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去美国 100 名以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有价值吗?

回答


在考虑是否去美国排名100名之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时,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包括学术质量、就业前景、地理位置、生活成本、学校声誉、课程设置、实习机会、校友网络等。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并给出建议:



一、美国大学排名的含义与局限性
1. 排名体系差异
美国大学排名(如US News、QS、THE)通常基于综合指标,如学术声誉、就业率、师资力量、研究经费、校友网络等,但不同排名体系侧重点不同。
例如,US News更注重就业率和校友网络,而QS则综合考虑国际化、师生比例、科研产出等因素。
排名100名之后的学校可能在整体排名中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但某些专业领域可能表现优异(如某些工程、医学、艺术类学校)。

2. 排名的参考价值
高排名学校(如Top 30)通常有更强的师资、更多资源和更广泛的校友网络,适合追求学术研究或进入顶尖企业的人群。
中等排名学校(如100名左右)可能在部分专业领域有较强实力,但整体资源可能不如顶尖学校,需具体分析。



二、选择美国100名之后的大学的利弊分析
1. 优势
性价比高
一些排名较低的学校学费较低(如公立大学),且奖学金机会更多,适合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
例如,加州大学系统中的部分分校(如UC Merced)排名可能较低,但科研资源丰富,就业率较高。

专业领域强
某些学校可能在特定专业(如计算机、工程、医学)上表现突出,但整体排名较低。例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Mich)在工程领域排名靠前,但整体排名可能在100名左右。

地理位置优势
一些学校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如硅谷、纽约、芝加哥),便于实习和就业,但排名可能较低。例如,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排名约100名左右)位于德克萨斯州,靠近科技产业中心。

录取门槛相对较低
部分学校对GPA、标化考试(如GRE、GMAT)的要求较低,适合成绩中等的学生。例如,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排名约120名)录取率较高。

2. 劣势
学术资源有限
教师数量少、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室设备陈旧,可能影响学习质量。例如,一些排名较低的学校在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上可能缺乏顶尖师资。

就业前景不确定
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招聘名校毕业生,尤其是顶尖学校,而排名较低的学校可能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在金融、科技等行业。

校友网络薄弱
校友网络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排名较低的学校可能缺乏活跃的校友资源,影响未来机会。

生活成本高
美国大学学费和生活成本较高(尤其是大城市),即使学校排名较低,但费用可能与顶尖学校相当,甚至更高。



三、如何评估是否值得去排名100名之后的学校?
1. 专业方向与学校匹配度
重点考察专业排名:查看目标专业在该校的排名,而非整体排名。例如,University of Florida(排名约130名)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全美排名前20,但整体排名较低。
课程设置与资源:了解课程内容、实验室条件、教授研究方向是否符合个人兴趣。

2. 就业率与行业认可度
查看就业报告:如Niche、College Factual等平台提供毕业生就业数据,了解该校毕业生在目标行业的就业情况。
企业合作:是否与知名企业有合作项目或实习机会,例如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排名约100名)与IBM、微软有紧密合作。

3. 学费与奖学金机会
比较费用:排名较低的学校可能学费较低,但需考虑生活成本(如纽约、洛杉矶的费用远高于德州、俄亥俄州)。
奖学金与助研机会:是否提供奖学金、助教或助研职位,减轻经济压力。

4. 校友网络与地理位置
校友资源:是否在目标行业有活跃的校友网络,例如University of Oregon(排名约130名)的校友在科技行业有较强影响力。
地理位置:是否靠近目标行业中心,例如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排名约100名)位于西雅图,靠近科技产业。

5. 申请者的个人情况
GPA与成绩:如果GPA较低,可能需要选择录取门槛相对较低的学校,但需确保课程难度与自身能力匹配。
实习与工作经验:是否有足够的实习或工作经验,如果缺乏,可能需要选择更注重实践的学校。
长期规划:如果目标是进入顶尖企业或继续深造(如博士),可能需要考虑名校的资源。



四、实际案例分析
1.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排名约120名)
优势:学费低(约$15,0ity),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全美排名前30,就业率高。
劣势:整体排名较低,校友网络较弱,部分课程可能较基础。

2.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排名约100名)
优势:文理学院强,医学、工程专业排名靠前,就业率高。
劣势:竞争激烈,录取率较低,部分学生可能因排名较低而被认为“不够好”。

3.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排名约100名)
优势:工程、计算机科学强,靠近科技产业中心,就业机会多。
劣势:生活成本高,部分课程可能偏向应用而非理论。



五、建议与行动步骤
1. 明确目标专业:优先选择在目标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而非整体排名。
2. 对比多个学校:列出510个学校,比较学费、就业率、课程设置、地理位置等。
3. 咨询校友或导师:通过LinkedIn、校友会了解该校的实际情况。
4. 准备申请材料:确保GPA、实习经历、推荐信等符合目标学校要求。
5. 考虑长期规划:如果目标是进入顶尖公司或继续深造,可能需要权衡排名与资源。



六、总结
是否值得去排名100名之后的大学取决于个人目标、专业方向和经济条件。
如果目标专业在该校表现优异,且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就业机会,即使排名较低,也可能有价值。
但若整体资源匮乏、就业前景不明,可能需要谨慎考虑。
建议通过专业排名、就业数据、校友网络等多维度评估,而非仅依赖整体排名。

最终,选择学校应以个人发展需求为核心,而非单纯追求排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后有更新)题主你好,看到你这么问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好了。我不想说的那么人艰不拆,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说几句实话吧。

本人高中出国党,男,16岁,SAT,AP 和托福在全国学生的平均水平之上。由于六月 SAT 没考好,现在处于半自暴自弃的状态,估计申请的学校在伯克利,卡耐基梅隆,纽约大学(保底啊,我可不好意思说自己必须 TOP20什么的,万一时运不济装逼装成苦逼就完了)。其实本人是应用数学,金融工程,经济学方向的,但是本人对美国留学申请和硅谷行情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题主你不说你自己的情况就让人很难评价了,你说你要是985计算机本科,申请这种地方真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出国念书跟你本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文化倾向都有很大关系。你去读这个那个学位到底有没有必要,跟这些因素都是有关系的。

举几个栗子,题主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有没有必要这事儿真是不能一棍子拍死了。

例子一是眼高手低派。我舅舅,浙大本科,上大三之后觉得在国内没什么发展和你一样想要出国读研,但是苦于家里是工薪阶层没什么钱(那时还是2003年,工薪家庭真心支付不起),申请的名校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和帝国理工却很不幸的都不给他奖学金,我舅舅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高二的时候老托福就考了660分(接近满分),高考离清华的分数线只差了五分,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力回天。后来被一位某北欧院校教授发现,学费全免又是包吃包住他就去了。在这个学校里,他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了(说的好听一点儿叫鹤立鸡群),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研究生毕业了,拿着简历回国来找工作,HR 宁可要个985的研究生都不要他这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学校』的家伙。灰溜溜地跑回瑞典,他的导师从爱立信公司公司给他找了一份修卫星的工作,他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股优越感,过年回家和我说『我觉得这份工作太技工了』。我当时还在上小学,但是心里就想着我舅绝对是念书念傻了,你一个学自动化的不当技工从头干起当什么?但是我舅舅就是这么的好高骛远,转念一想还是去读了博士。凭借着自己的『国际化背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轻松的申上一所美国专业排名20多名的中部院校,博士的工作是很轻松的,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一年发几篇 paper 糊弄一下,没事帮导师干干活生活费都出来了。去年博士毕业了,成了逼格很高的PhD了,可是这又能怎样了,一个烂学校出来的该找不到好工作还是找不到好工作,和你一样想去硅谷工作,但是硅谷的竞争愈发激烈了,他上大学的时候,浙大成绩好的编程拿过奖的有直接去硅谷的,等他博士毕业了,硅谷招的大陆人基本是清北本科加 MIT,Caltech,Stanford 研究生加持过,至于我舅,又是哪凉快哪待着去了。今年回国,在航天部门安稳的坐了办公室。

这个实例是想告诉题主,如果家里拿不出钱,智商自以为很高,本科院校还不错,研究生申请不理想的情况下,还是在国内安稳的找一份你现在可能觉得屌丝的工作,安安稳稳的做下去比你在美国『发现更大的世界』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例子二,实践派。我舅妈,现在某个外资投行参股的券商研究部小 VP,我在金融领域领路人之一。与我和我舅舅是一个高中出来的,清华经管出身,我在高中荣誉墙上还依稀看见她的名字。虽然本科清华经管没有几个不出国的,但是我舅妈就是这么一个异类,当年在清华金融数学都听不懂的孩子(06年谁在清华实验班本科就讲金融工程,MIT 出来的?这个人据说把那几届学生都逼疯了)。我舅妈的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申请也不理想,要她的好学校都要钱,家里让她早点工作,于是她就去了香港某家券商当了分析师,这一过就是四年,我舅舅在美国吊儿郎当的做博士的时候,舅妈一直是在扎实的在工作中积累着经验。后来她就跳槽回大陆了,29岁当 VP 也不算太晚吧?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舅妈比我舅成功多了(起码在三元桥的房子是她付的首付),而且我觉得不论学术能力,我舅妈更实际一些。上个月,我和舅舅舅妈,一位申银万国分析师还有一个投行保代一起在华茂吃锅子,本来是在欢快的吐槽光大的 fat finger,突然就转到quant 话题上了。然后理工出身的舅舅就一顿吐槽 quant 的各种不专注于学术和肤浅,真的是念书念傻了。

这个例子是想告诉楼主,如果你本科学校不错,善于为人处世,能知耻而后勇,留在国内发展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例子三,壕派。W 哥是我的学长,一个某市中级法院院长的儿子。他是走关系进的我读的那所高中,不学无术的天天放学泡在夜总会的那种人。想当年,我还在上初二,本着父亲嘱咐我的和三教九流发展关系的方针,我结识了 W 哥。W 哥现在在美帝加州一所排名80左右学校念本科,今年冬天睡了一个脱衣舞娘,又木有带套套,结果得了花柳病(他很隐晦的说了 STD 中的一种,我上网搜了一下,下面就像烟花绽放啊)。他现在在帝都休学治病中。

这个例子是想告诉楼主,如果你是个高考一本都考不上的人,家里有几个破钱让你出国念书,你就考个八十来名的学校?这不学习也就罢了,做之前起码要记得带套。

例子四,普通青年派。技术青年 S,本科在渤海大学念(你听说过么),父母双职工,无钱。S 高中天天混,上了大学才知道努力,研究生考到了某某路德教大学念的(名字太怪记不清楚,绝对一百以外)。学的是机械工程,毕业以后自然留不住(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你的学习签证就失效了),灰溜溜的滚回国了。据说给国家电网中石油还有其他一些企业投过简历,没人搭理他。三年前的某一天,在一个二线城市招聘会上,他遇到了我爸。对话如下

爸爸:不用看简历了,你会 XXX 和 XXX 吗?

S:会。这个你真的不用看我的 CV 吗?

爸爸(微怒):你 TM 跟我拽什么英文?还 CV?你怎么不说 resume 呢?当我不会英语是不是?

S:哪里哪里,老板你想多了,我就是在美国呆过一阵儿,有的词还不太改的过来。

爸爸:XXX 在 XXXX 的应用里有没有经验?

S:XXX 在 XXXX 里没有实践过,不过在。。。(以下省略五百字)

爸爸:恩。。。那也还可以。在 XX(某三线小城)做 XXX 的维护工作,一个月6000,包吃包住

S(没有迟疑的):那太好了,诶呀,老板你太好了,连个使用期都不要哈。。。

于是 S 就进了我家公司,光荣地成了一位设备维护人员。由于在国外留学带给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气质』,他在队伍中给大堆大专学生和三本学生树立了领导榜样,现在他已经荣升该市的技术副总监。

今年三月,我再一次看到了 S,他已经和一个工作所在地的乡下姑娘结了婚,那个姑娘开了一家小饭馆,S 已经不在有那种『美国回来的人』的那种气质了,嘴里不在有那种我听起来无比可笑的用他那湖北口音说出来的英文单词,他光着膀子和他那些小兄弟们喝着啤酒在老婆的饭馆里侃大山,他一个月在这个三线小城能挣8000,有公司配的小丰田,他老婆笑得很甜。

题主,你觉得 S 幸福不?

我不想打击你,题主,也不想用我那种被知友称我为土豪的优越感来调戏你这个大哥哥。一个一百名以后大学的码农研究生,在这个美国 IT 业人才极度饱和的地方想要留在美国,可能性不大。你明天可以去北外找一个赞比亚留学生拉他去五道口见个程序猿就用小沈阳的语气问『大哥,你那里还招人吗?我是赞比亚来的,我在那个什么石家庄科技学院学计算机的,你们能要我不?能给办个暂住证啥的不?』是的,美国人就是这么看你的。

就算题主真的是一朵奇葩,你是编程天才,但是就是高考没考好,就是大学里 GPA 不高,就是托福连90都没过,就是申不上好学校,你还是去了,而且你留在硅谷了。

不错,你的中国同事们都是 TOP5出来的,一问题主你哪的啊?你怎么办?你一年年薪能有15万美元,唉呀我的妈啊,这人民币得有100万呢。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在你过年回家的时候这么夸赞你。

可是,看着cupertino的跑车专卖店,想想湾区那越来越高的房价,你的心里有无限的伤。

过了几年,绿卡下来了,你鬼使神差地去加州大学某个分校勾搭了一个十八九岁的拿着奖学金念书的小女生,你和她第一次上床的时候,她或许还在问『绿卡到底是什么样的?给我看看呗?』

后来你有孩子了,看着老婆的信用卡账单,想想孩子的择校问题,你在 MITBBS 和 CUUS 上愤怒地朝着我们这些高中生声嘶力竭地吼着:「孩子们,千万不要到美国来!」

例子五,富二代加学霸派。B家与我家算是世交,他的父亲是一家上市钢企的老板。他的父亲出身草莽,一路凭借着各种狠辣手段走到今天。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他,对于 B 的教育从不心慈手软,从小到大只要他不考前五名就是一顿暴打。棍棒之下不仅出孝子,也出学霸,B 跟我说,他上初中以后他爸就没打过他。B 进过高盛的百人青年领袖计划,拿过英特尔工程奖的第四名,进了沃顿商学院之后玩期货,反正被爆仓之后他爸拿钱赔,他的手艺也长进不少,现在 B 在华尔街一家顶尖私募工作,住在他爸在上东区的豪宅,他没告诉任何同事他爸是谁。


无论我们身在何地,首先要脚踏实地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其次要时刻记得自己的初衷不被留学生群体的浮躁的心态干扰。

最后以 @meta(姐姐亦或阿姨)的一句话结尾。

最残酷的地方,往往有着最温柔的梦想。

以上。

--------------------------------------------------

我今晚一点到三点的时间本来是要来再做一遍 OC 的改错题的,写了这么多,大家点个赞鼓励一下我么。。。。

--------------------------------------------------------------------------------------------------------------------------------------------

25日午后更新。首先我很感谢大家的评论·,都不是在喷我,而是在教育我,这些话晚辈心领了。很多人评论说再过几年来看,或许我会觉得自己无比幼稚,看到这里我不禁莞尔一笑,写个这个题主的回答,我自己的心里自有尺度。有些人觉得我的观点就是名校就是一切,其实我并不是这样想的。我很清楚文凭只是一张舞会的邀请函,至于舞跳的怎么样,那还是看自己表现的。在一个人还年轻的时候,即便真切地懂了什么道理,有时候也不应该去做。

我,题主和其他几百万留学生负笈西洋,话别父母家人,花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学费,图的是什么?如果想要舒舒服服的活着,在家里呆着好不好?何必跑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受罪?既然远赴重洋来到美国,谁愿意拿一个野鸡大学的文凭?什么学校排名不是一切的话,可以留到工作以后再说。这种话对还没有去美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误导。知乎上有很多在国外工作的朋友在美帝受着闷气就跑到知乎上来误导孩子们,这种发泄的心理我着实不能理解。其实,很多比我和题主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朋友,当年没有考到好学校也不是他们自己的过失。几年以前,留学教育产业还不发达,很多知友想要考取国外的研究生也缺乏有效的辅导,现在很多大的机构师资力量已经很完备,现在再考出当年前辈们申请的成绩恐怕有些说不过去了。我并不是瞧不起那些在英国和加拿大或者美国不知名院校的前辈,当年的你们同样做的很出色,只是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从九十年代的是个海归就当宝贝到今天北京金融街上抛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 Top10的研究生,所有人以前对于留学的观念必须转变。我回答里有些话可能写的狠了一点,但是我只是想激励一下题主和我自己,至于中二病,什么二十年后再看我也只能呵呵了。

追求更好的结果只是为了将来不后悔罢了。@张熹

--------------------------------------------------------------------------------------------------------------------------------------------

有些对于我本人的质疑,我在这里还是回应一下吧。@耿超然 觉得我都是靠家里背景才走到今天

说句实话,虽然我比别人早上一年学(如果实际按照大学录取是早两年)如果留在国内高考,Top5我不敢说一定能考进去,但是随便一个985问题不大。即便是国外的考试,说句实话,大部分牛皮哄哄的扬言拿名校奖学金的凤凰男们恐怕标化成绩还不如我吧。

这种东西写写就成了人艰不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知乎上认识我真人的几位都知道我是一个极其谦卑的人,说我狂傲的,我只能说和我不在一个世界了。我真觉得 CMU 很一般也不大想去,但是国内一般院校恐怕能去 CMU 念书的会被传为大神吧。其实我在智力和努力程度上和普通的高中生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只是在起跑线上抢跑了。我的高中一届留美的有40人,能进 Top10能有十二三个,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把 CMU 视为名校吗?真心只是一个一般的去处啊。

----------------------------------------------------------------------------------------------------------------------------

还有,我真心在一个很一般的家庭里,别把我往王思聪这种人身上贴,我担待不起。

------------------------------------------------------------------------------------------------------------------------------------------

我真的不是有意黑 UC 系列和湾区码农的,说句实话我确实有东岸情节,当年高中本来要在费城上学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现在还在后悔。之所以说到 UC 系列和硅谷码农的的事情,还是因为题主说他要去学计算机的事儿。我觉得我和几个人的争论还是在于观念问题上,有人觉得是在硅谷搞计算机的就算很厉害了,而且收入比起国内其实也不算低了。我就觉得码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物,起码要在公司的薪酬福利声望上更胜一筹吧。这个事情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认知上的区别罢了。有些人对我的冷嘲热讽我真是理解不了,可是我在比某些留学生条件更好的情况下,追求更好的学校有错吗?

我并不是想要强制的把自己的价值观附加在题主身上,如果不是因为这篇回答获得了这么多的赞同,我也不会被这么多人骂作装逼了,昨天晚上我大半夜码了这么多字是想给题主提供多种方案和不同视角,而不是为了怒刷存在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方式走下去就是了。

-------------------------------------------------------------------------------------------------------------------------------------

@艾斯比 我不是有意黑 UC 的好吗?伯克利是我最现实的选择。你还是淡定一点儿吧,不要教我怎么装逼,知乎是我在互联网里最为珍视的地方,这里是交流知识的地方,如果在这里秀优越那真是太无趣了。

user avatar

价值这个东西,要怎么去判定呢?是日后能赚多少钱,还是学到了什么东西,又或者是体会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建造新的价值观?

从来都是各花入各眼,值不值的别人又怎么去干扰自己的判断呢。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在你聊你做的事情的时候,反问你一句,这有什么意义呢?一次两次就算了,每天就在你旁边,不管大小事先问你一句,这有什么意义呢?

我他喵的头给他锤爆!有没有意义要你来说,什么事情不去做,先考虑有没有意义,这功利性实在太强,回过头才发现人生本来的意义却全都丢了。

留学是件大事儿,在真正踏上这条路之前,确实该细想想这样做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但是过分追问就失去了初心,留学变成了一种目的,再不会去感受这个过程了。

这是我一个过来人的观点,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当初留学也是没有拿到很好的学校的offer,最后去的学校算是本专业还比较OK的,只是说说出来没什么名气,也是被有些亲戚朋友冷嘲热讽了一段时间。

其实美国学校这么多,排名之间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很多学校有自身比较强势的专业,比如BYU的会计/商科,UMN的化工、地理、心理学、教育、信息管理、药学、经济学等也非常不错,但是排名都是在top50开外的,如果出国不是纯为了镀金混名校招牌,那么排名也就没有那么紧要了,题主提到的去读CE或者CS,能在硅谷做得好的大多数人还真不是出自于名校的,就算是top100开外的学校也是OK的,比如SJSU这所学校,排名低成什么样,但是IT方面的就业形势依旧很好。

这里就涉及选校的问题,如果排名不好的话,那么专业上至少要比较好才行,偏就业的话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素,一定要考虑进去,还有的话就是校友网的分布方面,像纽约有几所学校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在就业上就很有优势,原因第一就是地理位置优越,直接在学校就能找工作投简历,面试也不用开车几大个小时,第二就是在华尔街拥有大量校友人脉资源。

答主的话那时候是在西海岸,就业什么的还是比较便利,自己投了不少简历,练了很久的面试,在面一家上市企业的时候被HR当场录用,后面还有不少公司让我去面试。和我一起面试的多的是top30校的毕业生,最后只有我和一个CMU的留下来了,所以其实个人能力才是最被看重的地方,想要在美国留下来,真不是靠学校排名的,又不是什么HYPMS之类的,能给你多大的加成呢。而题主提到的费用问题,工作个一年半载的也就全赚回来了,没必要去纠结这一点,除非你家里人不支持你。

如果要去追求好的学校offer的话,就尽早做准备,自己成绩不理想就找个靠谱的中介,看能不能最后一搏吧,我当时是自己DIY的,后面也是比较后悔没去找专业的留学机构,虽然最后就业不差,但是没去到自己的梦校终究有点遗憾,当时也是不知道留学市场上哪些机构好,怕踩坑了。

后来我的同学申请到top30校了才反应过来,他的各项条件是比我差一点儿的,不过做申请做得很好,在一家叫admitwrite的留学机构办的半DIY,导师非常nice,水平很高,也是本专业的,文书写得非常有水平。

不过我同学办的时候是只有一位导师在负责,刚刚去AW官网看了看,现在是四位导师在负责处理一位学生的case了,感觉应该是更全面高效了,而且价格还不贵,虽然不是很了解留学中介市场的行情,但是全套半DIY下来2W左右的价格应该不算贵?现在还不算晚的同学可以加他家微信了解了解,微信号是admitwrite115。

最后题主问的,top100开外的学校教育水平问题,其实美国教育大环境就是那样的,根本上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通识教育能教会你的远不止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这种大环境还会改变你的三观,能开阔你的思维和视野。还有就是在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方面,包括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留学不是一件很轻松就能搞定的事情,要学会独立,要学会去与人交流,这点是在国内的环境下做不到的,就算是在外地读书,也还是学不会独立,而在国外那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最能锻炼的就是这一点了。

所以答主个人还是支持题主出国留学的,只要自己努力不荒废时光,到最后就不会后悔,与其在这里看别人的故事,不如自己去做,最后来讲自己的故事,预祝题主成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考虑是否去美国排名100名之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时,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包括学术质量、就业前景、地理位置、生活成本、学校声誉、课程设置、实习机会、校友网络等。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并给出建议: 一、美国大学排名的含义与局限性1. 排名体系差异 美国大学排名(如US News、QS、TH.............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云当年去特朗普大厦拜会特朗普,以及那场备受瞩目的关于“创造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的承诺。这事儿当年可是轰动一时,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得说说这个会面的时间点和背景。那是在2016年美国大选刚结束、特朗普即将上任总统之前不久。当时特朗普刚刚赢得了大选,整个美国社会,乃至全球.............
  • 回答
    去美国读CS博士(机器人导航、视觉方向)的编程与算法准备指南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去美国攻读机器人导航和视觉方向CS博士的编程与算法准备建议。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前景的领域。充分的准备将极大地提高您申请的成功率和未来的学习效率。 一、 编程方面准备:打牢基础,精通工具在机器人导航和视觉领域,强大的.............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不少画面和感受。我得说,在美国的饮食体验,绝对是个丰富多彩的混搭,有惊喜,也有需要适应的地方。刚到美国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选择太多了! 从超市到餐厅,商品和菜单琳琅满目,各种地域、各种风味的餐厅随处可见。这既是优点,也是挑战。关于“习惯”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
  • 回答
    关于“去美国留学的人,现在后悔了吗?”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是一个非常个人化、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发生变化的感受。我认识一些在美国留学的朋友,也听到过不少关于他们经历的故事,综合来看,后悔与不后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后悔的来源,往往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日.............
  • 回答
    当然,去美国生孩子,孩子到底能不能自动获得美国国籍,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希望能把这事儿说清楚。首先,最核心的原则是出生地主义(Birthright Citizenship)。这是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里的一条非常重.............
  • 回答
    去美国读研留学,中介费这笔账可不能马虎,这可是决定你留学之路顺不顺利、省不省心的一笔重要开销。具体多少钱,这事儿没个绝对标准,就像问“一顿饭多少钱”一样,得看你怎么吃。不过,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白,这钱都花哪儿去了?你交给中介的钱,可不是白给人家打字聊天啊。他们背后其实是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去美国留学这件事儿,这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谋划谋划。别怕,这事儿说起来条理清楚,一步步来就行。我尽量把话说得明白透彻,就像跟你哥们儿一样,一点不掺和那些机器味儿。第一步:找准自己的方向,也就是你想去美国“干嘛”?这绝对是重中之重,就像建房子,地基不牢,后面再折腾都悬。 你想学什么?.............
  • 回答
    想去美国还是英国留学,这可是个大难题,很多人都会纠结很久。说实话,这两地方都各有千秋,选择哪边,很大程度上得看你自己的目标、性格和喜好。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想清楚点。首先,咱们得说说“学什么”和“怎么学”——学术方面 美国: 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是亮点。 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说是.............
  • 回答
    要去美国旅行,吃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美国的美食那叫一个丰富多彩,简直是一个大熔炉,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世界各地的风味。不过,既然你问了“必须吃的”,那我就给你列几样,让你绝对不虚此行,而且吃过之后,你会觉得“嗯,这才是美国味儿!”1. 汉堡包 (Hamburger) – 不仅仅是肉饼夹面包.............
  • 回答
    去美国发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其中,成为一名码农(软件工程师)还是医生,往往是摆在面前的两个热门选择。这两种职业在美国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丰厚的待遇,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却是巨大的,从教育路径、工作内容、生活方式到社会认可度,都截然不同。究竟哪一个“更好”,这真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
  • 回答
    去美国留学一年,学费和生活费确实是主要的花销,很多人一听到“动辄四五十万”,心里就打鼓,觉得这是不是个天文数字。其实,这个说法虽然不是空穴来风,但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花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来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让你心里有个谱。1. 学费:这是大头,但也是最能“谈”的地方 公立大学 vs..............
  • 回答
    去美国留学,这绝对是一段人生中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在我看来,这不光是学习知识,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成长,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次对自我潜能的挖掘。如果非要分享点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可能细致地聊聊。一、 申请季:这是一场战役,也是一次自我梳理申请学校,绝对是留学过程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
  • 回答
    去美国读博,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迈过的坎儿,这中间的门道,说起来可细致着呢。别看网上有很多“攻略”,很多都是点到为止,真正能帮你打通这条路,还得从源头说起。首先,学术背景,这是硬道理。 本科和硕士成绩(GPA):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对GPA那叫一个看重。一般来说,3.5以上的GPA会是比较有竞.............
  • 回答
    去美国留学,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难”这个词,也得分怎么看。如果你把它看作是需要付出大量心血、精力和时间,并且充满了挑战和未知,那它确实不简单。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一个目标,一个需要你一步步去攻克的关卡,那它就是可以通过规划和努力达成的。为什么说它“不简单”? 学术门槛: 美国大学,尤其.............
  • 回答
    好的,没问题,我们来聊聊去美国留学前需要做的那些准备。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从决定去美国开始,到踏上那片土地,中间有很多环节都需要你认真对待。首先,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明确你的留学目标。你想去美国做什么?是为了攻读一个学位?是学术研究?还是想提升语言能力,体验当地文化?你的专业方向是什.............
  • 回答
    去美国读计算机科学(CS)硕士,确实有很多隐藏的宝藏学校,它们可能不像斯坦福、MIT那样家喻户晓,但却在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出色,并且学费相对更亲民,性价比极高。要找到这样的学校,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审视:首先,学术实力和师资力量是核心。虽然不是顶尖名校,但一个优秀的CS项目必然有.............
  • 回答
    去美国留学,取不取英文名,这可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也挺有讲究的。我算是过来人,也观察过不少同学,从我这儿听听,或许能给你点儿实在的参考。先说说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取英文名: 融入更方便,社交更自然: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想想,你每天都要和老师、同学打交道,频繁地重复“你好,我叫.............
  • 回答
    赴美留学一趟,确实是笔不小的开销。不过,只要精打细算,很多地方都能省下钱来。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省钱秘籍,很多都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我试着把我知道的都掰扯清楚,希望能帮到你。一、学费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学校选择是关键: 公立大学 vs. 私立大学: 这是最直接的学费差异。公立.............
  • 回答
    想去美国看 TI7?这可不是件小事,得好好盘算盘算。首先,最关键的肯定是 签证。要去美国,你需要办理美国B1/B2签证,也就是旅游商务签证。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得提前准备好充足的材料,比如你的在职证明、收入证明、户口本、身份证,以及你此次赴美的详细行程和住宿安排。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说服签证官,让他们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