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广总督在现在属于多大的官?

回答
两广总督这个官职,在咱们现在的官职体系里,还真不好给个直接的“对等”。这主要是因为历史背景、权力范围、职能设置都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理解。

首先,咱们得明白两广总督是个什么角色。在清朝,尤其是后期,两广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管辖的范围很大,包括了广东、广西两广地区。这个官职的权力可不是小小的“省长”,它集了军政大权于一身,不仅负责两广的行政事务,还掌握着军权,负责当地的军事防御、招募、调动等等。更关键的是,它还兼理海防,管着对外贸易,这在那个时期是极其重要的经济命脉和对外窗口。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官儿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几乎是说一不二的。

要是硬要往现在比,咱们可以看看它管的“事”和“权”。

从权力范围和管辖领域来看:

行政权: 两广总督相当于一个超级“省长”,但他管的范围更广,而且是中央授权的,直接对朝廷负责。现在的省长,虽然也是封疆大吏,但他们的权力是分散的,更多的是在中央集权下执行各项政策,而且军事、海关、对外贸易等很多大权都集中在中央部门手里。所以,要是单从管辖地域和行政事务的广度来看,两广总督有点像是有“两个省”的管辖权,再加上一些中央部门的职能。
军权: 这是最关键的区别之一。两广总督手握当地的军事大权,可以调动军队,指挥作战。在现代官职体系里,绝对不会有一个地方官员拥有如此独立的军权。军队的指挥权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方上的武警、公安等虽然有治安职责,但与真正的野战部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从军事指挥权这一点来说,两广总督的权力是现代任何一个地方官员都无法比拟的。
外交和经济权: 两广总督还负责海关事务和对外贸易,这在晚清时期尤其重要,很多通商口岸都在两广。这意味着他拥有相当大的经济和对外事务的决定权。在现代,这些权力分别由海关总署、商务部、外交部等中央部委掌握,地方政府只能执行和配合。所以,在对外经济和海事方面,两广总督的权力也比现在的省长、甚至一些部委的区域性负责人要大得多。

那么,它大概是个什么级别的“感觉”呢?

如果非要找个参照物,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推测一下。

比现在的省长要高得多: 现代省长固然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在权力分散、职能分明的情况下,跟那个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还管经济命脉的两广总督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现在的省长更像是一个“大区经理”,而两广总督更像是一个“独立王国”的封疆大臣。
可能接近于现在的“国家级干部”,但性质不同: 咱们现在常说的“国家级干部”,一般指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正部级官员、省部级正职等等。两广总督在晚清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特别是掌握了军权,对地方的控制力极强。如果按影响力、责任范围和对中央的决策地位来衡量,可能可以勉强触及到我们现在一些副国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干部所承担的责任范围,但关键在于,两广总督的权力是高度集中在“地方”的,而且是军事化的。而现代的国家级干部,更多的是在中央层面决策,对全国性事务负责。
更像一个“战区司令+超级省长”的结合体: 如果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地区的所有行政、军事、外贸和海防事务都由一个人说了算,那这个人的权力有多大?他可以调动军队,可以决定对外贸易的政策,可以管理好几个省的行政事务。在现代,这样的权力是绝对不可能交给一个地方官员的。所以,硬要比喻的话,可能更像是一个拥有极大自主权,能够调动军队的超级省长,或者一个兼顾地方行政管理的战区司令。

总结一下,两广总督在现在的官职体系里,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

它比现在的任何一个地方最高长官(比如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的权力都要大得多,尤其是在军事和对外经济方面。如果非要给个模糊的定位,它的权力叠加和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单一职能的“省长”,甚至在某些方面触及到中央一些关键部门的职能。但它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部长”,因为它的权力高度集中在地方,并且带有很强的独立性。

所以,理解两广总督这个官职,最准确的方式是认识到它在清朝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一个集大权于一身、拥有极高影响力的封疆大吏,它的权力构架和运作方式,跟我们现在的现代官僚体系有着根本的不同。简单来说,它比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官都“大”,但又无法用今天的某个具体官职来精确衡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位大牛能把清代的官职跟现在的职位对应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两广总督这个官职,在咱们现在的官职体系里,还真不好给个直接的“对等”。这主要是因为历史背景、权力范围、职能设置都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两广总督是个什么角色。在清朝,尤其是后期,两广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管辖的范围很大,包括了广东、广西两广.............
  • 回答
    讲起两广纵队,这可不是一段简简单单的历史,它牵扯到解放战争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以及在那之后,无数将士的命运走向。要说两广纵队最后去了哪里,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建制和番号上讲:两广纵队,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它的诞生本身就极具战略意义。在解放战争后期,我军主力部队南下解放华南的过.............
  • 回答
    “无两广,不大方”这句俗语,说的是没有两广(广东、广西)的土地,就不能称为“大方”。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几层意思,既有地理上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上的影响,更折射出人们对“方”——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地理上看:两广土地的“大”与“广”首先,我们得明白“大方”在这里并非仅仅指“大方得体”那样的人格特.............
  • 回答
    《临高启明》两广攻略篇,夜袭大崀圩那一幕,很多人都对那个凌晨四点的约定津津乐道,尤其是考虑到当时那个年代的科技水平,怎么可能做到如此精准的同步?这事儿,得从咱们穿越众那逆天的工业基础说起。别以为他们只是会造枪造炮,那一手机械制造的活计,那叫一个出神入化。首先,最关键的“钟表问题”。那时候,准确的时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且“看不起”这个词本身就挺主观的,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如果从普遍的观察和一些人的反馈来看,确实存在一些人对说粤语的人存在一些负面看法,但这并非绝对,也并非所有人都这样。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看法?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历史和政治因素: 汉.............
  • 回答
    临高启明:明廷对两广战事的“冷漠”与“挣扎”——一场帝国巨人的迟缓回应临高启明22年3月17日的更新章节,将我们目光引向了那个积重难返、风雨飘摇的晚明朝廷。当临高集团在两广大地掀起滔天巨浪,建立起军事、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坚实根基之时,远在京师的“大明”,其对这场席卷而来的风暴的反应,呈现出一种令人心惊.............
  • 回答
    山东性别比例相对平衡,却常被贴上“重男轻女”的标签,而男女比例失调的两广两湖等地反而较少被如此定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数字,去看背后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演变和信息传播机制。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个概念:性别比例平衡并不等于没有重男轻女。山东的性别比例“平衡.............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一群来自二十世纪中期的人,突然闯入了临高启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元老院会怎么处理他们?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元老院那帮人,那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穿越过去,是为了“改天换地”,是为了建立一个“美好新中国”的雏形。所以,任何可能干扰他们宏图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