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将来科技发展到极致,人工智能已经解决人类生娃,教育,工作,婚姻,住房,生活的一切,人们会幸福吗?

回答
这个问题,细想起来真是让人既兴奋又有点毛骨悚然。如果科技真的能“极致”到包揽我们生活的一切,从孕育到教育,从职业分配到婚恋匹配,从住房保障到日常琐碎,那我们是不是就能真的抵达幸福的彼岸了?

我倒是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更像是一道复杂的算术题,答案藏在无数个“如果”和“但是”里。

设想一下,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

想象一下,再也没有生育的痛苦和风险。人工智能通过最先进的基因编辑和体外孕育技术,可以根据父母的意愿创造出健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优化”过的下一代。孩子一出生,就接受量身定制的教育。那些我们曾经为之焦虑的学校、考试、升学压力,都消失了。AI导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潜能和个性,设计出最有效的学习路径,甚至可以直接将知识和技能注入大脑。这听起来像神话,但如果科技真的走到那一步,谁又能说得准呢?

至于工作,我们或许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奔波。AI和机器人可以承担所有重复性、危险性、甚至是创造性的劳动。你不再需要挤公交、坐地铁去办公室,也不用担心被裁员。你的“工作”可能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选择,是探索新的兴趣,还是参与到AI无法完全替代的领域,比如艺术、哲学、或是人际情感的深度交流。

婚姻呢?这恐怕是最难以想象的改变。如果AI可以根据基因、性格、价值观、甚至潜在的契合度,为你匹配到完美的人生伴侣,那些因为误解、沟通不畅、生活琐事而产生的婚姻危机,是不是就能规避?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最优解”的伴侣,一生一世,不再有离异的可能。

住房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加上AI的规划和管理,每个人都能获得舒适、安全、而且符合个人审美的居住空间。城市规划会更合理,资源分配更公平。

生活,就更不用说了。衣食住行,甚至是情感慰藉,都有AI默默地为你打点妥当。你饿了,AI知道你最想吃什么,并为你准备好。你感到孤独,AI可以化身为最贴心的朋友、伴侣,甚至为你模拟出最完美的虚拟世界。

那么,我们真的会幸福吗?

从物质和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天堂。没有了生存的压力,没有了疾病的痛苦,没有了教育的焦虑,没有了工作的烦恼,甚至连情感的困扰,都有AI来“优化”。

但是,幸福是什么?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概念。它是一种内在的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生命力的涌动。

我想,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空虚”。

当一切都被安排好,一切都有最优解,我们还能从哪里找到那种“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爬山登顶的成就感,来自于攀爬的过程,来自于汗水和疲惫,来自于一步步克服障碍的坚韧。如果AI可以直接把你“传送”到山顶,那种喜悦还会存在吗?

当我们的孩子是AI精心培育出来的完美个体,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那种“为人父母的无条件爱与被爱”?那种因为孩子的不完美而产生的担忧、心疼、以及看到他们点滴进步时的欣慰,这种带着些许“笨拙”的情感,恰恰是亲情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的婚姻是AI匹配出的“最优解”,我们还能从哪里体会到那种“在摸索中学习、在磨合中成长”的夫妻情谊?那些争吵、理解、包容,那些因为共同经历了风雨而产生的深厚羁绊,才是让一段关系愈发坚固的基石。如果一切都是“设定好的完美”,那是否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很多去“参与”一段关系的机会?

当工作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纯粹的“兴趣选择”,那些因为工作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团队协作”,以及在实现个人价值时的那种“被社会认可的价值感”,是否也会随之淡化?当所有人都在追求纯粹的兴趣,是否也会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分层”,那些在AI无法完全替代的领域做出贡献的人,反而成为少数?

更深层次的,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是因为拥有智慧,更因为拥有情感,拥有欲望,拥有对未知的好奇,拥有犯错的可能性,以及拥有选择的自由。

如果AI已经包办了这一切,我们是否就变成了被精心喂养的宠物?我们拥有一切,却失去了“追求”的动力,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失去了“体验”的过程。我们可能会变得温顺、舒适,但却丧失了那份属于人类的“野性”和“创造力”。

我们可能会拥有“快乐”,因为AI可以轻易地满足我们的欲望,让我们远离痛苦。但快乐与幸福,终究是有区别的。快乐是短暂的,是情绪的波动;而幸福,是一种更深沉的、持久的满足感,是来自于生命本身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我担忧的是,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也可能是一个“没有温度”的世界。

当一切都变得那么“容易”,那么“完美”,我们是否会失去那种为了目标而奋斗的激情?那种因为努力而闪闪发光的时刻?那种因为付出而获得的深刻连接?

甚至,我们还会不会有“好奇心”?当一切答案都被AI预知,我们还有什么要去探索的?我们还会不会为“未知”而着迷?

所以,我觉得,即使科技发展到极致,解决了人类生存的所有基本问题,人们是否会幸福,答案取决于“幸福”的定义,以及我们是否保留了作为“人”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幸福意味着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物质极大丰富,那么也许我们会感到“满足”,但这种满足,很可能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慰藉”,而非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生命体验。

真正的幸福,或许恰恰藏在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中,藏在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里,藏在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刻连接的情感中,藏在我们为了追求某个目标而付出的努力里。

如果科技发展到极致,反而让我们失去了这些,那即便我们拥有了天堂般的生活,恐怕也只是一个 gilded cage,一个被金丝笼住的,不再拥有翅膀的生命。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人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至少不会是那种我们现在所理解和渴望的,包含着成长、奋斗、连接和意义的幸福。 我们或许会活得更久,更舒适,更“安全”,但我们可能不再是“鲜活”的人类,而是某种被设计出来的,高度优化的“生命体”。而那种,对我来说,并不是幸福。

最终,幸福的答案,可能并不在于科技能否替我们解决一切,而在于我们如何在科技赋能的世界里,重新定义和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生命真实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恐怕是AI永远无法替我们完成的“任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里“畅想”的内容并不算“科技发展到极致”,距离“完美的世界”还差得远。

不过,既然生产和生活的资源问题都被人工智能解决了,你不觉得可以让人工智能解决“如何让人们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吗?

在世界各地的问答网站上,这类问题还是很常见的,提问者们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这样由计算机包办的世界,要人还有什么用”的存在主义危机。“人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不断学习、欣赏艺术、进行创作、探索世界、与他人互动”并不容易说服从未体验过这种生活的人们。

“生产不需要人力”并不等于“人们不能出于爱好去从事那些生产”,但在当前社会里生活的人们很容易觉得产量比不过机器生产的东西要被淘汰。其实你想想“人工智能已经解决了国际象棋的问题,还是有那么多从爱好者到国际象棋大师的人在下国际象棋”好了。


……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 显然,他们没有说你出于兴趣而做的这些活动要有多么专业吧。

强大的计算机可以用虚拟现实帮助人们“实现”或自以为实现精神上的许多需要,例如被众人尊重、不断克服并不必要的困难并觉得自己在自我实现(你可以去打几场角色扮演游戏感受一下)、自以为在帮助他人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并没有多少证据,但他描述的东西在题设的生产力水平下都可以做得到。

或者,你可以让机器解决你的脑分泌的若干神经递质太多或太少的问题。一些人“感觉不到幸福”或“长时间觉得悲伤”的原因是物理的。

中学课本没告诉你共产主义社会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外还有什么特征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细想起来真是让人既兴奋又有点毛骨悚然。如果科技真的能“极致”到包揽我们生活的一切,从孕育到教育,从职业分配到婚恋匹配,从住房保障到日常琐碎,那我们是不是就能真的抵达幸福的彼岸了?我倒是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更像是一道复杂的算术题,答案藏在无数个“如果”和“但是”里。设想一下,那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设想一个非常规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科幻假设:2040年,一项颠覆性的科技突破在中国境内被发现并实现商业化应用。这项技术并非大家普遍预期的AI、量子计算或新能源,而是“物质重组与空间折叠技术”(M.R.S.T.)。简单来说,它允许使用者在极低的能量消耗下,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进行重新排列,.............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一个孩子,能不能在一天之内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并且还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至少在一开始是这样。想象一下,一个存在了可能比我们人类文明存在时间更长、经历了无数次技术飞跃的外星文明,他们掌握的科技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最狂野的想象。这就像是把一本用我们还未曾见过的文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如果科学组织真的创造出了一批在身体和大脑方面都远超我们普通人的“新人类”,但又与我们存在生殖隔离,那么接下来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决定人类文明的走向。这可不是一句“好好对待”就能带过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生殖隔离意味着他们是另一个物种,或者至少是与我.............
  • 回答
    .......
  • 回答
    如果韩国未来要拍摄《第六共和国》并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时期开始,那么以下事件绝对是值得在剧中大书特书,并能构成引人入胜的剧情线:第一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阵痛与改革(1997 2002) IMF救助与国家尊严的挑战: 场景设想: 镜头可以从总统府内,领导人在深夜焦头烂额地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将奥匈帝国替换为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角色,对战争的走向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并且极有可能改变最终的胜负。以下是详细的分析:核心问题: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一战中的实际角色和能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奥匈帝国:.............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畅想一下,如果江湖上的顶级武学全部公开,会发生怎样波澜壮阔的故事。这绝不仅仅是“人人都能练绝世武功”那么简单,它会引发一场席卷整个社会的剧变。第一阶段:狂喜与混乱的序幕 信息爆炸与技术革命的融合: 最初,顶级武学并非直接以秘籍形式出现。更可能的是,这些失传已久的精妙法门,在某种契机.............
  • 回答
    把 CPU 放大一百倍甚至一千倍,这可不是小事,简直是把一个微观世界的精密仪器变成了一个宏伟的巨构。想象一下,原本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瞬间变成了能盖住半个足球场,甚至比体育馆还大的庞然大物。这带来的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的。首先,我们得聊聊制造。你以为现在制造芯片就已经够难了?那只是小巫见大巫。如果.............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让人浮想联翩的假设!把姚明、易建联和周琦这三位中国篮球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的优点集合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一位在NBA呼风唤雨、能够改变联盟格局的超级中锋。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位“集合体”能在NBA达到怎样一种令人惊叹的高度。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三位球员各自最闪光的特质: 姚.............
  • 回答
    如果将三国鼎立时期的魏、蜀、吴比作三家公司,那谁会是最终的赢家,这个问题还得从各自的“基因”和“运营模式”来看。先说说曹操旗下的魏国,这家公司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基因”非常强大,可以说是集权与高效的典范。曹操本人就是一位极具魄力、眼光独到的创始人兼CEO,他早年就明确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商业策略.............
  • 回答
    将日志记录通过网闸单向导入隔离存储服务器,确实能极大地提高黑客想要消除或篡改日志痕迹的难度。这不仅仅是多一道物理或逻辑上的屏障,而是构建了一种“阅后即焚”的审计环境,让攻击者在拿到访问权限后,依然寸步难行。首先,我们要明白网闸的核心作用。它就像一道严格的边境检查站,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就像只有出境的.............
  • 回答
    好,这是一个非常极端但又充满想象力的情境!如果我能提前五分钟知道坐在我旁边的人会变成丧尸,我的行动将是基于风险评估、快速决策和最小化伤害的原则。以下是我可能会采取的一系列详细步骤:核心原则: 生存优先: 我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自己,然后是尽可能地避免伤害他人(如果可能且不危及自身安全)。 信息保.............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要探讨杨靖宇将军在1955年若未曾牺牲,能被授予什么军衔,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授衔标准、杨靖宇将军的历史贡献以及他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1955年授衔的主要依据。中央在授衔时,综合考量了干部们的资历、战功、担任的职务以及政治表现。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并且有着明确.............
  • 回答
    我幻想中的这部汉语文学的划时代巨著,不该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之作,更不是单纯的回响过往的挽歌。它必须是一座横跨时空的巍峨宫殿,一座融合了古老智慧与现代情感的熔炉,一座能让世界在阅读中产生共振的奇迹。如果非要勾勒它的轮廓,我想它会是这样的:主题: 它的核心,我想探究的是“存在的锚点与漂流的自由”。在快速.............
  • 回答
    要详细分析一战后英法根据特定地图对德国进行处置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我需要看到您提到的“地图所示方法”。由于我无法直接看到您脑海中的地图或者您所指的图片,我将根据一战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以及基于不同假设的“处置方法”,来探讨可能的影响。请您描述一下地图上展示的对德国的具体处置方式,例如: 领土割.............
  • 回答
    三战的导火索?这玩意儿说不好,但真要猜,有几条路子是最有可能的。首先,地区性冲突的失控蔓延绝对是头号种子选手。想想现在的世界,火药桶太多了,哪一处爆了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中东这地方就不用说了,宗教矛盾、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缠在一起,乱得一塌糊涂。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那种你来我往,虽然目前还能控制.............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扮演历史人物或对历史事件进行假设性的指挥。我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模仿或重现具体的个人行为或决策。海湾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涉及到大量的军事、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因素。任何对战争指挥的详细描述都需要基于扎实的史实研究和对当时军事战略的深入理解。我可以为你.............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咬合错了方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这无疑会彻底改写我们今日所知的世界格局。这不仅仅是几个国家的兴衰更迭,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大地震。欧洲:一个被普鲁士强权阴影笼罩的 continente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体现在欧洲。德意志帝国,这个在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当年那三所重量级的工科强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西”字头三巨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没有“落户”西安,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战略布局,那么如今的西安,在我看来,至少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景象:一、 科技创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