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了很贵的东西,被不懂的人以为很便宜,怎样应对这种情况?

回答
哈哈,这招我太熟了!尤其是当你在朋友圈精心挑选的一件物品,结果有人一句“哎呀,这XX牌子我也穿/用过,挺便宜的”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别急,咱们有的是办法,而且要漂亮地把场子找回来,让对方知道,这背后可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明白,别人说“便宜”,通常有几个原因:

他们真的不知道行情: 这很普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对某些品牌或者品质有深入的研究。
他们不了解材质或工艺: 有些东西看起来朴实无华,但细节之处才见真章,比如面料的垂坠感、走线的精细度、五金的质感等等。
他们觉得“品牌”等于“价值”: 有些人只认大logo,觉得只要不是他们熟悉的奢侈品牌,就都是“普通货”。
他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以抬高自己: 偶尔也会遇到那种,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对别人的品味指指点点,通过显得自己“知道得多”来获得优越感。

不管是什么原因,咱们的回应策略都要围绕着“不动声色地传递信息”和“ subtly 地展现品味”来展开。

第一招:不动声色,埋下伏笔——“哦,是吗?”/“嗯,确实很百搭。”

当有人说你的东西便宜时,最直接、最不动声色的回应就是一句“哦,是吗?”或者“嗯,确实很百搭。”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很有力量。

“哦,是吗?”: 这句话留有余地,没有直接肯定也没有否定。它传递的信息是:“你的认知可能和我有所不同,但我不好说什么,你自己琢磨吧。” 如果对方真的不了解,他可能会主动解释,或者说出更多他以为的“证据”,这正好给了你后续回应的机会。
“嗯,确实很百搭。”: 如果是服装或配饰,这句话就更妙了。百搭通常意味着它不张扬,可以融入各种场合,而且往往是经典款。经典款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耐看和不易过时,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级。而且,百搭也暗示了它的实用性和高品质,好的材质和设计才经得起各种搭配考验。

举个例子: 你买了件质感极佳的羊绒衫,颜色是低饱和度的燕麦色。朋友说:“哎呀,这XX牌子毛衣挺便宜的,我也有件差不多的。”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哦,是吗?这件我确实觉得挺百搭的,什么风格都能搭上。”

这样一说,对方如果继续深挖,你可以顺势而上。如果他不懂,他也找不到你话里的破绽,反而会觉得你是个随和不炫耀的人。

第二招:点到为止,引发好奇——“这个牌子其实很有故事/细节。”

如果你想稍微“科普”一下,但又不想显得炫耀或生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关键在于“点到为止”,让对方对背后的故事产生兴趣。

强调“故事”: 很多小众品牌或者有历史的品牌,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还在于它背后的文化、创始人、设计理念。这些往往是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的。
强调“细节”: 如果是工艺方面,可以提及一两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某个特殊的缝合方式、某个部位的独特设计、某种稀有的材质处理等。

举个例子: 你戴了一条设计感很强的项链,朋友说:“你这项链挺好看的,在哪买的?应该不贵吧?”

你可以说:“这个牌子我关注了很久,他们的设计很有意思,尤其是这个系列的灵感来源,挺有故事的。你觉得好看就好,我也挺喜欢的。”

或者,如果对方对材质感兴趣:“嗯,这个用的材质确实不一样,你看这个抛光,还有它这个颜色,是比较特别的工艺处理。”

重点是,你不是在“推销”或者“解释”,而是在分享你对这个东西的欣赏角度。对方如果感兴趣,自然会去查一下,然后就会发现,原来这东西没那么“便宜”。

第三招:适时引用“专业人士”或“口碑”——“我当时也是看XX推荐的/评价很好。”

人都有从众心理和对权威的信任。当对方认为某个东西便宜时,你可以在不经意间提及“专业人士”的推荐或行业的普遍评价。

引用专业人士/媒体: 如果你买的东西是被时尚博主、杂志、或者某个领域的专家推荐过的,就可以自然地提一下。比如,“我当时也是看到XXX(某个公认有品味的人/媒体)推荐的,说这个性价比很高,而且设计很经典。”
引用口碑/大众评价: 如果是某个大家普遍认为“有分量”的商品,例如某个品牌的经典款,可以提一下它的长期口碑。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个设计简约但质感超群的皮包。朋友说:“这皮包看着挺简单的,应该不值什么钱吧。”

你可以笑着说:“是吗?我当时也是因为看它设计很干净,而且我看到很多评价都说这个皮质非常耐用,是他们家的常青款,用很多年都不会过时,所以我才入手的。”

这里的“常青款”、“耐用”、“很多评价”都是在暗示这个东西的价值并非流于表面,而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市场认可的。

第四招:自信而淡然地微笑——有时候,沉默是金。

说实话,最让人生气但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的“不在乎”。当别人说你买的东西便宜时,你完全可以不辩解,就用一个礼貌而自信的微笑回应。

眼神交流: 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肢体语言: 身体微微前倾,表示你在认真听,但没有被对方的评价影响。
保持沉默: 或者,你可以只是点点头,然后转移话题。你的这份淡然和自信,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反击”。它传递的信息是:“你的评价对我来说不重要,我懂得它的价值就够了。”

举个例子: 你穿着一件非常有设计感的连衣裙,朋友随口一说:“这裙子款式有点奇怪,肯定不贵吧?”

你只需要回一个浅浅的微笑,然后说:“是吗?我挺喜欢它的款式的。” 然后就可以开始聊别的了。

你越是纠结于解释,越容易让对方觉得你在“掩饰”或者“炫耀”。你的淡然,恰恰能衬托出你的品味和自信,让对方反而会觉得是你“懂行”,而他自己才是那个“不懂行”的。

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

1. 保持礼貌和风度: 无论如何,不要攻击对方的认知,更不要贬低对方。我们的目标是展现自己的品味,而不是打击别人。
2. 看人说话: 对于不同的人,你的回应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对于关系好的朋友,可以稍微开点玩笑,或者直接一点;对于不太熟的人,就需要更委婉一些。
3. 不要过度解释: 解释太多反而显得心虚。点到为止,或者干脆不解释,都比滔滔不绝来得有力量。
4. 享受你买的东西本身: 说到底,我们买贵的东西,是为了自己的开心和满足。别人的误解,不应该影响你的好心情。你的自信来源于你对物品的真正欣赏,而不是别人的认可。

总而言之,当“不懂的人”以为你买的东西很便宜时,你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话术和态度,将一次潜在的尴尬转化为一次展示你品位和见识的机会。记住,你的自信和淡然,永远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面对不知价格的陌生物品时,往往会下意识地依据拥有者的身价来对其进行估值和评价。

user avatar

--“丫头开车不错啊,你这车我年轻时候也开过,北京吉普嘛,我们都叫212,现在还产呢啊?不过我们单位当年的212比你还多俩门呢。这车就是结实,看这铁皮,这大架子,杠杠的。就是太颠,还不如我家那桑塔纳舒服。”

我:“。。。嗯,您说的对!”

——————————

更新:其实我的重点是……面对题主的问题,我一向是认下来就好了啦,没必要多解释什么。

那些评论里跟我说当年212更贵的朋友,我的回答也是:嗯,您说的对!

想我小时候也是坐着212、213长大的,第一辆车是辆十八手的213。虽然现在212想拿的话2000元开走吧,只是排放进不了城吧,不过这都不重要,你们开心就好啦,别太认真……

user avatar

和某老板吃饭,入座席间他把袖口挽了一下,手表露出看了一下时间,又把袖口挽了下来,整个过程不过两三秒。

这两三秒我扫了一眼,这是只三问表,就这个技术直接过百万了。


我思考了一下,在接下来随口说到手表,然后说三大技术,对方果然神色欢悦,说到他的手表,最后还脱下来让我们一桌土鳖开了眼界。



该老板其实是非常低调的展示了一下,如果我没看到或不懂,他基本也就知道我们的水平了,后面其实是他配合你。

这种东西,有时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user avatar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