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杭州的交通为什么不如南京?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经常在想,杭州和南京作为两个发展都很快的省会城市,交通上为啥感觉南京更顺畅一些呢?不是说杭州不好,但南京的交通确实有它值得称道的地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中间到底差在哪儿。

1. 地理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先天差异

这事儿得从最根本的说起。杭州,虽然是个大城市,但它的核心区,特别是老城区,很多地方还是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河网密布,胡同小巷多。这在风景上是极美的,但要放在现代交通规划里,就容易成为瓶颈。你看杭州的市中心,比如西湖周边,为了保护景观,很多路都比较窄,而且有交通管制区域,车流不容易快速疏散。

南京呢,它的地理形态相对来说更规整一些。虽然也有长江,但城市的主体结构,尤其是老城和新城区,规划上更倾向于主干道和放射状的布局。加上它作为六朝古都,历史遗迹虽然多,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对而言对现代交通的容纳度更高一些。很多老城区的改造,也更容易引入更宽阔的道路和立交桥。

2. 公共交通体系的侧重点和成熟度

要说公共交通,地铁是绕不开的话题。杭州的地铁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线路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如果咱们仔细感受一下,会发现杭州的地铁,尤其是早晚高峰,挤是真挤。而且,很多线路虽然通了,但换乘可能需要走的路程比较远,或者站点之间的接驳不算特别便捷。

南京的地铁系统,虽然整体里程可能比杭州少一些(这个数据得看最新统计,但过去几年对比是这样的),但给人的感觉是更成熟、更均衡。南京地铁的线路设计,很多时候能更好地连接市中心和各个区域,而且换乘站的设计也相对更人性化一些。更关键的是,南京的地面公交系统也配合得不错,很多地方你出了地铁,就能方便地换乘公交,形成一个比较顺畅的出行闭环。

还有一个点,就是共享单车和慢行交通。杭州的共享单车非常普及,但因为路网和部分区域的管理问题,有时骑行体验并不那么理想,甚至有时还会造成二次拥堵。南京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而且城市规划中对非机动车道的保护和连续性,相对来说也做得更好一些,骑起来感觉更顺畅。

3. 路网结构的“骨架”和“毛细血管”

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路网结构。杭州的“一核四翼”或者“多中心”的规划理念很好,但实际执行中,老城区的路网就像是一张略显老旧的网,血管不够粗壮,加上后期不断插入新的“血管”,就容易造成堵塞点。尤其是在老城核心区域,道路等级不高,而且很多地方是单行道,车流的疏导能力相对有限。

南京的城市路网,特别是其主干道和快速路系统,给人的感觉是“骨架”更粗壮,支撑力更强。比如它的快速内环、外环,加上贯穿城市的几条主要主干道,能有效地将车流引导出去,减少进入市中心的压力。虽然南京也有堵车的时候,但整体而言,在中长距离的通行上,路网的承载能力和疏导效率要高一些。

4. 城市发展速度与交通承载的匹配度

杭州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用“火箭式”来形容不为过。经济发展快,人口流入多,汽车保有量也蹭蹭往上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方面的跟进,虽然很努力,但有时候会感觉“追赶”的意味比较浓。很多道路的拓宽、立交桥的修建,是在已经形成的交通压力下进行的,效果自然不如在规划初期就预留出充足容量来得好。

南京的城市发展也很迅速,但可能相比于杭州,它的发展节奏更稳健一些,城市规划在交通承载方面,可能更早地考虑到了未来的增长。当然,这也不是说南京的交通就没有问题,任何大城市都会有拥堵,但相对而言,南京的交通体系在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时,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5. 管理上的侧重点和精细化程度

交通管理是个非常精细的活儿,涉及到信号灯的配时、交通的引导、违章的处罚等等。杭州在交通管理上肯定也在努力, but 有时候会觉得某些地区的信号灯配时不够优化,导致不必要的等待。而南京在一些关键路口的信号灯优化、潮汐车道的设置等方面,做得可能更到位一些。

比如在杭州遇到一些大活动的时期,交通管制会比较严格,对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南京在举办活动时,虽然也会有交通疏导,但整体上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干扰似乎要小一些,这可能也和它的道路网络设计以及应急管理能力有关。

总结一下

其实,说杭州的交通不如南京,并不是说杭州交通一无是处,杭州在很多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但从整体的顺畅度、市民的出行体验来看,南京确实给人的感觉更“省力”一些。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城市规划的先天优势、公共交通系统的均衡发展、路网结构的合理设计、城市发展与交通承载的匹配度,以及精细化的交通管理。

杭州就像是一个不断被注入活力的身体,血管一直在努力扩张,但有时候新陈代谢的速度会跟不上身体的成长,难免会有些不那么顺畅的时候。而南京,可能在身体的“骨架”和“循环系统”上,搭建得更稳固一些,所以即使在快速奔跑时,也能保持相对的平稳。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可能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就日常的出行体验来说,南京在交通的“丝滑”程度上,确实能让我感觉到一点点的优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大一口锅就是城西。

南边是西湖和群山,东边是老城区,导致城西进城只能走东西向的几条道路,怎么可能不堵。

当年大力开发城西的时候就埋下了这个祸根,政府看这里离老城,西湖都很近,干脆腾空卖地,建造大量住宅,把原来的文教资源全部赶到了下沙。结果城西成了居住人口极密集的区域,而主要公共服务资源又高度集中老城区,两个地方这么多人跑来跑去,不堵才怪。

政府在城西这个问题上恕我直言是有私心的,看这里位置便利,省市公务员小区都建在这里(x苑x新系列),既然官老爷都住这里,就不可避免会重点发展,人只会越来越多。到了今天,更是错上加错,还要发展更城西的海创园,中间还横杠一个西溪大水坑,这种规划在我看来是相当失败的。

另外一口锅就是往西、往南的发展策略,尽往交通不便的地方跑。

大城西就不用说了,转塘、滨江和主城的联结也并不便利。转塘被群山阻隔,进城以前只能走之江路;滨江和老城隔着钱塘江,结果就是不断耗费巨资人造通道。转塘到滨江,之江大桥,修!转塘到城西。紫之隧道,修!更不用说滨江到老城造的无数个钱江x桥了。

事实上,以杭州城的地理结构,平原集中在北部,东部,发展城北、城东才是正确的选择,往西、往南是在给自己人为增添难度,这里我又不得不说政府的私心,为了做大做强杭州,不想被上海影响,因此对往北、往东方向的发展并不热心,未来科技城对接临安,转塘对接富阳,滨江对接萧山,都是杭州在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说穿了,今天的杭州,海创园、城西、老城、转塘、滨江等板块都是分裂的,如果不是靠地铁成网联结,通勤就是个麻烦事,偏偏地铁建设还严重滞后。这种地区开发早于交通配套的超前规划,本质和早期城西的开发一样,都带有卖地经济的影子。

user avatar

在另外的问题正好也谈了下城市地理格局的影响。



南京为什么比杭州好,主要是两个点南京都踩到了:

1,着力发展长江南岸,北岸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也直接导致不需要那么多的长江大桥来支撑巨大的南北交通;

2,玄武湖和钟山挨着,省掉了好多烦心的交通规划,没有将整个山水合到主城区中。南京的大走向有点像兰州,没看过兰州地图的可以买一份收藏;


杭州因为历史原因,座钱塘江北岸,主要向北发展,萧山也是后面才合并的跨江区域,下沙一直就没有很好的发展,这两个与老城区呈犄角之势,影响是很大的。


其实最恶劣的当属武汉和重庆。一个是水路把城市切割的太碎,一个是山城把立体空间复杂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经常在想,杭州和南京作为两个发展都很快的省会城市,交通上为啥感觉南京更顺畅一些呢?不是说杭州不好,但南京的交通确实有它值得称道的地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中间到底差在哪儿。1. 地理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先天差异这事儿得从最根本的说起。杭州,虽然是个大城市,但它的核心区,.............
  • 回答
    杭州女子违法骑车被交警拦下,以要迟到为由厮打交警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行为、动机、以及社会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事件的发生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事件的大致脉络。通常这类事件的发生过程是:1. 违法行为发生: 当事人(杭州女子)可能存在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骑行.............
  • 回答
    关于杭州的“拆二代”是不是真的有钱,这事儿说起来,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怎么个定义法了。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首先,咱们得明白“拆二代”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因为自家老房子拆迁,获得了巨额补偿款的第二代。在杭州,尤其是一些老城区,随着城市发展和旧城改造,拆迁是普遍现.............
  • 回答
    想要在杭州找一家靠谱的装修公司,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身边朋友装修经验五花八门,有好有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最终还是得自己多做功课。要说“好”,这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和侧重点都不一样。有的人看重设计感,有的人看重施工质量,有的人则比较在意性价比。不过,根据我观察和了解的经验,结.............
  • 回答
    在杭州,一个月的开销嘛,这个问题说实话,还真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住房选择,甚至连口味都有很大差异。不过,既然你问得这么详细,我也就试着从我(作为一个在杭州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的角度,把我的真实感受和一些常见的开销情况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希望能给你一个相对全面的参考。首.............
  • 回答
    你说的这现象,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亲戚在杭州给你的感觉是舒服安逸,这很正常,因为杭州确实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生活节奏相对来说也比较慢,有很多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很多人在那里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但“杭州996之都”这个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杭州在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这.............
  • 回答
    杭州,这座以西湖美景闻名于世的城市,除了我们熟知的“人间天堂”的美誉外,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这些知识或许能让你对杭州有更深入、更独特的认识。1. 杭州的“钱塘江潮”并非仅限于农历八月十八: 普遍认知: 大多数人知道钱塘江大潮是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出现,那是最大、最壮观的潮汛。 冷知识: 其实.............
  • 回答
    2021年杭州的房子,值不值得买?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那个时点,市场情绪也挺复杂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不装模作样,实话实说。先看看当时的大环境和杭州自己的“人设”。2021年,整个国家都在喊“房住不炒”,但杭州呢?它还是那个杭州,自带流量,自带关注。G20峰会、亚运会的光环还在,城市.............
  • 回答
    认识杭州妹子这事儿,得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也得看你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杭州这座城,自带一种温婉秀丽的气质,很多当地的姑娘也继承了这份韵味,当然,也有很多活力四射、个性鲜明的。想要认识她们,别急,先放下“找个杭州妹子”这个想法,咱们从“认识一个有趣的人”开始。1. 从你喜欢的事情切入:兴趣是最好的敲门.............
  • 回答
    离开北京、上海,来到杭州的你们,后来后悔过吗?这个问题,在很多个深夜,我都会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当夜深人静,白日的喧嚣散去,城市只剩下昏黄的路灯和远处模糊的车流声,那个初来时的决心,那份离开大都市的勇气,似乎都变得有些飘渺。我曾经是北上大军中的一员,在北京晃荡了七八年。那时候,北京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杭州的行政区划调整,说起来是一件大事,对咱们老百姓来说,肯定会有方方面面的影响,有的是立竿见影,有的则是慢慢渗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一、 对咱们日常生活有哪些改变?这部分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观的,咱们挨个儿说: 户籍、社保、医保关系的迁移与办理: 这是最直接的一点。如果你的户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南北朝时期定都南京的朝代大多短命,而南宋定都杭州却相对长寿一些。要解释这个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南京短命,杭州长寿”,而是要深入分析这背后 政治、经济、地理、军事以及历史演变 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互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定都的“长寿”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城市本身,更与它所.............
  • 回答
    奥运会闭幕式的热闹还在人们的记忆里回荡,远在北方的云南象群也已经踏上了它们回归自然的旅程。这时候,远在南方杭州的这场“金钱豹事件”,又重新被人们提起,大家心里都挂着一个疑问:那几只跑丢的金钱豹,到底还能不能找回来?说实话,这个问题挺让人揪心的。毕竟,这可不是在自家院子里丢了只猫,这是几只大型食肉动物.............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杭州出土的水晶杯是否属于战国文物,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存在一些争议的话题。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探讨:1. 争议的焦点:那只“神奇”的水晶杯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杭州被提及的水晶杯, most likely 指的是在2002年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发现的那件。当时,随着一批墓葬.............
  • 回答
    杭州城区的未来发展,与其说是“规划”,不如说是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生长、蝶变的过程。它不是一张静态的蓝图,而是无数的决策、资本、技术和人流共同书写的动态故事。如果非要梳理一个脉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描摹它的未来图景。一、 科技创新:从“天堂硅谷”到“创新之核”杭州的未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