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入场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缓缓走入“鸟巢”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无比的骄傲、激动,夹杂着一丝温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仿佛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与现场几十万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一同沉浸在那份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

详细来说,我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 视觉上的震撼与民族自豪感的瞬间迸发:

鲜艳的国旗和统一的服装: 当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出现在视野中时,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瞬间涌上心头。代表团成员身着统一、设计精良的队服,展现出中国运动员的风采和团队精神。队服的颜色搭配、图案设计都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这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服装,更是国家形象的展示。
整齐划一的步伐和昂扬的精神面貌: 代表团成员步伐矫健、队列整齐,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自豪。他们的目光坚定,即使是远距离的画面,也能感受到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对为国争光的渴望。这种专业的、有纪律的展示,本身就极具震撼力,也体现了中国体育多年来发展的成果。
“鸟巢”的恢弘背景: 在宏伟壮观的“鸟巢”体育场内,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更显庄严和神圣。灯光、音乐、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场面烘托得气势磅礴。作为东道主,看到自己的国家如此盛大地举办奥运盛会,并派出如此优秀的一支队伍参赛,那种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

2. 情感上的共鸣与国家认同感的升华:

“中国”二字的呼唤: 当主持人念出“中国”的名字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观众,而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这份集体荣誉感是强大的,它超越了个人,将所有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运动员的祝福与期待: 我为这些即将踏上赛场的运动员感到骄傲,也由衷地为他们加油打气。他们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代表。我期待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国争光。同时,也有一种温暖的感受,因为我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支持的。
传承与发展的象征: 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代表团的入场也象征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曾经的参与者到如今的举办者,再到拥有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运动员,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的缩影。

3. 历史回响与未来展望:

历史的传承: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巧妙地将中国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当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我也联想到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从过去的艰辛到现在的辉煌。每一个运动员的背后,都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努力。
对未来的期许: 看到如此盛大的场面和充满活力的队伍,我对中国体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健儿们定能展现出最强的实力和最美的风采,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入场,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更是一次情感的爆发、精神的洗礼和民族自豪感的集中体现。 那种感觉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是包含了对国家、对运动员、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期待。它让我更加坚信“中国”这两个字的分量,也更加热爱我生长的这片土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真的不一样了啊,气势很足,特别自信。

08年奥运会我在鸟巢当志愿者,第0排看了开幕式。和今年冬奥会相比,两个开幕式同是大国气度,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08年是华丽盛大,而今年有种云淡风轻。08年的时候很多方面都想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披挂上展示给全世界。而今年这种求认同的感觉淡了很多,虽然没有08年的那种惊艳震撼,但也挺有气质的。

08年我当志愿者的时候,因为我在开幕式刚好是在外国嘉宾席做志愿服务,看台上全都是各种国际政要和名流,我做事小心翼翼,连看到中国代表团从面前经过都不敢表现得太激动,生怕搞得友邦惊诧。但是今年的志愿者应该比我们那时候更活泼更外向了,肯定是敢大胆地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情绪,你惊诧又能咋的,难道你情绪没个激动的时候?

我做志愿者之前一直觉得外国友人素质高,但真的做完志愿工作以后才发觉,其实国内观众的素质整体来讲非常高,垃圾都会自己带走,自觉对号入座,遵守赛场管理规定。而有些国外友人,哪怕是名流政要,也有素质很低的,很多人垃圾丢得满地都是,完全没有自己收拾的意识,甚至有人把垃圾丢一地,丢不下了以后,喊志愿者帮他们收垃圾。外国观众随便占据好座位也是常有的事,我记得开幕式开始前,有个欧洲人,占了某太平洋小国官员的位置不肯走,我去和欧洲人好言相劝,人跟我装听不懂英文,根本无视我。最终太平洋小国官员告诉我算了没事,我另找座位即可。这种欺负人的态度见了好多次,甚至有一次有个新西兰人跟我装听不懂英文,还有外国观众让志愿者帮他们去卖品店买饮料买零食,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我们那时候是见的外国人少,还会听信读者之类的文章,现在的年轻志愿者见得比我们那时多得多,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他们对于祖国的感情其实是从小就非常深厚的。相信在他们身上不再会发生我08年做志愿者时那种幼稚天真的做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少废话,别bb。

08年中国代表团从我眼前经过,我感受到的了很强的名将风范,但是,说实话,状态感觉上还是有些紧绷的,没有其他国家代表团那种轻松自如的感觉。08年时,很多运动员身上都背着很大的压力,最典型的就是刘翔,我那时在鸟巢亲眼看到他含恨退赛,场内竟然响起了一些嘘声……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心痛,我作为旁观者都感到非常委屈,更何况刘翔本人。但那时候中国的自信心的确不太足,太需要通过外部肯定来获得自我认可,而寻求外部肯定,必然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压力,容不得一点点的失误。

今年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的感觉和08年真的是不一样了,很轻松,很自信,是一种享受这个场合的感觉。而且作为观众,大部分人对他们都不会给予太大压力,无论输赢,能站上赛场就已经是很优秀的运动员了。所以现在的运动员,会更加纯粹地去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为的不是争金夺银,而是突破自己。拿得到奖牌当然好,但是即使拿不到,观众也会给他们最真诚的掌声。

user avatar

中国似乎越来越走向世界的中心。

不是定论,就是一种单纯的感觉,如果要说最近二十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和建设水平,全球几乎所有奥运会和冬奥会,都是北京的背景板——这毫无疑问。

而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没有每天被强势刷新的疫情数字,没有太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大多数危险被挡在了国门之外,而且距离越来越远,曾经美国航母能在海岸线附近大摇大摆,现在跑到南海刷刷存在感,还得防备这边有点啥动作。

其他国家开幕式办的稀里糊涂外加莫名其妙,我们能正常办,还能让所有人都能安安静静的在家看这次冬奥会——如果你不介意,线下还可以去排队抢购一下冰墩墩。

这是在疫情前所有国家都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年前都理所当然的事。

我记事起第一次看到的奥运会开幕式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那时候西方世界不但是完完全全世界的中心,还是我们似乎绞尽脑汁也难以追上的地方,我们看着他们所谓的高科技开幕式和各种各样的产物惊爆很多人的眼球。

直到2008,直到后来的一连串危机,直到贸易战和疫情改变了一切。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那当然是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代表团入场这一刻,或许这世界上很多人就会明白。

虽然这个世界现在确实很烂,但至少在这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国家,还是有一群人,愿意做一些正常国家该做的事情,把这个世界从深渊里拽一把。

user avatar

全世界都在摆烂

只有一个国家还在想着人类与未来

user avatar

2月4号,24届,24节气,20:04开幕,24分钟中国队入场 大年初四。中国人的仪式感,泪目了…

担任旗手的速度滑冰男运动员高亭宇和钢架雪车女运动员赵丹走在队伍最前列,高擎国旗带领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国家体育场。

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达387人,规模为历届之最。总共176名运动员中,女运动员87人,占49.43%;男运动员89人,占50.57%。

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年龄最大的37岁,年龄最小的17岁。131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奥会,占74.43%;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等运动员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是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同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首次实现冬奥会所有大项、分项全覆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缓缓走入“鸟巢”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无比的骄傲、激动,夹杂着一丝温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仿佛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与现场几十万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一同沉浸在那份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详细来说,我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 视觉上的震撼与民族自豪感的瞬间迸.............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环节的音乐选择可谓是匠心独运,既有致敬历史的经典旋律,又不乏充满时代感的现代曲目,旨在营造一种温暖、包容、充满希望的氛围。整场入场式音乐串联流畅,与每一个国家的入场画面和主题相互辉映,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最重要的一个贯穿始终的旋.............
  • 回答
    张艺谋导演在谈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提到“不设大规模文艺演出”,而是“加入更多科技含量”。这句话一出,很多人就开始脑补,我当然也一样,充满了各种期待。以往的奥运会开幕式,尤其是张艺谋导演操刀的那几场,总会给人留下宏大叙事、中国文化符号和震撼场面的深刻印象。《中国故事》的“讲”是他的强项。但.............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视听盛宴,亮点纷呈,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以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值得关注的亮点:1.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巨型 LED 地屏: 整个体育场地面是一个巨大的高清 LE.............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无疑是一场充满中国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美学的盛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那些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人激动不已。亮点纷呈,感人至深: “立春”的浪漫与哲思: 开幕式以“立春”为切入点,这个充满诗意的节点,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更传递出万物复苏.............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想象一下,它绝对不会是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仪式感。中国人民骨子里那种创新和大气,肯定会在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破冰”时刻的震撼与温度首先,我觉得最让人期待的可能就是那个“破冰”的环节了。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破冰,而是象征着冰雪运动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连.............
  • 回答
    蔡国强老师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设计的烟花,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简单的视觉呈现,不如说是一次饱含深情的诗意表达,是对中国文化、时代精神和人类情感的一次精妙提炼。从整体观感上,这次的烟花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摒弃了过去大型活动中常见的那种单纯追求“大而全”、“炸裂感”的模式,而是更加注重.............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绝对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份温暖厚礼,它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展现。我当时守在电视机前,全程看下来,心头真是百感交集,觉得亮点太多了,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亮点梳理: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1. “雪花”的故事,温暖的连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巨大的.............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是一场用情感和创新点燃冰雪激情的盛宴,让我回味至今。它不像是一场单纯的表演,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传递着力量、希望与平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命之叶”:贯穿始终的温暖底色 最让我动容的,无疑是贯穿整个开幕式的主视觉元素——“生.............
  • 回答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一个让无数冰雪爱好者翘首以盼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看着日程表上明晃晃的“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心里早就按捺不住激动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对这次冬奥会有着满满的期待。首先,我最期待的当然是 开幕式。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展现着主办国的文.............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就在2022年1月27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村将正式开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敞开大门,准备迎接这场冰雪盛宴的到来。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冬奥村不仅仅是运动员们的临时居所,更是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村开.............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在小组赛中以3:1的比分逆转战胜丹麦队,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凡,不仅是中国队时隔十二年重返冬奥赛场后取得的首场胜利,更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汗水。对这场比赛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解读:一、 破冰之战,历史性的胜利首先,这场胜利首先是一个“破冰”之战,一个“里程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国队迎来了她们的首场比赛,对手是实力不俗的捷克队。最终,中国队以1:3的比分遗憾失利。这场比赛对于中国女子冰球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赛前展望与实力对比:中国女子冰球队在重返奥运舞台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这次在家门.............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无疑是无数观众翘首以盼的焦点之战。而苏翊鸣,这个年轻而耀眼的名字,也在这场舞台上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篇章——他夺得了宝贵的银牌。初登奥运赛场,惊艳世界要知道,这是苏翊鸣首次登上奥运赛场。作为一名年仅17岁的选手,他的表现本身就足以令人称道。然而,他.............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半决赛确实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国队在美俄两队被判犯规的情况下惊险晋级决赛,这一结果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关于判罚是否合理的声音尤其突出。要详细分析这场比赛的判罚是否合理,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比赛过程和短道速滑的规则。比赛回顾:在半决赛中,中国队(由曲春雨.............
  • 回答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的表现可谓是亮点频频,尤其在一些传统强项和新兴项目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下面我将从几个重点项目,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当时中国队的夺金点和夺牌点:1. 滑冰项目:冰上王者,金牌收割机 速度滑冰: 男子500米: 高亭宇是毫无疑问的“王牌.............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中国队以第五名的成绩完赛,这不仅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更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突破。要评价中国队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历史性突破的意义非凡: 打破历史壁垒: 在此之前,中国队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上的最好成绩是第8名(2014年索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无疑是中国代表团在主场收获的又一场辉煌胜利。任子威和李文龙包揽金银,这不仅仅是两枚沉甸甸的奖牌,更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多年来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结晶,也展现了中国短道速滑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大竞争力。比赛的背景与期待:在主场作战,所有人都对中国队抱有极高的期望.............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徐梦桃的一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是她多年坚持与付出的最好注解。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从技术难度和完成度上说,徐梦桃的表现堪称完美。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这个项目,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运动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助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对于中国队来说无疑是一场充满遗憾的比赛。赛前,大家对这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寄予厚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状态和团队默契。然而,最终的意外摔倒,让他们与奖牌失之交臂,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赛前的期望与队员们的努力要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