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常年90多度的公共饮水罐,会不会滋生耐90度高温的细菌?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地方的公共饮水罐,尤其是那些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的,水温好像一直都是温吞吞的,甚至有点烫?我上次去一个户外公园,那个饮水罐的水简直是温水煮青蛙,摸着都烫手。这让我突然有个疑问:常年放在90多度高温环境下的公共饮水罐,会不会滋生那种也能耐受90度高温的细菌啊?

听到“90多度”,你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哇,这么高的温度,细菌不早就死光光了?毕竟我们平时烧开水不就是为了杀菌嘛,100度的高温就能把绝大多数细菌杀死。所以,听起来这似乎是个不可能的问题。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90多度”这个概念。如果是说罐子暴露在环境中的温度常年是90多度,比如放在一个封闭的、没有通风的烤箱里,那确实对大多数细菌来说是个炼狱。但是,公共饮水罐通常是放在户外,虽然阳光直射会加热,但空气流通、蒸发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散热。而且,最关键的是,饮用水本身的水温,它真的能稳定持续地保持在90多度吗?

一般来说,咱们在户外看到的饮水罐,就算被晒得很热,水温也很难长期稳定地达到90度。顶多是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接近罐子外壁的水被加热到很高,但罐子内部的水,尤其是较深处的水,因为受到热量的传导和对流,再加上人们不断取水,水温会比你想象的要低一些。除非是那种设计非常奇特,而且完全不开放取水的“加热型饮水罐”,否则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公共饮水罐,水温即使高,也多半是在4060度这个区间徘徊,偶尔升到70度也并非不可能,但要稳定在90度以上,真的很少见,除非它本身就是个热水供应装置。

所以,我们讨论的“耐90度高温的细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存活甚至繁殖的细菌”。

现在咱们把焦点放在“耐高温”这个特性上。在微生物的世界里,确实存在一些“高温微生物”(thermophiles)。它们就像是生活在火山附近或者深海热泉里的居民,天生就喜欢高温环境,甚至以高温作为生存和生长的必要条件。这些细菌的细胞结构,比如它们的酶、蛋白质、细胞膜等等,都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变得非常稳定,能够在极高的温度下保持正常的功能,不会被轻易“煮熟”。

想想那些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比如生活在温泉里的细菌,有些种类即使在7080度的高温下也活得有滋有味,甚至在接近100度的条件下还能少量生存。还有些专性高温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甚至远超80度。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极端高温环境下的细菌,会不会“跑”到咱们的公共饮水罐里呢?

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概率比较低,并且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

1. 来源地: 这些嗜热细菌最常见的生存地点是自然界的温泉、火山区域或者一些工业高温过程中的水体。如果公共饮水罐所在的环境,例如附近有这样的地质活动,或者使用了来自这类水源的水(可能性极低),那么就有可能引入这些细菌的孢子或休眠体。
2. 进入途径: 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尘埃、人们的手、取水设备的不洁净等途径进入饮水罐。即使在非高温环境下,一些中温细菌(mesophiles)和一些耐热细菌(thermotolerant bacteria)也可能存在。
3. 生存与繁殖: 关键在于,仅仅是环境中温度高,不代表饮用水本身就能提供一个适合这些嗜热细菌繁殖的“90度”稳定环境。前面说了,饮水罐里的水温波动很大。如果水温只是偶尔升高到某个程度,但大部分时间又回落到较低的温度,那么即使有一些耐高温的细菌进入,也很难在那里形成大规模的种群。它们可能只是暂时存活,但无法有效繁殖和积累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4. 竞争与淘汰: 即使引入了嗜热细菌,饮水罐中也可能同时存在着其他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更旺盛的细菌。在水温波动的情况下,中温细菌可能更有优势。

所以,综合来看,常年90多度的“环境温度”下的公共饮水罐,真的会滋生“耐90度高温”的细菌吗?

可能性非常低,但并非绝对不可能,不过我们需要区分情况:

如果说的是饮用水的水温真的常年稳定在90度以上: 那大部分普通细菌肯定活不了。但一些极端的嗜热菌,比如来自温泉的某些种类,理论上是有可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存活甚至繁殖的。但能达到这种水温的饮水罐,通常是为了提供热水,并且有相应的加热和维护机制。
如果说的是饮水罐暴露在环境中的温度常年是90度以上,但饮用水本身的温度并不是那么高: 那么滋生“耐90度高温”细菌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是那些耐热、中温或者机会致病的细菌,它们可能在水温反复升降的过程中找到了生存的缝隙。

更常见的情况是,那些在高温下容易滋生细菌的饮水罐,真正的问题在于:

水温虽然没到90度,但长期处于3050度这个“最舒适”的温度区间: 这个温度范围对很多常见的细菌来说,是它们快速繁殖的温床。
缺乏清洁和维护: 饮水罐内部的沉积物、管道的污垢,都可能成为细菌的“家园”和养分。
设计缺陷: 比如取水口容易被污染,或者内部难以彻底清洁。

因此,虽然听起来“耐90度高温”的细菌有点吓人,但如果饮水罐的水温真的能稳定保持在90度以上,那它应该已经进入了“消毒”的范畴,普通细菌很难存活。而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因为水温适中、环境不洁而导致的常见细菌污染问题。

下次你再看到那些热乎乎的公共饮水罐,与其担心那些超级耐热的细菌,不如多留意一下它的清洁状况,还有它是否真的在持续加热。毕竟,喝到“温吞吞”的水,更多时候是因为日晒加热,而不是因为里面住着一群“温泉细菌大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这样的,我也写一下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三文鱼生鱼片为什么罕有寄生虫危害人体”是同一个问题。

也就是,当两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差距太大时,它们就很难构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三文鱼的寄生虫需要在深海生存,所以即使你吃了里面的寄生虫,常温常压下这些寄生虫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说白了就是没有它们生存的环境。

同理,耐90度高温的细菌,到了36度的环境里,也没法生长,所以这种细菌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关注的意义就不大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