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航空发动机有没有用多级离心式压气机的?

回答
航空发动机用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吗?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趣的技术视角切入点。简单来说,答案是:很少,几乎不用,至少在现代主流的喷气发动机设计中是如此。

我们得先明白,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功能是“吸进空气,然后狠狠地压缩它,再和燃料一起燃烧,最后把高温高压的气体喷出去产生推力”。而压气机就是干这个“狠狠压缩”的活儿的。

说到“压气机”,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离心式和轴流式这两大类型。

离心式压气机: 顾名思义,它的工作原理是靠叶轮的旋转,把空气甩出去,通过离心力将其加速,然后在导流叶片的作用下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就像你高速旋转水桶,水会被甩到桶壁上一样。它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容易,在高比转速下效率不错,而且对进气条件不太敏感,比较皮实。早期的一些飞机发动机,比如很多活塞式发动机的增压器,以及一些早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都采用过离心式压气机,甚至有些直升机涡轴发动机也用过单级或两级的离心式压气机。

轴流式压气机: 这个就更常见了,你看到的绝大多数现代喷气发动机,尤其是民航客机和军用战斗机上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其前部那个大大的、一圈圈叶片的装置,就是轴流式压气机。它的原理是让空气沿着发动机的轴向(也就是发动机的“前后方向”)流动,通过一系列固定和旋转的叶片组,一层一层地提高空气的压力。旋转叶片(转子)加速空气,固定叶片(静子)则把速度转换为压力。

那么,为什么航空发动机很少用“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呢?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1. 压比问题(Pressure Ratio):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一台高性能的喷气发动机,需要将空气的压力提高很多倍,这个倍数叫做“总压比”。离心式压气机,单级能实现的压比相对较低。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级数(也就是叶轮和导流叶片的数量)来叠加压比,但这种叠加是有极限的。

想象一下,每一级离心式压气机都需要把空气甩出去,再通过导流叶片减速增压。随着级数的增加,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经历多次加速、拐弯、再加速的过程。每一次流动都会有能量损失,而且离心式的设计本身在后期的流道设计上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空气要如何在多级之间有效地传递并保持高效率,会变得非常困难。
相比之下,轴流式压气机通过精心设计的叶片轮廓,可以更平稳地引导空气流,每一级都能有效地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并且可以做到很高的单级压比。通过十几二十几级的串联,就能轻松实现非常高的总压比。

2. 效率问题: 即使能够勉强做到多级,效率也会是个大问题。离心式压气机在高压比下的效率通常不如轴流式。航空发动机对效率要求极高,因为效率直接关系到燃油消耗,而燃油消耗是飞行经济性的生命线。低效率意味着更多的燃料被浪费,推力也相应减少。

3. 体积和重量问题: 虽然单级离心式压气机结构紧凑,但要实现高总压比,你就需要很多级。多级的离心式压气机,每一级的叶轮和导流叶片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结构支撑。这样一来,整个压气机的长度和直径都会急剧增加,而且由于每一级都相对独立,整体结构的连接和支撑也会变得复杂笨重。与轴流式压气机相对扁平、沿着轴向紧凑布置的特点相比,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在体积和重量上会非常不利于安装在飞机上。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始终在追求“推重比”和“功率密度”,也就是在尽可能小的体积和重量下获得最大的推力或功率。

4. 气动设计复杂性: 要设计一个高效的多级离心式压气机,面临的气动设计挑战巨大。空气在每一级之间的传递,特别是从离心式叶轮的出口流向下一级导流叶片时,需要精准的动量和能量传递,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气流分离和损失。随着级数的增加,这种设计难度呈指数级增长。轴流式压气机虽然设计也复杂,但其流场相对规律,更容易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优化。

那么,有没有“变种”或者一些特殊的应用呢?

在某些特定的、对性能要求不那么极致,或者结构要求非常紧凑的领域,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类离心式”或者结合了离心式特点的设计:

单级或两级离心式压气机: 如前所述,在一些涡轮增压器、微型涡轮发动机、无人机动力装置,或者是一些辅助动力单元(APU)中,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或优化特定工况下的性能,可能会使用单级或两级的离心式压气机。它们的总压比不高,但足够满足这些场景的需求。
混合式压气机(Hybrid Compressor): 有一些前卫的研究或特定设计可能会尝试结合轴流和离心式的优点。例如,早期可能在轴流式压气机后面加一个离心式增压级,或者反过来。但这种设计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技术瓶颈,而且在整体效率、复杂性上要权衡。不过,目前主流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并未广泛采用这种混合方案作为核心压气机。

总结一下:

对于现代主流的航空发动机,尤其是追求高推力、高效率、低油耗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来说,它们的核心压气机几乎都是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离心式压气机由于其单级压比低、难以实现高总压比、效率和体积重量等方面的劣势,在航空发动机的主压气机领域基本被淘汰,仅在一些特定应用或早期发动机上可见。

你可以理解为,轴流式就像是精密的“推土机队”,层层推进,步步为营;而离心式则像是一次性“甩出去”的力量,虽然简单粗暴,但在要达到极高的“压制”效果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TPE-33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航空发动机用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吗?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趣的技术视角切入点。简单来说,答案是:很少,几乎不用,至少在现代主流的喷气发动机设计中是如此。我们得先明白,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功能是“吸进空气,然后狠狠地压缩它,再和燃料一起燃烧,最后把高温高压的气体喷出去产生推力”。而压气机就是干这个“狠狠压缩”.............
  • 回答
    歼11B换装国产发动机,这绝对是中国航空工业一个值得说道的大事件,很多关注它的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咱自己的发动机终于行了吗?”这么问,其实也情有可原。要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战斗机,尤其是像歼11B这种重型战斗机,发动机是卡脖子的地方。过去我们用的不少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虽然性能不.............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触及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的核心要害了!说到发动机叶片,那简直就是航空发动机的心脏部位,它的设计和工作状态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效率乃至寿命。我不是什么航空发动机“大神”,顶多算是个对此领域充满好奇和着迷的爱好者,不过我倒是接触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和讨论,也算能和您聊上几句。我们平时看到.............
  • 回答
    要说二战日本有没有在性能和可靠性上比肩ASH82FN的量产航空发动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ASH82FN作为苏联二战后期一款非常成功的发动机,以其强大的动力输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相对简洁的设计而闻名,是苏联许多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心脏”。要找到一个完全对标的日本发动机,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
  • 回答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这个问题背后牵动着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以及无数航空人的心血。要说它有没有未来,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未来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并非从零开始,但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段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逾越的征程。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力求展现一个更真实、更.............
  • 回答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咱就聊聊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这俩哥们,看看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为啥咱们在火箭发动机这块玩得挺溜,但在航空发动机上却总感觉差点意思。首先,咱得把这俩“动力心脏”的出身和使命给掰扯清楚。火箭发动机:天生就是要冲出地球的狠角色想象一下,火箭发动机这玩意儿,从娘胎里出来就是为了干一件.............
  • 回答
    “日本航空发动机不行”这种说法,其实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尤其是在讨论航空工业,特别是军用航空项目的时候。但要说日本航空发动机真的“不堪”,我觉得这可能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了。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这个领域,日本确实不像美国、俄罗斯(前苏联.............
  • 回答
    要说造汽车发动机和造航空发动机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这话说得有点绝对。毕竟它们一个是地上一跑,一个是天上飞,对性能、可靠性、效率的要求简直是天壤之别。但要说完全没关系,那也不对。打个比方,就像是造高楼大厦和修坚固的桥梁,都是土木工程,都有基础原理,但侧重点和难度肯定不一样。咱们就来聊聊它们之间那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想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深耕的同学都会纠结。要不要读博士,这事儿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得看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以及你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先来说说读博士的好处,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它是“必须品”: 深度钻研与前沿探索: 航空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尖端的领域。从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
  • 回答
    航空发动机主轴,这玩意儿可是发动机里的核心中的核心,担负着传递动力、支撑叶片的重任。它不仅要承受巨大的扭矩和高速旋转带来的离心力,还得忍受极端的温度变化和复杂的应力循环。所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打造它,那是门大学问,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性能、寿命,乃至飞机的安全性。简单来说,航空发动机主轴的材料选择,那.............
  • 回答
    航空发动机,这颗飞机的“心脏”,它的技术难度堪比登天。它要承受极高的温度、压力和转速,还要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并且要做到轻量化、高效率和长寿命。可以说,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最尖端的技术实力。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颗“明珠”如此难以摘取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技术.............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说到这,可不是说几句“高科技”、“心脏”就能概括的。这玩意儿复杂得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里头塞满了物理、化学、材料学、机械设计,还有一些人类智慧的精华。想深入了解,得一点点啃。为什么航空发动机这么有讲究?你想想,飞机要在天上飞,得克服地球引力,得对抗空气阻力,还得能稳.............
  • 回答
    嘿!问得太棒了!作为一名大一新生,你对航空发动机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感兴趣,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航空发动机可是现代飞机的“心脏”,少了它,再流线型的机身也只能是摆设。考虑到你是零基础,我的建议会从“轻松入门”到“稍微深入一点”,希望能帮你逐步建立起对航空发动机的整体认识。别担心,我会尽量讲得明白,就像和朋.............
  • 回答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流场,那可是个复杂到极致的玩意儿。你别看它里面就那么个“筒子”,火苗呼呼地烧,实际上里面是风起云涌,各种力场搅在一起,那叫一个热闹。想把这事儿掰扯清楚,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一、 高温、高压、高速的恶劣环境首先,得明白燃烧室是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已经被压气机压缩了.............
  • 回答
    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上的标识,绝非简单地写个字母或数字那么回事,它承载着信息传递、安装指导、维护便利乃至安全保障的关键功能。这些标识就像发动机的“铭牌”和“说明书”,直接关系到每一根管道的身份和命运。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常用的几种标印方法,力求把这事儿说明白、讲透彻。1. 模具压印(St.............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航空发动机扇叶前方的空气压力这个话题。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涉及到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的具体物理环境。首先,咱们得明白,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需要把大量的空气吸进去,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最后变成推动飞机前进的动力。所以,扇叶(我们通常称之为风扇.............
  • 回答
    要说航空发动机动力方面知识面宽泛的好书,这可真是个大话题,但要找到一本能让你从入门到略窥门径、又能涵盖广泛知识的好书,我个人会非常推荐 《航空发动机原理》 这类书籍。当然,市面上有很多以这个标题命名的书籍,我指的是那种内容扎实、体系完整,并且能够触及发动机各个关键领域的经典之作。让我来给你详细拆解一.............
  • 回答
    中国航空发动机在2025年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近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和技术积累,以及一系列关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的审慎判断。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首先,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是最大的驱动力。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
  • 回答
    上海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商发”),这名字听起来就大气磅礴,代表着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说到它,那可不是一家普通的企业,它是中国商用飞机发动机领域的“国家队”,肩负着让中国拥有自主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能力的重任。这家公司究竟是何来头?简单来说,中航商发是属于.............
  • 回答
    要说德国航空发动机的辉煌成就,那绝对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工业史诗。从早期的探索者到如今的世界级巨头,德国在航空动力领域留下了太多令人惊叹的印记。我们不能简单地列举几个型号,而是要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技术突破以及它们是如何重塑了航空业的面貌。1. 喷气时代的先驱:BMW 003 和 Junkers J.............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