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0 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基普乔格 2 小时 8 分钟 38 秒夺金?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埃鲁德·基普乔格以2小时08分38秒的成绩轻松夺冠,这个成绩和他的表现,无疑是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果仅仅用“夺冠”来概括,未免显得太过单薄,因为基普乔格的胜利,远不止于金牌本身那么简单。

首先,从竞技层面来说,这个成绩在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是什么水平?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萨米·克伊塔卡以2小时06分32秒夺冠,是奥运会纪录保持者。基普乔格的2小时08分38秒,确实不是奥运会纪录。但是,我们不能脱离比赛的实际情况来评价这个成绩。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的比赛条件可以说相当“严酷”。

天气: 比赛当天,东京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湿度也相当高,空气闷热。这样的天气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身体会更快地升温,水分流失也更快,这都会影响运动员的配速和耐力。很多选手的表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赛道: 虽然是为了避开最热的时段,比赛被安排在了上午6点开始,但赛道本身也并非一马平川的“跑道”。札幌的赛道还是有起伏的,而且比赛进行过程中,部分路段会受到阳光的直射。
“非”破纪录的意义: 在如此不利的天气和条件下,基普乔格能够跑出2小时08分38秒,并且大幅度领先其他选手,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强大和对比赛的掌控力。他并没有去挑战奥运会纪录,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赢下比赛,如何科学地分配体能。这是一种更成熟、更务实的胜利策略。 很多时候,奥运会马拉松比的是“最适应比赛日条件”的选手,而不是“最快理论速度”的选手。

其次,从基普乔格个人角度来看,他的胜利具有非凡的意义:

卫冕的传奇: 基普乔格是继埃塞俄比亚传奇阿贝贝·比基拉之后,第二位在奥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上成功卫冕的选手。比基拉在1960年罗马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连冠,而基普乔格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后,又在东京实现了连庄。这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叠加,更是他在马拉松这个极限项目上统治力的证明。他是继比基拉之后,又一位可以在奥运马拉松赛场上书写传奇的人物。
超越自我,但选择理性: 很多人知道,基普乔格曾经在非官方的“Breaking2”和“INEOS 1:59 Challenge”中分别跑出了2小时00分25秒和1小时59分40秒的惊人成绩,虽然这些成绩不被官方承认,但它们证明了人类在特定条件下突破2小时大关的可能性。在东京奥运会,他本有机会去冲击奥运纪录,甚至是那个“非官方”的2小时目标。但最终,他选择了更稳健的策略,将体力分配到全程,而不是在前半程过度消耗,为最后冲刺留力。他的选择展现了一种奥运精神,一种对比赛的尊重,一种对对手的策略考量,以及一种对自身极限的深刻理解。 他没有为了“眼球效应”而冒险,而是为了“金牌”而战,这是职业运动员的理性。

第三,从比赛过程来看,基普乔格是如何掌控比赛的?

孤军深入的领跑: 和很多其他马拉松比赛不同,在东京奥运会上,基普乔格很早就展现了他要自己带队的决心。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独自一人在前,以稳定的配速前进。这种“孤军深入”的跑法,是对对手的心理压制,也是对自己体能的绝对自信。 他没有等待和依靠其他国家的选手来配速,而是自己定下了节奏,迫使其他选手去追赶他。
精准的配速控制: 即便是在不利的天气下,基普乔格依然能够保持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配速。他不会因为某一段路程稍微轻松就突然加速,也不会因为遇到坡度或者闷热天气就大幅度掉速。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精确地计算着每一步的能量输出,确保在最后时刻还有余力。 他的很多出名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比赛的节奏控制得如此得当,而这次卫冕,更是对他这种能力的再次证明。
最后的冲刺与自信: 在最后几公里,当其他选手已经明显显露出疲态时,基普乔格依然保持着相对充沛的体能。他不仅能维持住领先,还能在最后阶段略微加速,最终以明显的优势冲过终点线。这种在终点线前的“从容”,是长久以来科学训练和比赛经验积累的结果。

第四,基普乔格的胜利,对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极限的象征: 基普乔格不仅仅是一个马拉松运动员,他已经成为了人类在耐力运动领域极限的象征。他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人们对人类体能的认知,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他依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统治力,这激励着无数跑步爱好者和未来的运动员。
科学训练的典范: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体系。从他日常的训练量、恢复、营养,到比赛中的战术安排,他都是职业运动员的楷模。他的胜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对科学训练方法的一种肯定。
和平与友谊的传递: 奥运会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基普乔格作为一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与对手之间的相互尊重,都传递着正能量。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也能看到选手之间的鼓励和祝福,这正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

总而言之,基普乔格在东京奥运会以2小时08分38秒夺冠,这绝非只是一个“好成绩”那么简单。 这是他在恶劣天气下的沉着应对,是对自身体能的精准掌控,是继阿贝贝·比基拉之后又一位奥运马拉松卫冕传奇的诞生,更是他对人类耐力极限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证明。他的胜利,是个人能力、科学训练、比赛智慧和奥运精神的完美结合,为马拉松运动史写下了又一个闪耀的篇章。他不是在“跑奥运会纪录”,而是在“跑赢奥运会比赛”,并且以一种绝对的统治力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昨天看闭幕式的时候我就在想,东非人真的太能跑了,男女马拉松冠军都是肯尼亚人,女子组银牌是肯尼亚人,男子组银牌铜牌好像都是索马里裔?东非国家在中长跑项目群上似乎占有绝对优势。

基普乔格是Nandi族人,我看了一些相关分析,说1988 年居住在大裂谷的 Nandi 族人仅仅占肯尼亚人口的 1.8%,却拥有国家 42.1%的优秀长跑运动员,不知道有没有更新一点的数据。Nandi 族人大部分仍然居在乡村地区,乡村环境里虽然缺乏可供选择的其他运动项目,但是小孩子上学放学基本都是靠走或跑步完成的,而家与学校的距离基本都在5-20公里之间。对很多人来说,早上上个学顺便就跑个半马。那里的海拔在2000到2500米之间,长期的高原跑步锻炼可以增加他们体内血红蛋白,所以耐力比平原地区的人更好。而在就业率低迷的当地,好好跑步是一条走向温饱乃至飞黄腾达的靠谱路径,真的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对马拉松这项运动不太了解,看了基普乔格自己的推特账号,感受得到他的骄傲与自豪。

user avatar

如果说博尔特是人类短跑的上限

基普乔格就是人类长跑的上限

这次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五大洲的代表,除了亚洲外,都是黑人登台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在体育科技上加大投入,我们惊喜的发现

黄种人在很多运动领域,都是有天赋的

苏炳添作为唯一一位非黑人选手出现在男子百米决赛赛道上

中国游泳、赛艇等力量项目都有了较大突破

基普乔格的PB(个人最好成绩)是2018年柏林马拉松的2小时1分39秒,这次东京奥运会跑了2小时8分钟38秒。

这次比赛气温非常不适,男子有40多人退赛,女子有20多人退赛。

值得鼓励的是,中国男女选手,全部坚持安全完赛。

他们是真的不容易,虽然没有拿到任何奖牌,但都为国战斗到最后一刻。

从选手实力来说,董国建是最有可能冲击好名次的选手。

他在柏林马拉松的成绩是2小时08分28秒,这是目前选手中的最佳成绩,也接近中国的全国最好成绩。但札幌的天气实在太热了,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实属遗憾。

杨绍辉本次比赛的成绩2小时14分58秒,他的个人PB是2小时11分钟,在这么热的天气还能跑到这个成绩,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

user avatar


今年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共106位选手,有14人最好成绩是206内。按奥运会这种名次>成绩的比赛,一般前三名完赛时间也就207-210之间——照理说是很有竞争看点的。

我不算基普乔格的粉丝,以前回答里也有说过。所以也会更想看到有其它人能站出来挑战他。


结果基普乔格几乎完全按照自己节奏,30公里肯尼亚人一提速后,就宣告比赛没悬念了(肯尼亚另一个老将切罗诺最后也拿了第四);

30-35公里基普乔格飙出当时最快的14分25秒,领先其它人27秒。后面就是不断巩固优势,和死亡微笑时间;

40公里时领先77秒,接下来完全就是个人谢场时间;

42公里时于嘉来了句,「基普乔格回头望望,他看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跑过的路」;

——这场东京奥运会,真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表演。甚至比2016年里约还稳得多。

里约时基普乔格本来出列加速的计划可能更晚些,结果35公里利莱萨踩了他脚后跟,基普乔格让利莱萨跑开点后者没理,基普乔格这才有点生气,自己撒开了跑。

今年东京奥运会,成绩比里约差不多(快了6秒),30+公里后夺冠的几率,都是毫无悬念。



其实对东京奥运会马拉松有不少困惑。

一来参赛选手水准不错,正好也是疫情,大家都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所以赛后完赛的这帮人,一堆SB(赛季最佳)的。等于原本春季赛季需要到处跑比赛,现在全成为东京奥运会的备战。

但并没有真正对基普乔格有什么实质挑战和压力的。


看比赛分段,大家开始挺快,后来就收着很多。而后就开始很多名将退赛,埃塞俄比亚的基塔塔、乌干达的斯蒂芬·基普罗蒂奇等,本该都是基普乔格的老对手,都不到十公里就退赛了(埃塞三人全退赛,当时还真不如让贝克勒回来试试)。

最后的亚军季军,确实很陌生事先并没有了解。


整场比赛的悬念不大,也没有想象中大家合力围剿基普乔格、像去年伦敦马拉松那样的场面:


另外很多人提到高温,札幌确实稳定不低(起跑不到25℃,比赛中看到达到了27℃),可近年的奥运会,北京、里约,特别是19年多哈世锦赛,都是高温战。

似乎在为了名次的比赛里,大家依然更多追寻跟随他人节奏、而不是按自己习惯去跑——这也导致很多高手的退赛,而大家的成绩,实际上是要比(假设)相同条件、自己正常发挥水准低得多……

这点东道主的中村匠吾2:22:23(第62)、服部勇马2:30:08(第73)就表现的尤其明显。


长期备战、更多休养、对高温的针对性准备、更多更强的竞争者……都依然没有撼动王位。


106人里最后76人完赛,30退赛。

印象最深的,半程后和基普乔格击拳鼓劲的巴西小伙丹尼尔斯,那会还笑眯眯的,没几公里中暑晕倒,撑了会再起来跑了没一公里还是退赛了。


回看基普乔格的生涯,只能说哪怕已经36岁,基普乔格依然还是最“变态”的那个马拉松选手。

对赛事备战钟表级的精密筹备,比赛中的完美掌控力。30多公里后一骑绝尘时,第一集团稀稀拉拉队伍看到的,应该都是绝望。


对基普乔格来说,雅典5000米铜牌,北京5000米银牌,里约和东京马拉松都是金牌——1980莫斯科瓦尔德马•西尔平斯基后首人。

唯一没参加的伦敦奥运会,也是因为落选5k和万米选拔赛,结果阴差阳错成为他毅然决然专项搞马拉松的主要原因,塞翁失马的典范。

4届奥运横跨17年,2金1银1铜,很圆满了。

恭喜GOA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埃鲁德·基普乔格以2小时08分38秒的成绩轻松夺冠,这个成绩和他的表现,无疑是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果仅仅用“夺冠”来概括,未免显得太过单薄,因为基普乔格的胜利,远不止于金牌本身那么简单。首先,从竞技层面来说,这个成绩在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是什么水平?2008.............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国选手王凯华获得第七名,张俊获得第八名。这个成绩对于中国竞走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进步,也展现了中国竞走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成绩分析: 第七名和第八名: 在奥运会的最高舞台上,获得第七和第八名,意味着这两位选手已经跻身世界顶尖行列。20公里竞走是奥运.............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闫子贝以58秒50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对于这枚来之不易的奖牌,闫子贝和所有中国观众都寄予厚望,毕竟他曾经在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过铜牌,实力不容小觑。赛前分析与期待:在抵达东京之前,闫子贝的状态一直保持得相当不错。他在国内选拔赛中游出了58秒73.............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汪顺以1分57秒05的成绩夺冠,为中国游泳队再添一枚宝贵的金牌。这枚金牌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中国男子选手在奥运会200米混合泳项目上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汪顺个人运动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最强追赶者”到“王者归来”回望汪顺的奥运征程,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张常鸿以一个近乎完美的表现,不仅摘得金牌,更以惊世骇俗的310.4环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中国射击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胜利,绝不仅仅是又一个金牌,它承载了太多的汗水、坚持、以及一个年轻运动员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超凡实力和心理素质。赛前:期待与压力并存.............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赛艇男子双人双桨决赛,张亮和刘治宇这对中国组合的亮相,注定载入中国赛艇的史册。当他们冲过终点线,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时,那不仅仅是两块奖牌,更是中国男子赛艇新时代的开启,是无数汗水与坚持的最好回响。从挑战到突破:中国赛艇的坚韧之路在此之前,中国赛艇在奥运会男子项目上,尤其是像男子双人.............
  • 回答
    破纪录晋级!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惊艳东京,历史性进入决赛2020年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再次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在激烈的预赛中,他们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强势晋级决赛,不仅为中国田径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向世界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与潜力。精准配合,速度与激情点燃赛场比赛伊始,随着.............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决赛:李发彬的“金鸡独立”与王者风范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是中国举重队的一场辉煌胜利,而中国选手李发彬更是以他稳定、霸气且极具观赏性的表现,不仅夺得了金牌,更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金鸡独立”瞬间,成为了赛场上的焦点,也让无数观众为之振奋。赛前.............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篮:日本男篮小组赛的遗憾收官——与阿根廷一战的回顾与反思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东道主,日本男篮承载了国民巨大的期望。然而,在男篮小组赛的征程中,日本队最终未能如愿晋级八强,其中一场关键的比赛便是他们以7793不敌阿根廷。这场失利,对于日本男篮来说,无疑是一次沉甸甸的打击,也留.............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西班牙以81比71的比分力克阿根廷,这场比赛无疑是小组赛中的焦点之战,双方都是传统强队,也都拥有不少NBA级别的球员,赛前就备受瞩目。比赛的基调:一场经验与天赋的较量从比赛一开始,双方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和浓厚的火药味。阿根廷这边,主打一个“老炮”的坚韧和默契。吉.............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队以87比82险胜法国队,这场比赛绝对是荡气回肠,足以载入奥运男篮史册。我一直认为,奥运会男篮决赛的含金量,从来不输给NBA总决赛,尤其是像这样旗鼓相当、一波三折的对决。赛前看点:宿命的对决与复仇的火焰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两支球队的较量,不如说是恩怨情仇的延续。在20.............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男篮以87:82险胜法国队,成功卫冕,实现了奥运男篮的四连冠。这场胜利来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但最终,美国队还是展现了他们作为世界顶级强队的底蕴和韧性。赛前展望与双方实力在进入决赛之前,美国队和法国队都经历了一段不平坦的旅程。美国队在小组赛中爆冷输给了法国.............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篮半决赛,法国队以90比89一分之差绝杀斯洛文尼亚,挺进决赛,将与美国队争夺金牌。这场比赛堪称奥运男篮赛场上的史诗级对决,双方你来我往,直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其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所有观看的球迷都热血沸腾。比赛的焦灼与胶着:从比赛一开始,法国队和斯洛文尼亚队就展现了极强的求胜欲望。.............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德国队以3:2惊险击败东道主日本队,成功闯入决赛,将与强大的中国队争夺金牌。这场比赛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也充分展现了德日两国男团的实力和韧性。比赛亮点回顾:1. 开局的胶着与德国队的先声夺人: 首场男单的较量,由德国的奥恰洛夫对阵日本的张本智.............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1/8决赛,谌龙对阵丹麦名将阿萨尔森的这场比赛,绝对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场经典对决。赛前,双方的恩怨情仇、实力对比都让这场比赛充满了看点。阿萨尔森作为里约奥运会铜牌得主,近几年状态火热,技术更加成熟,身高臂长,攻防兼备,尤其是他的正手杀球,威力十足。而谌龙,作为中国羽毛球男.............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曹缘和陈艾森搭档参加男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最终摘得银牌。这个成绩,放在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光环下,或许有人会觉得“未能登顶”有些许遗憾,但如果要深入评价他们的表现,我倒觉得是 一次非常稳健、充满韧性,并且在多重压力下依然能够交出高水平答卷的精彩演出。首先,我们得明白,男子双.............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国队以3:0的压倒性比分战胜德国队,成功卫冕。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中国男乒的强大实力,也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又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比赛回顾:统治级的表现,不给对手任何机会从比赛一开始,中国男乒就展现出了他们作为世界顶级强队的风范。每一位队员都全神贯注,技术动作干净利落,.............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81公斤级举重决赛,绝对是吕小军运动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无数中国观众热血沸腾的时刻。这场比赛,与其说是简单的力量比拼,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经验、技术、意志以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完美诠释。赛前,吕小军的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他在这个级别上的统治力已经无需赘述.............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肖若腾的这枚铜牌,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也充满了故事。要评价这场比赛,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比赛本身的难度与精彩度:首先,这是一场顶尖对决。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自由体操从来就不只是“跳跳舞”,它考验的是运动员极致的力量、柔韧、协调、爆发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决赛的八位.............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的赛场上,中国队以37秒92的成绩冲过终点线,获得第四名。这个成绩,对于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时刻。赛前,中国队的出线本身就令人振奋。在预赛中,苏炳添、谢震业、吴志强和汤星强组成的“梦之队”,以38秒07的成绩刷新赛季最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