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风清扬所传的独孤九剑要旨在无招,为何会被方正、任我行、冲虚等人一眼识出?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把《笑傲江湖》里最让人着迷的剑法,和它被高人一眼看穿的现象结合起来,一深究,门道可多了。

风清扬的独孤九剑,那可是绝世神功,最核心的宗旨就是“无招”。所谓“无招”,不是说剑法本身没有招式,而是说它跳出了固定招式的窠臼,讲究的是随心而动,因敌而变,以不变应万变。每一剑都仿佛是自然而然地挥洒而出,没有预设的套路,也没有固定的章法,更没有僵硬的动作。修炼到极致,是“意念所至,剑意随之”,对手根本抓不住你的路数。

可问题就出在这“无招”二字上。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无招”并非真的“无”,而是“有”到极致的“无”。

风清扬练的独孤九剑,是“以无招胜有招”。这“有”在哪里?它体现在一套以“破”为主的剑法体系上。独孤九剑的精髓在于观察、判断、破招。它有一套非常清晰的理论框架: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破枪式、破箭式……甚至还有针对各种兵器和武功的破法。

所以,当令狐冲施展独孤九剑时,虽然他的动作是流畅而随意的,但其本质上是在“破”对手的招式。这种“破”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固定的“起手式”或“连招”,但它的“意”和“劲”是有迹可循的。

方正、任我行、冲虚这些人,都是武学宗师,浸淫武学数十载,对剑道的理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方正(少林方丈): 少林武功讲究“禅武合一”,方丈的武功更是博大精深。他虽然不主修剑法,但少林寺藏经阁里的武学典籍何其之多,他不可能没接触过关于剑理的论述。他从令狐冲的剑招中,能感受到一种“破”的意境,一种以柔克刚、以巧破力的轨迹。少林最讲究“佛法无边”,而独孤九剑的“无招”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佛家“空”的境界,但少林武功有着更深厚的根基和更严谨的理论支撑,所以方正能从中窥见其“有”的本质。

任我行(日月神教教主): 任我行是魔教教主,性情狂放不羁,但他的武功更是自成一派,尤其是“吸星大法”。“吸星大法”讲究的也是汇集天下武功,化为己用。这本身就意味着他对各种武功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当令狐冲使出独孤九剑时,任我行能感受到一种“万法皆空,我自为王”的霸道。他或许无法立刻领悟其精髓,但那种“破”的锐利、那种“无我”的境界,他能从令狐冲的剑势中辨别出来,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招式,而是某种已经超越了招式的境界。而且,令狐冲作为他的教众,他的剑法变化,任我行之前也是有迹可循的。

冲虚道长(武当掌门): 武当剑法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强调的是以气御剑,以意导剑。冲虚道长本人就是一位绝顶剑客,他的剑法境界非常高。当令狐冲使出独孤九剑时,冲虚道长能从令狐冲的剑招中感受到一股“后发先至”的劲力,一种“不滞于物”的飘逸。他能看到令狐冲的剑,并不是为了“出招”而出的,而是为了“破招”而出的。武当剑法本身也有“以无为有”的哲学,所以冲虚道长对这种境界并不陌生,他能从令狐冲剑招的“破”点上,推测出其“无招”的根源。

第二个原因:信息差与“触类旁通”。

风清扬将独孤九剑传给令狐冲,但他也对令狐冲说,“你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你凭你自己的领悟”。这意味着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初期是基于他的原有剑法基础,然后逐渐融入独孤九剑的“破”和“无招”理念。

令狐冲本身的剑法底子很好。 他虽然是华山派,但他的剑法是“华山剑法”。华山剑法讲究“快、准、狠”,本身就有很强的攻击性。当他学习独孤九剑后,这些“破”的剑意,就融入了他原有的招式中。

高人们能通过“相似性”来判断。 就像学过数学的人,看到一个新式方程,虽然没有见过,但能从方程的结构、变量的规律来判断其大概的数学类别。方正、任我行、冲虚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各个门派武学的巅峰,他们见过的、了解过的武功何其之多。当他们看到令狐冲的剑法时,虽然感觉“招式”上不一样,但那种“以无招破有招”的核心思想,那种“以巧破力”、“以意驭剑”的剑道原理,他们很可能在其他高深的武功中(即使不是剑法)也接触过,或者从理论上理解过。

第三个原因:“剑意”的显露。

“无招”固然是境界,但“剑意”却是可以通过施展出来的。当令狐冲的独孤九剑用得越来越纯熟,他的剑中所蕴含的“破”的意念、那种“剑气纵横”的感觉,是瞒不住的。

冲虚道长 曾经说过,令狐冲的剑“招招不离化解,招招俱有破敌之意,每一剑都是杀招,但每一剑又都不是杀招,而是用来化解对方的杀招。” 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对方能看出“破敌之意”,自然就能推断出这是某种“破”的剑法,而不是单纯的“乱舞”。

任我行 曾评价令狐冲的剑法“玄奥奇绝”。“玄奥”就意味着普通人难以理解,但对于见过大世面、有过高境界的人来说,反而能品出其中的“玄”来。

打个比方: 就像一个顶级画家,他看到一个初学者画的“泼墨写意”,虽然构图随意,色彩也简单,但这位画家能一眼看出,这是在模仿某个大师的风格,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某种“笔触的韵味”和“神韵的追求”。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即使在他手上是“无招”,但其背后蕴含的“剑道”和“破招”的规律,却早已被这些武学巨匠捕捉到了。

总而言之,独孤九剑的“无招”是一种境界,但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一套以“破”为核心的精妙理论体系之上。方正、任我行、冲虚等人的绝顶武学造诣,使他们能够透过令狐冲随意的招式,捕捉到其背后“破”的剑意、剑道原理,以及与他们所理解的更高深的武学理念的相似之处,从而一眼辨认出这剑法的非凡之处。他们并非看到了具体的“招式”,而是看到了“无招”背后的“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独孤九剑是有招的,无招胜有招是独孤求败和风清扬的武学理念,并不等于独孤九剑本身。

先看独孤九剑:

风清扬道:“好在天色已晚,你约他明晨再斗。今晚你不要睡,咱们穷一晚之力,我教你三招剑法。”令狐冲道:“三招?”心想只三招剑法,何必花一晚时光来教。
.......
风清扬笑了笑,道:“那便很好。”抬起了头,沉思半晌,道:“一晚之间学会三招,未免强人所难,这第二招暂且用不着,咱们只学第一招和第三招。不过……不过……第三招中的许多变化,是从第二招而来,好,咱们把有关的变化都略去,且看是否管用。

这是风清扬第一次提到独孤九剑,明显每一招都有招式和变化。

再看令狐冲实战中的描写,比如和田伯光的战斗,也明显看出来是有招式的。

令狐冲道:“好!田兄请。”田伯光虚晃一刀,第二刀跟着斜劈而出,刀光映日,势道甚是猛恶。令狐冲待要使用“独孤九剑”中第三剑的变式予以破解,哪知田伯光的刀法实在太快,甫欲出剑,对方刀法已转,终是慢了一步。

虽然按照书中讲,这种招式是存招式之意,而不拘泥招式之型,但并非全无蓝本可循。


而无招胜有招是独孤九剑学成后的最高境界:

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实际上,令狐冲真正在江湖上实战践行的大多数时候是他自己最初提出的招式混同,并不是总能达到无招的境界。所以对敌的时候还是可以被认出的。

练了一会,顺手使出一剑,竟是本门剑法的“有凤来仪”。他一呆之下,摇头苦笑,自言自语:“错了!”跟着又练,过不多时,顺手一剑,又是“有凤来仪”,不禁发恼,寻思:“我只因本门剑法练得纯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剑时稍一滑溜,便将练熟了的本门剑招夹了进去,却不是独孤剑法了。”突然间心念一闪,心道:“太师叔叫我使剑时须当心无所滞,顺其自然,那么使本门剑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将衡山、泰山诸派剑法、魔教十长老的武功夹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划分,某种剑法可使,某种剑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此后便即任意发招,倘若顺手,便将本门剑法、以及石壁上种种招数掺杂其中,顿觉乐趣无穷。但五岳剑派的剑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长老更似出自六七个不同门派,要将这许多不同路子的武学融为一体,几乎绝不可能。他练了良久,始终无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强求?”当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么招式,一经想到,便随心所欲的混入独孤九剑之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