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起售价 5299 元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2?是否值得购买 ?

回答
起售价 5299 元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2:值不值得,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Redmi Book Pro 15 2022,这名字听着就挺有分量的。刚一上市,那 5299 元的起售价,确实让不少还在观望的朋友们心里挠了挠。毕竟,Redmi 这个牌子,大家多少都了解点,一直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但这次一上来就定了个相对不那么“入门”的价格,难免让人好奇: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底气?值不值得这价,或者说,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 Redmi Book Pro 15 2022,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成色,能不能满足你我的期待。

首先,它长什么样?工艺和设计是亮点吗?

一上手,Redmi Book Pro 15 2022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扎实”。它采用了CNC一体成型工艺,整个机身,无论是顶盖还是C面,都是一整块铝合金CNC切削而成。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手感会比那些塑料机身或者拼接机身要好得多,摸上去是那种细腻、冰凉的金属质感。其次,一体成型也意味着更强的结构强度和更好的散热潜力(理论上,后面会说到实际情况)。

设计上,延续了 Redmi Book 系列一贯的简洁商务风。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就是干净利落的线条,磨砂质感的表面,能很好地隐藏指纹。A面的“Redmi” Logo 也做得比较低调,不会显得那么张扬。

接口方面,对于一款主打生产力的轻薄本来说,这个数量和种类算是比较给力的:

雷电 4 接口 x 2: 这是亮点!雷电 4 不仅意味着高速数据传输(40Gbps),还能接驳外接显示器、拓展坞,甚至还能用来充电。两个雷电 4 口,大大提升了扩展性和连接性。
USBA 3.2 Gen1 接口 x 1: 兼容性十足,日常连接U盘、鼠标什么的都很方便。
HDMI 2.0 接口 x 1: 连接显示器或者投影仪必备。
3.5mm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x 1: 传统音频接口。

不足之处嘛,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那就是它没有 SD 读卡器。对于摄影爱好者或者需要频繁读写 SD 卡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遗憾,需要额外购买读卡器。

屏幕,这绝对是 Redmi Book Pro 15 2022 的一大看点。

3.2K 分辨率 (3200 x 2000):2K 已经是主流,3.2K 的细腻程度可想而知,文字清晰锐利,图片细节更丰富。
16:10 的屏幕比例:相比 16:9,16:10 能在竖直方向显示更多内容,无论是浏览网页、写代码还是处理文档,都能减少滚动的频率,提升效率。
90Hz 刷新率:虽然不是顶级的 120Hz,但相比传统的 60Hz,90Hz 的流畅度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滑动页面、拖动窗口,还是在桌面上的操作,都会更加顺滑。
100% sRGB 色域覆盖:这意味着它在色彩显示上会比较准确,对于需要进行一些基础图片处理或者对色彩有一定要求的朋友来说,是够用的。
10Bit 色深 (理论上):官方宣传支持 10Bit 色深,实际体验可能需要特定软件和设置。但这意味着它可以显示更多的色彩过渡,理论上色彩表现会比 8Bit 更细腻。
DC 调光:避免了 PWM 调光可能带来的频闪问题,长时间使用眼睛更舒适。

综合来看,这块屏幕素质相当不错,在这个价位段,甚至是超越了这个价位段的平均水准。

性能如何?能满足我的需求吗?

Redmi Book Pro 15 2022 在性能上的配置,也是相当有诚意的。我们主要关注的是 i512500H 和 RTX 2050 独立显卡 的组合(这是起售的配置)。

CPU:Intel Core i512500H
这是 Intel 第十二代酷睿处理器中的一款,采用了大小核架构(Pcore + Ecore)。
Pcore (性能核):4个,支持超线程,最高频率可达 4.5GHz。
Ecore (能效核):8个,最高频率可达 3.3GHz。
总共 12 核 16 线程,多任务处理能力和单核性能都比前几代有显著提升。这颗 CPU 的性能,日常办公、浏览网页、多任务处理,甚至是一些轻度的视频剪辑和编程,都能轻松应对。

GPU:NVIDIA GeForce RTX 2050
虽然不是最新一代的显卡,但 RTX 2050 依然是一块不错的入门级独立显卡。它支持光线追踪和 DLSS 技术(尽管在笔记本上普及程度和效果可能因型号而异),拥有 4GB GDDR6 显存。
图形处理能力: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 3A 大作,开中低画质可能可以流畅运行。玩一些电竞类游戏,如 LOL、CS:GO,更是小菜一碟。
生产力应用:对于一些使用 CUDA 加速的软件,如 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 等,RTX 2050 也能提供一定的性能提升。

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散热和功耗释放:虽然配备了独立显卡,但 Redmi Book Pro 15 2022 的定位依然是轻薄本。它采用了双风扇四热管的散热方案,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会兼顾轻薄和续航。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散热表现和性能释放程度会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降频。具体表现,大家可以参考一些专业评测中的烤机数据。
2. “高性价”的理解:5299 元起步,配上 i512500H 和 RTX 2050,这确实是在这个价位段少见的组合。但我们也不能把它和那些“游戏本”级别的性能怪兽相提并论。它的性能,是为“兼顾日常使用和部分专业需求”而生的。

其他细节:键盘、触控板、续航、扬声器

键盘:键程和回弹力度都比较适中,打字手感还算不错,键帽的表面处理也比较细腻。支持背光,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很方便。
触控板:面积大,表面顺滑,支持多点触控手势,配合 Windows 11 的手势操作,使用起来效率很高。
续航:它配备了一块 75Wh 的大容量电池,并且支持 100W 的 PD 快充。正常轻度办公使用,续航表现应该能满足一天的工作需求。快充也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快速回血。
扬声器:前阵子评测的时候,普遍反映 Redmi Book Pro 15 2022 的扬声器素质不错,音量和音质都比一般笔记本要好一些,有一定的空间感。

那么,它值得购买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最初的起点:你的预算和你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你是以下人群,那么 Redmi Book Pro 15 2022 非常值得考虑:

预算在 50006000 元区间,追求高性价比的轻薄本用户。
需要一台能够兼顾日常办公、影音娱乐,同时也能处理一些轻度内容创作(如简单的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的用户。
对屏幕素质有一定要求,看重 3.2K 分辨率、高刷新率和准确的色彩表现的用户。
喜欢简洁、金属质感的设计,并且对扩展性有一定需求(雷电 4 接口是加分项)。
偶尔会玩一些对显卡要求不高的游戏,或者对图形加速有一定需求的用户。

以下情况,你可能需要再考虑一下:

你的主要用途是玩大型 3A 游戏,并且对画质有较高要求。 RTX 2050 确实能玩一些游戏,但它的定位终究是轻薄本,长时间高负载下,散热和性能释放会是瓶颈,无法与专门的游戏本媲美。
你需要频繁使用 SD 卡进行数据传输。 没有内置 SD 读卡器是一个小小的遗憾,需要另购。
你的预算非常有限,或者你对性能的要求仅限于基本的文档处理和网页浏览。 如果是这样,市面上可能还有更便宜的选择。
你对笔记本的“便携性”有极致的要求。 虽然是轻薄本,但 15.6 英寸的屏幕和金属机身,重量可能比一些更小的塑料机身轻薄本要重一些。

总结来说,Redmi Book Pro 15 2022 在 5299 元的起售价下,提供了一个相当有竞争力的配置和不俗的屏幕素质。它是一款非常均衡的产品,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并且在一些专业应用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如果你正好符合它的目标用户画像,那么它绝对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就像买任何电子产品一样,多看看不同博主的评测,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判断,才是最稳妥的做法。希望我的这些分析,能帮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结就是16个字:

换汤不换药的产品,自信心爆棚的定价

省流助手:

  • i5-12450H 核显版 5299元

Pro的工艺,Pro的屏幕,Pro的性能,最后还有Pro的价格,这个价格是真的“破”。

优点不是没有:

  • CNC一体成型工艺仍然无敌
这个肯定是做工很好的,机身质感相比普通金属机身会更顺滑,而且公差控制严格,视觉观感上就好一大截子,是在这个价位段是无敌的水平。
  • 3200x2000 90Hz的屏幕没有落伍
友商基本都往120Hz冲去了,Redmi这个还是去年那块屏幕。其实,相比2880x1800或者2560x1600分辨率→3200x2000分辨率来说90Hz→120Hz会感知更强一些。
但是客观来说,3200x2000 90Hz的屏幕放到今年仍然能打

拧巴的地方也有:

  • 自信心绝对过剩的价格
i5-12450H 核显版 5299元
你是不是多了1000?

革命的无界16,还是i7-12700H,都只有5599。

不过这个不能完全参考,毕竟Redmibook Pro15没有12代i7的配置。
  • CPU的选择非常拧巴

这个和去年的i5-11400H降频得到i5-11260H是不一样的。i7-12700H→i7-12650H和i5-12500H→i5-12450H则是实打实的砍规格了。

i7选了个和天选air2022一样拧巴的i7-12650H,小核心腰斩,核显看待规格减少1/3以上。

i5又选了个i5-12450H,也是小核心腰斩,核显砍规格,更过分的是i5-12450H连三缓也动刀了。

这俩一个叫i6一个叫i4得了。
i7-12700H i7-12650H i5-12500H i5-12450H
核心数 6P+8E 6P+4E 4P+8E 4P+4E
核显 96EU 64EU 80EU 48EU
三缓 24MB 24MB 18MB 12MB

知道为啥核显砍了吗?因为i7-12700和i5-12500H是Xe核显,诶,我说到这你就懂了,那另外的i7-12650H和i5-12450H不是Xe核显?

对了,因为是UHD呀,惊喜吧!

最后客观说一下产品吧,

有一说一,RTX2050在机械革命的无界Pro16的表现还不错:

视频剪辑嘛,Media Engine都砍了的CPU你能指望视频剪辑吗?

从CPU计算角度考虑,肯定不行的。

而且,这个i5-12450H是UHD核显。

最后,还真不如买去年的版本,好歹是Xe核显,96EU呢。

反正是个拧巴的机器,这个核显版本是真的没必要。

①CPU多几个核心对核显用户来说,意义不大。别跟我扯剪视频?剪视频的人会选核显?

②5299元还是首发价格,我只能说真的贵了。

③那个核显带这个3200x2000 的90Hz的屏幕。。。因为上一代是i5-11300H,80EU也够用,这个48EU不好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起售价 5299 元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2:值不值得,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Redmi Book Pro 15 2022,这名字听着就挺有分量的。刚一上市,那 5299 元的起售价,确实让不少还在观望的朋友们心里挠了挠。毕竟,Redmi 这个牌子,大家多少都了解点,一直走的是.............
  • 回答
    想当年,我在攒机和挑选游戏本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对各种配置和品牌都算有点心得。最近华硕天选 3 锐龙版上市,我一看这价位(6499 起),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奔着给咱们这些预算有限但又想玩得爽的玩家来的嘛!赶紧扒拉扒拉,给大家聊聊这机器到底值不值。首先,得认清楚华硕天选 3 锐龙版的定位。它不是那种.............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款拯救者显卡扩展坞,1899元的起售价,听着确实不便宜,但值不值,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你得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它就是个“外挂显卡盒子”。你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那些轻薄本、全能本,虽然便携性好,但核心性能,尤其是图形处理能力,总归是受限于体积和散热,没法跟台式机上.............
  • 回答
    魅族 18 系列的定价策略,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4399 元的起售价,放在如今旗舰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魅族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有分量。要评价它值不值得买,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好好说道说道。定价策略的“心机”与“情怀”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 4399 元的定价。魅族一直以来都带着一股“不妥协”的.............
  • 回答
    iPad 2021 2499 元起售:一项精准且多维度的定价策略解读苹果公司再次以其标志性的“精准定价”策略,将新款 iPad 定位在了 2499 元的起售价上。对于这款搭载了 A13 仿生芯片、支持 Apple Pencil (第一代) 和妙控键盘,并拥有 10.2 英寸视网膜显示屏的平板电脑来说.............
  • 回答
    iPhone SE 第三代(2022款)以 3499 元的起售价在中国市场发布,这个价格定位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是否值得购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价格定位与市场对标 相对iPhone家族而言: 3499 元是 iPhone 系列中目前起售价最低的型号,这使得它成为许多预算有.............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这波操作,我得说,真是打得一手好牌。之前大家都在讨论 Model Y 的价格,毕竟它作为一款中型SUV,无论从品牌、科技感还是性能上看,都很有竞争力,但价格一直是个门槛。现在,新款标准续航版直接把起售价拉到了 27.6 万元,这一下,直接就把 Model Y 放在了更多消费者.............
  • 回答
    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2:8299 元的起售价,值不值?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2 年款的起售价定在 8299 元,这个价格在游戏本市场绝对算得上是中高端定位了。要评价这个价格是否合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深入了解一下它的配置、设计以及市场上的其他选择。 8299 元起售:市场定.............
  • 回答
    新款 MacBook Pro 14 寸上市,14999 元的起售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值不值得,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1. 14999 元的“起售价”背后,你到底买到了什么?首先得明确,14999 元只是个“起售价”。苹果一贯的风格,配置稍微往上加一点,价格就蹭蹭地往.............
  • 回答
    华晨宝马国产X5 60.5万起的售价,这事儿一出来,那可真是够劲儿,立马就在网上掀起了一波讨论热潮。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知道,X5这车本来就不是个“小鲜肉”,它定位的是中大型豪华SUV,在品牌、空间、性能、配置这些方面,那都是妥妥的“实力派”。过去,想买X5,只能进口,价格.............
  • 回答
    小米 12 的定价策略,说实话,挺有意思的。3699 元起,这个数字怎么说呢,它直接就摆在了那个“轻旗舰”或者说“次旗舰”的市场区隔里,但又比真正意义上的旗舰要低一些,这背后透露着小米很清晰的思路。关于小米 12 的定价策略,我的看法是:1. 卡位精准,瞄准“够用就好”和“性价比”的中间地带: .............
  • 回答
    iQOO 7 系列的定价策略,3798 元起,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价格。首先,咱们得明白 iQOO 7 是个什么定位。 这不是一款走性价比路线,什么都往里堆、啥都卖的“水桶机”。它更像是一个“偏科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极其出色,用以吸引那些有明确需求的消费者。从以往 iQOO 的产品线来看.............
  • 回答
    Redmi K50 电竞版定价 3299 元起,这背后究竟打了什么算盘?值不值得我掏钱?最近,Redmi K50 电竞版的上市可以说是给平静的市场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那个起售价 3299 元的数字,一下子就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和讨论欲。那么,小米这是在玩什么套路?这个价位,它到底是个什么定位.............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国行这价格一出,估计不少花粉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4999 元起,这价格定位,怎么说呢,既在意料之中,又带着点出乎意料的“惊喜”。新品售价评价:稳中带皮,意在高端先来说说这个起售价 4999 元。华为 Mate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其高端旗舰的代表,主打全能体验,从摄影、.............
  • 回答
    OPPO Ace 2 的出现,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无疑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它 3999 元起的定价,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款手机,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的出现究竟代表了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定价策略。OPPO Ace 2 的综合表现:性能与价格的权衡首先,从硬件配置上看,OPPO.............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D 系列,特别是 D14 和 D15,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轻薄本选项,其定价策略更是让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次 3999 元起的售价,可以说再次巩固了华为在主流消费级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细品的地方。亮点分析: 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定位: 3999 元起.............
  • 回答
    华为 Mate X2 17999 元起的定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价格本身,直接把“高端”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17999 元起,这价格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准备的,它直接瞄准的是那些愿意为前沿技术、极致体验和品牌象征意义买单的群体。这些人通常是: 科技尝鲜者/意见领袖:.............
  • 回答
    华为 nova 6 系列:3199 元起,能否继续收割年轻用户?2019 年 12 月 5 日,华为在北京发布了全新的 nova 6 系列手机,包括 nova 6 和 nova 6 5G 两款机型,起售价分别为 3199 元和 3599 元。作为华为在中高端市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主力军,nova 系.............
  • 回答
    五菱宏光MINI EV的起售价为2.88万元,这个价格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也是它能够迅速火爆市场的核心原因。要评价这个价格,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市场定位、目标用户、产品特点、成本构成、竞争格局以及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意义等。一、 市场定位与目标用户:精准切入低端电动车市场 极致性.............
  • 回答
    哈哈,小米平板 5,那是真的一度让很多人心动啊!2021年8月10日发布,起售价1999元,这配置,这价格,简直就是“真香”预定。那么,它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先来看看小米平板 5的“看家本领”: 屏幕: 这绝对是小米平板 5的头号亮点。一块11英寸的2.5K分辨率屏幕,支持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