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能会令人绝望到要哭。
凭借味道是判断不出来的。相当多品种毒品是无色无味的,例如迷奸水,投入饮料中是完全不能被被发现的。
凭借气味也是判断不出来的。原因同上。
有的毒品,如LSD,100微克就可以起效,且不说皮肤吸收了,就算有味道,这个剂量你有本事分辨出来么?
如果你觉得合法渠道购买的,就不会有毒品了?
太奶芙了!
这种咔哇潮饮,2015年上市,曾经风靡一时,直到2017年才被发现添加了迷奸水,虽然后来老板被判了15年。但这两年时间里到底害了多少人,整出多少人间惨剧,谁又知道?
首先要知道哪里才是最容易被人坑的地方。那就是酒吧和迪厅。这里很嘈杂,很容易被人下药。所以点的鸡尾酒或者烈酒一定要做到杯不离手,喝完后再去舞池跳舞,如果没喝完就去跳舞了。回来就不要喝了。再点一杯吧。如果是啤酒,不要让服务生送上来就都打开。随喝随开吧。还有就是不要喝陌生人的酒。哪怕是朋友的朋友也不行。之前在国内见过有妹纸被人下药的。
如果不小心中招了,那就要看你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去玩了。一个人的话估计就很危险。所以出去玩最好还是个和朋友们一起。不过一般下的都是让人兴奋或者是让人昏睡的(国内的社交网络上我就不说那些名字了防止违规)药物。这些东西只要在你药发的时候有朋友在身边安全就没问题。然后通过身体代谢出去问题不大。当然经常中招肯定会对身体不可逆的伤害。
当然,如果不去娱乐场所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但是谁又能抗拒那种喧嚣的刺激呢?
第一次回答被知乎认定敏感,且有误导之嫌,被强行删除了,所以只好重发一个简单的。
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咨询过我,所以借这里来回答一下。首先,误吸毒品这种事情肯定存在,但是在大多数案例中,主角是进入了某个不良圈子,直白一点,一般进入了“道友(吸毒群体之间的称呼)”的聚会活动。
那么他们如何让人误吸毒,正如题主所说,确实有过在香烟掺毒品,但主要发生在海洛因流行的年代 ,且也不常用,多数出现在电视剧。这种混入香烟吸食的方式,在毒品圈子被称为“打飞”,可以理解为,将香烟比作弹筒,将海洛因比作弹药,吸食过程就是将弹药打飞出去。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从没有吸过毒的人来说,会有几个问题:第一、吸入体内的味道会很纯香烟有很大区别,烟民(假定是烟民)很容易就会察觉;第二、就算不是烟民,从没接触过毒品,第一次吸入体内会很难受;第三、海洛因毒品进入体内的效果会大大折扣。
所以把毒品混入香烟,让人误吸,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是什么主流。即使是真发生了,那么所谓的“道友”还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人抽,仅靠一支就让人上瘾是远远不够,而大多数人在第一次吸食难受后,本质是不会继续,除非身边有人不停的劝说。
至于说题主说:“吸一下肩上的粉上瘾”,这就是完全扯淡的事,如果真有这么厉害 ,那全世界的毒贩不早就成为地球的主宰。这跟让人乖乖听话的“拍肩粉”一样,都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被人忽悠、上当,编出来的神奇物品。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身边所谓的“朋友”是不是吸毒者,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那么毒贩或“道友”会怎么引诱人吸毒了,首先肯定先交个朋友,表现得非常热情;其次,开始请君入瓮,即邀请参与他们的聚会,最后让你看到他们吞云吐雾的场面,热情的邀请你也试一试,拒绝也不恼火,但会在耳边谆谆教导。
“吸一口,没事,不会上瘾,相信我。”
“大家都在吸,你看我们有没有问题,太不给面子。”
“白粉才是毒品,这只是High药,让你爽。”
“你怎么这么蠢,去相信那些恐吓宣传,这可是一个好东西。”
“哪有这么容易上瘾,想吸就吸,想戒就戒。”
“经常说有危害的,都是一些没吸过的人,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
这几招过后,如果对毒品不了解,或是意志不坚定的人,基本就会被搞定。当然,有一些可能会拒绝走人,但不会断联系,那么几次聚会下来,也基本能搞定。
当新人吸了第一口,发现并不舒服,且出现恶心、难受,想呕吐的症状,不再吸第二次之时,新的谆谆教导就会又来了。
“第一次都是这样的,你身体还不习惯 ,再多吸几次就行。”
“你的反应很正常,我吸三次以后才有感觉,想要享受先要忍受痛苦。”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怎么避免被毒贩或“道友”引诱吸毒了。说穿了,就是一定要洁身自好,不乱交朋友。了解毒品知识,比如关注我,就能更好的拒绝毒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