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Net core 自旋锁 vs Lock statement/Monitor 的开销在哪?

回答
在 .NET Core 中,选择自旋锁(SpinLock)还是传统的 `lock` 语句(其背后是 `Monitor` 类)来管理多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其关键的开销差异主要体现在线程挂起与恢复的成本,以及CPU资源的占用方式上。

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自旋锁 (SpinLock): CPU 消耗 vs. 快速响应

想象一下,一个线程尝试获取一个已经被另一个线程持有的自旋锁。此时,这个线程并不会被操作系统立即“叫醒”并投入睡眠。相反,它会“原地待命”,持续不断地在 CPU 上执行一个简单的循环,不断地检查锁的状态。这种行为就像是在原地“旋转”(spin),所以得名自旋锁。

核心开销: CPU 周期消耗。自旋锁最直接的开销是它会持续占用一个 CPU 核心。即使它什么有意义的工作都没做,只是在忙碌地检查锁,但它仍然在消耗 CPU 时间片。如果这个锁被长时间持有,那么持有锁的线程可能会占用一个 CPU 核心相当长的时间,这会影响其他需要 CPU 的线程的执行效率。
优点: 快速响应与低延迟(在锁持有时间短的情况下)。如果锁被持有的时间非常短(例如,仅仅是因为其他线程在执行一个非常快速的操作),那么自旋锁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当锁被释放时,那个一直在“旋转”的线程能够几乎立即捕获到锁,而无需经历操作系统复杂的线程调度过程。线程调度涉及到上下文切换,包括保存当前线程的状态、加载新线程的状态,这本身是有开销的,而且通常比一个简单的循环检查要慢得多。因此,在锁持有时间极短且锁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自旋锁可以提供非常低的延迟。
缺点: 资源浪费(在锁持有时间长的情况下)。如果锁被持有的时间较长,或者有多个线程在竞争同一个锁,那么那些“旋转”的线程就会白白浪费 CPU 资源。一个持锁线程可能占用一个核心,而多个等待锁的线程可能又在占用其他核心,导致整个系统的 CPU 利用率飙升,但实际有意义的工作进展却很慢。这就像是大家都在忙,但没人真正把事情做完。
适用场景: 自旋锁特别适合那些锁的持有时间非常短,并且多个线程之间争用锁的频率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例如,一些底层的同步原语(如 `Interlocked` 操作的一些内部实现),或者在某些高吞吐量的场景下,当你知道一个锁只会短暂被持有,并且线程切换的开销比短暂占用 CPU 的开销更大时。

`lock` Statement / `Monitor`: 线程挂起与恢复的开销

`lock` 语句是 C 中最常用的线程同步机制,它背后依赖于 `System.Threading.Monitor` 类。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一个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的 `lock` 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核心开销: 线程调度与上下文切换。当线程在 `lock` 语句中发现锁已经被占用时,它并不会在 CPU 上“旋转”。相反,它会请求操作系统将其置于“睡眠”(或“等待”)状态。操作系统会将这个线程从 CPU 的执行队列中移除,并保存它的当前状态(CPU 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然后,操作系统会选择另一个准备好执行的线程来占用这个 CPU 核心。当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时,操作系统会收到通知,并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或多个)被挂起的线程。被唤醒的线程需要等待操作系统重新为其分配 CPU 时间片,并恢复其之前保存的状态。
优点: 避免 CPU 资源浪费。`lock` 语句的优势在于,当线程等待锁时,它不会占用 CPU 资源。CPU 可以被用于执行其他需要工作的线程,这对于防止 CPU 资源被低效占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锁可能被长时间持有的情况下。
缺点: 线程切换的固有开销。虽然避免了 CPU 资源浪费,但线程挂起和恢复的过程本身是有开销的。这个开销包括:
内核模式切换: 线程请求挂起或等待通常需要进入操作系统内核模式,这本身就涉及一些指令执行。
状态保存与恢复: 保存线程当前执行状态(寄存器、堆栈等)以及之后恢复这些状态,都需要时间。
调度器查找与切换: 操作系统调度器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线程来运行,然后执行实际的上下文切换。
唤醒延迟: 当锁释放后,被唤醒的线程需要等待操作系统调度器再次将它分配到 CPU 上。
这些操作累积起来,当锁的持有时间非常短,或者锁竞争不激烈时,`lock` 语句的线程切换开销可能比自旋锁的短暂 CPU 占用要大。
适用场景: `lock` 语句非常适合绝大多数并发场景,特别是当锁的持有时间不确定,或者可能较长时。它能有效地避免 CPU 资源的浪费,保证系统的整体响应性和吞吐量,即便存在一些线程切换的开销。

总结一下关键的开销差异,用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

自旋锁 就像是你在商店门口排队,但你不是站在那里等,而是不停地绕着商店门口跑圈。如果店员很快就能给你服务,你就能迅速拿到东西;但如果店员忙了很久,你就会白白耗费体力,而且还会挡着别人的路。CPU 资源就是你的体力。
`lock` 语句 (Monitor) 就像是你在商店门口排队,当轮到你但店员还在忙时,你就安静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待。你没有消耗体力,但你需要等待店员叫你,等你坐下、店员叫你、你起身,这中间需要一些“起身坐下”的动作。CPU 资源就是你有机会去做其他事情,而“起身坐下”的动作就是线程切换的开销。

因此,选择哪种锁取决于你对锁持有时间的预估以及对 CPU 资源利用率的权衡。在 .NET Core 中,`lock` 语句依然是默认的首选,因为它的通用性强,并且能有效防止 CPU 资源的浪费,这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更为重要。自旋锁则是一种更专业的工具,需要在特定场景下审慎使用,以换取在极短持有时间下的潜在性能优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自旋锁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在high contention时用的啊。用Monitor遇到资源被占用了就释放线程了,CPU可以干别的去。自旋锁就是不肯释放,过一会儿重新尝试获取资源。假如这个“过一会儿”的开销低于线程调度/切换等开销当然性能就更好,反之不就变成死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NET Core 中,选择自旋锁(SpinLock)还是传统的 `lock` 语句(其背后是 `Monitor` 类)来管理多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其关键的开销差异主要体现在线程挂起与恢复的成本,以及CPU资源的占用方式上。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自旋锁 (SpinLock): CPU 消耗 vs.............
  • 回答
    想把 .NET Core 学透彻,这事儿真得下点功夫,但只要路子对了,效率贼高。我这儿给你捋一捋,保证接地气,让你心里有谱。第一步:打牢地基——C 语言基础是王道别想着一步登天,直接扑到 .NET Core 上。你知道的,.NET Core 的根子就是 C。你要是 C 玩得溜,.NET Core 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 .NET 生态系统里一个颇为现实且值得深思的现象,那就是第三方类库和框架的质量参差不齐。与其说“平均质量真的很差”,不如说 “普遍存在着巨大的质量差异,其中不乏一些质量堪忧的组件” 更加贴切。想象一下,.NET 作为一个庞大的、枝繁叶茂的生态系统,汇聚了无数开发者,其中有经验丰富的.............
  • 回答
    .NET Core 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跨平台能力也是它最响亮的名号之一。按理说,在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任何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的技术都应该被奉若圭臬。但现实是,即使 .NET Core 已经成熟多年,仍然有不少大厂对其望而却步,或者在使用上持保守态度。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三.............
  • 回答
    .NET Standard 和 .NET Core 就像是两种不同层面的设计理念,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取舍关系,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演进的。理解它们的区别,需要从“目标”和“实现”这两个维度去剖析。.NET Standard:一块通用的“规范石碑”你可以将 .NET Standard 想象成一块立在 ..............
  • 回答
    好的,咱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条条框框,就来聊聊C .NET Core和Java Spring这两大阵营,到底哪个更适合你,怎么选。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你得明白,这俩都不是什么新晋的小鲜肉了,都是经历过市场锤炼的老牌选手,都有各自的坚实用户群体和成熟的生态。选择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当前的.............
  • 回答
    特斯拉作为一家在汽车制造和能源领域都处于前沿的创新型公司,选择技术栈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关于为何特斯拉(或其部分业务)会选择 .NET Core,而可能不选择 Java 或 Go,这背后有其复杂的技术和商业考量。我们要明白,一家大规模的科技公司,其技术栈往往是多元化的,可能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团队.............
  • 回答
    .NET Core 1.0发布之初,其性能表现确实引人注目,尤其是在与当时主流的Web开发技术如Node.js和Go进行对比时。微软官方宣称.NET Core 1.0在某些场景下能达到Node.js的八倍,Go的三倍,这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技术优化和设计理念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白“运行速度.............
  • 回答
    在 Build 2018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公布了 .NET Core 3.0 的规划蓝图,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版本更新,更是对 .NET 生态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宣示。这次的蓝图描绘了一个更加现代化、更加灵活、并且能够轻松驾驭多样化开发场景的 .NET,释放了大量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最引人瞩目的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微软在.NET 领域战略调整的核心。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WPF和WinForms都是Windows独占的技术,而且.NET Framework本身也还在Windows上好好运行着,为什么还要费大力气将它们迁移到.NET Core(现在的.NET 5及以后版本)上来呢?.............
  • 回答
    作为一名.NET开发者,面对微软开源Core CLR这件大事,我是否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它的源代码,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了很久。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选择,更关乎我如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技术生态中定位自己。我的直觉告诉我,答案是肯定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Core CLR的深度贡献者。关键在.............
  • 回答
    在.NET中编写异步Web API可以带来显著的好处,尤其是在处理高并发、I/O密集型操作以及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好处: 1. 提升吞吐量和响应能力 (Increased Throughput and Responsiveness)这是异步Web API最核心的好处。 并行处理.............
  • 回答
    .NET 6 的泛型数学新特性:一次深刻的数值计算革新.NET 6 引入的“泛型数学”(Generic Math)预览特性,为 .NET 生态系统的数值计算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NET 在处理数学运算时,往往受到静态类型系统的限制,使得编写通用、高效的数值算法变得冗长且充满样板代码。泛型.............
  • 回答
    .NET 平台上的“BS 框架”(BrowserServer 框架,或者更常见的说法是 Web 框架)确实百花齐放,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各自在不同的场景下闪耀着实用价值。理解它们,就像梳理一个庞大生态系统中的脉络,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选择适合的工具。咱们先从最底层、最基础.............
  • 回答
    .NET 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GC)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定时执行”或“事件触发”,它是一个更为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并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你可以这样理解:.NET 的 GC 主要是在特定时机,根据内存使用情况自动启动。它不是按照固定的时.............
  • 回答
    .NET 程序卡死,这个现象确实可能跟之前修复过的漏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而是需要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想象一下,.NET 程序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里面有无数个零件在按照预设的规则运转。这些零件就是代码,而规则就是程序的逻辑。有时候,这个机器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比.............
  • 回答
    在 .NET 的世界里,想要快速上手并构建一些小巧、高效的应用,确实有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框架。它们没有那种庞大和复杂的体系,上手成本低,而且能帮你迅速看到成果。如果你想做一个Web应用,最直观的选择就是 ASP.NET Core MVC。虽然名字里带着“MVC”,听起来好像会有点复杂,但实际上 AS.............
  • 回答
    Net Explorer 和 Internet Explorer,名字听起来确实很像,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但如果说 Net Explorer 能不能“代替”Internet Explorer,这得看你对“代替”的定义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Internet Explorer(IE)是微软推出的一款.............
  • 回答
    .NET 框架在设计之初,就展现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构建一个统一、高效且跨平台的开发环境。将应用程序编程语言“统一”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其他语言,而是通过一个强大的平台,让多种语言能够在此基础上和谐共存,协同工作。这背后蕴含着对开发者效率、代码复用、性能优化以及平台稳定性的深邃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统.............
  • 回答
    .NET 中利用 Razor 引擎生成代码,本质上是赋予你的 HTML 标记动态能力。Razor 视图引擎允许你将 C 代码片段无缝地嵌入到 HTML 标记中,从而实现服务器端的数据渲染。这种方式让你可以根据服务器上的数据动态地构建 HTML 结构,让页面内容变得鲜活起来。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