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已经政治正确到这种地步了吗?考三本有多难?
真的是令人发笑,排除掉那些家庭原因无法提供学费,或是无法继续上学,需要辍学承担家庭负担的。剩下的大专生,纯粹是一点功夫都没花在学习上了而已。
说真的,考不上一本,十分正常,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乡下小地方有多差,我最清楚,小学一二年级全校就4个人,一个老师三个学生,后来三年级去了另一个村的学校。一些学生早早地学会了抽烟打架勒索谈恋爱,老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连主谓宾是什么都是高中才自学会的。一个年级,就40个上高中,剩下的不是中专,就是去打工了。
最后考一本的,不到10个。但是连二本都没上的,40个中也是不到10个啊。只要你上的是正规的高中,且智力正常,有在以端正的态度读书,怎么可能连三本都考不上?一本确实需要一定的努力和天赋,但三本都考不上的人怎么会好意思说自己努力了?如果你的努力是指,上课玩玩手机,平常都在摸鱼,作业全靠抄,考试前转锦鲤,那我也无话可说。
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但凡高中有努力学过至少一年的人,不可能连三本都考不上!
知乎人均985,211是有点太扯蛋,不然专业问题下的优秀回答也不会那么少,大多数人也只是二本生和普通一本生。但你们真不用这么安慰自己,考不上三本的人就是对读书不感兴趣,那就去找别的出路咯,找那么多借口,有意义吗?
———————————————————————————
这个回答下讨论的还是比较多,我也挺有感触的。很多人说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其实还包括了教育环境。我再多聊聊其他的吧。
在乡下学校,校园霸凌真的太常见了,高年级学生丈着体型欺负低年级的学生是常有的事,直到现在我还是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个一两岁就应该被学弟学妹们供着。你可能只是走在路上看他一眼,或是跟班上某个女生聊了天,它们下课就会带着好兄弟们来堵门,以前闹过比较大的一次,初三的来我们初二的班上闹事,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打起来后一同学被抓着头往窗户上撞,直接撞碎了玻璃,比较幸运的是这同学伤的不是很重,但那场面我们是真的忘不了。
其实更不可思议的是,同年级的也会有欺凌行为。映像比较深的是一个同学(男)被扒了裤子拍照,还是初中的时候了。另一个是隔壁学校转来的同学,黑黑瘦瘦的,有一天班上几个男生莫名奇妙地就把他拉到后面,轮流打他,下课了就打,后来我听清楚那个不算理由的理由了——他们想让他还手。最后那个男生也没有还手,我比较佩服的是,他被打了好两次的下课时间,期间一个字都没说,到后面因为一些原因跟他关系也还好,后来他也没有提过任何有关那天的事,没有骂过那天无缘无故打他的人。
我是一直比较怂的,从来都不敢参与他们的这些事,所以很多更恶劣的事我了解的也不多,但还是有被这些人影响过。
一是小学第一年住宿时,舍友就告诉我,放学后少待在宿舍,会有初中生来收保护费。我没有怀疑他的话,但还是中招了,我放在行李箱里的钱被他们偷走了。
二是初一时,我们那天晚上在宿舍,有几个初三的把门敲开,就来收保护费,其实我就被收了一块五……当那种屈辱的感觉还是挺让人难受的,后来有同学举报,就开除了其中的两个人,后来叫我们写赔偿金额,我还看到了一桶泡面我靠。
其实像我们这种怂怂的人一般也不会被欺负的太惨,但那时候不懂啊,又不敢告家长,老师也管不了,出了学校被打学校有什么办法吗?那时候真的过的挺难受的,特别是没什么表哥或者亲戚啥的,父母不在家,活的十分没安全感,我想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那时候有些人就是因为跟那些王八蛋纠缠,然后就没心思读书了。
我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跟这些泥堆里的人打交道了,后来,当我考上县重点,我才发现这一切原来这么简单。在高中我再也没见到以前的那些恶心事,大家一起读书,讨教问题,摸鱼的时候玩玩游戏,聊聊动漫。这才是学生应该有的生活啊。
有天听到隔壁高中一个学生打架手指都被削掉了两根,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们并不是消失了,安分了,只是我远离了他们。不需要再跟他们打交道了。
扯的实在有点远的,因为看到有些评论让我又想到的这些东西,我以为过了这么久我已经不会在意这些事了,可是现在想起一些我不愿意写出来的事时,还是难以释怀。
回到问题本身吧,就我本人以前所处的环境而言,考试难度对我们未来进入的学校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我们的教育水平差不多已经限制了上限,对读书的态度才是关键。之前提到了,有些人就是被这些成年人并不在意的小事给毁了,家长都以为这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或是像我父母这种根本就不知道我是有被欺负的。我觉得因为在这种环境就放弃读书是很可惜,很不值的,但凡想脱离这个环境的,就应该更努力地读书,而不是和它们纠缠,玩所谓的“势力”。这是一种很不聪明的决定,但一个心智成熟的初中生,就应该承担自己的决定了,是再忍一忍好好学,还是彻底放纵自己,做人本就应该对自己负责,全都怪环境不好也不太合适。
本来想证明考三本也没那么难,因为从学习难度上来说,怎样都称不上难,扯了这么多反而显的乡下学校能正常上高中都不容易了啊。我表述能力不太好,所以写的很乱,也没有写出乡下学校糟糕程度的万分之一,我想表达的是,环境确实对人影响很大,但那不是全部,这都不是借口,想进取总有办法的。
如果有还在被这种环境折磨的人看到了这个混乱的回答,我想告诉你,这些混蛋在你往上走几步后就再也不会接触到了,好好读书是摆脱他们最好,最快的方法,不要因为在这种环境就给自己找借口,虽然每个人天分不同,但上个本科,是应该的。
支教后才知道,教育资源的差异有多大。
几年前有一次我一个在某一本大学当辅导员的朋友,看到我手机上一个妹子的照片,希望我介绍给他。
我介绍了,妹子也羞羞答答的同意了。后来两个人没成。理由是,男方听到女方的三本学历,认为她是个不上进的人。
我当时内心很复杂,但是说不上来怎么怼。我从小在全省排名第一第二的初中高中,高考考了个211在同学中也够不上中游。这么看来,好像三本确实不是很好。
但我心里不愿意承认这件事。事实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几年后,我来到了一个小县城的高中支教。来了之后,这儿的孩子们看到我的一本学历简直双眼放光。我也一直鼓励他们,只要好好学习,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改变生活。
可是开学没多久,我们班上就走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读了。说根本没希望,我当时还挽留过他们但是失败了。
又过了一阵儿,我才听说,这个学校的上一届高三。全年级凭文化课上二本的只有个位数。
对,就是几个人。
剩下的都在努力走艺术,也不知道走的怎么样。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以为这儿的孩子都不学?
我必须要告诉你,不是!至少我带的班,多数孩子都在认认真真学习,从早到晚。上课的头一直抬着。
有人会说了,是不是缺钱,那捐钱呀!
不,虽然我们在支教地,但是国家给了很大的扶持力度。学校有新教室新操场,甚至有的还装了多媒体。
真正缺的是优秀教师的资源。
我们一个年级,就我教的科目,真正的高中老师只有一个。剩下的都是从初中顺着带上来的。
历史老师,有以前体育老师转过来的。
其他地方有的老师备课,夹着练习册就看自习去了。还有极个别的,让孩子抄PPT,念念课本,自习。各干各的,好不自在。
再加上原本的生源也差。有的学生上高中了,不知道一减负三是多少,不知道主谓宾。
再想想我的高中,都是全省的名师,高考押题,讲课,各方面经验爆表。而我的同学,都是中考的佼佼者。以至于我高二高三随便学学,就上了一本。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无论国家和爱心人士捐多少钱。事实就是,没有哪个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愿意来小县城来山里,远离繁华的都市和家人去教书。
回归正题。
所以,你问我,考一个三本有多难。对我高中的同学来说,可能高二去考都不止二本。但是对于我现在在县城里带的学生,二本线就已经真的是他们认真学习三年,竭尽全力。考个三本,也代表孩子认真学了,不是毫无所获。三本过了,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可以逃离打工,继续学习。
那你觉得三本算什么?
希望大家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摸爬滚打到现在。
谢谢大家关心。
看到底下很多同样地区环境出来的孩子们的留言,我能理解,更多的是心疼。希望你们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希望你们可以肯定自己,可以勇敢的继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国家现在也在持续给各种资助。当地的领导和老师们也很关心,想尽办法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强调一下,转发请事先商议。
不希望我的一片好心被有些人私自拿去当吸引流量的工具。
谢谢。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去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同时,根据 2018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 2017 年的抽样调查,15-19 岁的年龄段约占总人口数的 5.17%。
我们做个粗枝大叶的计算,就当 15-19 岁群体中,有五分之一在 2018 年达到大学入学年龄,大概是总人口的 1%。百分之一乘以十四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一千四百万,其中大概三分之一的人能得到普通本科教育,也就是达到「三本」及以上。
在出生时,我们都刮开一张彩票,命运给每个人或多或少的禀赋,无论如何,总有一半的人得到了中位数以下的馈赠。有一半的人,智商低于另外百分之五十;有一半的人,家庭财富低于另外百分之五十;有一半的人,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如另外百分之五十。
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低于百分之五十,最终依然在追求更好的教育的道路上,走在了前三分之一。
看到这个问题下有很多认真的讨论,其实是颇为欣慰的。在知乎上,有太多优秀的人,985 和清北是真的有,青椒和年轻的管理者也活跃在这里。但同时,也必定有人拼尽全力,超越了一切与生俱来的局限,跨域了先天伴随着自己的一道道壁垒,最终来到一个名字并不煊赫的学校。他们的确非常了不起。
你问,考一个三本有多难?
我说,人生的每一处精进,都来之不易。
如果你是一个歪果人,考不上三本简直滑稽。
如果你是一个京沪或某些并不贫穷的大加分族群。考不上三本,大概是没怎么用心学。
如果你是福建这种相对好考的省份,考不上三本,大概是学的不够用心或确实有点笨。
如果你出生江西安徽这种三本线一度快有福建一本线高省份的普通家庭,考上三本还是要用心学的(普通智力)。
如果是贫困乡村,周边同龄人早早辍学打工生子甚至流行读书无用论。考上三本确实困难,而且三本学费略高可能直接走大专甚至不学。
我国很多省份只有一半的年轻人会参加高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