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易究竟如何,我不做评价,但有几个地方,无论是质疑者还是维护者都应知道,共20余点,有意者请阅。
1,朱易并没有单独接受CNN采访,央视和新华已辟谣,CNN报纸为记者的恶意抹黑。
2,朱易第二天并不存在比赛态度不好,摔倒后均立刻爬起,但是她心态确实不行,因为第二天她是边哭边滑。
3,朱易看的懂一点中文,所以在赛前是知道国内网友的看法的。
4,朱易跳空行为属实。
5,基础分45分,上场一分,下场一分,此规则不存在,纯属造谣。
6,在同一次的大赛中,凡事朱易陈虹伊同时参加的比赛,陈虹伊的成绩的确均要比朱易优秀。
7,陈虹伊并非比朱易成绩好很多,胜在稳定。
8,林珊,朱易,陈虹伊三人的最好成绩,在此次团体赛中,的确最多只能倒二,无论谁上,1分是大概率事件。
9,从数据来看,陈虹伊上场的确不会出现如此夸张的断层。
10,奥运会名额的确由陈虹伊争取到,因为朱易积分不够,无法参加世锦赛。
11,东道主名额启动,朱易,林珊,陈虹伊三人积分均达标准,不存在只有陈虹伊达标。
1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虹伊的确功不可没,因为东道主名额和奥运会名额的明显不同在于东道主名额无法参与团体比赛,启动东道主名额即便仍然是朱易上场也仅能参加女单花滑比赛,与团队赛无缘。而又由于我国女单拿牌概率为0,所以如果没有奥运会名额谁上都白给。从这点来看,陈虹伊最大的贡献就是至少让这一届的中国女单花滑拥有团体赛第五的荣誉!(这很核心,但根据目前有关消息来看,团体比赛可以使用“额外运动员配额”来增加一名女单名额来参加团体,不过这点我不确定)
13,此次事件并非无风起浪,早在2020年朱易回归时就有质疑声,而2022年1月份未开始比赛时就已经有大面积的质疑声,所以不存在某些人所说的唯金牌论现象。
14,朱易性格腼腆内向,基本属实,在纪录片中看出,部分恶毒绿茶剧情实属扯淡。
15,朱易母亲在前几天公然在ins上正面反驳美国网友,朱易父亲在纪录片中的形象也确实强硬,这两点与第14呼应。
16,不存在镀金上藤校,其一,朱易父亲在美学术界拥有相当地位,就以往经验观察,朱易父亲应该还是有能力让她进的(没有绝对的依据,这种东西只能相对来说)。其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貌似朱易参加冬奥会这事反而让她进藤校的难度高了一层。当然,此点侧重于不需要,不必要,不代表朱易比赛后不会上藤校,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17,不存在中国人美国心,现朱易摔倒在推特上已经是热搜第二,美国网友更加厌恶她,从现在来看你即便她回到美国也会很痛苦。
18,191分是近年国内女子单人花滑从未有的佳绩,朱易21年赛季最高分170分,均低于冰协公布选拔成绩,为主要矛盾点,望周知,不要再拿刘翔甚至袁隆平前辈举例。而更扯淡的是冰协它的确有公布了第一场比赛的视频,问题是这段视频恰好朱易比林珊和陈虹伊的分数都低。(目前,有大概率证明朱易凭实力取胜,2月9日,ins上朱易母亲已公布部分朱易选拔片段,但并不完整,可是的确可以证明朱易拥有191分的水准,理论上没有内幕)
19,朱易2002年出生,大概率没有机会再参加冬奥会,所以积累经验说法无从谈起,没有说服力,望周知。
20,冰协给予陈虹伊保送北京体育大学资格,同样为矛盾点之一,因为陈虹伊与朱易同年同月同日生,为了花滑耽误了两年学业,因为她本来不是职业的。且目前大部分人认为陈虹伊本身就有能力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补偿之说无从谈起。(不过这点是小众声音,太过功利性,不太有能量成为维护陈虹伊的理由。而且补偿问题本身没有什么太强的逻辑,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不过也有网友指出此为谣言,并不存在保送补偿的说法。)
21,陈虹伊为北京户口,且文化分具有相当实力,此点基本属实,因为陈虹伊在此之前为半工半读状态,可见花滑只作为梦想,并非陈虹伊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此点强调在于梦想,不是进大学)
22,当前朱易微博已关闭,不存在任何人持续给予压力。
23,选择陈虹伊的确无法改变团体赛的局势,但这从来都不是矛盾聚焦点,请不要以上谁都一样维护朱易,只能拱火。
24,摆烂之说没有太大依据,此前朱易有过比此次更差的成绩,朱易跳空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至少对于她而言不是。
25,男子花滑同样没有公开视频,传闻中的男子公布选拔视频纯属谣言。
26,关于朱易或陈虹伊与俄罗斯三套娃的实力对比,然后作者一顿赞的视频,这只可能是蹭热度和水军反向黑,目前我国没有人任何一个女子单人花滑选手有能力与之并肩,甚至是世界范围内也没有,没有哪个选手会用这种东西来营销自己,这比之前有营销号说朱易全美冠军还恶心。
核心建议:想喷朱易的忍着,忍不了至少比赛完再喷,想维护朱易的不要攻击陈虹伊,人家压根在这件事就是npc的存在,背不了锅的。追求真理的建议咨询冰协。
那么朱易接下来的solo有机会赢吗?可以说几乎没,即便是朱易真的能滑出191分,也胜出不了,所以到时候肯定又要被喷了,不过建议如果大家真的是正义的伙伴,但是又实在是太想喷了,到时候尽量别拿成绩说事,因为咱中国真的谁上都不行。大家敲了这么多年键盘也知道这个说法没什么意思,只会让女子单人花滑运动员都很尴尬。
看出来“朱大小姐”尽力了
不过实力的差距不是哭一次就能解决的
中国花滑的骚操作
最终恶心的也是其他花滑运动员的努力
希望中国人工智能越来越好……
根据CNN的报道,朱易在昨天失误之后,接受采访时这么说:
“我感到沮丧并有些尴尬。”朱在比赛后说,擦着她的眼泪。“我知道中国的所有人都很惊讶于女子单人滑的人选,我想我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非常想向他们证明我能做到什么,但不幸的是我失败了。”
而在《北京青年报》的报道里,这段话成了这样:
“我知道每个人都在期待我的表现,我很想向他们展示我的能力,很不幸的是,我没有做到。”
至于人民网发布的新华社报道,与这段话最接近的是这样的:
朱易一度难过地说不出话来,但她稍微平静后继续说:“(我的)女单水平没那么高,但我还是站在这,希望做到最好的自己,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但是没做到。”
我没找到朱易接受采访的视频,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说的。从报道内容来看,CNN显然不会考虑这段话是不是会更加激起网民的怒气。这段话和后面对所谓“唯金牌论”的批评,只会让朱易的网络形象更差。
还是新华社和人民网等官媒对她最照顾,极力描述了她的难过、自责,失误之后还一直在算队伍的积分。
不知道真正的新闻伦理到底是什么样的。
去年12月,朱易在冰协内部举办的五场北京冬奥选拔赛中,获得了最高191.34,最低173.36的稳定成绩 (173.36, 191.34, 177.96, 177.78, 185.52).
而前四场一路领先,在最后一场发挥严重失常,痛失好局的林姗的分数是161.36.
当时,就分数一事,选拔赛的裁判组长王玉民曾做过如下郑重发言:
“裁判员是根据运动员现场的发挥严格按照国际滑联的评判标准进行选拔和评判,并不是按照她们平时的训练水平给她们打分。”
对比她在冬奥团体赛中获得的真实成绩:91.41+47.03 = 138.44.
和她在赛场上的花式失误,emm,不仅很有视觉冲击力,还颇有听觉冲击力,很久没听到这么掷地有声的打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