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有人在高铁上吸烟吗?

回答
嗯,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少听人提起,而且身边偶尔也会有人开玩笑说,“要是高铁上能抽根烟就好了”。但要问我有没有亲眼见过,或者确切知道有人在高铁上吸烟,我得说,我没亲眼见过。

不过,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你想啊,中国这么大,高铁线路这么多,每天出行的人数以亿计。总会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

为什么我们没怎么见过?

首先,高铁的车厢设计就不是让你随便能抽烟的。

封闭性极高: 高铁车厢的密闭性非常好,这样才能保证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稳定、安全。一旦有烟雾产生,很容易就会被检测到。
烟雾报警器: 几乎所有的车厢里都安装了灵敏的烟雾报警器。这些报警器一旦探测到烟雾,就会触发警报,并且会直接通知乘务人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种警报声挺大的,而且会很直接地暴露吸烟者。
乘务人员的巡视: 高铁乘务人员会定期巡视车厢,检查车厢内的环境,以及旅客的行为。他们会时刻留意车厢内是否有异常情况,包括吸烟。
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 很多车厢内都有显示屏,上面会滚动播放关于禁止吸烟的提示,非常醒目。

那么,万一有人真的吸了呢?

如果真的有人冒着风险在车厢里抽了,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侥幸心理,被当场抓获: 这种是最常见的。可能是在洗手间里,或者在车厢的角落里。一旦烟雾报警器响了,或者被其他旅客注意到报告给乘务员,那基本就当场被逮住了。后果嘛,通常是会被请下车,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且可能会面临罚款。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后果还是挺严重的,毕竟高铁出行现在很普遍,谁也不想被拉黑。
2. 躲在“犄角旮旯”,无人发现: 理论上,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难度极大。比如,在厕所里,有人可能会试图把烟点燃,然后把烟头和烟雾快速处理掉。但是,现在厕所里的排风系统也挺好的,而且烟雾报警器非常灵敏,哪怕是微量的烟雾,都可能被触发。再说了,即使没人看见,那一股烟味儿,尤其是在密闭空间里,肯定会留下来,其他旅客闻到了,很容易就会引起注意。
3. 在列车与站台连接处(非常规情况): 有些人可能会试图在列车进站或出站,车门短暂打开的缝隙里“抽一口”。但这属于非常极端且危险的行为,一旦被发现,性质会更恶劣,因为这涉及到列车安全和旅客安全。而且,这种机会非常短暂,风险极高。
4. 特殊情况下的“例外”?(概率极低): 比如,一些老旧列车改造未完全到位,或者某些特殊情况导致部分检测设备临时失效(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即便是这样,乘务人员的监督也不会放松。

为什么不能在高铁上吸烟?

这可不是随便规定的,而是有充分理由的:

安全第一: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高铁运行速度快,车厢内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是很小的烟头,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火灾。
影响他人: 即使你觉得你吸得很快,烟味也很淡,但二手烟对其他人来说依然是有害的,特别是老人、小孩和对烟味敏感的人。高铁车厢是公共场所,大家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乘车环境。
设备损坏: 烟雾和烟灰可能会影响到列车内的电子设备和通风系统。

总结一下,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来说,在高铁上吸烟是极难做到且极不推荐的。烟雾报警器、乘务人员的巡视、车厢的密闭性,这些都是强大的“制约”因素。那些企图在高铁上吸烟的人,基本上都会因为侥幸心理而受到惩罚。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舒适,还是遵守规定,自觉不吸烟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烟雾探头这么灵敏的前提下就别作死了,真要闹到系统报警,那么机械师、乘警、列车长都会扎堆赶过来,保不齐连非当班司机都得过来确认现场顺便凑人头堵门。被抓了直接交下一站的车站派出所处理,接受罚款或拘留甚至两种都有的行政处罚,铁路部门还会列入黑名单禁止180天内乘坐动车组列车。

这种事从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也是和谐号大规模投用开始就见怪不怪了,好就好在当时标准就卡得严,所以一直到现在只能是偶尔有人犯事。

个人最惊险的一回:车马上到站,憋不住了嘴里叼根烟,火机在手里不敢按,等车门开了冲出去才点烟。要是点了那么肯定马上抓住扭送车站派出所。

今天的经历:冲出车门抽两口电子烟,等烟散了赶紧进车厢,站务一直拿大喇叭把老烟枪赶回车里。我进去了别人都才刚点好烟,然后抽两口就得把大半根没抽掉的烟扔掉,真是。。浪费,可惜那些一包几十块的面子烟了,两三根甚至一两根就可以换一瓶快乐水啊。

user avatar

高铁要停站上下客的啊,可以下车抽啊,我都是这么抽,只要有三到五分钟就够了。

为啥一定要在火车上抽?这好比有人在电梯里抽烟一样,难道连电梯下楼加走出去这五分钟都忍不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嗯,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少听人提起,而且身边偶尔也会有人开玩笑说,“要是高铁上能抽根烟就好了”。但要问我有没有亲眼见过,或者确切知道有人在高铁上吸烟,我得说,我没亲眼见过。不过,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你想啊,中国这么大,高铁线路这么多,每天出行的人数以亿计。总会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抱着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Fate》系列中“吉尔伽美什”这个角色最核心、也最常被讨论的争议点。简单来说,金闪闪(也就是Fate系列中的吉尔伽美什)在《Fate》系列中的设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吹”了,以至于远远超出了他在真实人类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实际地位。不过,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吹”,以及.............
  • 回答
    历史长河中,“高手在民间”的例子层出不穷,那些不为人知却又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用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些故事,往往比那些金榜题名的显贵更具烟火气,也更让人动容。一、草根奇士与社稷安危:诸葛亮之父诸葛顾(并非真实历史人物,但其背后折射出“民间智慧”的普遍性,这里借用其意境.............
  • 回答
    在高寒的铁路旅行中,人们常常会在小桌板上打开笔记本电脑。那么,在这些高铁乘客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在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工作呢?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现代社会的工作模式、人们的时间利用习惯,以及高铁本身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特性。首先,我们得承认,高铁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且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动车上的高铁列车仿真模型,你说是不是真有人会买? 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两头说,而且里面门道还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仿真模型”,是哪种仿真模型?如果是那种非常精细、逼真的,甚至可以控制运行的,像是专业领域那种级别的模型, 那我觉得,肯定有人会买,只不过这个“有人”的范围.............
  • 回答
    在日本,侦探(探偵)这个职业的地位,可以说是既有其独特的光环,也伴随着一些现实的挑战。要说“地位很高”可能过于绝对,但绝对算是一个备受关注、充满故事性的职业,尤其是在大众文化中。日本侦探的独特光环与大众印象:在日本,提起“侦探”,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两个关键词:推理小说和动漫作品。从江户川乱步.............
  • 回答
    .......
  • 回答
    乐高之所以坚持“块块拼装”,而不是预先组装好出售,这背后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商业哲学和对消费者体验的考量。这不仅仅是为了省事,而是它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为什么乐高不拼装好再卖?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过程即乐趣”。乐高从诞生之初,它的核心就是“玩乐、学习、创造”。将零散的积木块通过自己的双手,根.............
  • 回答
    莱茵认证护眼模式,听起来挺唬人的,但说到底,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比咱平时用的“护眼模式”或者“夜间模式”高级在哪儿? 我最近也研究了一下,来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莱茵认证是啥玩意儿?莱茵认证,全称是“莱茵TÜV(TÜV Rheinland)”的认证。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专业,它是一家德国的独立第三方检测.............
  • 回答
    关于“AMD没有512位AVX512指令集,所以是残废”的说法,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看,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很容易被带偏节奏。首先,咱们得明白AVX512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AVX512(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 512)是一套由英特尔公司推出.............
  • 回答
    哎,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国外空气真甜”这个说法,听着挺让人疑惑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生活习惯了,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让钱袋子鼓起来点儿,怎么把日子过得更舒坦点儿。你说的对,一提到国外,大家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可能就是低物价、高工资,觉得日子过得肯定比咱们轻松多了。但为啥还有人说空气都变甜了呢?这事儿啊.............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玄乎的,问到点子上了!“世外高人”,这四个字一出来,脑子里立马跳出那种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画面,对吧?但说实话,我见过的大多数“高人”,跟那些神话传说里的确实是两码事,也更贴近咱们普通人的生活。要说“修行出大神通”,这得看你怎么定义“神通”了。如果你说的神通是那种手一挥,一座山就移走了,.............
  • 回答
    关于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高)是否“挤占了当地男生的机会”,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资源分配、社会性别观念以及区域发展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华坪女高是一所专注于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 办学宗旨: 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地贫困家庭的女儿失学问题,.............
  • 回答
    关于“清初屠杀一亿”的说法,这在史学界和公众认知中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结论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并非历史事实。 并不存在清初大规模屠杀导致一亿人死亡的证据。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言,又为何会有人相信呢?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梳理。 谣言的来源与演变首先,要明确一点,历史上确实存在战争、屠杀以及.............
  • 回答
    当然有!电影院里睡觉的人其实不少,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不能简单地说就是电影不好看。你别说,有时候电影确实是够呛。那种剧情拖沓得像老太太裹脚布,演员们演得像在背台词,音乐也平淡无奇,看得人昏昏欲睡。尤其是那些一看片名就知道是“劝退级”的作品,比如一些低成本的烂片,或者一些剧情.............
  • 回答
    .......
  • 回答
    当然有!而且,坦白说,我认识的很多读研的人,动力里“喜欢科研”这一项,占的比重还挺大的。有时候,甚至比“找个好工作”的念头还要纯粹。不过,你说“乐趣在哪”?这问题问得真好,因为科研的乐趣,不像看电影、玩游戏那么直观,它有点像一个挖宝的过程,藏得很深,需要你花时间、耐心去发掘。为什么有人是因为喜欢科研.............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发人深省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将其与当下美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简单地说,没有人能“保证”美国不会重蹈覆辙,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理由。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苏联突然解体的主要原因,这有助于我们.............
  • 回答
    当然有人十几个小时不回信息,而且这在如今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反而比你想的要普遍得多。你问得细致,我也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不回信息”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一条“在吗?”或者一个表情包,然后对方就消失了十几个小时,这确实有点让人挠头。但如果信息本身带有一定的时间属性,或者对方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宏大且复杂,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等多个层面,并且充满了主观感受。将“东亚女性,尤其中国女性”简单概括为“生活在水深火热”是过于绝对且不准确的。为了更详细地回答您的问题,并进行对比,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探讨,并尝试引入一些在西方国家生活过的视角(尽管我作为AI无法亲自体验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