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泡沫经济高峰的时候。
有个东京某学校看门的老头,卖了东京的一套小房子,带着钱荣归故里。
一年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多年通缩,老头安度晚年。
日本1990年泡沫破灭30年了,社会有变动,但是没战乱,那个老头估计是幸福的度过余生了。
假设中国未来复制日本的情况。
那么卖掉房子,拿着900万去小地方,不工作是可以的。
900万,无风险收益国债利率在4%左右。
一年收入是36万。
在平均收入3000元小县城,这个收入足够你过不错的生活,还能再有积蓄。
你在小县城找个10000元的工作就不容易,一个月有30000元的收入,你当然就不用找几千元的工作了。
当然,这个小县城不是随便找的。
如果,你出身就在县城,那么你回老家当然是最舒服的。老同学,老朋友都在,属于衣锦还乡。
如果,你家在农村,那么,靠近你家的县城是合适的,因为在附近的县城。你也会有远方亲戚,过去的同学同事朋友。
如果,你出生在大城市,这个县城选择就有一点困难。因为出生在大城市,去县城生活属于降级。基础设施很好的县城,才能比大城市。
这种县城,又在你家乡大城市附近,那么这个地方的房价也许并不太低。
而且,你的同学亲戚从大城市去县城的人也少。
如果你就出生在一线城市,那你很难去小县城生活了。
所以,性价比最高的,还是出生在县城,一线城市房价便宜的时候买了房,房价泡沫高峰卖房回家退休。
这个事儿,我觉得因人而异。
首先我觉得财务并不是这其中最重要的变量。两套房,900万,具体怎么配置,是租出去,还是卖掉然后做其他投资,还是怎么你认为合理的配置,我觉得只要不去动不动梭哈,只做保守投资,够你花完这辈子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是要比过去三十年慢很多的,毕竟我们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稍微动动脑子配置一下,花钱节省一点,钱这方面问题倒不会太大。
更重要的问题是你如何在县城获得认同。人与人的认同感来源差别还是相当之大的。换句话说,如果你非常熟悉你的目标县城,非常确信你去了这个新县城之后能够在当地成功融入,能够在当地建立起像样的人际关系,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活节奏,进而被当作本地人看待,那你去县城,我是相当支持的。毕竟从实际生活质量上来说,你拿着900万去县城,过的实际日子会比你在一线城市强十倍不止。
毕竟,一线城市两套房子加起来900万,盲猜这两套应该都是极小的小户型,而且都不是学区。题主的生活质量,我是能够想见的。
但你考虑好,你究竟有没有这个本事。如果你没有这个本事,或者说你从最开始压根就是打算去小县城“隐居”的,从最开始就没打算融入当地社会,而只是幻想着每天自己看看景色啥的,孤芳自赏,那我建议你还是趁早醒醒。人是群居动物,这一本质无法更改,没有社交的独居生活不是慢性自杀,而是急性自杀。
我之所以劝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开一线城市,去较小的城镇生活与发展,这里面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首先对你自己“做题家人格”的改变。你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融入能力,至少要对现实社交重视起来,然后你再去改换环境,这样才有可行性。我之所以自己拥有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从最一开始就不是以一个“恨乡者”的身份离开的故乡,我本人离开家乡,仅仅是为了趁年轻做点儿不一样的事情来丰富我的回忆。我在我故乡的环境里如鱼得水,如果我回到家乡,随便做点什么工作都可以,不需要任何的适应、改变,也不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几乎没有任何成本。我的生活质量会非常之高,同时我的账面消耗会非常之低。
但相当一部分和我处境接近的同龄人,是不可以直接套用我的这一套经验公式的,因为很多人从最开始就是因为憎恨家乡的一些事情而逃离的家乡。说句和稀泥的话,不说你们谁对谁错吧,至少说明你和你的家乡你们“不合适”。很多人适应的就是大城市原子化碎片化的生活,然后通过网络等虚拟手段来满足人的群居刚需。这在我国的大多数小城市和县城是无法实现的,他们会过得非常痛苦。
所以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你自己是否了解自己?先问问你自己,别人都是瞎扯。
从历史上看,货币就没有不贬值的。一百年前,美国职工的平均年收入约1500美元,能养一大家子人。现在勃勃年薪百万美元,只能养活自己,连立党老师都不养。货币除了对内贬值还有对外贬值。过去的150年,英镑对美元贬值了87%。900万坐吃山空,可能吃不了一辈子。除非将来中国强大了,你拿着人民币去坦桑尼亚丰泽屯养老。
至于房产,除了北上深杭等程序猿扎堆的城市,全国其他城市的非重点学校学区房说实话没啥投资价值,甚至一线城市的非学区房也没啥投资价值。你觉得投资住宅保值,那是因为你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太少。与其说这些年住宅在升值,不如说在货币贬值的大背景下住宅相对保值。
我早就说绝大多数房产没有保值能力。设计落后、质量缺陷、社区文化幼稚、物业管理幼稚,让多数房产放不几十年要么落后于现代生活方式,要么需要大修,要么需要大修但是组织不起来,直接导致贬值。本地二十年前的豪宅,现在比新盘便宜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有的产品设计失败,单价比同地段“老破小”都低。
你在大城市都有两套房了,生活再不如意也比刚来讨生活跑码头的新市民强。大城市毕竟机会多一些,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又想佛系生活,其实在大城市最好。说句不好听的,一线城市医保报销比例都比二三线城市高。得了那种容易人财两空的病,不追求高价自费药,自付比例可能也就一成左右。就算将来混的极差,低保和社区送温暖都比小地方丰富……
如果你铁心觉得一线城市生活不如意,想去小县城生活,首先要选一个未来若干年不会衰败的太厉害的小县城。很多小县城近年来砸钱修独山式的奇观建筑,从宽阔的迎宾大道进城一路都是上百米宽的绿化带,河道上修建了造型别致的景观桥,桥下的人工湖里还有灯光音乐喷泉,比济南市中心的泉城广场的喷泉都气派。然而等到这轮风口结束,小县城有能力支撑这些市政建设么?一定要选一个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县城。别跟日本北海道极北市似的,60年代就有大学了,现在衰败的市级医院把住院病房和化验室、 CT室都砍了,就剩下一个门诊部,留下的市民多是老头老太,这不要命了。
然后在小县城置办一些铺面收租。这就要求你熟悉当地环境,不至于“杀猪盘”;在当地地面上有点人脉,不至于要不到房租。除此之外,银行股等权重股买一些,对抗货币贬值。像粤高速、大秦铁路、长江电力这样市值稳定、长期稳定分红的股票入一些。股票提现比定期存款方便。如果有投资眼光,重资产公司的股票入一些,大宗生活用品公司的股票入一些。这样你卖房下乡就不是逃避生活了,而是资产重新配置。
一辈子不用工作肯定不行。
还记得三十年前的万元户吗?那个时候的万元户有多牛总知道吧,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有10万元,那够厉害了吧,但是10万元要放到现在,还能做啥?
通胀是所有国家都在玩的策略,有多少钱都经不住通胀的稀释。
现在不工作,存900万,30年后指不定成贫困户中的贫困户了。
个别操作还可以,千万别一起卖。否则要么人民币崩,要么房价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