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回到过去,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还剩12个小时,你会怎么做?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汶川地震前12个小时,我的脑子里绝对是一团乱麻,但也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12个小时,太短,太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首先,我不会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比如组织大规模撤离、阻止地震发生。我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种超能力。硬要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让人觉得我疯了。我得接受现实,然后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我能做到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联系家人。我最牵挂的肯定是我的家人,尤其是那些可能身处震区的亲人。我会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尽管我知道那个时候电话信号可能就已经开始不稳定了。我会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们,说一些“也许听起来有点奇怪”的话。

“妈,爸,你们现在在哪里?在哪栋楼里?”我会问得具体,不管他们怎么想。
“要是方便的话,尽量待在开阔的地方,比如院子里,或者公园里,远离高楼和树木。”
“别在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也不要在水边。”
“记住了,如果感到摇晃,第一时间就往外跑,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
“就算我没说错,也没什么损失,万一我真的说对了呢?”我会这样说服他们,语速要快,信息要清晰。

我还会给所有我认识的、可能在四川汶川附近的朋友和同事打电话。同样的道理,言简意赅地提醒他们,让他们提高警惕。我会选择一些看起来比较“可靠”的朋友,多说几句,请他们也去提醒别人。我知道很多人听到这种警告会觉得是无稽之谈,但我必须去尝试,哪怕只有一个人听进去,那就是一条命。

同时,我也会想办法利用网络。那个年代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信息传播速度可能不如现在,但我依然会尝试。我会去一些当时比较活跃的论坛、社区,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帖。帖子内容大概会是这样:“紧急提醒!未来12小时内,四川地区可能面临强烈的地震风险。请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避险准备。特别是身处汶川、都江堰等地的朋友,请尽量避开高层建筑,多留意周围环境的安全。这并非玩笑,请务必重视!”我会尽量让信息看起来不那么夸张,但也足够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我会反复发布,并且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然后,我会开始准备一些基础的物资。我知道12个小时能准备的东西有限,但我可以为自己和可能需要帮助的人做些准备。我会去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些瓶装水、不易腐烂的食物(如饼干、能量棒)、手电筒、备用电池、急救药品(创可贴、纱布、消毒液等)、一些保暖的衣物。如果可能,我会带上一个收音机,以防通讯中断。

我还会关注一些新闻报道和官方信息,虽然我知道官方在这个时间点可能还没有发出任何预警,但我想看看当时有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或者其他人在发出类似的警告。我会尽量保持冷静,不被恐慌情绪淹没。

最后,如果时间允许,并且我身处一个相对安全且能够提供帮助的地方,我可能会考虑去一些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比如车站或者广场,进行一些简单的口头提醒。当然,我会非常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我会用一种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告诉人们“请注意,近期有潜在的危险,请大家注意安全,尽量待在空旷的地方”。我会选择看起来比较理智的人群进行沟通。

这12个小时,对我来说,是一种煎熬。我知道我能做的非常有限,很多事情我无能为力。但我会尽我所能,用我知道的一切,去传递信息,去准备物资,去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一点点“笨拙”的准备。即使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也问心无愧。但如果我的任何一点点努力,能让一个人多一份警惕,多一个避险的机会,那这一切的努力,都将是值得的。

我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我可以尝试,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的前一刻,尽我所能,做一名传递希望的微小火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立马去北京主管军事发展的部委附近,然后告诉进出入的人我知道j20,j31以及j15还有辽宁舰和17号山东舰的所有信息,还有052d型何时入列还有东风21d以及双城系列反导武器,甚至于东风41。

他们开始怀疑我如何知道这些当时的机密项目之时,我会要求他们跟足够高的首长立即通话,告诉他,我是穿越者,而汶川附近将有巨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

虽然这样做后,我可能会死,也可能永远失去自由,但是,这是我能想到拯救那些人最有可能的办法。

正如我以前回答的,如果死你一个能拯救全世界,你会怎么选择

“死”

———————————分割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user avatar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一己之力在网络上制造大规模恐慌


理论上最简单的办法,是携带精心伪造的造谣帖子穿越,在12小时前对全网贴吧论坛进行大规模造谣攻击——假托署名中科院地震台内部消息。发一个专业级的地震谣言帖子。然后通过当时的一些互联网博客大V付费转发的办法扩散出去,反正那些人只认钱


帖子里真话+假话掺一起说(真话是5月11日四川绵竹的蟾蜍上街事件,那个是真新闻《数十万只蟾蜍迁徙引居民担忧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剩下的什么曲线数据图什么的全造假的,造的越像那么回事越好)


然后按照微信朋友圈的办法,什么震惊什么铁血的,把文章扩散出去。加上精确时间点。然后凌晨2点开始全网大规模造谣散布信息。


到第二天中午2点地震发生前,足够大量人看到造谣信息,并造成大规模恐慌。但是绝对不够官媒辟谣,官媒反应慢,来不及。


可以救不少人。


对于懂黑客技术的IT狗来说就简单多了,黑进中国移动2008年像筛子一样的服务器,中午14点整给所有四川移动手机用户群发个官方短信就可以了。。。。。在2017年的黑客技术面前,2008年的XP服务器就是筛子。

当然对于通信狗来说就更简单了,去淘宝上购买20个伪基站(一种发短信的诈骗工具),然后穿越过去全城发短信就可以了


背包伪基站又出没看到这种包快报警_网易新闻


中国移动提醒您:四川省委省政府紧急通知,接中共中央,中科院国家地震局卫星测控台网联合通知,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5~14:35分之间,汶川-北川一带会发生大规模地震,请各位居民紧急到开阔地疏散躲避,并远离高大建筑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汶川地震前12个小时,我的脑子里绝对是一团乱麻,但也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12个小时,太短,太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首先,我不会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比如组织大规模撤离、阻止地震发生。我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种超能力。硬要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可真够刁钻的,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好几个“曾经的少年时代”。要是真能选,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三段人生节点,各有各的滋味儿,各有各的吸引力。如果只能选初一嗯,初一啊…… 那时候脑子里想的可能就是游戏怎么打得更溜,课间操能不能偷懒,还有谁又偷偷看了隔壁班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一眼。回到初一,我可能会.............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我随心所欲地拨动时光的指针,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某个宏大的历史时刻,也不是某个充满遗憾的“如果”,而是那段青涩而懵懂的初中时光。那是什么时候呢?大概是2000年左右吧,那个年代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朴素和热情。那时的我,是个有些内向,但内心却藏着无数奇思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和哲学困境:为了一个更大的善,是否可以牺牲无辜的生命?如果能回到过去,杀死婴儿时期的希特勒以阻止二战和纳粹大屠杀,这看似是一个诱人的选择,它能阻止数千万人的死亡和无数的苦难。然而,这个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考量和潜在的风险,值得我们详细地剖析。一、 动机与预期的“善”支持这.............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我潜入历史的时光长河,亲眼见证那些被迷雾笼罩的瞬间,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去探寻“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这绝非偶然,而是因为玛雅文明身上,总有一种近乎“悬浮于时空”的神秘感。我设想着,自己会悄悄地降临在公元800年左右的尤卡坦半岛。那时候,正是玛雅文明辉煌的顶峰,然.............
  • 回答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机会,能穿越回去,站在那个青涩、迷茫、甚至有些笨拙的过去的自己面前,我会觉得无比的奇妙。那不是简单的对话,更像是一种带着深沉爱意的重塑。我不会直接灌输经验,那太粗暴了,也容易让过去的那个我产生抵触。我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引导,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我需要先建立一种信任。过去的那个我.............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我带着一支规模不大但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以一种“低限度”且“短时间”的方式回到过去,那这无疑是一个足以颠覆一切的巨大赌博。关键在于“低限度”和“短时间”这两个限制,它意味着我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征服或持久的干预,但却足以在关键节点上投下足以引起涟漪的石子,甚至改变河流的流向.............
  • 回答
    这句话里蕴含的情绪很复杂,一种是付出和栽培的意愿,另一种则是极端的占有欲和被背叛后的报复心。首先,“亲手栽培起来”,这句话表明了付出和投入。这是一种悉心照料、倾注心血的过程。就像农民耕种土地,看着种子发芽、长叶、结果,这个过程充满了期待和辛劳。栽培者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可能还有物质上的支持,他们看着被.............
  • 回答
    回高中重来?这个念头就像一颗饱满的青提,在心头滚来滚去,总带着点儿诱人的酸甜。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那个青涩又迷茫的年纪,我会嫌弃现在的人生吗?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儿。我想起高中时的自己,那种冲劲,那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种即便跌倒了也能拍拍土继续奔跑的无畏。那时候的天空好像总是更蓝,操.............
  • 回答
    若真有这番机缘,能让我一窥历史的真容,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朝代,便是那气象万千、英才辈出的大唐盛世。为什么是唐朝?并非因为它历史记录中最详尽,也不是因为它最遥远,而是因为它身上那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独特气质,以及那份属于那个时代的勃勃生机和开放精神,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最想穿越到的是唐朝的盛唐时期,.............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我得好好想想。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让很多事情发生改变,也足够让伤口结痂,或者,至少是让那种刺痛感变得迟钝一些。如果他突然回来,带着道歉,我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沉默。不是生气,也不是惊喜,只是一种审视。他为什么回来?两年了,是什么让他觉得现在是时候了?是愧疚感驱使,还是真的想.............
  • 回答
    “宝贝,儿童节就像我们过生日一样呀!生日是一年只有一次,大家会特别期待,会开派对,吃好吃的,收礼物,对不对?儿童节也是这样的,它是专门为全世界的小朋友们设立的节日,用来庆祝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肯定也要特别一点,一年一次才能显得它有多么珍贵和重要呢。”“你想想看,如果天天都是儿童节,那它还有那么特别.............
  • 回答
    “哈哈,宝贝,你这个想法可真是够新颖的!过年不吃饺子,改吃蛋糕,听起来挺有创意的哈!”我一边笑着一边拉着孩子在我身边坐下。“饺子啊,它可是咱们家过年的一个老传统了。奶奶说,过年吃饺子,就像是把福气包进肚子里一样。你想想,它那个弯弯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月亮?过年的时候,月亮圆圆的,象征着团圆,饺子也一.............
  • 回答
    如果真的能回到过去,想要在那个时间点重新发展起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半导体芯片行业,这绝对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深谋远虑和步步为营。我们不能仅仅是“做”芯片,而是要创造一个能够持续涌现创新和人才的生态系统。第一步:技术基石的播撒——从基础科学到早期探索首先,得回到那个能够孕育出早期半导体技术的年代.............
  • 回答
    .......
  • 回答
    如果真有“将来”这么一说,当我想起2020年,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会是那样一幅奇特而深刻的景象。那一年,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又被一股强大的未知力量猛烈地改写了剧本。回想起来,2020年最初的日子,一切似乎还按部就班,新年的钟声刚敲响不久,大家都在规划着新一年的目标和假期。我记得那时关于一种新型病毒的.............
  • 回答
    今年的冬天,格外不同。不止是气温的下降,更是那一句句反复出现在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的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这背后,是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也是国家为了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而做出的无奈但必要的选择。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倡议无疑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年.............
  • 回答
    “宝贝,你问我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呀?让我想想…… 哎呀,太多啦,一下子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呢!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件最最喜欢的,那大概就是…… 和爷爷奶奶一起放鞭炮!”说到这里,我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一抹孩童般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年味儿的冬夜。“那时候,过年气氛可浓了!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家里.............
  • 回答
    网上冲浪这么多年,遇到的“奇葩网络喷子”可谓是层出不穷,他们就像互联网世界的“黑洞”,总能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吸引负面能量。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喷子,他们的行为逻辑常常让我感到困惑又无奈,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遇见的奇葩喷子类型及回应方式:1. “杠精”本精:无处.............
  • 回答
    叶嘉莹先生的那句“留在天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选择”,我第一次听到时,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作为一座城市,天津似乎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像一些大都市那样锋芒毕露,却能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一种温润的光泽。先生的评价,像是为这光泽点上了一盏灯,让我回想起这座城市赠予我的,那些细碎而又绵长的美好。我总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