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火影忍者》自来也 VS 佩恩、佐助 VS 鼬篇?

回答
《火影忍者》中,自来也对抗佩恩和佐助对决鼬神这两场战役,无疑是整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经典桥段。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力量比拼,更是对角色命运、理想、亲情、牺牲的深刻探讨,其设计之精妙,足以让无数火影迷津津乐道。

自来也 VS 佩恩: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壮烈悲歌

自来也与佩恩的战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师父的悲剧”,也是木叶村的危机时刻。这场战斗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自来也这个角色的塑造推向了巅峰,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1. 命运的轮回与绝望的真相:

自来也作为佩恩的老师,亲手将长门、小南、弥彦三人带入了忍界的残酷现实。他曾经的理想是让孩子们摆脱战争的苦难,但命运却让他们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当自来也再次见到拥有六道之力的佩恩时,他内心是震惊、悲痛,更是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我怎么会是你的老师”的台词,饱含了对过去错误的自责,也暗示了忍界战争的泥沼如何吞噬了曾经纯真的灵魂。

2. 智慧与力量的博弈,以及“忍道”的坚守:

这场战斗不是单纯的实力碾压,而是充满了战术与智慧的较量。自来也虽然实力强大,但面对能够操控六具身体、拥有轮回眼的佩恩,他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佩恩能力的了解,试图找出对方的弱点。从蛤蟆油的封锁,到仙人模式的爆发,再到最后的“镇魂曲”(潜影多蛇手),自来也一直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战斗,即使明知希望渺茫。

更重要的是,自来也在这场战斗中展现了他作为“忍者”的最高境界——守护木叶的忍道。即便身负重伤,濒临死亡,他依然拼尽全力,想要将佩恩的情报带回木叶。他的牺牲,是为了让木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危机,是为了保护那些无辜的生命。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正是他“好色隐士”外表下真正的光辉。

3. 牺牲的价值与传承:

自来也的死,是《火影忍者》中最令人心碎的牺牲之一。他最后的遗言,并非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鸣人的寄托,以及对“晓”组织的情报。他的牺牲,直接促成了鸣人开启仙人模式,并最终击败佩恩。从这个角度看,自来也的死并非没有意义,而是以一种极其悲壮的方式,将希望和力量传承给了下一代。他用自己的生命,为鸣人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4. 视觉呈现与情感渲染:

岸本齐史在描绘这场战斗时,无论是对忍术的华丽运用,还是对人物表情和心理的细腻刻画,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特别是自来也最终沉入水中的那一幕,配合着水面上不断扩大的油圈,以及他嘴角残留的一抹微笑,那种悲凉、决绝又带着一丝释然的情感,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心中。

佐助 VS 鼬:一场注定无法逃避的宿命对决

佐助与鼬的战斗,是《火影忍者》中最为核心、也最具争议性的篇章之一。它不仅仅是兄弟之间的战斗,更是关于仇恨、真相、爱与守护的终极碰撞。

1. 仇恨的种子与复仇的火焰:

佐助对鼬的仇恨,如同种子一样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灭族之夜的阴影,以及鼬在追杀佐助时的冷酷,让佐助将所有痛苦和不幸都归咎于鼬。他的成长,就是为了超越鼬,然后亲手为宇智波一族复仇。这场战斗,是佐助长久以来压抑情绪的爆发,是复仇火焰燃烧的顶点。

2. 力量的巅峰对决与忍术的艺术:

这场兄弟之战,可以说是《火影忍者》中忍术运用最精彩、最具有艺术性的战斗之一。从天照、加具土命,到千鸟、麒麟,两位宇智波一族的顶尖天才,将写轮眼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又蕴含着复杂的策略和心理博弈。

千鸟vs.天照: 最直接的力量碰撞,也象征着两人不同的道路。佐助追求的是毁灭性的力量,而鼬的天照则代表着一种冷酷的审判。
月读vs.须佐能乎: 幻术与防御的对决,展现了写轮眼的不同应用。鼬的月读能够将敌人困在精神世界,而佐助的须佐能乎则是一种强大的物理防御和攻击手段。
最后的麒麟vs.天照: 佐助为了凝聚出最强的“麒麟”,利用了雷遁查克拉吸收自然界的雷电,这是一种近乎于“天命”的力量,也象征着他打破规则、超越极限的决心。而鼬在最后关头,选择了用天照直接焚烧麒麟,这种冷静而决绝的应对,也为这场战斗画上了残酷的句号。

3. 揭示真相的“痛苦”:

这场战斗最令人震撼的,并非力量的比拼,而是真相的揭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鼬向佐助说出了灭族真相——他之所以灭族,是为了保护木叶,是为了让佐助活下去,避免木叶因为宇智波一族的叛乱而再次陷入战争。鼬所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佐助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

这种真相的揭露,对佐助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一直以来坚信的复仇对象,竟然是他最想守护的人。他一直以来承受的痛苦,竟然是鼬替他承担的。这种由仇恨瞬间转变为愧疚和悲伤的情感冲击,是这场战斗最动人的部分。

4. 兄弟之爱与“赎罪”:

这场战斗,也可以看作是鼬在为自己的“罪”赎罪,也为佐助打开了新的道路。鼬明知自己时日无多,所以选择了以一种最直接、最能激发佐助力量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斗。他故意让自己被佐助杀死,甚至在最后用手指点向佐助的额头,这个动作,是他们小时候最亲密的互动,也是鼬对佐助最后的爱。

佐助在得知真相后,他内心的仇恨瞬间被一种更深沉的悲伤和愧疚所取代。他明白了鼬的良苦用心,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道路。这场战斗,彻底改变了佐助的人生轨迹,也让他开始走上另一条更为复杂的道路。

5. 结构上的精妙:

将这两场战斗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它们在主题和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师徒/兄弟: 都涉及到亲密关系中的对立与冲突。
牺牲与传承: 自来也的牺牲成就了鸣人,鼬的牺牲也促使了佐助的成长和对真相的认知。
忍道的诠释: 两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了自己所理解的“忍道”,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情感的爆发: 都带来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角色更加立体丰满。

总而言之,自来也 VS 佩恩和佐助 VS 鼬这两场战役,是《火影忍者》漫画乃至整个日本动漫史上的瑰宝。它们不仅仅是高潮迭起的打斗,更是对人性、理想、牺牲、爱与仇恨等复杂命题的深刻解读,足以让每一位看过的人,在多年后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与感动。它们共同构成了《火影忍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经典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或许是受同时期同杂志某部竞品的影响、又或许是故事本身的需要,疾风传以后的《火影忍者》一直伴随着追求“大格局”叙事与作者掌控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这种盲目追求宏大舞台、多线叙事、群像模式的怪现象广泛见于2005-2010前后的《少年jump》连载作品中,《火影忍者》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其他作品包括但不限于《BLEACH》中后期、《美食的俘虏》等等),难免给人一种“其他漫画家都被某贼王带到了沟里”的感觉。

身为漫画家的岸本齐史始终擅长的是单个战斗中战术与动作的设计(而不是多个战场间联动的战略布局)、是与少年成长切身相关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好高骛远的论战争与和平、人类的痛苦)。

从结果上来说,这种舍本逐末的路线变更并不能算成功。

实际上早在之前我爱罗之死、天地桥再会以及不死二人组的故事中岸本掌控力不足的毛病就已经若隐若现。

尽管如此,在当初连载之时,宇智波佐助与宇智波鼬的兄弟对决、晓组织头目佩恩的真面目浮出水面等等直切故事核心的重量级信息依然可以盖过叙事层面的不足,让读者们的注意力聚焦在关注和讨论精彩战斗上。

不过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能持久。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分算是岸本齐史能够在《火影忍者》故事中最后勉力维持平衡的段落。等到他画完自己原定的结局·佩恩之战以后,故事就注定要走向失控了。

糟糕的布局谋篇

第354话,鸣人和佐助双方同时出发,目标同样是宇智波鼬。

气势恢宏的跨页镜头让人觉得他们即将要干一番大事业;对称性的构图也似乎暗示着鸣人和佐助即将碰面。

然而结果却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佐助击杀了迪达拉,鸣人在赶路;自来也被佩恩打败,鸣人还在赶路;宇智波兄弟决出了胜负,鸣人依然在赶路。

在连载时间约半年的情况下,卡卡西班和第八班全体成员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和人聊天,最后竟然被阿飞一个人拦住去路错过了佐助和鼬的战斗。

这不得不让我觉得作者在耍人。

如果作者只是想让佐助和鼬单打独斗,那他为什么要让鸣人行动,唤起读者的期待?

如果作者不想让鸣人佐助见面,那可不可以请你给我更好一点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强行全员降智让鸣人留在原地不动)?

还是前面说的,这样的毛病在疾风传早就有先例了。

风影夺还战的最终阶段,岸本表面上搞出一副阿凯班、卡卡西鸣人、小樱千代三线并行的气氛,实际上真正画明白的只有小樱千代与蝎的决战。

卡卡西和鸣人抢回了我爱罗还算是对剧情有推动作用;阿凯班就直接被丢到一边,被所谓的“自己的分身”从头到尾拖住脚步。

不死二人组的最终阶段,岸本故技重施卡卡西班和第十班全军出动,但最后派上用场的只有卡卡西、鸣人和鹿丸三个人。

丁次和井野打算帮忙,鸣人说让我来他俩就真靠边站了。小樱和佐井则永远在迟到,赶到现场时鹿丸早就结束了战斗。

事实证明岸本齐史完全不具备多线叙事的实力,在每一个事件中,他真正能够画好的只有构思完整的一至两场战斗,至于其他的战场其他的角色其他的故事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各种蹩脚的方式草草结束。

但要命的是他偏要勉强,他偏要搞多线叙事和群戏。以至于一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遛角色甚至遛读者的情节。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想多线叙事,你就有始有终地构思,别草草收场;如果你不想多线叙事,你就别搞那么多角色登场,最后搞得大家要么傻站着,要么“我来晚了”。

这着实不怎么高明。

扎实的故事情节

还是说点好话。毕竟抛开让人一言难尽的全局,《火影忍者》在岸本齐史真正想画的局部内容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这两段故事正是如此。

自来也和佩恩的故事主题是“师徒之情”,佐助与鼬的故事主题是“兄弟之情”。

两个主题都是岸本齐史非常擅长的、和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来自于他切身体会并能够走入到每一个读者心里的内容。

自来也与长门、鸣人之间的回忆令人动容,最后老师命丧徒弟之手,“井底之蛙石沉大海”也令人无限惋惜。

鼬和佐助的爱恨纠葛令人揪心,最后哥哥把一切托付给弟弟,“原谅我佐助”也令人黯然神伤。

原本就极富感染力的饱满情感加上悲剧性收尾的加成,让这两段故事成为了无数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经典。

不过同样的内容,比起曾经的三代火影与大蛇丸、终结之谷的佐助与鸣人,这次的两段故事在纯粹的师徒之情和兄弟之情外还包裹了更高层次、更宏大的命题。

一个是战争与和平、痛苦与互相理解。

一个是屠杀与保全、家族利益和村子利益乃至兄弟感情之间的抉择。

我很愿意相信岸本齐史讨论这两个宏大命题并给出读者正向的、积极的结论的决心。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把这些政治性的考量与纯粹的感情混为一谈是暧昧且幼稚的做法,甚至因为过于反直觉、过于背离人们纯粹的生活体验而让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变得不再让人信服。

反而不如曾经纯粹的大蛇丸弑师、佐助鸣人兄弟决裂更真实、更炽烈。


雨忍村和佩恩的设计是岸本偏好的科幻风格,佐助与鼬的战斗是岸本精心打磨的动作场面。

两种形式也都是岸本齐史能画出个人特色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带给读者最大化视觉冲击力的内容。

在这段故事中,既可以看到阴沉肃穆充满宗教感的光影设计。

还可以看到从拟声词到画框到仿佛要炸掉的狂放战斗分镜。

这两段故事加上后面的佩恩决战是岸本齐史毫无保留展示自己漫画家功底的时刻,基本可以认为是疾风传最高水平的战斗作画,值得反复欣赏。

至于更进一步的战术设计、忍术幻术体术乃至仙术的视觉呈现,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大家回去自己看一看。

略微生草的画面

不知道是岸本齐史状态下滑还是单纯地被人恶搞了,有一些让人生草的梗图都来自这段故事。

比如打篮球的药师兜:

如果觉得不够像可以再加个篮球上去。

比如鼬的神表情(不解释,懂的都懂)

还有一个诡异的分镜:

佐助回忆起哥哥的好痛心疾首泪流满面,镜头扫过其他人庄重的表情,整个场面一度十分严肃和悲伤。

但是最后一格出现了一只嗷嗷叫的鹰。

岸本齐史你这么画把气氛全破坏了你知道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