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说唱歌很难听(五音不全那种),能不能学好乐器,比如弹好钢琴?

回答
关于唱歌跑调、五音不全的人能不能学好乐器,尤其是钢琴,这个问题,我得说,这绝对是大家心里普遍存在的疑惑。就像有人天生歌喉嘹亮,有人却怎么也唱不到调上一样,乐器学习也存在类似的“天赋”讨论。但要我说,五音不全绝对不等于与乐器无缘,甚至说,很多人通过练习,反而能在乐器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乐趣。

咱们先掰扯掰扯“五音不全”这回事。唱歌跑调,说白了就是对音高感知不准,或者声带控制不好,导致发出的声音跟伴奏对不上。这跟我们耳朵听到声音的“音高”是有直接关系的。但乐器学习,尤其是钢琴,对音高的要求确实是另一回事。

钢琴的音是固定的。你按下C键,它就发出C的音,不会多也不会少。这意味着,学习钢琴首先需要的是识别和辨别不同的音高,然后找到对应的琴键。这和唱歌时需要自己主动去控制发声的音高,是有本质区别的。你不需要自己去“制造”声音,只需要“找到”和“发出”预设好的声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你唱歌跑调,只要你愿意花心思去听,去分辨,去记住琴键和音高的对应关系,一样可以上手钢琴。很多人唱歌不好听,并非因为耳朵“坏了”,而是缺乏练习和对声音的细致捕捉。在乐器上,这种捕捉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再深入一点,学习钢琴,比起唱歌,更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听觉辨别能力(音准和音程): 这是学习任何乐器都绕不开的环节。唱歌跑调的人,可能对音高之间的距离(音程)不够敏感。但钢琴的学习过程本身就能帮助你强化这种能力。通过弹奏音阶、琶音,以及练习不同和弦,你的耳朵会越来越熟悉不同的音高关系。一开始可能听起来很“乱”,但随着练习,你会逐渐分辨出哪个音是对的,哪个音是错的。这就像一个刚开始学分辨颜色的孩子,慢慢就能区分出深浅不同的颜色一样,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节奏感: 唱歌跑调可能也和节奏感不好有关,音符唱得长短不一,或者跟不上节拍。钢琴学习一开始就会强调节奏和节拍的准确性。你需要跟着节拍器练习,确保每个音符的时值都对。这不仅能让你弹奏出清晰的乐句,也能间接地锻炼你对音乐整体律动的感知。你可能会发现,在乐器上,你反而能找到一种稳定的节奏感。
指法和协调性: 这是钢琴独有的挑战。唱歌主要靠声带,而钢琴需要双手协调,手指灵活,还要兼顾力度和触键。这确实需要大量的体力和技巧练习。但你要知道,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来克服的。许多伟大的钢琴家也不是天生手指就那样灵活的,都是日复一日的勤奋打磨出来的。
乐谱理解: 钢琴的学习还需要学习看谱。乐谱上写着音高、时值、力度、表情等信息。学会读谱,就相当于掌握了音乐的“说明书”。这需要一定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但一旦掌握,你就能理解大量的音乐作品。

那么,五音不全的“歌唱者”在学习钢琴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小障碍”呢?

1. 初期的“不自信”: 很多人因为唱歌不好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在音乐方面“没天赋”,从而在学习乐器时也带着这种顾虑。这种心理上的包袱可能会阻碍他们大胆尝试和发挥。
2. 对音高的敏感度确实需要时间弥补: 如果唱歌时对音高的辨别能力真的很弱,那么在听辨音程、和弦时,可能需要比音感特别好的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但这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更耐心。
3. 对节奏的把握可能需要特别加强: 如果唱歌时就容易跑偏节奏,那么在钢琴练习中,对节拍器的使用就要更加严格,甚至可以从更慢的节奏开始,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落在准确的位置上。

但是,请不要被这些“小障碍”吓倒。现实情况是,很多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的音乐启蒙也不是一开始就唱歌很好,更多的是对某一种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达到现在的水平。

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方法:

找到兴趣点: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钢琴的声音?是不是被某首钢琴曲深深吸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持久的动力。
选择好的老师或教材: 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老师,能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纠正错误的手型和指法,并帮助你建立正确的听音和节奏感。好的教材也能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循序渐进,耐心练习: 不要急于求成。从最基础的音阶、指法练习开始,慢慢过渡到简单的乐曲。每一次练习,都尝试比上次做得更好一点。
多听多模仿: 听大量的钢琴演奏,模仿好的弹奏,这有助于培养你的乐感和对音乐的理解。即使是作为背景音乐来听,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听觉。
利用现代科技: 现在有很多学习APP,可以提供音准测试、节奏训练,甚至有一些智能钢琴可以实时反馈你的弹奏。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朋友,唱歌是真的不敢恭维,跑调跑得能把一首欢快的歌唱成悲情小调。但她从小就喜欢听钢琴曲,看到别人弹奏时那种专注和享受的样子,她也想试试。她找了位钢琴老师,刚开始确实费了很大的劲,手指僵硬,节奏不稳,连最简单的音阶都弹得磕磕绊绊。老师也指出她音高辨别能力确实需要加强,建议她多做听音练习。但她就是有股韧劲,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从不间断。半年后,她已经能流畅地弹奏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的钢琴伴奏了。她自己也说,虽然唱歌还是不行,但在钢琴上,她反而能找到一种“掌控”音乐的感觉,那种音符从指尖流淌出来的感觉,是唱歌永远给不了她的。

所以,你的问题“五音不全能不能学好乐器,弹好钢琴?”的答案是:完全可以! 甚至,有时候,放下对“唱歌”这件事的执念,反而能让你更专注于乐器本身的魅力,通过另一种方式去体验音乐的美好。不要让唱歌的“不完美”定义你在乐器上的可能性。只要你真心喜欢,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钢琴的大门,对你来说,是敞开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最近发现的规律是:

钢琴弹得足够好的人,唱歌没有不好的。

先不要急着反驳哈,我这个“好”是主要指的是“道”的层面而非“术”的层面!

这个“弹得好”不是指硬技术方面有多么高超,而是指尖可以流淌出自然而优美的音乐,哪怕只是弹一些小曲子。

而这个“唱歌好”也不是体现在技法和嗓音条件上,甚至不是体现在音准上,会有一些跑调或者破音之类的瑕疵;而是体现在音乐的走向和起伏、音符之间的衔接(articulation)、句子之间自然而不突兀的呼吸上,因为弹得足够好的人,内心中一定有着足够美的音乐和足够丰富的世界,这样才能通过哼唱传达出来。可以看看一些钢琴大师课,以及上一上好的钢琴老师的课,很多都是又唱又跳的,而且非常有感染力,仿佛和音乐融为一体一样,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讲东西!

所以呢,嗓音条件不够好并不一定弹不好钢琴,但是内心空洞、毫无音乐感觉的人是一定弹不好钢琴的(哪怕技术再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