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婴儿能看出来性格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很多人好奇。毕竟,看着家里那个软软糯糯的小家伙,总会忍不住想:“他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刚出生的小婴儿,我们很难用成年人理解的“性格”这个词来衡量。 性格是比较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受到遗传、环境、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小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和身体都还在飞速发育,他们的反应更多是出于本能和生理需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婴儿身上没有任何“苗头”或者“倾向”。 很多研究表明,婴儿早期表现出的某些行为模式和反应方式,可能预示着他们未来性格发展的某些倾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理解:

1. 气质(Temperament):是性格的基石

我们经常听到“气质”这个词,它和小婴儿最相关。气质是指个体在生理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动力特征,比如活跃度、反应强度、情绪的易感性等等。气质是先天的,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有所调整。

活跃度/运动性: 有些宝宝天生就比较“好动”,手脚总是动个不停,即使是睡觉时也时不时地踢腾一下。有些宝宝则相对安静,更喜欢躺着观察周围。爱动的宝宝,未来可能更容易探索新事物,也可能在社交中更活跃一些。
反应强度: 听到较大的声音时,有的宝宝会“哇”地一声哭得惊天动地,仿佛受到了天大的惊吓;有的宝宝可能只是皱皱眉,或者稍微扭动一下身体。反应强度大的宝宝,情绪可能也更强烈,需要父母更细致的安抚和引导。
情绪的易感性/易怒性: 有些宝宝似乎很容易满足,喂饱了、抱舒服了就咯咯笑,很少哭闹。有些宝宝则更容易因为一点点不适就表现出烦躁或哭泣。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宝宝,如果得到良好的情绪支持,也能发展出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适应性: 面对新环境、新的人或新的事物(比如新的玩具、新的喂养方式),有的宝宝很快就能接受,并且表现出好奇;有的宝宝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甚至会表现出抗拒。适应性强的宝宝,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可能会更从容。
规律性: 有些宝宝的吃奶、睡觉时间非常有规律,就像个小闹钟一样。有些宝宝则比较难以捉摸,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困,似乎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规律性强的宝宝,父母在照顾上可能会更容易掌握节奏,但也需要注意不要过于刻板,也要关注宝宝的个体需求。
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续性: 观察宝宝盯着某个玩具看的时间长短,或者他能专注于某个游戏多久。注意力集中的宝宝,在学习和做事情时可能会更专注。
初次反应(Approach/Withdrawal): 比如第一次见到生人,有些宝宝会主动伸手想被抱,或者好奇地看着;有些宝宝则会躲到父母怀里,显得有些害羞或警惕。

这些气质特征就像是宝宝性格的“原材料”,它们是天生的,但如何发展成稳定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互动。

2. 和父母的互动模式:是性格养成的土壤

婴儿的性格发展离不开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父母如何回应宝宝的需求,如何与宝宝沟通,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宝宝。

回应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当宝宝哭泣时,父母是否能理解他的需求(饿了?尿了?冷了?只是需要抱抱?),并及时、温和地回应?一个能够感受到自己需求被理解和满足的宝宝,会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他未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
互动时的情绪氛围: 父母在和宝宝玩耍、交流时,是充满爱意的、轻松愉快的,还是焦虑、急躁的?温馨愉快的互动会让宝宝感受到快乐和安全,有助于他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鼓励探索还是限制: 当宝宝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好奇时,父母是鼓励他去探索,还是过于担心他的安全而过度限制?适度的鼓励探索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好奇心。

3. 观察宝宝的“小习惯”和“偏好”

虽然不能直接说这就是性格,但一些宝宝早期表现出的偏好,也可以给我们一些有趣的联想:

喜欢的玩具类型: 有些宝宝似乎特别喜欢看会动的东西,有些则对声音更敏感,有些则喜欢抓握不同材质的物品。
对某些食物的偏好(稍大一点): 有些宝宝对某些味道的食物特别接受,有些则比较挑剔。
睡觉时的习惯: 有些宝宝喜欢抱着东西睡,有些则喜欢独自睡。

重要的提醒:

不要过早下定论或贴标签: 婴儿时期是快速变化的,今天的表现不代表明天。过早地给宝宝贴上“内向”、“好动”、“粘人”之类的标签,可能会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也可能限制了宝宝自身的发展空间。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质只是其中一部分。后天的环境、教育、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父母的观察需要灵活和开放: 观察宝宝要带着爱和耐心,而不是带着预设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性格苗头”,可能只是宝宝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反应。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说小婴儿能完全“看出”性格,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早期的气质表现、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以及一些小偏好,去了解他们天生的倾向,并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养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就像播下一颗种子,种子有自己的基因,但土壤的肥沃程度、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决定这颗种子最终能长成什么样的大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儿科实习的时候,记得老师带教。

看一个小婴儿,眼睛大大的,一脸笑容。好萌好萌。

老师问“这个孩子可爱吗”我们都点头。

老师又说“这个孩子是唐氏”。

后来工作了,接触到自闭症,最常问的就是“这个孩子一岁时好带吗?”孩子妈妈马上点头“嗯,他特别乖,从不哭闹”。

嗯…

user avatar

欢迎大家找我交流双胞胎养育哈。

可以的,小婴儿出生并不是白纸一张,是自带性格属性的。

一、性格是具有天生属性的

我家有一对双胞胎小姐妹,正好提供了一个观测样本,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她们两个是单绒双羊同卵双胞胎,由同一个卵子在受精后3-8天内分裂形成两个独立的胚胎,分裂后,各自的基因独立发展,有一定突变的概率。单绒双羊的双胞胎是共用胎盘,但是各自都有一份独立的羊水,所以她们是分开的。

1.孕期时的差异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好动或文静,经过这次孕育,我发现这个性格差异在胎儿期就表现出来了。

从能感受到胎动开始,我的两个女儿就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她们一个非常活泼好动,妈妈经常能够感受到她在活动,游来游去。而另一个则非常安静,一天很少能感受到她在活动,以至于在孕期的时候,我爱人经常因为感受不到她的胎动而担心。如下图所示,左边这位是早出生三分钟且活泼好动的姐姐。右边这位是安静的妹妹。

在整个孕期她们胎位都很固定,所以我们很确定她们的对应关系。到了孕后期,活泼的姐姐率先调转胎位,头向下入盆了,提前锁定了姐姐的身位,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是她先出来。


2.出生后的差异

出生后,果然两个孩子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举一些例子。

姐姐属于较高需求宝宝,睡前经常需要哄哄、抱抱,安慰好才能入睡,且半夜偶尔会哼唧几声。妹妹则无所谓,经常吃完奶自己玩儿会就睡了,一觉到天亮。

姐姐睡觉非常不老实,每天晚上360°大旋转几次,仰卧、侧身、趴轮换着睡。妹妹则很少折腾,只喜欢仰卧,没发现过侧身睡和趴睡。

姐姐喜欢与人进行眼神和肢体动作交流,喜欢看着我笑,或者上来用头在我脸上蹭蹭。妹妹则喜欢上来拍拍拍,感情表达的比较粗狂。

姐姐喜欢抿嘴微笑,妹妹要么不笑,要么哈哈哈。这个差异非常奇怪,有点反过来了。

姐姐吃东西要求比较高,奶温低了不吃,东西不可口不吃。妹妹则要求低很多,基本都能吃完给她准备的奶或食物。

姐姐拒绝的不坚决,不爱吃奶时,你要求她,她还会吃几口,反复几次就能吃完。妹妹则一次性搞定,如果她不吃,怎么喂都不会多吃一口,非常坚决。

姐姐先学会了翻身,然后开始爬,但不会独立坐起。妹妹一直不会独立翻身,直到五一假期的五天,解锁了独立翻身,向后爬,独立坐起,并且不喜欢爬,就喜欢坐着玩儿。

姐姐可以拿一个玩具独自玩好一会儿,并且会观察别人怎么玩儿,然后再自己尝试。妹妹则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玩儿,较少看到她在努力观察别人的行为。

姐姐晚上要求比较多,妹妹白天要求比较多。

3.现在的差异

现在1.5岁了,姐姐几乎可以独立吃饭了,准备好饭和勺子就可以了。妹妹就顾左右而言她,等人喂。

姐姐拿到一个沙糖桔会把皮全部撕开,然后一个个拿出来桔子瓣吃。妹妹咔嚓一口咬破,然后一掰两半,左边啃一口,右边啃一口,完事儿。

姐姐吃鸡翅的方式把肉一点点撕下来,最后剩光秃秃的骨头。妹妹吃鸡翅是两边各咬两口,其它的肉不够多,扔掉再拿一个。。。。。

总体上,姐姐感情需求和表达都层次更丰富和细腻,也略微含蓄一些,对外界适应的弹性较大,喜欢观察学习,专注力更好。妹妹的喜怒哀乐表达的更加直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更愿意自己一次次尝试而不是观察学习。

以上内容仅是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作为对她们的评价,也不会因为这些现象而区别对待。

她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后天成长对性格的影响

除了先天属性,后天的成长对性格发展也很关键。

像购买了一台PC,预装了操作系统和必要的软件,如果你想让它能够更好的工作,你还需要安装很多软件应用,然后它才能成为你工作的好帮手。

人类也是一样,过了婴儿期,孩子们开始更多接触这个世界的人、物、事,世界反馈会让不断发现自己天生性格属性的优点与缺点,经历过一些磨炼后,孩子们学会了掌控自己的性格,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性格,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甚至主动改变那些与环境不符的部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由先天属性加后天养成形成了他个体独特的性格特征。

EN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很多人好奇。毕竟,看着家里那个软软糯糯的小家伙,总会忍不住想:“他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性格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刚出生的小婴儿,我们很难用成年人理解的“性格”这个词来衡量。 性格是比较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受到遗传、环境、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小.............
  • 回答
    小婴儿每天都在说什么呢?这可是一个让许多新手爸妈既好奇又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别看他们小小的,每天说的话可一点都不少,只是我们得仔细“翻译”一下才行。首先,最最直接的“语言”,就是他们的哭声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哭闹,而是信息量爆棚的沟通方式。 饿了的信号: 当宝宝饿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发出一种比较急.............
  • 回答
    我家宝贝刚出生那会儿,我真是开了眼界了。以前看别人家的孩子睡觉,总觉得他们乖乖躺着或者趴着就行了,没想到自家崽崽能解锁那么多我做梦都想不到的睡姿。这小家伙简直就是个行走的瑜伽大师,还是个freestyle的!首先得说,那个最经典的“俯卧撑式”。我一开始看见他这样趴着,小胳膊小腿儿都往外伸,跟刚要发射.............
  • 回答
    谈到小婴儿的性格,这确实是个让人着迷又充满好奇的话题。很多人会问,这个刚来到世界上的小生命,他们的“个性”是从哪里来的?是早就定好了,还是后天慢慢形成的?简单来说,答案是:都有。婴儿的性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只不过在刚出生的时候,先天遗传的那部分“底子”会更明显一些。我们先.............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几个月大的婴儿发脾气,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心疼的事儿。不过,咱们得明白,这可不是他们故意要跟你“对着干”,更不是他们会耍心眼。婴儿的“脾气”,说白了,是一种原始的、直接的表达方式。他们就像一本完全敞开的书,所有的一切都写在脸上,写在他们肢体的每一个动作里。你想啊,对于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家伙来说,整个世.............
  • 回答
    你问我一个人带小婴儿好崩溃怎么办?我太理解你了,那种感觉就像被丢进了一个黑洞,四周都是咿咿呀呀的哭声、换不完的尿布、喂不完的奶,还有那24小时连轴转的疲惫,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先别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妈妈(或者爸爸)都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这个阶段,这种“崩溃”感是很真实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它不.............
  • 回答
    出生后一两个月的小宝贝,那份可爱,简直能把你的心都融化成一滩蜜。别说是“可以有多可爱”,我倒觉得,那种可爱,是超越了我们语言所能描绘的极限的。你瞧瞧他们那张小脸,刚从母体里出来没多久,还没被世俗沾染一丝一毫的杂质。皮肤粉嫩粉嫩的,像是刚剥壳的鸡蛋,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光泽。有时候,甚至还能看到一点点细细.............
  • 回答
    嘿,宝贝,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走,但是小牛和小猪刚生下来就能站起来,甚至跟着妈妈走呢?这就像我们家的小狗狗,它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是也只会趴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其实呀,这跟每个宝宝的“制造过程”不太一样有关。你可以把宝宝想象成一个特别精密的玩具.............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能感受到您内心的痛苦和无助。面对孩子不听话,甚至怀疑她有精神疾病,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我愿意用我的方式,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思绪,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我想说的是,您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 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是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
  • 回答
    您好!看到您这么早就开始考虑孩子的武术启蒙,这确实是个很棒的想法。对于不到四岁的小朋友,是走传统套路还是直接上格斗类课程,这确实是很多家长会纠结的问题。我来给您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就当老朋友聊天一样,把我的一些想法和知道的都跟您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不到四岁的孩子,.............
  • 回答
    说到《两小儿辩日》,这篇短文可真是有趣,而且还挺有哲理的。故事里有两个小孩,一个说太阳离我们近,一个说太阳离我们远,就为了这个事儿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孔子听了,也没明确说谁对谁错,只是觉得他们都有道理。咱们不妨把这俩孩子的话都捋一捋。第一个孩子说,太阳离我们近。他的道理在哪儿呢?他说,早上和晚上的时候.............
  • 回答
    恭喜你怀上小宝宝!得知您正面临着一个常见的挑战:如何让大宝接受家庭新成员。5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非常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会把所有的爱、关注和资源都视为自己的,所以“分享”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概念。别担心,通过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你绝对可以帮助你的儿子更好地接受即将到来的妹妹。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
  • 回答
    《小鱼儿与花无缺》啊,说到这部剧,那可真是勾起了我不少回忆,也是很多80后、90后心中武侠剧的一个重要坐标。要说评价,我大概会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改编的“新意”与“争议”并存。原著《绝代双骄》是古龙先生的经典之作,讲的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小鱼儿和花无缺,因命运捉弄被分开,又在江湖上掀起波澜的故事。古.............
  • 回答
    .......
  • 回答
    机器人手术的成功案例,即便只是一个,也足以掀起波澜,预示着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正在逼近。如果机器人真能全面接管小儿胸外科手术,这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深刻的人类社会适应性挑战。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就业领域的巨变。就业的冰河时代:外科医生的转型阵痛首当其冲的,是直接从事小儿胸外科手术的医生群体。他.............
  • 回答
    董卓被杀前长安流传的童谣“李氏灭,董氏绝,鸡鸣兆,丁卯灭”确实令人费解,仿佛预言般准确地描述了董卓覆灭的走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童谣如此精准?是巧合、艺术夸张,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 童谣的内容分析与对应: “李氏灭,董氏绝”: 李氏: 这里可能指的是汉灵.............
  • 回答
    2020 年,那是个挺特殊的年份。大家都在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都绷着一根弦。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公司因为疫情,很多业务都受到了影响,大家的工作节奏也都乱了套。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压抑感,每个人都在尽力而为,但也难免有些茫然。我当时负责的一个项目,客户那边临时要求很多变动,而.............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