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是怎么发现的吗
我和同学结伴去香港玩,但是到酒店后因为一些原因没法入住了,当时又找了很多大酒店都不行,那些街边的小酒店,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去。
就在我们俩准备好在便利店过夜的时候,突然想起来,xxx(我室友)是香港人啊,放暑假了她应该在家吧。。。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她
她很震惊:“你们在香港!”然后就让我们发定位她来接。她自己开车来的,还埋怨我们怎么来香港也不和她说一声。
我们和她说了我们的悲惨经历,问她有啥解决办法没有,她说她也没在香港住过酒店啊,于是就说让我们去她家住(她说了她爸妈最近都不在家)
重点来了!!!
因为我也不了解香港,只知道高中地理老师说过香港人口很多,导致房屋紧张,寸金寸土的,很多都是一家人挤很小一间屋。我当时还觉得很不好意思,人家住的就够挤了我们还要去添乱,但是也没办法了,只能万分感谢她然后第二天找酒店。
结果,我发现越开越不对劲,怎么两边都是豪宅别墅啊,她这么有钱吗?平时也不觉得啊?直到进了她家门…我觉得我当时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不知道这么没出息的一面有没有被她看见
她家真的…好大…好大…好大(原谅我没见过世面,只能这么形容)我尽力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所以只看见了她家的一部分,已经震惊我全家了,我所能看到的是三层,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这个面积放在香港应该是天文数字的贵了吧。
后来我实在耐不住好奇,自己定位了一下,她家住的地方叫浅水湾,就是富豪聚集地(网上查的是这样,有更了解的同学可以指错)
我仔细回想,她平时也会和我们一起吃路边摊,还吃的可香了,双11也是一起拼单一起算折扣,穿的用的也就比我们好了一点,我一直以为她家只是中产啊!!!
我问了为什么她会选择来内地上大学,她说因为爷爷奶奶就是年轻的时候从内地去的香港,年纪大了就一直有思乡情结,但是她哥哥已经被送去国外上学了,于是就希望她可以回内地上学,而且她自己就不爱出国,就来内地上学了。
我:那你为什么不在香港上呢
她:香港才几所大学啊,竞争那么激烈,我成绩又一般的不行,还是回内地吧。关键是我想上离家远,又不用出国的大学。
我的内心os:你成绩一般的不行?你成绩甩我多少了你知道吗!!我一直自认为很努力的在中游漂浮,你说你成绩不行!!!
那么那么大
我们四人寝,宿舍长来自美丽的白山黑水吉林的东北小姐姐那么飒那么美还富有。
二号床来自风景如画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的漂亮妹妹,刚到寝室出手就是进口饼干进口巧克力,毫不夸张的讲我大学之前看到费列罗这个巧克力还是广告上。而她一来就分我一盒,老天爷,我当时真不知道这个这么贵。
三号床是我来自中部平原大省河南,俺初次见面也没跟恁带啥好东西,这是俺自家做类圆葱酱,好几种口味类,恁都尝尝。
四号床是湖南省的辣妹子,特别能吃辣还不长痘。
我的生活费应该是最低的1200,她们虽然也声称生活费一千多。
但我不信,你能相信生活费一千多的大学生一个星期喝三次喜茶,还能买上一两双阿迪耐克的鞋,还能周末时不时去吃海底捞,还能跟着李佳琦买买买?
我是近视又不是眼瞎。
据我从吃穿用度分析,宿舍长家跟2号床家境应该不相上下,甚至隐隐胜出一头属于中产吧。
然后是小康+的湖南妹子,最后是我在温饱线上挣扎。
大一国庆,宿舍长邀请我去她家玩两天,我倒是挺想去但我还得回家收玉米,只能算了。
回到家视频的时候,宿舍长家我也不知道那是别墅还是大平层,一水的木头家具我也说不好那是红木还是啥,人家的萨摩耶干干净净,我家小土狗刚从鸡窝里窜出来。
苏州妹妹家到是寒假去玩了,她家不冷哦有地暖。带我吃了苏帮菜,听了评弹还去逛了拙政园留园寒山寺等。荷花酥挺好吃的,海棠糕就吃不来了生煎汤包也是甜口的吃不来。我也才知道原来苏周到上海虹桥只需要二十多分钟那么近,苏州妹妹绝对是低调了人家在上海还有个小公寓,原本我还以为住的是民宿。
总之十多天让我享受了人类高质量生活。
湖南妹子了解较少,她的好朋友是隔壁宿舍的嘛,和我们成双入对的时间就少了很多。根据她有时候和苏州妹讨论买化妆品之类的,所以她的家境绝对优于我。
只有我是来自农村的“土猪”,不过人家城市的白菜确实水灵。
我也是脸皮厚,所以对贫富差距看的很开,海底捞一个月去一回还行,多了我也顶不住,就直接说没钱不去了。奶茶喝不起喜茶,学校旁边蜜雪冰城多的是,它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它勾兑。
疫情封校大家都得吃食堂,谁也出不去,那可能是我和她们消费最同步的时候了。
现在不行了,解封了,我们又不在一个档次了。
学生嘛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没必要跟人家比这比那的,人家家里有,说明人家父母运气啊头脑啊勤劳啊肯定是有哪方面胜过咱的,我们就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工作,争取让自己和父母以后过的好。
四人寝,我有两个舍友在申请贫困和助学。
另一个室友刚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请她吃了200块的火锅,她说觉得男朋友好好,请这么贵的饭。刚刚她和男朋友打电话,说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在家里加一间衣帽间,小小的就好,放满衣服。
我听见她这样说突然就好难过。我家里也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花钱从来缺不了我的,想买什么也不需要过多去考虑价格,我一个人去吃火锅会超过200块钱,从小家里也有衣帽间。
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感觉自己的家境好,上大学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室友一开始跟我说过,你好有钱呀。我以为是玩笑或者客套,后来才知道她们是真的这样觉得。
不过室友们人很好,我是寝室长,干的活却是最少的,东西多,占的公共区域她们也从不抱怨。她们会带我去学校附近便宜又好吃的小店,会教我怎么辨认蛐蛐和其余的小虫子,会抓住宿舍里的蟑螂。
我很有福气,大学遇见她们。所以也会悄悄地给空调充电费,每次返校都会给她们带很多特产零食。
下个学期我不准备住学校了,但我真的真的很感谢有幸遇到她们。
祝好。
算大吧。
但是这没有给我们造成任何困扰。
我的室友们绝对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棒的姑娘们。
几年前我还在读研,宿舍四个姑娘。我家做生意,算条件不错的,b和c姑娘都是三线城市小康家庭的独生女,相对过得也挺宽裕,a姑娘是保送的,家里单亲,有个上高中的妹妹。她爸爸在一次单位的事故中去世,妈妈靠着打零工和爸爸留下的赔偿金供她读完了大学,大四那年她接受学校保送,来读公费研究生,但是生活费要自己赚,因为她妹妹也快上大学了,家里正是要花钱的时候。
我为什么说她们是我见过最棒的姑娘呢?
先说a姑娘,我对她的评价就是:如果我是男人,一定会娶这样的老婆。
a姑娘长得漂亮,成绩好,性格和善直爽,除了家境几乎无可挑剔。
开学的第一个月,大家就通过平时的花销和生活用品衣服化妆品这些的看出彼此大概的家境了,也都知道a姑娘并不宽裕,刚开学就找了两份兼职,加上学校的研究生补助,每个月还要挤出钱来给她妹妹做生活费。
a姑娘从来不避讳这件事,总是坦坦荡荡的。
她衣服不多,看起来穿了有几年了,但很干净很整齐,她的衣柜里永远是淡淡的洗衣粉香气,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叠得方方正正,永远大方得体。
护肤品简单几瓶,摆在书架旁边。没有乱糟糟的口红散粉修容那些的,出门就是水乳拍一拍,基本纯素颜,也还是很漂亮。
从来不会为了兼职逃课,比我们宿舍任何一个都认真都爱学习,有余钱就买书,有时间就泡图书馆,上专业课可以侃侃而谈,说出很多我们还没来得及翻开的书(我好惭愧),有时候兼职耽误了时间,我半夜醒来会看到她床上亮着微弱的台灯,在读导师开出的书单。
一直都有人追求,其中不乏几个条件殷实的师兄,但她没有答应,问她,她就说齐大非偶,不愿意通过谈恋爱来改变目前的窘境,而且自己又要读书又要兼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恋爱,对别人不公平。
后来她换工作,要去一个挺专业的辅导机构面试,她就问我们说能不能借一个包。
“我就两个帆布包,不过我觉得面试可能需要一个好一点的包,你们方不方便借给我一下?我下午就回来,不会弄坏。”
她当时这样说。语气里有一点羞涩,但更多的是坦荡。
我马上拿出了我的一只香奈儿,b姑娘和c姑娘也拿出来了几只mk和蔻驰,让她随便挑选。c姑娘还拿出好几套适合面试的衣服给她搭配,因为她俩是同一个导师,关系特别好,而且身材差不多,衣服能穿一个号。a还是有点羞涩,见我们这么真诚,也不推辞,就诚恳地道谢,穿上去面试了。
回来之后,她把c姑娘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才还给她,把我的包也用纸巾连链条都擦拭过了才垫着塑料纸放在我桌上。
有一次她说:现在我条件不好,但起码有书读,已经很幸福了。我也羡慕好衣服好化妆品,要努力自己赚。总有一天我也能过的好,只是这一天会晚一点而已。
——毫不夸张,当时我们三个看着她,肃然起敬。对这样的姑娘,我们只有敬佩,还有自愧不如。
再说说c姑娘,这姑娘简直是个人间天使般的存在。
前面说过,她跟a姑娘是一个导师,关系特别好。
a姑娘兼职经常晚上才回来,c会发微信给她,让她帮忙带回来一个包子或者一瓶饮料这种两三块钱的东西,回来之后a必定不要钱。
c就每隔一两天拿出一个小蛋糕或者一些进口零食给a,让她拿着兼职的时候当早餐或者宵夜,要不就说自己衣服颜色买的不合适,拿给a穿(a姑娘皮肤白,穿什么颜色都很好看),再不就是说口红色号不合适,拿给a用。
a每次都拒绝,c就说:上次你帮我带的包子你也没要我钱啊,我能白吃你的,你就不能吃我一点东西吗?
a说你这个贵啊,c说贵不贵的不都是吃的吗?吃的东西流到肚子里还分三六九等?这些衣服我不穿就会浪费,难道白白扔了还值钱?
导师开出的书单,能借就借,能买就买,大部头的书c姑娘永远买两套,把其中一套放在a姑娘桌上,然后抱头鼠窜:不行呀,你成绩好呀,你看书吧,你帮我画重点吧,求求你帮帮忙吧。
关键c是那种很可爱很软糯的女孩子,她说出这样的话来永远都是非常平常的语气,让人找不到理由拒绝。
每次宿舍聚餐,为了照顾a,我们都很默契地买了东西自己回来煮着吃,c每次都会把a姑娘的那份钱给付掉。a姑娘兼职回来的晚,我们东西都买回来了,她总觉得不好意思,就自告奋勇地担当大厨的角色,我们三个拿着筷子围着一边等着被投食一边夸赞a姑娘厨艺好。
事后她要跟我们aa聚餐的钱,我们就集体装傻:哦?多少钱?买肉多少钱?我不晓得呀?是谁付的钱?你付钱了吗?你呢?我不知道多少钱,别给我钱。再说不是你掌勺嘛,掌勺的花什么钱?
一顿操作猛如虎。
最后说说战斗力极强的b姑娘。
跟c不同,b姑娘是那种脾气火爆但是心肠超级好的女童鞋。
a姑娘跟我们讲过,当时很多亲戚和邻居都指责她为什么不能大学毕业就工作,给她妈妈减轻一下负担,说她这样还要读书,就是自私自利。
我们表示十分费解和愤慨。
直到有一次,a姑娘的舅妈还是啥的给她打电话,用方言很快很大声地指责她,让她妈妈很辛苦之类的。
a姑娘手机坏了,有一阵子接电话只能开外放。我是北方人,基本听不懂,只觉得语气很不好。b姑娘是南方人,她听得懂啊,当时就冲上去冲着电话喊:你个老逼把嘴闭上好吧?要脸不要?人家女儿读书好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个老逼养不出这样的女儿你嫉妒吧?
这是她后来跟我翻译的,大概是这样。
a姑娘的舅妈在那头就跟被掐住脖子的什么玩意儿一样,收声了。
战斗力爆表。
还是这个b姑娘,有一次趁a不在,她很直接地跟我们商量,说以后的水电我们三个偷偷均摊,聚餐尽量在宿舍里,大家买了贵的衣服包包化妆品这些的,不要在嘴上刻意说了。
我和c姑娘当然举双手双脚同意。
a姑娘当然知道我们在背后的这些“小动作”,但她想摊钱没有人肯收。于是每次发工资她都会买些小零食分给我们吃,我们都会很高兴地吃。
毕业的时候,a姑娘考上了某系统编制,笔试第一,面试第一。
面试那天她穿的衣服依然是c姑娘的,背的包是我的。面试报班的两万块钱是我借给她的,她坚持要写借条,我坚持不肯,最后我们俩都哭了。
那笔钱她上班后断断续续还了一年多,最后还清了,还给我寄了好几箱特产。
毕业四年了,a姑娘凭着自己的能力,供妹妹读完了大专,还给自己攒了一笔小小的嫁妆。
今年春天,她结婚了。
我冒着被隔离的风险,跟单位请假,领过了好几道手续才去参加了她的婚礼。新郎是她同事,家境殷实,她婆婆说,我们就是挑媳妇人好,跟儿子过得好,就行了。
婚礼上,a姑娘美的不可方物,我和刚生完孩子的b姑娘,以及大着肚子的c姑娘,抱着哭成一团。
她说,她记得我们所有的好,记得我们对她所有的帮助。能遇见我们,是她贫苦生活里的幸甚至哉。
傻姑娘,她不知道,能遇见她,才是我们生活里的万幸。
我大学宿舍四个人,我和另一个本地妹子家里都是上海一般的工薪阶层。家里给一个月生活费一千块钱。
另外两位就一贫一富。
有钱的那位浙江人,家里做生意,卖袜子的。我04年上大学,那会儿她家身价就过亿了。每月生活费五千,大额支出另算。每次放假回来都给我们带很多自家产品,很可惜啊,我几乎不穿袜子的,没蹭到啥便宜。
贫困的那位来自安徽农村,父母务农,04年的时候家庭收入一年一万块钱,学费得贷款,报到时穿的是二手的高中校服,她表姐的高中校服,高一穿到大二。她家里不给生活费的,得靠助学金和自己打工,她表姐在上海打工,赚的也不多,有时候会资助她一两百块钱。
贫富差别嘛,呆久了其实也还好。我们读的师范学校,不是师范专业,但可以蹭学校的名头出去给小孩当家教,晚上陪读两个小时,五十块或者八十块钱。我们四个都干过,只是安徽妹子辛苦些几乎每天课后都出去,加上周末打工,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不止养活自己,还能寄钱回家呢。
富家小姐看上去其实也挺朴实的,有几件贵价的外套和鞋子,护肤品用的好一点,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
学生时代,贫富差别没这么明显的。我们会一起去七浦路淘衣服,去不夜城买水货手机和配眼镜。
我们轮流去肯德基打工,那时候收工了可以两块钱买一块原味鸡,事实上两块钱都不用,一口价十块钱拿个全家桶自己看着装。那会儿肯德基有一种胡萝卜面包,不搭在全家桶里几乎卖不出去的。每次我都拿好几个,次日在宿舍里拿平底锅不用放油,把鸡肉和面包干烤一下,够我们四个吃一天的。
要说差别,这些年就两个事儿有印象。
一是富家女买了个索尼的笔记本,说是因为好看,顺势把旧电脑借给了安徽妹子三年多。我想,她是故意的吧,不过那台索尼真就是个样子货,还不如旧机器来的趁手。
二是那四年里我们出门吃喝玩乐都是三个人分摊,不会让那妹子付钱。结果现在出来聚会,这个女人总是抢着买单。这就很尴尬了,单都是她买,我们仨就得费神,比如我每次去都带一瓶酒,不但拎着沉,还得费心换花样。
巨大 本科上海211 四人寝就我考研 其他全留学了 大一开始经常他们三个周末去吃饭喝酒蹦迪 我说我酒精过敏从来不去 因为一晚上就得一千块 消费不起 介绍女生给我我也不敢有啥想法 基本上看看pqy就怂了 平时日常最大差距就是穿吧 他们都是有奢侈品的 要么就是潮牌 我舍友们的鞋没有一千块以下的 最有钱的那个 鞋都上万块 而且买一双送对象一双 我很喜欢鞋 但是只有一双aj11和一双詹13 都是国奖的钱买的 现在皮都烂了还在穿
大一大二的时候一个人会难受甚至会哭 觉得一辈子也不如人家 而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很羡慕人家的生活 我山西小县城来的 他们南京福州乐清来的 完全两个世界 我以后也不可能留在上海 不过我们关系还可以 他们素质比较高吧 在我面前基本都不谈钱 我们都喜欢篮球 都喜欢詹姆斯 大二班赛我们四个全首发 打的都可以 而且都不独 最后夺冠了 只有一起打球的时候我才感觉比较有自信吧 后来我考研他们考雅思托福 平时只有晚上回去聊聊天 毕业以后再没见过 像是不同世界的人在大学这个时间点擦肩而过 让我有幸一瞥更好的生活 不过也仅此而已
比较有感触的是到现在我一个人吃饭点两个菜还是要狠狠心 说实话 活的挺没出息
五人寝,差距大到要自闭了。
上大学前我觉得我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境,因为身边同学都是差不多的消费水平,都会吃路边摊,吃五毛一块的零食,大学都交流起来大家生活费都是1500-2500左右。
大学在北京某财经211,不要脸地说一句高考分还挺高的。一个家境比我略好,但是还有三个室友生活费都没有上限哇,化妆品一桌子,买了很多口红似乎也不用,就是单纯的收集癖一样; 名牌包很多我牌子都认不出,寝室里有的放不下了直接地上堆着那种。
比较自闭的是出去玩,见到喜欢的衣服,小一千的她们直接就买了...我看到喜欢的,可我真的下不了手,我一个月就两千块钱,她们和我说咬咬牙就买了,我只能强颜欢笑说也没那么喜欢啦。她们人很好,有人过生日请了全寝室吃惠灵顿牛排...可是到我了我实在没那么多钱,这基本上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所以只能借口太忙了,在我能力范围内买了个五六百的蛋糕。后来她们过生日我也不大敢去了,我回请不起。所以理所当然地关系没那么好,可能也因为我自卑吧。
现在的日常就是我只能努力读书,因为我不想花家里大几十万出国,虽然出国可以申到更好的学校...她们家境差不多,以后又都打算出国,学校也无所谓,所以隔三差五出去买买买...
有时候就在想,分寝室可能真的是门学问吧;也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选了北京同档次另一所财经211,也许就会好很多吧。
--------------------------------第一次写答案画个分割线--------------------------------------------
考完期末这么久来更新一下啦。谢谢评论区给予鼓励的大家,现在心态好多啦。在宿舍呆的时间很少,基本上住在图书馆啦(并且遇到了个和我差不多条件的男孩子,还没在一起,但是会经常一起约图书馆hhh)。期末出来的成绩都还不错,最大的愿望是可以保研回包邮区呀。人各有志,我晓得我可能不是个适合学金融的人,我没有很想像评论区很多人讲的那样赚大钱,只想和喜欢的人一起岁月静好。最后还是谢谢各位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