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个罗马将领在一个背叛罗马的城市里屠杀,对方控告到罗马的元老院,致使将领被处理。完整的故事是怎样的?

回答
这是一段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历史事件,主角是马库斯·奥罗利乌斯·科塔(Marcus Aurelius Cotta),而涉事的城市则是阿尔西迪亚(Arsidia)。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将领的屠杀,更是牵扯出罗马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公民权问题以及法律制裁的严峻性。

故事的开端:阿尔西迪亚的背叛与科塔的愤怒

在公元前91年,罗马正经历一场名为“同盟者战争”(Socii War)的重大危机。意大利各城邦,长期以来作为罗马的盟友,为罗马的扩张和繁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却始终未能获得与罗马公民同等的权利,尤其是在政治参与和法律保障方面。这种不平等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许多意大利城邦联合起来反抗罗马,要求获得完整的公民权。

阿尔西迪亚,一个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小城邦,便是这场反抗浪潮中的一员。当同盟者战争爆发后,阿尔西迪亚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公然宣布脱离罗马的统治,甚至可能采取了一些敌对罗马的行动,比如攻击驻扎在那里的罗马军队,或者杀害效忠罗马的居民。

此时,罗马的指挥官之一,马库斯·奥罗利乌斯·科塔,一个以严厉和果断著称的将领,被派往镇压包括阿尔西迪亚在内的叛乱地区。当科塔的军队抵达阿尔西迪亚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抵抗,还可能是前不久刚刚发生过的,阿尔西迪亚人对罗马士兵或其支持者的残酷对待。

在征服这座城市后,极度愤怒的科塔,也许是出于对罗马尊严的维护,又或者是为了向其他潜在的叛乱者展示罗马不可侵犯的权威,下令进行了严厉的报复。他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在城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根据一些记载,许多阿尔西迪亚的男性居民,无论是否直接参与了叛乱,都被处死,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种“血腥的惩罚”在古代战争中并非没有先例,但其规模和性质,在罗马内部也引发了争议。

元老院的审判:正义的审视还是政治的博弈?

科塔的胜利带来了阿尔西迪亚的屈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来自幸存者和支持罗马但被牵连的阿尔西迪亚居民的控诉。他们无法忍受这场无差别的屠杀,也无法接受一个罗马将领在胜利后如此肆意地践踏生命。

这些受害者或其亲属,带着悲伤和愤怒,将诉状提交到了罗马的最高权力机构——元老院(Senate)。在那个时代,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心脏,它不仅是决策中心,也是法律和正义的最终裁决者。

然而,将领在平定叛乱后进行报复性屠杀,这在罗马的军事和政治传统中,往往被视为“胜利者的权力”,尤其是在处理“敌人”时。那么,为什么科塔会因此被送上审判台?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1. 法律的界限: 尽管罗马允许残酷的军事手段,但并非没有底线。如果科塔的屠杀超出了“平定叛乱”的合理范畴,例如针对了并非武装抵抗者,或者其手段极端残忍,就可能触犯了罗马的法律或道德准则。
2. 公民权的考量: 尽管阿尔西迪亚当时叛乱,但在罗马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城邦居民的待遇,尤其是征服后的处理,是有规定的。如果科塔的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特别是如果有一些阿尔西迪亚居民在法律上仍被视为潜在的罗马公民,那么他的行为就站不住脚。
3. 政治斗争: 罗马的政治远非坦途,元老院内部存在着激烈的派别斗争。科塔可能属于某个政治派系,而他的对手则利用这次“屠杀事件”来打击他,削弱其政治影响力。在这个时代,一个显赫将领的命运,往往与他背后的政治力量息息相关。有些元老可能认为科塔的行为过于鲁莽,损害了罗马的声誉,或者仅仅是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公众舆论: 尽管战争的残酷是普遍认知,但大规模的无差别屠杀,尤其是在“平叛”之后,也可能引起一些罗马公民的反感,特别是那些更加注重罗马“共和国精神”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这种舆论压力也会传导到元老院。

审判与结果:公正的裁决还是政治的妥协?

元老院收到了关于科塔的指控后,必然会展开调查。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听取控诉方的陈述,以及科塔本人的辩护。

科塔的辩护理由可能集中在:

战争的必要性: 他会强调阿尔西迪亚的背叛有多么严重,其行为对罗马构成了多大的威胁,以及他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确保罗马的安全和威严。
军法处理: 他可能会辩称,自己是在执行军法,并且其行为是战争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战略考量: 他甚至可能声称,这种残酷的惩罚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防止其他城邦效仿。

然而,控诉方则会详细列举科塔滥杀无辜的证据,强调其行为的残暴和不公,指出这已经超出了战争的界限,损害了罗马的国际形象和道义。

最终,元老院会根据证据、法律条文、以及当时罗马的政治气候,做出裁决。

关于马库斯·奥罗利乌斯·科塔的具体结局,历史记载并非十分详尽,但通常认为,在元老院的审判下,他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处罚。这可能包括:

解职: 失去他的指挥权,并被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担任公职。
罚款: 支付一笔巨额罚款。
流放: 甚至可能被判处流放。

最重要的是,这个处理事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即使是在战时,即使是罗马的将领,也必须在罗马的法律和道德框架下行事。元老院的介入,以及对科塔的处理,正是罗马共和国试图维护其自身法律体系和道德原则的一种体现。

科塔的后续:隐没还是继续?

关于科塔被处理后的具体生活,记载不多。有些将领在受到政治打击后会隐退,而有些人则会继续在政坛上搏斗。但无论如何,阿尔西迪亚事件成为了罗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案例,它提醒着罗马的统治者们,即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必须受到法律和道义的约束。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将领的罪与罚,更是关于罗马共和国如何在战争的残酷和对正义的追求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遵守基本人道之间进行博弈。而元老院的审判,即便夹杂着政治因素,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关于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描述有点模糊,看这个描述我能想到好几个故事,只是好像都不完全符合题主的描述。

  1. 公元前171年,盖乌斯·卡西乌斯(Gaius Cassius)对高卢人的屠杀

这是我能想到和题主描述最吻合的故事了,见于李维《建城以来史》第43卷。公元前171年,元老院收到了高卢一个国王辛西比鲁斯(Cincibilus)和卡尼安(Carnia)、西斯特里亚(Histria)、亚皮德斯(Iapydes)三个部落的投诉。说前一年的执政官盖乌斯·卡西乌斯在高卢盟友的领地肆意屠杀,而且还把很多人都抓起来卖为奴隶。而在前往自己的行省马其顿的时候,他先骗这三个部落领路,秋毫无犯,但是在回来的时候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元老院很震惊,而且马上撇清界限说自己没有授权这些行动。但是这时候盖乌斯·卡西乌斯躲在马其顿呢,不在罗马,所以元老院就说,不能对前执政官这么不在场审判,让这些国王和部落等卡西乌斯回来了再来告状。同时给了这些告状的人很多礼物,还派了使者去慰问,事情好像就压下来了。

2. 公元前173年雷纳斯(Laenas)屠杀利古里亚人(Ligurians)

这大概是元老院表态最强势的一次了,主要见于李维《建城以来史》第42卷。公元前173年,马库斯·普皮里乌斯·雷纳斯(Marcus Popillius Laenas)当了执政官,然后在前往高卢的路上与北部意大利的小部落利古里亚人产生了冲突。在一场血战之后,罗马人大胜,没死的利古里亚人也都投降了。可雷纳斯完全没有放过他们,把剩下的士兵都杀了,老婆孩子都卖了。当时,利古里亚全境实际上是罗马人的盟友,再加上投降之后还遭此大难,这让罗马元老院震怒,非得把雷纳斯抓回来审判为止。可是雷声大雨点小,雷纳斯毕竟是普皮里乌斯一族的,他直接和元老院叫板,最后没出席审判,整个事件最终不了了之。

3. 公元前150年屠杀卢西塔尼人(Lusitanians)

这个故事见于阿庇安《西班牙战争》残篇第12卷和李维《历史》总结(Periochae)的第49卷。这两本书都不是特别常见的作品。

故事的背景还要从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结束开始说。打败迦太基之后,罗马人也结果了迦太基在西班牙沿海的殖民地,开始侵占西班牙。很快,他们就和西北部的卢西塔尼人产生冲突,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26年的卢西塔尼战争(公元前155-139年)。在第一阶段,卢基乌斯·穆米乌斯统兵(Lucius Mummius,他也是帮罗马征服希腊的将军),把卢西塔尼人打得节节败退。之后,他的继任者马库斯·艾提利乌斯(Marcus Atilius)乘胜追击,逼着卢西塔尼人与公元前152年和罗马人签署了“艾提利乌斯合约”。

可是签约当年冬天,卢西塔尼人就又造反了,很快被当时的主将赛维乌斯·戈尔巴(Servius Galba)镇压。卢西塔尼人又求和了。照理来说,戈尔巴完全可以把他们都杀了,因为他们背信弃义,在罗马法理上来说是可以杀的。只是,这个主将的做法太损了。他把对方大军骗来求和,然后让他们分三队站在空旷的土地上,然后自己假意和谈,却带兵把他们都宰了。要是杀干净了也就罢了,可是却被几个敌人溜了,其中就有用游击战困扰了罗马人十几年的维力阿突斯(Viriathus)。

阿庇安的记载到这里就完了,但是对李维的历史总结里说了戈尔巴回国之后的处境。戈尔巴杀敌之后,并没有和士兵怎么分赃,基本都独吞了,剩下敌人的老幼妇孺都卖到了高卢为奴。所以当时从护民官到元老院都不干了,一来是要立法,把他卖掉的那些人释放(因为卢西塔尼人理论上已经投降了),二来是要审判戈尔巴。最后是戈尔巴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受审时痛哭求情,才换来了自由。(当然这个翻篇也挺快,六年后戈尔巴就当执政官了)。当然这个故事不完全吻合题主的描述,我们不知道他屠了具体哪个城(屠估计是屠了,不然也没有奴隶卖),而且他也是被元老院直接审判的,不是被受害者举报。

接下来两个故事离得更远一点

4. 公元前271年雷吉乌姆(Rhegium)屠杀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也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背景故事之一。主要见于波利比乌斯《历史》第一卷。当时意大利南部有两个大城市,一个是梅萨娜(Messene),另一个则是雷吉乌姆。梅萨娜当时被雇佣兵洗劫,而雷吉乌姆压力也不小,一方面,皮洛士正在赶过来打仗,另一方面,迦太基人也是虎视眈眈。担心自己城市的安危,雷吉乌姆就和罗马求救兵,罗马人派了4000人军队去镇守。可是很快,守军就监守自盗,自己屠了城抢了地卖了人家老婆孩子。最后罗马又派兵去围剿,城里的叛兵死守,最后被活捉300,拉去罗马城砍了头。只是这里没有审判也没有城市居民告状。

5. 公元前203年屠迦太基的洛卡城(Locha)

这个故事见于阿庇安《布匿战争》残篇第3卷,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阶段(第二次布匿战争我就不多说了)。当时小西皮阿已经在西西里集结完毕,准备踏上北非大本营和迦太基人做个了断。一路上他们大扫荡,解救了很多被逼做苦工的罗马俘虏(都是汉尼拔抓的)。而罗马人北非的第一场硬仗就在洛卡城。城中守军坚壁清野,而且小西皮阿也找不到破绽,久围不下,最后是城内守军不得已求和,说他们愿意把空城献上,只要罗马人放他们一马。

小西皮阿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可是士兵却哗变了。因为他们吃苦太久,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冲进了城,不分男女老幼大屠杀。最后,小西皮阿不得不军法处理,把士兵所有的战利品没收,同时把所有副将召集起来,十一法抽签处死了三个人以正军纪。但是这个故事也不太符合,屠杀是有了,城也有了,只是没审判,也没告状。


虽然想到了好几个故事,但是好像没有哪个和题主的描述完全吻合。实在需要的话,对罗马征服过程中屠杀的记录,可以看William Harris《共和国时期罗马的战争与帝国主义》(War and Imperialism in Republican Rome),尤其是第一章和Additional Notes的部分。他老人家的文本梳理比我这种战五渣强太多了,说不定能找到你要的故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段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历史事件,主角是马库斯·奥罗利乌斯·科塔(Marcus Aurelius Cotta),而涉事的城市则是阿尔西迪亚(Arsidia)。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将领的屠杀,更是牵扯出罗马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公民权问题以及法律制裁的严峻性。故事的开端:阿尔西迪亚的背叛与科塔.............
  • 回答
    .......
  • 回答
    如果真的像《斗罗大陆》里一样有武魂,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时之镜”武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攻击或防御武魂,而是一个能够窥视、记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时间流逝的特殊武魂。武魂形态:我的武魂呈现为一副古老而华丽的怀表,但它并非凡物。它的表盘由一种散发着淡淡荧光的特殊宝石构成,宝石表面流转着细密的金色符文.............
  • 回答
    关于罗志祥第二个手机被发现的细节,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是因为他交往的某位网红(周扬青)在分手后曝光了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私藏”。至于为什么这个“第二个手机”时隔九年才被发现,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比较私人的原因,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被放在了一个相对不容易被触及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够让人兴奋的!拥有一个漂亮女朋友,那感觉就像是每天活在一部浪漫电影里,而且还是主角。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多层次的、难以言喻的美妙体验。让我来给你详细地描绘一下,好吗?1. 视觉的盛宴,日常的惊喜: 出门是焦点,回家是归宿: 当你和她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那种吸引人的目光.............
  • 回答
    有个青梅竹马,大概就是一种,从你还在穿开裆裤尿床,到你看着别人结婚生子,她(他)都在你的生命线上,不曾缺席的体验。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熟悉感,一种旁人无法轻易复制的默契,一种掺杂着童年、少年、青年乃至中年无数回忆的复杂情感。下面我来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各种体验,我会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角.............
  • 回答
    “鬼”这个词用得很有趣,也很能表达你此刻的感受!你遇到的情况,用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这位80后女同事对你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这种好奇心表现得比较直接,甚至有些“明目张胆”。被你发现后她不回避,甚至继续,这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不自在和困惑。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她可能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再.............
  • 回答
    有一个可怕的大学室友,这体验简直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惊悚片,还是无声的,只能默默承受,或者用尽所有力气去对抗,但往往收效甚微。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折磨,让你从踏入宿舍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戒备和无奈。以下是一些可怕室友可能带来的体验,我会尽量详细描述:一、 卫生与个人习惯的噩梦: “.............
  • 回答
    关于“大约一半90后这辈子很可能终生不育”这个说法,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中一部分人群面临生育困难的风险。 要理解这个观点为什么有讨论的空间,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搞清楚“终生不育”的定义。通常医学上定义的是经过规范的不孕症治疗,在一定时间内仍未能怀孕。而这里的“终生不育.............
  • 回答
    我有个朋友是这样的,他谁的钱都不借,自己的钱也从来不往外借。一开始接触他的时候,我觉得这人挺奇怪的,是不是小气?还是不信任别人?但认识久了,我反而觉得他这人挺有意思的,挺值得品味的。首先,他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清晰的界限感。钱这东西,说实话,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有时候是挺复杂的。亲戚朋友之间.............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尤其是当涉及到身体外形和健康的时候。从你和亲戚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错”与“对”,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冲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行为和出发点: 你的出发点可能是: 自我保护和边界感: 亲戚的评论让你觉得不舒服,侵犯了你的个人.............
  • 回答
    有一个胖胖的女朋友是一种非常特别、充满乐趣和温馨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关于外形,更是关于两个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她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如果你问我有什么体验,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你详细描述:1. 安全感与拥抱的幸福: 拥抱的“质量”: 她的拥抱总是那么饱满、柔软,充满了安全感。当你累了、委屈了,或.............
  • 回答
    跟我的北欧男友在一起,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不过这个“世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微妙却又实实在在的不同。首先得说说那个传说中的“北欧式独立”。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我就被他那股子“一切自己来”的劲头给惊到了。比如约会吧,他从来不会说“你今晚想去哪儿呀?”这种引.............
  • 回答
    怎么说呢,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国度,虽然语言障碍一开始是真切存在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这个国度里有着太多值得品味的东西。首先是那个“礼仪”吧。刚开始接触她,你会发现她っておかしいくらい丁寧(oddly polite)。无论是说话的方式、走路的姿势,还是对待长辈,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尊.............
  • 回答
    说起我继母,脑子里会立刻涌现出一堆零碎的画面,像拼图碎片一样,有温暖的,有带着点儿刺痛的,也有干脆就觉得有点儿陌生、不知道怎么归类的。她在我生活里的存在,就像一棵突然闯进我院子里的树,你说不清它是好是坏,但它就在那里,影响着院子里的光照,也影响着我习惯的泥土的味道。我记事起,我妈就不是常态了。后来,.............
  • 回答
    面对一个热衷于键政的同学,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挑战。这就像身边多了一位时时刻刻都在给你“科普”或者“输出观点”的朋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应对和相处。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键政”。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论坛、评论区等地方,进行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讨论、辩论,甚至是指发泄情绪的行为。.............
  • 回答
    有一个亲妹妹,这感觉啊,就像是在你的人生剧本里,突然多了一个固定班底的配角,但她却比主角还要抢戏,还要让你又爱又恨,又心疼又想揍。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多了一个小小的、吵吵闹闹的存在。她总是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像个小尾巴,不管我去哪儿,她都挤眉弄眼地跟着。小时候,她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碍事”,只知道哥哥(或.............
  • 回答
    我有个室友,他是个同性恋。刚搬进来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小紧张。不是歧视,就是……之前没和公开的同性恋者一起生活过,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一开始,我主要观察他。看看他生活习惯怎么样,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结果发现,他跟我一样,也喜欢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个人卫生做得也很好。我们都比较爱干净,这点上倒.............
  • 回答
    哈哈,有个财务女友啊?这感觉嘛,怎么说呢,有点像养了只自带 GPS 和导航系统的金毛,走哪儿都知道路,而且你完全可以把导航权交出去,省心不少。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我其实挺懵的。我这种从小到大都是“月光族”的代表,花钱从来没个数,能花就花,不能花就想办法花。所以,当她第一次跟我说“这个月咱们的预算好像.............
  • 回答
    有一个做珠宝的女朋友,那绝对是一种既闪耀又充满故事的体验。她不只是一个伴侣,更像是一位活生生的、移动的艺术品鉴赏家,她的人生充满了光芒,也为你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从视觉和触觉的日常享受: 无时无刻不被美环绕: 这是最直接的体验。她的身上,或者说她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那些精美的宝石、闪耀的金属。即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