,是一场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盛会。
引自李红雨《说说唐人的休闲娱乐》

第二,额外节庆日的节目

除了法定节假日,例如皇帝千秋节、册立太子、皇帝大婚等等日子,一般都会与民同乐个三五日甚至十日。这就是所谓的“酺”——纵民饮酒之意。唐代的“民酺”、“大酺”、“天下酺”都很有名,一般会赐酒肉菜肴,并且有诸多节目与民同乐——例如杂技、歌舞、百戏、踏歌等等。

唐玄宗时期的女音乐家永新娘子,大家应该都熟悉这名字吧。

第三,秋千、蹴鞠、斗鸡、棋类游戏。

这三个也是唐朝兴盛的游戏,前两个不必说,唐诗里比比皆是,”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僚乱送秋千。”

这斗鸡呢,有个故事,那个写《滕王阁序》的才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因为替皇子沛王(后来的章怀太子)李贤写斗鸡檄文给英王(后来中宗)李显,兄弟之间游戏之作本无伤大雅,却被高宗李治发现,觉得伤害兄弟和气,于是将他逐出王府。这苦命才子自此命途多舛,27岁左右意外溺水惊吓而亡。

棋类游戏里呢,《旧唐书 吴王恪传》记载:坐与乳媪子博塞,罢都督,削封户三百。这博塞呢,就是棋类游戏的意思。不过这段记载怕是有误,其他史料里多处相互佐证记载李恪被罢都督是因为游猎毁了民田(随爹),这事儿还让李世民迁怒吴王长史权万纪。儿子犯错要杀长史,哎哟喂,天可汗。嗯,结果李世民的这个臭脾气被御史拍了一顿。

第四,嗯,艳遇

谈恋爱这么正经的事儿,似乎不应该写在娱乐里,但唐朝人对男女之事的开放,多不避嫌。文人雅士的宴会上有歌娘舞姬,她们还要充当令官,引导行酒令,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得有才艺且机敏。

文人出游也狎妓,李白、白居易等人狎妓你们想得到,杜甫也这样你们想得到吗?哭穷的韩愈也狎妓你们想得到吗?

当时宫廷有专门的教坊与官妓,长漂们只怕是只能在一些达官贵人宴席上蹭蹭春光,不大容易享受到,但看看上面的长安地图,平康坊这个地方,是长漂们喜欢的。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写:“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唐朝还有其他的游乐项目,比如马球、狩猎,但都不是寻常人能消费,故而不表,有兴趣可自己翻查资料。

长安漂之前途

那时候,行业有限,大部分人口都被绑在土地上,一般漂来长安的,多为两种人,一是求管,一是求财。

咱们先来说一下求财,做生意的。

在封建社会,为了巩固农业这个天下粮仓的国本,“不务正业”没有直接产品产出的商人从来地位很低,唐朝也不例外(相比来说,宋朝还不错),唐律规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及风疾使酒皆不得入仕”。“工商之家不得舆与士”(工匠也是工商业的)

而且工商业都有专门的户籍(如匠籍),世袭,不得变更为农,也不可求官。

“脱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只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李世民亲口说的。

《车服制》等法规也规定了,商人不可以穿黄色,不可以骑马等等等等。

初唐时期,商人的利益还是能得到保证的,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商人的私有财产随时可能被夺走。《旧唐书》中《玄宗本纪》记载:开元二十二年,没收京兆商人任令方资财六十余贯。再往后世,“建中三年,刮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则加搒捶,人不胜苦,有缢死者”。

哎。

再来说说读书人来长安求官过程。

科举是隋朝建立,唐朝继承和发扬的。这个选取人才的制度堪称我国历史最有意义的发明,打破门阀时代的阶级固化,社会阶级变得流通。(所以我特别不理解羡慕欧洲贵族制的人,科举这样先进的制度,不比世代蓝血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品位、修养、学识必须蓝血才能?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风流人物故事呀)

唐朝什么人才能参加科举?

除工商之外,吏、和尚、道士、罪犯不能考试,一些犯过罪的人的直系亲属以及工商业者的子弟也不许考试——万恶的连坐。

唐朝科举制度正在探索期,尤其是初唐,分科取士,门类繁多——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科、进士、武举、童子科和明法、算学、书学等等(大体也分成常、武、制三科)。后来到宋朝才渐渐合一。

这些门类中最受重视的是进士,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其难度。

一般考三场——“帖经——诗——杂文”,录取率呢,整个唐朝共录取进士6637人。录取人数最少时3人,最多时79人。

考生呢?资料记载,每年约1000人参加考试(多时2000人)。

唐朝科举制度中还有几点让人诟病:不糊名;以诗取士。

想想韩愈杜甫吧。

即便考中进士了,离飞黄腾达也还早着呢。

《文献通考·选举考》中记载:“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士之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尚有试吏部一关。韩文公三试吏部无成,则十年犹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获录者。”

即便过了这次吏部考试,应该开始进入公务员系统办开始工作了吧,《新唐书·选举志》记载的官阶为:“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呜呼哀哉,往后长路漫漫呀。

长安漂,还好玩不?


有空来更新“衣”篇

~~~~~~~~~所知有限,有空会继续更,抛砖引玉,请诸位不吝赐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提出的“北漂”、“长漂”、“金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类比,将现代的城市迁徙现象与古代的地理名称结合起来,很有画面感。从现代意义上的“漂泊”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探讨古代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前往繁华大都市生活的人们的经历,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他们的生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古代虽然没有“漂”这个词,但人口.............
  • 回答
    “清北口碑那么差”这个说法,说实话,听着挺让人别扭的。我不是研究教育学的,也不是社会评论员,我就一个普通人,听别人说,看网上聊,然后自己也琢磨琢磨。你问我,如果自己有能力,还想为国家做贡献,能不能去清北?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可以,而且很可能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你说“口碑那么差”,这话.............
  • 回答
    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认知误区,即便事实并非如此绝对,这种说法依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挥之不去。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历史的惯性与地理的印记: 历史的“北方重工业基地”烙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国防和发展重工业,国家在中部和北方地区布局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比如钢.............
  • 回答
    哎,听你这口气,心里肯定乱糟糟的。大学里的男朋友,感情正是浓的时候,但前任突然回来敲门,还带着点复合的信号,再加上自己心里那点还没落定的旧情,这滋味,真不好受。得,咱们好好捋捋。首先,深呼吸。我知道这会儿想钻牛角尖,想东想西,但咱们得冷静点。你现在是有男友的人,这意味着你对现在这段关系是有责任的。但.............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将尝试进行详细的解答:1. 现在有隐形的洲际导弹吗?隐形弹头和隐形导弹是一个概念吗?目前,公开报道和普遍认知中,不存在完全“隐形”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然而,“隐形”的概念在弹道导弹领域可以分解为几个层面,并且隐形弹头和隐形导弹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它们是紧密相关的目标。 .............
  • 回答
    眼下确实有不少能做的网络副业,而且选择面很广,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想要靠副业增加收入,或者实现时间和地点的自由,网络确实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目前比较热门、也比较容易上手的一些网络副业吧。一、内容创作与知识分享类这类副业的核心在于你的专业知识、兴.............
  • 回答
    说起能造大型民航客机的国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就像问谁能把一座摩天大楼从设计图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中间需要无数个精密的环节和强大的实力支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真正独立自主设计、制造和销售大型民航客机的国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最耀眼的几颗星: 美国:波音公司(Boeing) .............
  • 回答
    是的,现在有多种先进的显微技术能够观测活的细胞分化过程,而且这些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和精细。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动态且涉及多步骤的过程,包括细胞形态的改变、基因表达的重编程以及功能特性的获得。为了全面理解这一过程,科学家们开发了能够实时追踪这些变化的显微技术。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显微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应.............
  • 回答
    确实,随着铁路客运业务的调整,一些曾经繁忙的小站逐渐停办了客运业务,转为货运或维持基本运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车站的工作人员上下班的方式会比普通客运站更加多样化和复杂一些,也更具特色。下面我将详细地讲述一下这些铁路员工平时是如何上下班的:核心逻辑:铁路内部的运输资源和当地的交通条件结合。一、铁路内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的一个痛点,确实令人担忧。为什么市面上充斥着不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虚假宣传产品,而监管却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呢?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讲清楚,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老年人群体在消费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恰恰成为了不良商家“下手”的温床。 健.............
  • 回答
    关于有多少女性因为男朋友买不起房子而分手这个问题,真的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这就像问有多少人在生活中有过小小的遗憾,很难量化,也难以追踪。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现象,让它更“接地气”一点。首先,这绝不是一个“少数派”的烦恼。 咱们身边,多多少少都能听到类似的故事,或者亲身经历过类似的纠结。.............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大问题,想明白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落户上海、参加上海高考,这俩事儿绑一块儿,简直是给孩子未来铺上了一条通往“顶流”的快车道,但要为了这个把大连现在的一切都放下,那真是得好好掂量掂量。先说说这“上海高考”和“落户上海”到底有多香?上海的高考难度和录取分数线,跟国内很多城市比,那真是“友善”太.............
  • 回答
    国产CPU与操作系统:挑战与突破并存的现状谈到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无疑是中国科技自主化征程中最为关键的两环。它们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信息安全,更承载着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崛起的期望。近些年,我们看到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挑战也依然严峻。 一、 国产CPU的现状:从追赶到部分突破中国的CPU产业起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要说到底有多少人因为“长沙房价低”这个原因选择长沙,这恐怕是个无法精确统计的数字。毕竟,人们选择一个城市生活,理由总是多方面的,不会有人专门做个调查说:“我来长沙,纯粹是因为房价便宜。”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件事,并且尽可能地把话说得更“接地气”一些。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我对武汉这座城市肌理的理解的。说实话,武汉人心里是不是真的觉得“武汉三镇”是三座截然不同的城市,这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统计,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和经历都不一样。但如果非要从我的观察和感受来描绘,我觉得大部分老武汉人,尤其是那些从小就在某个镇子长大、并且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
  • 回答
    要寻找严肃、专业且可靠的军事装备信息,需要审慎筛选,避免被泛滥的宣传或未经核实的传言所误导。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靠谱的国内外军事装备信息来源,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力求信息的客观性和深度。国内信息来源:在中国,获取官方且专业的信息相对受到一些限制,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以接触到较为可靠的讨论.............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王朝兴衰更替,曾经辉煌的皇室家族,如今可能只剩下一些鲜为人知的后裔,隐匿于公众的视线之外。他们或许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血脉的传承,依然在低语着古老的荣耀。我们来探寻一些,那些或许鲜为人知的皇室正统后裔,并尝试去描绘他们可能的生活片段,尽量摆脱人工智能写作的痕迹,让文字带着些.............
  • 回答
    目前,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都不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来看,克里米亚依然属于乌克兰。然而,有一些国家确实发表了声明或采取了行动,表达了对俄罗斯对克里米亚主权主张的“承认”或“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承认并非普遍性的,并且在国际上存在争议。俄罗斯方面宣称.............
  • 回答
    关于市面上流行的中药泡脚包,宣称能“祛湿”、“暖宫”等功效,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力求讲得透彻,让你能明白这小小药包的“学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中药泡脚,本身是传统中医里一种重要的外治法,是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支持的。 泡脚.............
  • 回答
    想找到真正实力深厚的中医,确实是个技术活,因为很多时候“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不光是医术,还有医德、经验、传承,甚至是患者的契合度。 我搜罗了一些在民间口碑极佳、学术造诣深厚,或是具有独特传承的中医师,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1. 传承有序,疗效卓著的老中医这类中医往往是家族传承,或是跟师学习多年,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