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些和咱们好像生活在平行宇宙的人,我们不用争辩,拿事实说话就好。
东西线德军的装甲力量对比
1944年,西线的德军装甲师只有8个?西线装甲师是残废?西线装甲师没有东线完整?
抱歉,诺曼底战役期间西线的德国装甲师有党卫军第1、2、9、10、12、17装甲师。国防军第11、21、116装甲师、装甲教导师在内的共11个装甲师,附带3个重型坦克营。以503重型装甲营为例,他可是第一个满编45辆虎式后补充了12辆虎王的王牌装甲部队。大部分装甲师都能达到100辆以上的基本满编状态。除了刚抽调的SS 9、10两师,但是算上突击炮两师也能基本满编。(SS17除外,只有37辆突击炮,没有坦克)
西线德军截止6月10日保有1554辆坦克(39辆3号、758辆四号、655辆五号“黑豹”以及102辆“虎”式重型坦克),党卫军第9、10装甲师另有34辆四号坦克以及40辆黑豹坦克(加上突击炮接近2000辆)。如果说这些部队装备11个装甲师算是装备缺乏,那东线的装甲师可以干脆解散了。
同期东线德军的装甲力量24个装甲师附带6个重型装甲营。数量为西线装甲师都两倍以上,如果说西线德军严重缺编,那这东线坦克也得有3200辆以上吧?事实上呢
算上突击炮也仅有2073辆,相比西线的优势也就是虎式坦克更多。原因很简单,比西线多了三个虎式装甲营,你觉得东西线装甲力量的比较怎么说。
质量上,除了21装甲师、党卫军12师(青年师)是重建或新建外。党卫军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是当之无愧的王牌部队。党卫军第2师是著名的帝国师。党卫军第9、10师来自东线。第116师由两支被打残的装甲部队合并而成,第11装甲师则是德军最早的装甲部队之一,下属部队参加过法国战役、巴尔干和苏联的作战,质量精良。
至于步兵师说的还算在理,西线有大量7开头的缺编步兵师。这些部队兵员不足而且兵员质量差,很多都是东欧人。但是其他的步兵师,比如在西线鹤立鸡群的352师不比东线步兵师差多少。352师糅合了三个东线残存步兵师的士官和军官在补充了新兵后达到了12000人,352师的设定本就不是西线的海岸防卫师,而是一线野战师,在诺曼底战役前第352师接收了717师一个团和一些东欧俘虏后达到了17000人左右。
而此时1944年,东线德军也几乎换了一茬。真正的老兵又有多少?剩下的老兵大部分也是42-43年参战的。事实上大部分也都是新兵,只是比西线的海岸防卫师好些,王牌师多一些,普通步兵师相比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了,兵员略好于西线普通步兵师。
但是你要是说装备缺乏且恶劣,那就有点问题了。西线德军在45年前可没有缺过枪弹,而且相对于东线,西线一直都是优先补给。换句话说东线和西线同时缺子弹那是要先给西线的(从坦克补给可以看出来,东线有的坦克师只剩下几辆坦克都拿不到补给,西线重建的坦克师都能基本满编),直到1945年西线才开始成规模列装意大利和荷兰步枪,并且缺乏弹药。要真说缺,缺油倒是真的。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西线的德军步兵师,一帮人在大谈兵员不足,或是装甲师怎样怎样的,压根不贴题啊!
真正导致西线德军步兵师战斗力差距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战术机动能力方面,被英美给彻底比下去了。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就是西线德军确实比较缺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本身的补充兵员经历了41、42、43年东线战场的消耗之后,其实已经开始不足了。但另一方面,也跟德军高层对于东西两线作战的整体预估,以及对于英美军队战斗力的轻视所导致。因此一直到44年下半年,德军才真正把手头上有限的补充兵员更多地向西线倾斜,但此时英美已经成功开辟了西线战场,并且在法国站稳了脚,再想翻盘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在此同时,由于对于一开始英美西线主攻方向始终判断不明确,导致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大量的兵员集中在对轴心来说很重要、但压根不在英美主攻方向的北欧进行布防。这就导致留在法国以及低地三国驻防的兵力不足,由此才导致了隆美尔跟龙德施泰特关于到底应该选择滩头防御还是纵深防御的争吵。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德军步兵师在有限的兵员,加上机动能力不足,并且在英美的战略轰炸下根本无法在有限损失的情况下完成战略机动的情况,都只能选择以静态防御为主。说白了,就是用回在二战初期被德军自己撕得稀巴烂的堑壕战又给拣了回来用。但此时英美军队不光有着比德军更多的装甲师,同时即便在步兵师内部,在实现大量摩托化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装甲营去进一步加强。因此英美步兵师无论是在攻坚能力、战术机动能力方面,跟当时德军步兵师的对比优势,甚至超过了二战初期德军跟它的对手之间的差距。
我在以前的另一个回答里也曾经说过,尤其以美军来说,实质上并没有像德军或苏军那样对钳形作战模式中对防守和突破部队之间的明确划分。美军往往会充分利用自身摩托化之后的机动能力优势,一字排开齐头并进,一旦其中一点形成突破,后续的部队马上就会迅速进入并往纵深方向持续推进。所以德军步兵师在面对这样的进攻时,明显要比东线要更加脆弱,卡昂战役之后的法莱斯口袋,还有突出部战役后期英美的反击,无一例外都是德军全面溃败,扔掉大部分装备仓皇逃跑为结束。
而且机动能力上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放大步兵跟随支援火力上的差距。美军不仅实现大部分的火炮摩托化,甚至还有大量的自走化火炮。同比德军手上只有数量有限、而且牵引吨位差不少的履带或半履带牵引车辆,因此导致德军的火炮支援往往在运动战中是完全脱节的。而二战初期,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因为德国空军在空优的情况下,能利用斯图卡来进行近接空中支援。但到了44、45年,德国空军自己都难以自保了,更不用说去给可怜的德军步兵师提供支援了。反观英美这边,可以直接通过空军下派到师一级甚至团一级的空军地面引导人员去协同空军对步兵师作战的支援,这里面就包括了P47、P51这些战斗/攻击机,甚至还有B24、B25、兰开斯特等这些原本干战略轰炸的活,但随着44年底、45年初法国彻底解放,而且德国境内已经没有太多战略轰炸目标的情况下,也纷纷加入到对地支援的豪华套餐里。
所以,总括来说,西线德军步兵师虽然是有点差,但更多是因为跟更强大的对手对比的情况下,才会带来很差的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