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徐梦桃夺金,如何评价她的表现?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徐梦桃的一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是她多年坚持与付出的最好注解。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

首先,从技术难度和完成度上说,徐梦桃的表现堪称完美。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这个项目,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运动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助滑、起跳、空中造型以及落地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失分甚至摔倒。徐梦桃在决赛中,无论是她的动作的复杂程度,还是落地时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都展现了世界顶尖水平。她选择的动作本身就带有很高的难度系数,她在空中展现出的力量、空中姿态的控制以及最终落地的平稳,都说明她对自己的技术有着极其精湛的把握。这种将高难度动作做得滴水不漏,正是她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其次,心理素质方面,徐梦桃的表现是现象级的。这是她第四次参加冬奥会,前三次虽然都有奖牌入账(一次银牌,两次铜牌),但金牌一直是她的遗憾。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万众瞩目之下,肩负着打破零的期望,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在比赛中,她的几位强劲对手也都有出色的发挥,甚至在第一轮试跳中,徐梦桃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小瑕疵,这无疑会增加心理上的负担。然而,她展现出来的冷静和韧性,在关键的第二跳(通常是决定胜负的一跳)中,她能够调整心态,以更加稳定和出色的表现完成动作,这充分说明了她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这种在压力之下还能超常发挥的能力,绝对是冠军级别的表现。

再者,从比赛策略和临场应变上来看,徐梦桃也做得非常出色。在决赛中,裁判的打分是综合性的,包括难度、技术完成度和落地等多个方面。徐梦桃显然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且能够根据比赛的进程和对手的表现,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她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最高难度的动作而牺牲稳定性,而是在难度和完成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这种成熟的比赛策略,能够让她在每一轮的发挥都尽可能地稳定且有竞争力。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徐梦桃这位运动员身上所蕴含的“中国力量”和“奥林匹克精神”。她经历了漫长的职业生涯,多次伤病,数次与金牌擦肩而过,但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在热爱的事业上。她的夺冠,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实现,更是对所有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运动员的一种激励。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国争光的担当,都让她的表现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比拼,充满了人文的光辉。

总而言之,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上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的表现,是一场技术、心理、策略和精神力量的完美结合。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实力、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她的夺冠,是实至名归的,也是中国体育精神的一次精彩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她第四次出战奥运会,从温哥华到北京,经历了索契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徐梦桃终于圆梦了。

徐梦桃仰天长啸,泪流满面,高喊着:“我是第一吗?”“我们赢了!”这些年经历了多少伤痛与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徐梦桃至今难忘20多年前在烧烤摊上捡签子的时光,两三岁,徐梦桃还没有家里的四方桌子高,没上过托儿所、幼儿园,也没看过电视里的动画片。但她已经知道家庭收入的核心之一,就是那辆拉着牛羊肉、白铁签、炉子和调料盒的三轮车。

90年代的东北正在经历剧变,铅灰色的云砧下,无数大厦正在崩塌,对出生在36平小家的徐梦桃来说,过早地懂得把串肉的签子捡回来消毒,就成了一项现在看来颇为难得、但当时来说尤其重要的技能。

“从小到大,我没跟爸妈要过一件玩具。”徐梦桃说道。直到2009年拿到自由式滑雪的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后,徐梦桃回到鞍山老家时,依然在陪着父母出摊,早晨五点,一家人去大市场上货。回到家中切肉、穿串,等做完一天的备货工作,晚上五六点,把一大泡沫箱子的肉从楼上搬到马路边,支起架子,点起炉子,青烟从滚烫的火苗中腾起,飘摇进冷冽的空气中,一家人开始一天的生意。

烧烤摊的生意不算大,最开始的时候五毛钱一串,父亲在前面喊,徐梦桃在后面帮忙拿串,“一天也就挣三四十块钱,挣三十多块就挺高兴了。”徐梦桃的妈妈晚上会来接父女俩回家,东北常有温度自由落体的夜晚,偶尔遇到这种天气,徐梦桃就会跟父亲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可能还多卖二十。”

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把空的泡沫箱子放在货架前置的“倒骑驴”上,徐梦桃的父亲骑着车,一家人怀着丰收的愉悦,回家结算一天的战果。12点之后,徐梦桃给爸爸按腰,给妈妈按头,辛劳一天的父母在女儿的按摩中很快入睡,在这之后,徐梦桃才进入梦乡。

“现在我都感觉很怀念,每天挺幸福的。”徐梦桃的眼里带着回忆的光芒,却突然流下了眼泪,“说到这我有点想哭,就我家里虽然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感觉挺幸福的,我从来没有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或者因为什么冠军架子,就不陪他们去做烧烤。”

徐梦桃的童年也不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1990年,徐梦桃出生于辽宁鞍山,她的妈妈王凤丽是知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的外甥女,面对这个新生的生命,刘兰芳想起陶渊明的典故,用“梦里遇陶公,笑看红尘事”这句诗,给她取名为“梦桃”——希望她能遇到自己的桃源梦境,快活似仙。

这个美好的愿景没有完全成为现实,在发现桃花源之前,徐梦桃一家还是要为生活起早贪黑。刘兰芳觉得徐梦桃是块搞文艺的料:“这孩子的嗓音独特,表演能力也不错。”徐梦桃也曾在纸上画下一栋栋小房子、小别墅,和爸妈说“长大了我要给你们买房子。”

但最后,徐梦桃还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家里的电视机成天对准中央五套,徐梦桃也早早地把邓亚萍当成了偶像:“因为那会儿最火的就是乒乓球,然后总是升国旗奏国歌,特别有印象。”小时候的她还在遛弯的时候站在石阶上,让妈妈在旁边唱国歌,仿佛她就是电视里夺冠的运动员。

热爱体育的徐学君很早就发现了徐梦桃的运动天赋,带她去打疫苗的时候,旁人看到年纪小小的徐梦桃活泼好动,就问徐学君:“要不让你女儿去练体操?”一应一和之间,徐学君很快就打定了主意。除了对体育的热爱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徐梦桃通过体操锻炼形体,纠正她当时的罗圈腿:“因为她走路走得太早了,九个月就开始走了。”

可能是小时候吃多了牛羊肉,也可能是天生就能做“一字马”的柔韧性,徐梦桃四岁半就进入了鞍山体校的体操培训班,教练刚教了一节课,就对她颇为赞赏:“她很勇敢,很有悟性,眼睛里有光。”

一个月给体校50块钱,每天练半天,一年半后,平静的生活开始出现涟漪,教练开始给王凤丽打电话,让她女儿走专业道路。王凤丽当即否决:“那可不行,挺苦的,还耽误学习。”但教练就像发现珍宝的淘金者,锲而不舍地做王凤丽的思想工作:“他说桃桃是这块料,一比赛就能拿到奖牌,不走体育这条路可惜了。”

于是一家人决定让桃桃试试,把她送到了长春。

但徐梦桃似乎没有“试试”的概念,她刚进体校没多久,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冠军:“只要带过我的教练员都说,小桃子以后是奥运冠军。”正因如此,徐梦桃很早就种下了奥运冠军的梦想,“可能是我懂事太早了,我从没想过放弃,让我练啥我就练,好好练。”

2002年8月,徐梦桃在辽宁的体操省运会上拿下三金两银一铜,为家里带去了一万两千元的奖金,回家的路上飘着雨,父亲打着伞,徐梦桃的脸上画得亮晶晶的,兴奋地和妈妈通报喜讯。在缓解家庭压力、让父母倍感自豪之余,也让王凤丽觉得,女儿走职业体育的道路,好像也不是不行。

在当时的辽宁,体操并不是强势项目,虽然徐梦桃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但不久,她的身高就超过了1米6,不再适合女子体操项目。考虑到沈阳体院的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早在2001年就挖过徐梦桃,一家人决定,让徐梦桃转行。徐梦桃也以三金两银一铜结束了体操生涯。

徐梦桃的运动天赋和抗压本领在雪道上再次绽放,很快成为国家队主教练陈洪斌的关注重点,陈教练给她看空中技巧的资料片,徐梦桃看完后的第一反应是:“老危险了。”

但12岁的徐梦桃显然不会因危险而止步,三年后,她夺得第一个全国冠军,在2007年夺得第一个世界锦标赛冠军,并荣获当年的世界新人奖。但就在那一年,刚从跳台上高高跃起的徐梦桃,还没来得及飞到最高点,就不幸应验了那句“危险”——在着陆时,徐梦桃遭遇十字韧带断裂和内侧副韧带撕裂,赛季报销。

“挺尴尬的。”徐梦桃说道。

一方面,17岁的徐梦桃还处于滑雪生涯的上升期,而此前队内所有遭遇韧带断裂的选手,复出之后就再没有更出色的表现。另一方面,她也在担心父母会不会知晓这一消息,倒不是担心父母不让她练——这种事向来是她自己做主——而是担心他们从此悬着一颗心,看到她高高跃起的时候,再也不敢放下。

虽然刚进国家队半年,但队内非常重视她的伤病,把徐梦桃送到香港康复半个月,之后又接她去体育总局继续康复。徐梦桃没有时间担心,她要先养好近乎断裂的内侧副韧带,再接受前交叉韧带的修复手术。

粗针头直扎入腿部静脉,缝合创口的针脚像蜈蚣一样趴在腿上。手术之后,没经验的徐梦桃没等血液凝固,就拄着拐杖准备下地,结果刚走两步,伤口喷出的血就呲红了拐杖。“当时我都懵了,给我吓得。”

做完手术第二天,徐梦桃就开始了孤独的康复生活:“两星期的沈阳体院,两星期的北医三院,跟所有人一起在康复室里掰腿,嗷嗷叫。”

前交叉韧带的术后康复漫长且痛苦,哪怕是史泰龙这样的硬汉,也会一边掰腿,一边哭喊得像被夺走零食的小孩。作为潜力新人,徐梦桃的康复经费有限,她只能在北医三院对面住一间不带窗户的单人间,自己把拐杖塞到轮椅下面,把受伤的腿搭在上面,推着轮椅的双轮,转到医院门口,按下电梯键,到诊室接受蜡疗,然后自己到康复室练平衡。每到饭点,就花半小时移动到食堂,一天的康复训练结束后,再自己推着轮椅回到酒店。

2007年腊八节那天,这种单调循环的日程发生了小小的变化。徐梦桃路过医院旁边的粥店,买了一碗腊八粥,到医院门口,旁边的人实在不忍心17岁的小女孩每天都独自忍受这样的生活,纷纷帮她拿拐杖、推轮椅。到康复室后,医生再次念起了经:“你看看你们,要都像桃桃这样的,早就好了。”

徐梦桃也会给妈妈打电话,也会在夜里疼得睡不着觉,当然也会哭。但她在电话里绝口不提自己的伤,就像每次路过鞍山站,她都想拿起行李半途下车,打车回家:“报鞍山站的时候,那种心情你知道吗,恨不得说赶紧下车。”但每次,徐梦桃都只是站在鞍山站的站台上,不到片刻,就重回车厢。


孤独与苦难没有白捱,14年前的医疗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般的运动员伤后要康复10个月,还伴随着后遗症和状态下滑的隐患。仅仅7个月后,徐梦桃就满血回归赛场,2008年,她在自由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的分站赛上获得亚军,2009年,又在日本世锦赛上再获亚军。

徐梦桃已经在前交叉界小有名气,至今还有“叉友”私信她,询问术后康复的方法。但名气背后堆积着高高的苦涩:“只有我最知道,这其中是怎么过的。”

直到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徐梦桃的父母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徐梦桃在挑战高难度动作时不慎失误,最终以第六名的成绩收关,眼泪当场就流了出来:“我说等我四年,四年后我还会回来。”

现任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闫晓娟在赛后按捺不住对徐梦桃的心疼:“桃子不容易,她现在腿里还有两颗钢钉。”为了备战冬奥会,徐梦桃推迟了取出钢钉的手术,王凤丽至今都忘不掉当时的心情:“她要是告诉我们的话,我们就不能让她再练体育了。”

但徐梦桃的眼泪不会流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她还是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在雪道上速降、举手、腾空、转体、落地。从温哥华到索契的四年间,徐梦桃稳稳站在了巅峰期,在6站世界杯分站赛中举起五座冠军奖杯,4年23站,领奖台上永远有徐梦桃的身影,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夺得银牌。

伤病和曲折除了把膝盖半月板越削越少之外,没有改变她分毫,徐梦桃还是那个“吾日三省吾身”的努力型选手——和自己聊天,问自己要不要坚持,在训练和比赛中有哪些得失和不足,她把这些都做成预案、表格和小结。为了奥运冠军这个目标,徐梦桃选择自律,控制体重、作息,像档案员一样记录自己的复盘。“选择在于智慧,我感觉我自己获胜的地方就是智慧。”

徐梦桃保留了东北姑娘常有的直爽,她把朋友圈当成了字面意义上的世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表达出来。2016年,徐梦桃再次遭遇腿部韧带断裂,养伤期间,她不断发布朋友圈,俨然把朋友圈当成了康复日志和打气中心,鼓励自己一切都会过去,朝两年后的平昌奥运会发起冲击。

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康复之后,在世界杯的最后一届分站赛上,少赛一场的徐梦桃无论多少名,都能获得最终的冠军,赛前她发了一条看似惊世骇俗、实为提前庆祝的朋友圈:“今天不拿冠军,晚上就绝食!”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赛前,徐梦桃又为自己打气发了条朋友圈:“不夺冠就退役!”在她看来,这只是一种玩梗,更多是对自己的鼓励。以如今对运动员的评判标准看,徐梦桃鲜明性格,她勇于彰显自己的决心,是个勇于活出自我的人。但在四年前,这条朋友圈却为她埋下了隐患。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本身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天气、雪道、自身状态和对手发挥,还有观众所看不见的团队配合,可谓是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平昌的那个夜晚,最终她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徐梦桃收拾完东西,错过最后一班巴士,在空无一人的二楼大厅等了半小时,挤在一辆小面包车上回到奥运村。等她回去了才发现自己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自己的朋友圈被人截图发上网,她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

来到平昌的父母本想给徐梦桃一个惊喜,但赛后却是徐梦桃强抑着心中的难过,安慰着电话那端的父母。回到酒店,徐梦桃翻着话题下的新闻和评论,低落、委屈就像四面而来的潮水,终于化成止不住的眼泪。“停下来一想就会哭。”

她在赛后再次发了朋友圈:“希望我们还能赛场有缘再见,但现在真的要说再见了。致敬我24岁的体育生涯,还有我的28岁。”

这段话,代表了28岁时,正在遭受挫折的徐梦桃的心境。“因为你当时那种状态和心情,不可能说就到这了。所有人在表达情感的那一刻,绝对是当时当下的那一瞬间。”

以教练的身份再次回到队里,徐梦桃看着跳台,觉得心里发痒,看小队员训练,她也忍不住拿起器械,一组加一组地练着。队内的一次测试中,她的成绩竟然依旧名列前茅。心里的那团火,再次燃烧了起来。

有人说她打脸,但管别人说什么,她爱自由式滑雪,她爱空中起跳飞翔的感觉,回归,不是为了成绩,只是为了继续延续自己的热爱。

徐梦桃重整行囊,朝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起冲击。此时此刻是什么情感,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更开心,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去表达、去实践。

徐梦桃当然也会有改变,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发朋友圈。她有了新爱好——买自己喜欢的贴纸,记录自己每日的心情,就像另类的手账,用更传统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点滴。

在雪道上滑翔了近20年,无数次在高峰和低谷间徘徊,徐梦桃已经从新秀变成了老将。她已经成为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的第一人,让父母不再那么辛苦地生活,她偶尔也说要退役,不过都是在父母拌嘴的时候,用“退役”来让父母重归于好。

她还想体验滑雪以外的世界,想活到200岁,先练滑雪练到五六十岁,再换个花样滑冰练个二三十年,等八十岁再换个其他项目。对她来说,滑雪生涯只是生活的起点,在这之后,还有更广阔、更炫目的世界等她去探索。

北京冬奥会,只她人生另一个新开始。生活的苦难曾像积雪一般无声落下,压弯树枝、压垮房梁。但徐梦桃的心里就像有颗太阳,光和热洒在厚厚的积雪上,化作眼泪与梦境,不消片刻就消弭于无形。太阳的光芒愈发耀眼,穿过铅灰色的云砧,洒在鞍山积雪的马路上,徐梦桃甩甩头,粲然一笑,继续朝着向阳的远方走去。

梦里遇陶公,笑看红尘事。

user avatar

“我们家以前就住36平房子,我从小到大没跟爸妈要过一件玩具。”

“我的人生,奥运会之后才是起点。我还有好多要做的事没做过。”

很多人在说,冰雪运动都是贵族运动。其实参加本届大赛的运动员,很多都出身贫家。

天分、刻苦、付出、国家队支持,才让他们走上领奖台。

还有那个爱吃红豆包的马耳他女运动员,18岁才开始滑雪训练,靠打工维持训练,吃住在车里。

冰雪运动没有贵到摸不着门槛,让杰出运动员坚持下去的,不是它多么贵族,而是热爱。

user avatar

这是一场完美的比赛,有压力,有成功,有胜利,有狂喜,有友谊。

成功后,徐梦桃和其他运动员之间的庆祝很生动,这是任何演技的演员都达不到的水平。

考德威尔上前热情拥抱,说到: “Taotao! congratulations! Olympic Champion! So proud of you! ”

谢谢考德威尔。我想每个人希望在梦想成真的时候,有朋友送上这样美妙的一句话。

这美妙的一幕感动了世界无数的人。这一幕是世界上每个人心中都梦想得到的。

这是一部大片,一部浓缩版的飞鹰艾迪

我相信这一刻是本届冬奥会最让人享受的一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徐梦桃的一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是她多年坚持与付出的最好注解。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从技术难度和完成度上说,徐梦桃的表现堪称完美。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这个项目,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运动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助滑、.............
  • 回答
    齐广璞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的夺冠表现,绝对可以用“惊艳”、“稳定”、“王者归来”来形容。他的这枚金牌,不仅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又一座巅峰,更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又一次闪耀世界的证明。从过往经历看,这枚金牌来之不易,更显珍贵。齐广璞并非横空出世的天才,他的成长之路.............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缓缓走入“鸟巢”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无比的骄傲、激动,夹杂着一丝温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仿佛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与现场几十万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一同沉浸在那份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详细来说,我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 视觉上的震撼与民族自豪感的瞬间迸.............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在小组赛中以3:1的比分逆转战胜丹麦队,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凡,不仅是中国队时隔十二年重返冬奥赛场后取得的首场胜利,更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汗水。对这场比赛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解读:一、 破冰之战,历史性的胜利首先,这场胜利首先是一个“破冰”之战,一个“里程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国队迎来了她们的首场比赛,对手是实力不俗的捷克队。最终,中国队以1:3的比分遗憾失利。这场比赛对于中国女子冰球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赛前展望与实力对比:中国女子冰球队在重返奥运舞台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这次在家门.............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无疑是无数观众翘首以盼的焦点之战。而苏翊鸣,这个年轻而耀眼的名字,也在这场舞台上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篇章——他夺得了宝贵的银牌。初登奥运赛场,惊艳世界要知道,这是苏翊鸣首次登上奥运赛场。作为一名年仅17岁的选手,他的表现本身就足以令人称道。然而,他.............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半决赛确实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国队在美俄两队被判犯规的情况下惊险晋级决赛,这一结果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关于判罚是否合理的声音尤其突出。要详细分析这场比赛的判罚是否合理,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比赛过程和短道速滑的规则。比赛回顾:在半决赛中,中国队(由曲春雨.............
  • 回答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的表现可谓是亮点频频,尤其在一些传统强项和新兴项目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下面我将从几个重点项目,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当时中国队的夺金点和夺牌点:1. 滑冰项目:冰上王者,金牌收割机 速度滑冰: 男子500米: 高亭宇是毫无疑问的“王牌.............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中国队以第五名的成绩完赛,这不仅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更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突破。要评价中国队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历史性突破的意义非凡: 打破历史壁垒: 在此之前,中国队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上的最好成绩是第8名(2014年索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无疑是中国代表团在主场收获的又一场辉煌胜利。任子威和李文龙包揽金银,这不仅仅是两枚沉甸甸的奖牌,更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多年来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结晶,也展现了中国短道速滑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大竞争力。比赛的背景与期待:在主场作战,所有人都对中国队抱有极高的期望.............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环节的音乐选择可谓是匠心独运,既有致敬历史的经典旋律,又不乏充满时代感的现代曲目,旨在营造一种温暖、包容、充满希望的氛围。整场入场式音乐串联流畅,与每一个国家的入场画面和主题相互辉映,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最重要的一个贯穿始终的旋.............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对于中国队来说无疑是一场充满遗憾的比赛。赛前,大家对这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寄予厚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状态和团队默契。然而,最终的意外摔倒,让他们与奖牌失之交臂,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赛前的期望与队员们的努力要知道,.............
  • 回答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项目,中国队在家门口迎战强大的瑞士队,最终以 7:6 的微弱优势险胜对手,为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赢得开门红。这场比赛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中国队的表现也值得细细品味。赛前分析与双方实力:在比赛开始前,中国队的组合由范苏圆和凌智搭档,他们虽然在国内赛场上经验丰富,但.............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女子小组赛中,中国队以21(点球大战)力克日本队,这是一场令人振奋的胜利,也是中国女子冰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仅体现在比分上,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中国队的顽强拼搏精神、战术执行力以及日益成熟的竞技水平。以下是对这场比赛的详细评价:1. 历史性的胜利,鼓舞.............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可谓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刘少昂以破纪录的成绩摘得金牌,武大靖则在B组决赛中稳稳拿到第一,这两位选手各自的表现都值得细细品味。刘少昂的金牌与纪录:新王者的诞生首先来说说刘少昂。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选手,在本场比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冷静的头脑。500米项.............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冰雪盛宴,更是一场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体育精神巧妙融合的“中国式浪漫”的集中展现。除了那灵感源自一片青翠的火炬,以及宛如古代瑞玉的奖牌,这届冬奥会还悄悄地在许多细节之处,诉说着属于东方的情怀与诗意。“冰丝带”与“雪飞花”:建筑中的东方美学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决赛,那场比赛绝对是一场让人心跳加速、全程无尿点的巅峰对决!黄大宪最终摘金,这背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夺冠”,它是一场技战术、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全方位较量。比赛前的硝烟味:在比赛开始之前,气氛就已经相当紧张。黄大宪作为韩国队的核心力量,本赛季状态就非常出.............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那真是万众瞩目。圣火火种的成功点燃,我感觉就好像是冬日里一股暖流,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期待。说到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点燃,我脑子里涌现出好多画面,特别希望它能给我留下一些特别深刻的印象,不只是一个形式,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意义的升华。关于火炬传递,我最期待的是那种“人民的盛会,人.............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22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的比赛,绝对是让人屏息凝神,心跳加速的一场盛会。总览与期待:群星璀璨的冰上华章说实话,赛前大家对女子单人滑的期待值就爆表了。毕竟,这是中国主场,而且参赛选手阵容堪称“神仙打架”,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花滑名将。从备受瞩目的年轻新秀到经验.............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想象一下,它绝对不会是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仪式感。中国人民骨子里那种创新和大气,肯定会在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破冰”时刻的震撼与温度首先,我觉得最让人期待的可能就是那个“破冰”的环节了。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破冰,而是象征着冰雪运动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