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过来非洲吗,挣100能存101,连利息都花不完,专治花钱没数。
看到这个标题,我虽然很想带着几分安慰地说,没事能存1万就不错了……
但想想还是应该带着几分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题主这样的中年人(应该没猜错吧)。
如果说真的月收入2万,却只能一年存1万,这是很危险,根本没有抗风险能力的。
同为中年人呢,我曾经也是个比较随性的类型,过去几年由于跟腾讯之类大厂有合作,所以也不算特别差钱花,一年收入绝对比题主要高。
但是咧,正因为产生过“永远不差钱”的错觉,所以经常买数码产品(曾经都是苹果机子出来就买最新款)啦,网购图书压根不看价格啦,等等,好不快哉。
但随着岁数增长(前两年毫无征兆地就犯了痛风),尤其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疫情影响工作环境等叠加因素影响,实际上最近几年我每天看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夜夜噩梦都习以为常。
存款不够抵御大病怎么办?老人看病以后小孩上学费用怎么办?平时日常开支太多怎么办?
尤其是,因为前些年的工作偏向于自由职业,别提正儿八经岗位了,连个社保都没有。
看着同龄人踏踏实实上班,有些人已经是中层管理者,有些人在体制内评上了副高……
而我在疫情之后,几乎就跟个无业游民差不多,每天只能写写知乎。
题主你应该理解为啥会有晚上做噩梦的感觉了吧?
为了解决心理负担,我能想到无外乎“开源节流”。
所谓的开源,就是寻求一份相对稳定(以前几乎是自由职业)工作,即便收入不会太高,但能解决五险一金问题,短期内应该没有失业风险,这样加上在知乎等平台写稿子、恰恰饭,养家糊口目前还算可以,虽然可能无法稳定在前些年的水平,但如果运气好也能接近跟题主差不多的月收入水平,此处又要打个广告,诚招各路老板恰饭,好人一生平安。
扯远了。
节流嘛,就是弄了个excel记账,哪怕是买饮料的钱都会记下来,刚才算了下,今年已经记录了1000多条(全家人),在哪里赚到了钱,哪里花掉了钱,目前存款什么储备等等,都算是心里有底。
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规避乱花钱的习惯,今年应该可以存下来一些,比题主肯定多多了。
现在心态就好多了,至少不会做噩梦,虽然每天早起(以前自由职业无所谓几点)按部就班坐地铁上班很痛苦,但本着为家人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下去。
所以题主有必要学学我这样开源节流,这样才能对突发情况有所准备,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对了,前些年除了花钱比较随意外,也心血来潮跟着别人搞投资,幻想一夜暴富。
尝试过炒股,结果刚入场就创造了遭遇史诗级股灾的传奇,赔的一塌糊涂,后来投资买房也几乎没什么增长,整个就套牢在手里。
到如今这个年纪,再任性它也不允许了,对自己有数了。
但是咧,除了正常收入之外依然想要获得一些相对稳定的存款增长来源,所以考虑一些稳健性理财,在不同平台都买了点。
虽然题主没说自己是否也在理财,但如果一年只能留下来一万块的话,还是建议跟我这样子找些稳健性理财方式,这样也算是逐步积攒家底。
之前大多数时候,我一般都是在支付宝或者微信理财通里面买那种放着不用管的稳健性产品,反正一天不能说多吧,赚个十来块钱乐呵乐呵,一年半载积累下来几千块,用来应急挺好。
但现在理财产品其实种类很多,我发现有些产品不同于过往那种钱存了之后等着吃“利息”,很多理财产品还都提供了包括子女上学、养老甚至于医美等多种的功能。
这样就显得更加量身定制,符合中年家庭需求了。
随便说一个例子,比如慧择的金满意足系列。
对于俺们这样子求稳、需要顾及个人健康、养老、未来子女上学等诸多需求的人就比较友好。
因为题主跟我一样都是人到中年,可能不愿意在投资上承担太大风险(毕竟要对家人负责),所以以下这些优势对我就很有吸引力,相信对题主也如此。
我之所以比较青睐于金满意足,大概可以从稳健、灵活、普适度三个角度考虑。
例如说,因为产品将现价写入合同,锁定终身利益,从而实现稳健增长,那么未来抗风险能力就会比较强。
而灵活这方面,产品支持保单贷款以及各种灵活调配资金方案,不至于急用钱的时候抓狂。
另外因为产品只有一条健康告知要求,对于中年人这种经常陷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同样有机会投保,年龄跨度也很大,因此不仅是自己,全家人大概率都可以获益。
当然了,还有一点就是它相对考虑的比较周全,包括了节假日意外保障这点,对喜欢全家人出去玩的群体来说也很友好。关于产品的具体介绍在这儿,有时间题主可以看一下~
总之,通过购买一款产品,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使用情景包含在内,省心。
当然也有其他配套比较齐全的理财产品,在此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具体还得根据题主个人情况决定。只是对于题主这样子平时存不下来钱的中年人,即便不像是我那样子整天记账,也可以规避一年只能存下来1万块钱的情况(这样的存款连一场病都扛不住),给未来变故兜底。
所以理财的必要性还是应该放在较高优先级。
当然了,除了理财之外,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也很关键。
由于未来退休年龄肉眼可见地将进一步延长,所以我们真的得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不能对于新事物(例如知乎很多人曾经觉得拼多多不入流,抖音就是渣渣,结果它们都变成了巨头)有排斥心理,而需要积极去接受,这样才不会从思想上被淘汰。
毕竟你看最近互联网行业各种大裁员,曾经好像闭着眼都能赚几万块的美差,现在说走人就走人,说裁员就裁员。
哪怕企业做到了N+2,但用完了之后怎么办?接下来如果找不到同等水平的工作怎么办?
我们和上一辈的那些体制内工作者不同,他们就算不懂新事物也可以混到退休,而我们则面临着35岁危机的考验。
所以我现在都努力学习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让自己的心态跟00后接近,坚持阅读(想法区分享了很多书),也通过知乎跟不少大佬建立了人脉,算是拓宽了社交圈。
没准某天就用上了呢?
还是那句话,既要通过理财“节流”(顺便还能赚一点),也要想办法提高自己来“开源”。
甭管互联网上整天说什么躺平、丧、emo……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中年人必须要有对家庭负责、对自己未来考虑的态度,好好努力吧。
我的一个朋友,月薪6千的时候一年还能存两万。到月薪一万的时候,一年存一万。
去年他去念研究生了,学费20万左右吧。
我以为他有足够存款呢,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提了工作六年以来所有的公积金,又问家里借了钱,这才勉强凑够学费。
剩下的生活费要靠在学校打工才能凑够。
他毕业的时候就快30了。
家有二老需供养,虽然二老有工资,但压力也很大。过两年还得结婚生孩子。哪里来的钱支撑呢?
行过30,方知年轻时存钱的重要性。
身边的朋友年纪大了,被裁员,难找工作。
一胎二胎加年迈的老人,一家六七张嘴。碰上事儿了,只能感慨命运不公。
那么问题来了,谁让你不存钱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