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啊,我上次跟朋友去顺德吃了一次就中招了。
又来因为连续发低烧,嗜酸性粒细胞飙升,转氨酶飙升,医院检查的时候一度怀疑是有血液病,先安排进的血液科住院,然后来了个肝病科的医生说你先别慌,掏一个礼拜大便化验下,搞不好就是寄生虫感染,如果不是再考虑做骨髓穿刺什么的。
于是我就在医院天天掏自己的大便。差不多一个礼拜终于有了好消息,说是得了肝吸虫,不是血液病...医生问我最近有没有吃什么生的鱼类,我说之前去了趟顺德吃鱼生,他立马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那就没错了,当年我们在学校学到肝吸虫这一部分,书上举的病例就是吃顺德鱼生感染...”
一个地区因为吃能被载入医学院的教科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后面就是简单的治疗方法了,连续服用几天吡喹酮就行。不过因为吃的剂量很大,一次磕八颗一天三次,我的副作用挺明显的,服用后体温会升高,腹部不适,有一定的恶心。
一个月后复查肝脏恢复正常。好在人的肝脏是能够自己长好的,而且我治疗及时,肝吸虫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不可挽回的影响,但是我这辈子铁定是不会再碰任何生的肉食了。
如果你吃过顺德鱼生,我强烈建议你抽空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感染肝吸虫。这个病很多人感染了刚开始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的,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生食淡水鱼虾,感染寄生虫风险很高。前段时间的淡水三文鱼争议焦点也就是寄生虫。海水鱼虾渗透压与人体不一样,安全性高。
这真算得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句话建议:
不要生吃。
接下来详细讲讲为什么:
2001~2004年的时候,卫生部组织了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在全国27个省市进行了居民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在我国近 2.4% 的居民感染华支睾吸虫,如果按照当时全国人数进行统计,估计当时全国感染这种寄生虫病的,就高达 1 千多万。
而其中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如上图所示,没错,就是最能吃的广东省,据推测仅广东省的感染人数就可能高达 500 多万,换句话说,就一个广东省占了我国近一半的患病人数。
其中广东顺德地区又是其中之最,感染率高达50.74%!
就是因为喜欢生吃啊!
在顺德,当地的居民除了喜欢吃鱼生,还喜欢吃生鱼粥、生虾以及烫鱼片。正是这种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导致导致当地寄生虫病严重。
这种寄生虫正是大名鼎鼎的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肝吸虫,这名字就好理解多了,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胆管和胆囊的吸虫,喜欢吃人的胆汁。
华支睾吸成虫尺寸介于长 10 至 25 毫米、宽 3 至 5 毫米的范围,体型狭长而扁平,外观状似向日葵的种子,头部有一个吸盘状的器官,就是用来吸胆汁的。从上图你可以看到它的尾端长得像珊瑚一样,那是分辨华支睾吸虫的方法之一。
华支睾吸成虫的虫卵必须在满洲泥螺等淡水螺中孵化,经过四个发育阶段形成尾动幼虫后离开螺体。
然后寻找鲤鱼、鲫鱼、吴郭鱼等淡水鱼类(淡水虾也有可能噢)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在鱼鳞、皮肤、肌肉组织发育成囊状幼虫。
这时候如果有人生吃了这些鱼,那感染便是此寄生虫的最终宿主。之后,囊状幼虫会在食用者体内脱去外囊,并逐渐发育成虫。
人类作为华支睾吸虫最终宿主,成虫在人体内会破坏胆管上皮和粘膜下血管, 而且虫体还会有一些分泌物、代谢物(比如拉屎), 就会引起胆道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最终就成了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结石等, 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肝硬化、肝癌。
因此这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有人曾经拿小鼠做过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实验,让它们先吃下带寄生虫的食物,然后在实验 28 天后对小鼠进行了解剖,发现感染的小鼠出现严重的肝脏病变,如下图 infected 组所示:
普通人感染了华支睾吸虫之后,寄生虫还有可能会在体内产卵,而虫卵会长期刺激胆管增生、肝细胞变性、肝硬化形成可导致肝癌。
要避免这种寄生虫感染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生吃鱼肉。
顺德地区感染率高发正是这种天生的吃货属性所带来的,你会问他们是不是不知道华支睾吸虫啊?
不不不,他们蛮多人都晓得的。
曾有人在顺德地区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当地人知道肝吸虫感染途径(生吃)的居民在58%左右,而知道肝吸虫会带来疾病的居民在47%左右。
所以他们只是纯粹喜欢吃而已,只要是美味,哪怕赴汤蹈火也要吃啊!
也正因为如此,直到14年,华支睾吸虫在顺德地区的感染率依旧高达42.38%。
按照一般科普文的惯例,最后结论应该说不要吃鱼生了,难道不怕得病吗,不怕肝癌吗?但有些吃货就是不怕,你说咋办?
参考文献: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