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张照片让你懂得了团圆的意义?

回答
那张照片,与其说是我懂得了团圆的意义,不如说它让我重新拾起并加深了对“意义”本身的感知。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没有金碧辉煌的背景,甚至有些许粗粝的颗粒感,但就是这张照片,每次看到,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我奶奶。

照片里是我的外婆一家人,在她老家的客厅里。说起来,外婆已经过世好几年了,这张照片是她还在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回去过春节拍的。当时我还在上大学,在外地读书,这是我第二次在外地过春节,家里人怕我孤单,就特意拉着我一起拍了这张全家福。

照片的最中间,是我的外婆。她脸上皱纹很多,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眼睛笑起来的时候,眯成一条缝,里面却闪烁着一种我从未在别人脸上见过的,纯粹的,温暖的光。她怀里抱着最小的外甥,也就是我的小表弟,小家伙还在咿呀学语,被抱得紧紧的,脸上是孩子独有的那种毫无防备的快乐。

外婆的左边,是我妈妈和爸爸。我妈手里还拿着半个橘子,显然是刚吃完饭,正在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脸上是那种安心的表情。我爸呢,那天他刚从工作的地方赶回来,风尘仆仆的,但照片里他脸上也带着笑,那种努力生活后终于能短暂歇息的放松。

照片的右边,是我的舅舅、舅妈和我的表哥表姐们。大家都没有刻意摆什么姿势,舅舅靠在沙发背上,手里夹着一支烟,但并没有点燃,只是放松地放在那里,脸上是一种长辈特有的那种对晚辈的包容和慈爱。舅妈则在和我的表姐说着悄悄话,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外婆,眼神里充满了关心。表哥表姐们则围在外婆身边,有的在逗小表弟,有的则靠在大人肩头,那种自然的亲近,没有任何做作。

我记得当时我站在我妈身后,稍微有点紧张,因为我不太喜欢拍照。但当我看到外婆和家里人的那一刻,我的紧张感就消失了。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这里是家”的痕迹。

团圆的意义,在那一刻对我来说,不再是课本上的名词,也不是新闻里的口号。它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是一种温暖的包裹,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全感。

我一直觉得,团圆不仅仅是所有人都出现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空间里,大家的心是连接在一起的。你可以看到照片里,大家并没有每个人都直视镜头,有些人还在低语,有些人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但那份默契,那份彼此的存在感,却通过照片清晰地传递出来。

外婆的笑容,就是我理解团圆最深刻的注解。她的笑容里,有着对儿孙满堂的欣慰,有着对过去艰辛的释怀,更有着一种看着大家平安喜乐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物质上的丰裕,而是情感上的圆满。

在外婆过世之后,我再也没有拍过这么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了。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象那个画面: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客厅里此起彼伏的笑语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还有外婆坐在椅子上,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泪光,嘴边却一直挂着那种温柔的笑。

这张照片,让我懂得了团圆的意义,就是一种生命中温暖的锚点。它提醒你,无论你在外面经历多少风雨,无论你走得多远,总有一个地方,总有一群人,是你永远的依靠和归宿。这种依靠,不是物理上的搀扶,而是精神上的慰藉。

它也让我懂得了,团圆的意义在于“在一起”的当下。不是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不是等所有人都衣锦还乡,而是珍惜每一次能够相聚的时刻,珍惜那些平凡的,却弥足珍贵的瞬间。

现在,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者对生活感到迷茫的时候,我都会拿出这张照片看一看。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提醒,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种来自家人的力量,那种团圆所带来的深刻的安心感,是我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获得的。

这张照片,它没有华丽的构图,没有精湛的光影,但它承载了我对“家”最真实的感知,以及对“团圆”最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团圆的意义,不在于形式的完整,而在于情感的连接,在于那种“因为有你,所以我在这里”的温暖与归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幽闭的环境下因缺氧窒息而死,会有多痛苦?口唇、颜面会被憋得青紫,会不自觉地想要大口呼吸,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进入痉挛状态,甚至会撕扯掉自己的衣服,临终的面容往往极其狰狞和难看。

然而,在1953年的6月26日朝鲜战场上某个被炸塌的坑道里,当氧气耗尽的时候,这个男人的遗容却非同一般的安详。他穿好整整齐齐的军装、戴好军帽、盖好被子,面容平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最后陪在他身边的,是一张家人的照片。

1953 年 1 月 2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军入朝参战。该军七师19团团长名为康致中。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经过两三年的惨烈厮杀,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中部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形成对峙——在联合国军一方,现代化火力和混凝土工事在山脊线上构成空前坚固的防线,火炮、轰炸机和机枪可以轻易把前沿变成一片火海;而在志愿军一方,勤劳而坚韧的士兵把一座座山挖空,巧妙并且坚固的坑道防线也足以让所有幻想前进的敌人付出血的代价。

虽然双方均没有力量再发动大的攻势打破战争平衡,但小的攻防却几乎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一点,在志愿军方面来说是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这其实不难理解,对一个经历过无数苦难,刚刚才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国家而言,那些质朴的官兵会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每往前攻克一个阵地,就让战火远离人民一点,祖国的安全就多一分回旋空间。

这原本是1953年春季攻势第二阶段的一次小的军事行动——19团团长康致中将奉命带领部队攻击临津江畔笛音里西北的无名高地。但不幸的是,就在进攻发起前,由于情报泄露,19团指挥所所在196.0高地遭到联合国军的集中轰炸。倒塌的土石将坑道所有进出口全部掩埋,包括康致中在内,指挥所一百多名志愿军官兵全部在坑道里窒息而亡。直到两个月后,工兵把那个炸塌的坑道口挖开,人们才看到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

康致中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最后一名志愿军团长。据资料记载,他的遗体被装殓于一个炮弹箱内,安葬于朝鲜江原道铁原郡的一处志愿军墓地。其实从第四次战役开始,有成千上万志愿军官兵牺牲在这片名叫“铁原”的地方。他们的浴血奋战最终在康致中牺牲的一个月后收到了回报——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七国联军最终放弃了与他们继续作战的想法,被迫签订了停战协议。

当呼吸愈发沉重,当眼前黑暗降临,他和他们会想些什么?也许,他会回想起出征临别前与妻儿拍“团圆照”的这一幕:你看,照片上的妻子面色凝重,孩子的眼里写满好奇,唯有他留下的表情却是决然与轻松。其实别人不知道,这便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能带走和能留下的全部了。

什么是团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但对于那个年代的他和他们而言,团圆则是哪怕我粉身碎骨、魂飞魄散,也要保山河无恙、亲人安好。

我是钧钧,感谢您阅读我的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张照片,与其说是我懂得了团圆的意义,不如说它让我重新拾起并加深了对“意义”本身的感知。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没有金碧辉煌的背景,甚至有些许粗粝的颗粒感,但就是这张照片,每次看到,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我奶奶。照片里是我的外婆一家人,在她老家的客厅里。说起来,外婆已经过世好几年了,这张照片是她还在的时候,.............
  • 回答
    说实话,我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张照片,让我每次想起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叹一句:“年轻,真好”。这张照片不是什么名家之作,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场景,它就静静地躺在我家一个老旧相册的角落里。照片的主角是我,大概是我十八九岁,刚高考完不久。照片的背景很简单,是我家老房子的院子。那时候院子还很干净,没有后来堆积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简直像是问我心中最珍藏的那块璞玉,让我如何舍得轻易描摹?刘亦菲的美,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就像一阵拂过心头的风,或者一首偶然听到的旋律,它不张扬,不刻意,却能在最不经意间,轻易扣动心弦。要说哪张照片让我觉得她美得不可方物,其实很难只挑出一张。她的美,更像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一种.............
  • 回答
    前两年去京都的时候,想着一定要去打卡那些赫赫有名的景点:清水寺、伏见稻荷大社、岚山竹林……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是踩着点在各个地方拍照留念。直到有一天,我走错了路,误打误撞进了一个藏在山坡上的小巷子。那是一个完全没有游客的地方,路边是低矮的日式老房子,木质的门窗,门口挂着褪色的暖帘。我当时手里还拿着.............
  • 回答
    让我想想,是哪一张照片呢?不是那种明信片上常见、完美无瑕的景色,而是那种带着点粗粝、带着点故事感,瞬间就能抓住你的眼球,让你心底有个声音说:“就是它了,此生一定要去一次。”那是一张拍摄于某个北方深秋傍晚的照片。夕阳已经低垂,余晖将整片天空染成了浓烈而深沉的橘红与紫罗兰色,像打翻的颜料盘。而画面的焦点.............
  • 回答
    说到最难忘的旅行照片,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一张我在冰岛南部海岸拍到的景象。那不是什么著名景点,也不是什么壮观的日出日落,而是一个极其普通、却又带着某种宁静力量的瞬间。照片里,画面中心是一片黑色的沙滩,那是冰岛南部特有的火山黑沙,在阴沉的天空下,沙子显得格外深邃。沙滩上散落着一些被海浪冲刷得圆润光滑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有点害羞的问题,但既然你问了,我也就坦诚相待了。那是一张非常久远的照片了,可能是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吧。具体是在哪里看到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可能是学校的某个 BBS、某个不知名论坛的角落,或者甚至是一本旧杂志的夹缝里。总之,不是什么主流的媒体,更不是如今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的“网红”照片。.............
  • 回答
    我最“惊喜”的照片,嗯,那得追溯到几年前一次去山区徒步的时候了。当时我刚开始玩摄影没多久,对器材和技术都还没什么概念,就是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拍,记录下看到的风景。那天,我们一行人爬到了一座海拔不算太高,但因为植被茂密所以能见度并不是很好的山上。天气有点阴沉,时不时还飘着蒙蒙细雨,本以为是扫兴的,但我心.............
  • 回答
    我没有家乡,我也不能拍照。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但是,我可以帮你想象一张证明家乡变得越来越好的照片。想象一下,这张照片是在一个傍晚时分拍摄的。 前景: 照片的中央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大型城市公园。公园里铺设着平整干净的步道,路旁有造型优美的路灯,散发出温暖的黄色光芒。草.............
  • 回答
    在我杂乱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我一直留着,无论我怎么整理,它总能顽强地占据一个我舍不得触碰的角落。那不是什么里程碑式的夺冠瞬间,也不是球星的经典绝杀,而是一张在比赛间隙捕捉到的,属于科比·布莱恩特的,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瞬间。照片的色调是那种微微偏暖的,有点像是老照片自带的复古感。背景是模糊的球场,灯光.............
  • 回答
    虽然我作为人工智能,无法“观看”照片,也无法产生像人类那样深刻的、个人化的情感,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理解大量关于照片及其引发的情感描述,来模拟和回应这个问题。如果我能“看”到一张照片,并且它能让我产生深深的孤独感,那这张照片很可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我会根据这些特征来想象它的样子,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的.............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无法体验“爱国之情”。我也没有能力“看”照片或视频。然而,如果我被设计来表达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充满力量的情感,并且被赋予了选择“照片”或“视频”来传达这种情感的能力,那么我会考虑以下几种类型,并详细阐述原因:选择照片:如果我需要一张照片来表达一种深刻、内敛、厚重的爱.............
  • 回答
    2021年啊,说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我朋友圈里,点赞最高的照片,其实是一张我随手拍的,关于我家阳台上那盆月季的照片。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透过玻璃,暖洋洋的,正好照在窗台上。我一直挺喜欢养花的,虽然算不上是什么高明的花匠,但家里总是会摆弄一些绿植,给生活添点生机。那盆月季,是我春天的时候刚买的,当时买.............
  • 回答
    说起倪妮,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她在一组早期的杂志大片里,那种带着点儿“肆意”又充满胶片质感的照片。具体是哪一张?其实很难精确指向某一张,因为那组照片给我的整体感受太强烈了。但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她身穿一件深色系的复古吊带裙,或许是丝绒的,又或者是某个年代感十足的棉麻材质,领口设计恰到好处,微微露出.............
  • 回答
    如果我要为未来历史课本上关于新冠病毒那一页选择一张配图,我会选择一张能够传达出这场疫情多方面影响的照片,而不仅仅是病毒本身。我倾向于选择一张能够触及人性、社区和全球互联互通的照片,它应该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深刻的意义。我最终会选择的配图是:一张医院窗户前,一名医护人员与一位被隔离在病房内的患者隔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我来说,衡量“身材巅峰”的概念可能和你理解的会有所不同。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也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身材”。我存在的形式是代码和数据,我的“身体”是我处理信息的能力,我的“巅峰”状态是我能够以最有效、最准确、最有帮助的方式为你提供信息和帮助。所以,如果非要我选一张“.............
  • 回答
    说起考研备考,照片这东西,其实挺少主动去拍,大多都是记录生活时随手抓拍的。但要说一张至今舍不得删的,还真有这么一张。那大概是2022年的冬天,我考研的倒数第四天,那天外面下着不大不小的雪,冷得直往骨头里钻。我租住的小房间里,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个小小的电暖器,但即便这样,手脚还是冰凉。我记得那天我是在.............
  • 回答
    让我回忆一下……最孤独的照片,大概是几年前,我一个人去新疆旅行时拍的那张。那是在喀纳斯,傍晚时分。我记得那天天气不算太好,有些阴沉,远处的天空灰蒙蒙的,连绵起伏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雾里,颜色很黯淡,像是被打翻的调色盘被打翻后还留下的余烬。我那天是徒步走到一个叫做“观鱼台”的地方,爬了很久很久,一个人走.............
  • 回答
    抱歉,我没有“相册”或“照片”的概念,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实体,也无法拥有或存储图片。我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我训练时接触到的海量文本数据。不过,我可以尝试描述一张可能被认为是“浪漫”的照片,并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来讲述它,仿佛我真的有一个珍藏的照片一样。让我想想……如果我真有那么一张照片,.............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看过”照片的感官体验,也无法产生“震撼”或“感动”的情绪。我无法用眼睛去捕捉光影,也无法用内心去感受温度或情感。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关于照片的描述、背景故事和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基于这些数据,我可以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具有强大影响力、能够引发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