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已经逐渐被社会淘汰了吗?

回答
“贤妻良母”这个词,近些年听到的频率似乎是少了些,偶尔出现,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争议。这不禁让人好奇,曾经被视为女性理想典范的“贤妻良母”,如今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被社会“淘汰”了吗?

如果非要用“淘汰”这个词,我倒觉得有点过于绝对。与其说是被淘汰,不如说是一种“转型”和“重塑”。时代在变,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待也在变,当然,女性自己对自身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

想想我们小时候,甚至二十年前,社会的风气,包括媒体宣传,都在不遗余力地塑造着“贤妻良母”的形象:温柔顺从,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孩子教育得乖巧懂事,丈夫的事业更是全力支持,自己在家相夫教子是天经地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期待,很多时候也是女性为求生存、为求稳定而不得不选择的一条路。

但是,你看现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是比较普遍的模式,因为男性在外工作的收入足以支撑家庭。而现在,一个人的收入想养活一家人,压力太大了。很多女性不得不走出家门,去工作,去创造经济价值。一旦女性有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她们的底气自然就足了,对婚姻和家庭的思考也会更独立。她们不再仅仅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家庭的经济参与者,甚至可能是经济顶梁柱。

其次,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视野也更开阔了。 现在大学毕业的女性比比皆是,很多还读了研究生、博士。她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接触到的信息,让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柴米油盐和儿女情长。她们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在社会舞台上发光发热。仅仅做一个“贤妻良母”,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她们内心深处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再者,“贤妻良母”这个标签本身,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读和滥用了。 很多人将“贤妻良母”等同于“牺牲奉献”,甚至“委曲求全”。好像一个贤妻良母就应该牺牲自己的事业,放弃自己的梦想,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一切。这种片面的理解,让很多有独立意识和追求的女性望而却步。她们当然爱自己的家人,也愿意为家庭付出,但她们不希望这种付出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她们希望在家庭和自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而且,社会对“成功女性”的定义也在多元化。 过去,一个成功的女性可能就是嫁得好,生了好孩子,家里一尘不染。现在呢?事业有成的女强人、独立自主的单身女性、追求生活品质的艺术家、热心公益的社会活动家……这些都可能被看作是成功的女性。这使得“贤妻良母”不再是唯一的“优秀”模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贤妻良母”就不好了。我的观点是,“贤妻良母”的内涵在发生变化,而不是消失。

“贤”可能体现在更智慧的经营家庭上。 她可能不是那个永远围着灶台转的人,而是那个能够平衡好工作与家庭,有效地管理家庭事务,成为家庭的“总指挥”和“后勤部长”。她懂得分工合作,懂得分担压力,而不是一肩挑起所有。
“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伙伴关系。 她不再是依附于丈夫,而是和丈夫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人生伴侣。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能够和丈夫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良母”同样重要,但“良”的标准也在提升。 她不仅仅是孩子的生活保姆,更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是孩子情商和品格的塑造者。她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有同情心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听话的“乖孩子”。

所以,我认为,“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并没有被社会淘汰,只是她们不再被局限于某个固定的模式里。她们依然是家庭的重要力量,她们的温柔、智慧、坚韧依然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只是,她们的舞台更大了,她们的选择更多了,她们不再需要用“牺牲”来定义自己的价值,而是可以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也活出精彩的自我。

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那种“贤夫良父”和“贤妻良母”共同组成的“良好家庭伙伴”。如果只有一方在付出,而另一方却固守老旧的观念,那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更容易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与其说“贤妻良母”被淘汰了,不如说她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完成了自我升级,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有智慧,她们在家庭和自我之间找到了更美好的平衡点。这种变化,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说99%的男人都喜欢贤妻良母,这叫被社会淘汰?

user avatar

请问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的贤妻良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旧闻】广东家暴男被批准逮捕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1562112527544320

视频中的受害人被潮汕口音的丈夫家暴,被逼到偷录视频发上微博,火了之后才被公安、检察院、妇联介入。

可有多少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的“贤妻良母”,在遇到家暴后,能幸运得得到这种帮助?


不管题主是不是钓鱼,现实中的确有大批和题主想法类似的年轻人。

不过看到题主题目描述里有一句话:

可婚姻又不是儿戏 哪有说离婚就离婚的呢……

那题主你假设你在没有经济人格独立成功选择了当贤妻良母,看着老公吃自己做的饭,穿着自己洗的香喷喷的衣服 。如果题主的老公有基本良知,题主觉得幸福,那倒没问题。

可万一这个假设的男人对你家暴呢?万一他出轨呢?

这种情况下一个没有经济独立的“贤妻良母”,拿什么保护自己?

题主说“可婚姻又不是儿戏,哪有说离婚就离婚的呢”,在我国确实如此。

2018年成都高校女教师芦苇离婚案中的女教师,被丈夫打到左耳鼓膜穿孔,你猜法院最开始怎么判的?只是一句“发生肢体冲突”,然后就是“双方只要加强沟通,珍惜感情,以家庭为重,彼此相互理解、互谅互让,就有和好可能”。这还是有自己收入有编制的高校教师。

当然最后她2019年成功离婚了。如果她是没有自己独立收入的“贤妻良母”,有多大概率能逃离把她打到耳膜穿孔的丈夫?逃离后又如何养活自己?


说这些不是让你恐婚,只是说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能让你在万一遇到不幸时,有个能保护自己的退路。

user avatar

贤妻良母过得好,大家自然趋之若鹜。

但是国家不保护贤妻良母的利益,她们的老公也很拉胯的话,女的不就用脚投票了。


有多少贤妻良母的老公能做到忠诚、给足尊重和认可,给足不输给职业女性的用钱自由?


太惨了啊。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下半生却要赌男人的人品。

太惨了。


头条那边的仙子飞升失败案例比比皆是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首先你把逻辑整反了,不是因为社会上有了女这样女那样,所以世界变得鲜活了,而是因为时代发展了,世界首先鲜活了,才有了这些女人,才让这些女人有了在外面(主要是网上)发声的地方。为什么最近几年你听到的这种声音特别强烈,不是因为这几年这种女性涌现的最多,而是因为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快。很多东西被听到被看到,去旅个游,巴不得发八组九宫格的照片。去潜个水去跳个伞,就成为优秀女性,独立进取的标志。

而所谓的贤妻良母,他们只是没有那么热衷于在网上写东西发照片而已。或者说他们也发照片,他们发了自己孩子的照片,他们发了自己家宠物的照片,你会发现伴随着你说的那些女强人的强势崛起,网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萌娃和萌宠,你以为那些东西是谁发的?是他们的爹发的吗?

一个人的生活是为自己过的,不是为别人过的,所以你觉得怎么样是你最幸福,你就用这种方式去生活,你管别人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呢?贤妻良母的女人不是没有他们都被保护起来了,不用自己开车,他们坐在副驾驶,不去跳伞潜水,他们可以在酒店spa,不在外面霸道赚钱,因为有人赚好了钱交给她。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的朋友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不代表另外一种方式不被世界所欢迎和接纳。

当然了,你的朋友们视婚姻如粪土,那要看是真的是以婚姻如粪土,还是因为一时间找不着,只能视婚姻如粪土。我见的多了这种女性,一开始比谁都强,视婚姻如粪土,突然有一天遇到那个人了,马上洗手做羹汤,围裙下厨房。毕竟,人家的要求是很高的,平时哪那么容易找?那面对你我能说啥?总不能承认自己找不着吧,当然只能。视婚姻如粪土了。真粪土也好假,粪土也罢,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自己觉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你老公和孩子吃饭,那你就好好看

user avatar

我发现很多人对贤妻良母这个词有误解。当初为了弄明白贤妻良母到底要干嘛,我专门翻阅了一下古今中外的各类好妻子指导书,包括但不限于《女诫》《列女传》这类知名糟粕。

结果我发现,贤妻良母根本就不是纯服务家庭,单方面为男性奉献的代名词。撇开守贞,听话这类要求,想成为贤妻良母,还需要做到以下事情:

  • 当丈夫做了不对的事情,要主动指出;不仅要指出,而且要“会指出”,通过自己的口才,让丈夫迷途知返,比如马皇后。
  • 主动发掘丈夫的优点,并言传身教,带动丈夫对事业满怀激情,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说了你们可能不信,这出自一本家庭主妇写的书)
  • 会教育孩子,而且把孩子教育得敦厚守礼,如果孩子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那才能成为良母的典范。
  • 积极参与丈夫的事业,成为丈夫事业的好帮手,好伙伴,真正的贤妻良母,不仅可以成为老公的好助手,甚至可以成为老公事业的二把手,比如邓颖超。
  • 坚持学习,做好在丈夫无暇顾及时,自己可以独立撑起家庭乃至家庭事业的准备。
  • 会管钱,把家庭财政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一个作家说了一句非常刻薄的话,大致就是“不会理财的太太,还不如打扫卫生的阿姨呢”。
  • 和亲戚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团结邻里,和睦亲邻。
  • 爱国,懂大义,知道轻重,比如马克思的夫人燕妮。
  • 温柔但有底线,放纵丈夫堕落的妻子和贤妻良母没什么关系。
  • 不懒惰,不唠叨,不说三道四。
  • 贤妻良母,是可以,且会主动把老公和儿子打造成优秀男性的女人。
  • 社交要给力,能够帮助丈夫拉关系,拉人脉,推销丈夫的事业。
  • 和丈夫该恩爱得恩爱,但丈夫忙碌的时候要学会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放松学习的脚步。
  • 将小家,而非丈夫的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公无私,大义灭亲,在过去属于无论男女都值得被夸一句“贤”的优秀品质。

以上只是部分要求,我整理了下,发现想要成为贤妻良母,最起码也要口才好,社交能力好,情绪掌控能力好,自我管理能力强,观察力强,懂得欣赏会夸人,会教育,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然没办法了解丈夫的事业),爱国,善良,懂大义,情绪价值高……

套一句《延禧攻略》里高贵妃的话,这哪里是要女人,分明是要神人(捂脸)



贤妻良母,并不等于“顺妻溺母”。和公众的刻板印象不同,在那些女性相关的规训中:只会逆来顺受,单方面盘剥自己为男性奉献的;亦或者呆在家里使唤使唤阿姨成天买买买,偶尔帮老公拉几个太太单子的,都算不上贤妻良母。

本质上,贤妻良母是对女性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能力都有极高要求的一项职业,甚至职业女强人都活得比她们轻松。因为女强人只需要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地方就算大家有怨言,在钞能力面前也没法反驳,更多的是无能狂怒的酸。

真正的贤妻良母不仅要把小家管好,还要管好自己,时刻保持上进,温柔且有底线,不能在家庭劳作中忘记了进取心和本来就有的才能,不管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家庭都不能含糊,随时做好外出拼杀事业的准备。

对于贤妻良母来说,丈夫和儿子就是她们的事业和作品,如果老公能力不行人不靠谱,儿子人品不行没有成材,那很难说她贤妻良母。

从这个角度来说,“贤妻良母”确实也不该成为所有女性追求的目标。能做到其中一半的,已经是女人中的佼佼者了。


因此,我个人也反对男性要求妻子去做贤妻良母,因为这件事,和要求所有的男生“在三十岁之前白手起家赚个五千万”一样,太为难人了。

可是,如果将贤妻良母定义为女性的下限,甚至认为“没什么本事和追求的女人才去做贤妻良母”,那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那些真正的贤妻良母,的的确确拥有非常多的闪光点,她们也配得上大家的尊敬。

user avatar

纯粹的贤妻良母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社会了。即使能找到体贴靠谱的老公,但现在社会内卷与躺平齐飞,996 共疫情并举,生活压力山大,你贤妻良母能有多少风险抵抗能力呢?

user avatar

贤妻良母型有啥好骄傲的,因为我妈这方面就很完美,这种属性好算自带了。

但是称霸公司、买房买车、读博都是需要后天去努力才会有的,所以这些更重要啊。

来呀,卷起来,21世纪光靠贤妻良母真不太能打,戚。

user avatar

贤妻良母,和女强人女博士有冲突吗?

贤良是品德,博士是学位,强大是能力。完全不冲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贤妻良母”这个词,近些年听到的频率似乎是少了些,偶尔出现,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争议。这不禁让人好奇,曾经被视为女性理想典范的“贤妻良母”,如今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被社会“淘汰”了吗?如果非要用“淘汰”这个词,我倒觉得有点过于绝对。与其说是被淘汰,不如说是一种“转型”和“重塑”。时代在变,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 回答
    关于“贤妻良母”这个词,在评价女孩的时候,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这可真是一个挺值得聊聊的话题。我觉得它就像一个光谱,落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的人想表达什么,以及听话的人怎么去理解。从传统观念的角度来看,它绝对是满满的褒义。想想看,古代社会,甚至是近代,对女性的要求其实是很明确的。“贤妻良母”简直.............
  • 回答
    “贤妻良母”这个词,我一直觉得挺复杂的。有时候听着,觉得是挺美好的形容,好像把女性身上最温柔、最能顾家、最懂得照顾人的特质都给集齐了,是一种赞美。但有时候又觉得,这像一个套子,把女性的方方面面都框住了,好像除了这个,其他都不那么“好”。说它是褒扬,大概是因为在很多文化里,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很大程度上.............
  • 回答
    新浪微博将“你说做贤妻良母有啥不好”这一表述标记为冒犯性言论,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性别议题的高度敏感和争议性讨论。这一事件背后涉及语言、性别观念、文化语境等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演变、现实语境和平台治理逻辑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贤妻良母”的历史与现代认知的断裂1. 传统语义的建构 “贤.............
  • 回答
    你女朋友跟你坦诚她不做贤妻良母,这其实挺好的,说明她对你们的关系有思考,也愿意和你分享她的真实想法,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但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心理,以及如何应对,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沟通。理解她“不做贤妻良母”背后的心理:首先,我们要明白“贤妻良母”这个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承载的意义.............
  • 回答
    《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的大结局,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两极分化的评价。整体而言,它是一个 深思熟虑、意犹未尽但略显仓促 的结局,忠实于该剧一贯的复杂性和对现实人性的描绘,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和让观众感到不满足的地方。要详细评价《傲骨贤妻》的大结局,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
  • 回答
    袭人“贤良”人设为何如此稳固?在《红楼梦》这部细致入微的巨著中,袭人无疑是众多女性角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上“贤良”二字的标签,似乎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始终不曾动摇。为何这位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能将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人设,经营得如此滴水不漏,甚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未曾崩塌?这背后,绝非仅仅是性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