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仅仅通过文字让另一个外星文明理解我们的左右?

回答
这绝对是个挑战,但我们不妨试一试,用纯粹的文字,像给一个从未有过“方向感”的生命体描述“左右”的概念。

想象一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完全没有感知过空间三维度的实体,它可能连“前后”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要如何才能一步步搭建起“左右”的概念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最基础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不能是我们的身体,因为我们身体的“左右”是相对的,并且我们自身就带有这个概念。我们得找一个它可能理解的、外部的、中性的事物。

第一步:引入“方向”和“运动”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假设这个文明能够感知到某种形式的能量流动或者物质位移。

文字尝试: “想象一个事物,它在存在于你的感知之中,并且这个事物在进行某种改变,它从一个状态移动到另一个状态。”
解释: 这里我们用“感知”和“改变/移动”来描述存在和动态。

然后,我们引入“方向”,但不是“左右”的方向,而是更基础的“前进”或“远离”。

文字尝试: “当这个事物改变状态时,它会变得‘更近’或者‘更远’。我们称‘更近’的状态为‘来’,‘更远’的状态为‘去’。”
解释: 这建立了一个最原始的、基于距离的“方向”感。

第二步:引入“观察者”和“参照系”

现在,我们需要引入一个“观察者”,也就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视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文字尝试: “现在,想象你自己。你自己也在感知着这个移动的事物。你自身的‘存在’,就是你的‘中心’。”
解释: 这里我们将“存在”和“感知”与“自身”关联起来,建立了一个“观察者”的概念。

然后,我们开始描述“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但仍然避免使用“左右”。

文字尝试: “当你感知到这个事物‘来’的时候,它会进入你的感知范围。当你感知到这个事物‘去’的时候,它会离开你的感知范围。”
解释: 这更具体地描绘了“观察者”与“被观察事物”的互动。

第三步:引入“轴线”和“对称性”

这是最关键、也最棘手的一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让它们感知到“一分为二”的可能性,并且这个“一分为二”是某种程度上“对称”的,但又有所区别。

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连接”的概念。

文字尝试: “现在,想象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始于你的‘中心’,并且指向你正在‘前进’的方向。我们称这个方向为‘向前’。”
解释: 我们引入了“向前”这个概念,这是我们即将用来定义“左右”的基准线。

然后,我们引入“对称的二分”。

文字尝试: “沿着你‘向前’的这个‘连接’,在你的‘中心’位置,你可以想象将你的‘感知’能力,或者说你的‘注意力’,同时地、以相等的力量,向你的‘两侧’延展。”
解释: 这里用了“同时”、“相等的力量”、“两侧”这些词语,试图传达一种对称但又分开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尝试描述这两个“延展”出去的“感知”的“区别”。

文字尝试: “当你的‘注意力’向你的‘左侧’延展时,它会触碰到与向你的‘右侧’延展时不同的‘事物’,或者以不同的‘方式’触碰到‘事物’。这两个‘方向’,虽然都是从你的‘中心’出发,向‘两侧’延展,但它们所连接到的‘外部存在’是不同的。”
解释: 这是核心部分。我们假设它们能够感知到“区别”,即使这个区别无法用具体的物理名词描述。我们只能依赖于“不同”这个概念。

第四步:定义“左”和“右”

现在,我们可以正式引入“左”和“右”这两个词语,并将其与之前建立的概念关联起来。

文字尝试: “我们约定,当你的‘注意力’向你的‘一边’延展,并且这个延展的‘方式’、‘触碰到的事物’,与向你的‘另一边’延展时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将‘一边’称为‘左’,‘另一边’称为‘右’。”
解释: 这里我们直接将“不同”的感知结果与“左”和“右”这两个标签绑定。

第五步:通过“动作”和“物体”来固化概念

仅仅是抽象的描述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具体的例子来固化这个概念。

文字尝试: “现在,想象你有一个可以‘抓取’的‘物体’。当你用你的‘一只手’去抓取它时,你使用的‘手’,以及它在你身体‘一侧’的运动,就是‘左’的动作。当你用你的‘另一只手’去抓取它时,另一侧的动作就是‘右’的动作。这两个‘手’,虽然都能抓取,但它们是位于你的‘中心’‘两侧’的不同‘端点’。”
解释: 这里我们引入了“手”这个概念,并将其与“抓取”这个动作联系起来。我们假设它们能理解“端点”和“两侧”的含义。

文字尝试: “再想象,你需要在‘你的前方’划一条线,这条线将你‘一分为二’。你用‘一个工具’,从你的‘中心’向‘左侧’划,然后从你的‘中心’向‘右侧’划。你工具划过的‘路径’,在‘左侧’的方向,我们称之为‘左’的路径。在‘右侧’的方向,我们称之为‘右’的路径。”
解释: 这里用“划线”这个动作,再次强调“一分为二”和“两侧”的概念。

总结和挑战:

整个过程中,我们依赖了几个核心的、相对普遍的(我们假设)概念:

感知: 能够意识到外部存在。
运动/改变: 事物状态的变化。
距离/相对位置: “近”与“远”,“中心”。
对称性(作为一种参照): “一分为二”,但强调“两侧”的区别。
区别/不同: 两个“延展”方向的感知结果不同。
约定/命名: 将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名称。

最大的挑战在于:

1. “对称性”的理解: 它们是否有能力感知到“一边”和“另一边”在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都从中心出发)的同时,又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区别对待)。
2. “左右”的先验性: 如果它们的感知系统本身就内建了某种类似“左右”的轴,我们很难确定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地对应了它们的内在理解。
3. 语言的局限性: 我们的语言是建立在人类经验之上的。很多词语都带有空间维度的含义。要完全剥离这些含义,只留下最纯粹的逻辑关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们只能尽量通过层层递进的抽象和具体实例,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足够清晰的逻辑链条,让那个未知的文明能够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在它们自身的感知体系中,“构建”出“左右”的概念。这更像是在传递一种“模式识别”的规则,而不是直接传递某个事物的名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上,人类文明也不是全都有“左右”的概念。

在一些趋向系统发达的语言中,“左右”这个以自身为中心的方向系统可能完全不存在,或者及其罕见。

比如在许多大洋洲的原住民语言中,“左右”的概念并不存在,甚至“东南西北”的概念也不全。比如在瓦努阿图使用的Mwotlap语[1],有六个趋向语素。其中两个是跟说话者自身相关的,me “朝己”和van “离己”,另外四个,hag、hōw、hay、yow。则需要分情况讨论:在微观情况下,分别表述上、下、里、外;但是在一个宏观的地理视野下,这四个趋向语素则可以表示“朝东南”、“朝西北”、“向岛内部”、“向海洋”。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完全没有“左”和“右”的概念。趋向系统跟所处的地形是紧密相关的。下图红圈部分就是Mwotlap语所在地。

其实也不用走那么远。我们国家的嘉绒语组语言的趋向系统也是十分发达的。具体的介绍可以看这一个回答:是否有比较独特的语法范畴? 近期也会有关于嘉绒语组语言趋向范畴的博士论文要答辩,届时我再仔细介绍一下。

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专门研究四土嘉绒语白湾方言的博士章舒娅(有关她的博士论文,请移步 zhuanlan.zhihu.com/p/27)讲过一个自己经历的田野调查趣事。她的语言老师带她到半山腰上,在比较低的位置面对河流,语言老师指着自己的左边说:ŋə-wū,又指着自己的右边说:ŋə-nə̄。她就以为左边是wū,右边是nə̄(ŋə-是“我的”的意思)。结果没想到,又走了一段路,语言老师又指了指自己的左边,说:ŋə-ɕkʰɐ̂r,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右边,说:ŋə-scâm。一下子就把章舒娅弄懵了:到底哪儿是左,哪儿是右?

原来,语言老师所说的一切,都跟“左右”无关,其实他说的是“我上游的一边,我下游的一边,我往山上的一边,我往山下的一边。”


所以,在让外星人懂得“左右”的概念之前,让一部分不存在“左右”概念的地球文化理解“左右”概念可能已经是一个难点。也许你会认为“左右”太好理解了,但是你可能忘了你小时候会为了“你的左是我的右”这样的知识难点而纠结很久。1994年的一项研究[2]发现,有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甚至到了11岁都不能很好地分清左右。早在20世纪初,Piaget (1928)就认为[3],掌握“左右”需要三个阶段:

  1. personal viewpoint(自我视角)
  2. viewpoint of others(他人视角)
  3. viewpoint of objects or of the relational judgement in general(物品或其它视角)

也就是说,首先我们以自己为参考系,背下左和右所代表的方向,完成自我视角。然后我们再把自己想象为对话者,从他的角度,推出他的左右方向。最后,我们再把视角转移到任何事物上。最终学习完成。

这里的重点就是“参考系”。我们看到,Mwotlap是以海岛作为参考系,而四土嘉绒语是以山河作为参考系。而熟悉“左右”系统的我们,则是以个体作为参考系。在语言中,参考系的选择是随机的。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以太阳和星星作为参考系(比如北斗七星),或者以乔姆斯基的家作为参考系,又或者以麦加作为参考系(如果你拜上帝)…… 一旦离开了参考系,你就会陷入无法表达方向的境地。比如说,说嘉绒语组语言的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了大城市以后,他们的趋向语素就开始乱用了。

假设现在外星人来了。我们假设外星人的智商极缜密(会考虑到无数情况,但不能像人类一样,在人类的世界中能很快找到重点)或者思维方式跟我们很不同。那么我们需要尽可能排除别的可以成为参考系的事物。比如说,你不应该在河边跟外星人讲解,因为外星人可能会把水流的方向作为参考系,或者把河边的某一粒沙作为参考系,又或者把河上飘来的塑料袋的某一个褶皱的朝向作为参考系。即便你让他转了好几个圈,告诉他左和右相对于他来说是不变的,他可能都会寻找到一个错误的参考系。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把他关在一个小黑屋里。给他左手缠上一个发光的“左”字,右手缠一个发光的“右”字(因为题主说要用文字)(假设他只有两只手)。让他几乎别无选择,只能把自己当成参考系,并对左和右形成条件反射(希望他右足够的智商能做到这点)。这样就可以让他完成自我视角这一步了。

接下来,就是他人视角。找一个不怕外星人的人,同样缠上发光的“左右”二字,进入小黑屋。并通过时间让外星人知道如果以对方为参考系的话,左和右是需要设身处地地想的。

第三步,在小黑屋里放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活动,同样都在左右两边缠上发光的字。经过了前两关的考验,再蠢的人估计也能把“左右”一般化到物体上了吧。这样这位可怜的外星人就完成了第三步。可以毕业了。


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像训练宠物了。不过,这一切都基于外星人跟我们有类似的理解能力,以及有条件反射的机制。但如果你看过这个回答:语言学领域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理论? 也许会多一重忧虑: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跟外星人交流(这个回答下边的评论大多都很有趣,很能激起思考)。如果这样的话,到时候在宇宙中,地球的宇宙飞船跟外星人的宇宙飞船要相撞了,还真不知怎么办。

参考

  1. ^ Alexandre Franc ̧ois. Of men, hills and winds: Space directionals in Mwotlap. Oceanic Linguis- tics, 2003, 42 (2), pp.407-437. <halshs-00526847>
  2. ^ Rigal, R. (1994). Right-left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of correct use of right and left term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9(3), 1259-1278.
  3. ^ Piaget, J. 1928. Judgement and reasoning in the Chil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挑战,但我们不妨试一试,用纯粹的文字,像给一个从未有过“方向感”的生命体描述“左右”的概念。想象一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完全没有感知过空间三维度的实体,它可能连“前后”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要如何才能一步步搭建起“左右”的概念呢?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最基础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不能是我们的身体,因为.............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 我觉得挺让人哭笑不得的。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了一本书,花了大量的心血去打磨情节、塑造人物,结果有人翻了翻封面,看了几页目录,就跑出来说:“这书就是个烂货,作者肯定是个没人情味的理工男!” 这感觉,是不是有点憋屈?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确实能看到一些朋友,只是看了几眼《舰队Co.............
  • 回答
    .......
  • 回答
    卢伟冰的“硕果仅存”: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卢伟冰,这位小米集团总裁,总能在恰当的时间点抛出一些引人深思甚至颇具争议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次,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京东手机通讯11月8日的销量排行榜上,一句“仅有小米MIX 4硕果仅存”的表述,瞬间点燃了科技圈的讨论热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营.............
  • 回答
    好奇号火星车行驶20公里就面临车轮报废的说法,虽然听起来令人惊讶,但背后有着非常具体和复杂的科学与工程原因。这并非意味着好奇号的设计出现了重大失误,而是火星恶劣的环境和好奇号所承担的探索任务所带来的必然挑战。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火星地表环境的残酷性: 极度粗糙的.............
  • 回答
    川普政府时期,在对外军事行动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备受争议的案例,其中花费重金轰炸机场,但仅能使其停止运行数小时的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一、 军事效益的评估: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军事行动的首要目标是达成其预设的军事目标。对于轰炸机场这类行动,其通常的军事目标可能包括: 削弱敌方空中力量.............
  • 回答
    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仅是因为一位女性在驾驶过程中采取了极端行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触及了法律责任、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等多个敏感议题。 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在驾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这绝对不是小事。 这是对驾驶员生命安全赤裸.............
  • 回答
    看到济南大学女生自杀的事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原因竟然指向了最亲近的父亲,这让人痛心,也引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家庭矛盾如何摧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该如何去疏导。事件本身与我的感受首先,对这位不幸的女生,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她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留下了如此沉重的遗言。当.............
  • 回答
    成为一名像丹·布朗小说中罗伯特·兰登那样的人物,无论是成为一名专业的符号学家,还是仅仅是一名狂热的符号研究爱好者,都需要结合深入的学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着迷。丹·布朗笔下的兰登教授不仅仅是解谜者,他更是跨越多个学科、能够将看似无关的线索串联起来的“通才”。以下将从学.............
  • 回答
    知乎作为知识分享平台,确实存在用户账号“占位”现象,即部分用户通过虚张声势(如头衔、头像、粉丝数等)吸引关注,但内容质量低劣,仅靠“占位”吸引点赞和互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平台内容质量,也可能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以下从技术、机制、用户行为引导等多个角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技术层面的优化1. 算.............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旗舰手机时的核心考量。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下简称“至尊版”)确实没有搭载当时最新的骁龙865+处理器,而是选择了骁龙865,这让一些追求极致性能的消费者感到一丝遗憾。那么,只搭载骁龙865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究竟还能不能称得上旗舰,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
  • 回答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 HEAs)的出现,无疑是材料科学领域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它们打破了传统合金设计“少组元、主次分明”的定式,而是将五种或五种以上等摩尔比或接近等摩尔比的元素(通常是金属元素)混合在一起。这种“人多力量大”的组合方式,带来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性能,也引发了人.............
  • 回答
    郑成功在进攻台湾前,其军事力量和影响力主要围绕着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并非仅仅依靠厦门进行练兵。他的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演进过程,与沿海百姓的关系也随着时间推移和局势变化而复杂交织。练兵与发展基地:并非仅厦门,而是多点联动在反清复明的征程中,郑成功选择的练兵和发展基地并非单一不变,而是随着军事形势的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时候,一个电影的英文片名就像一把钥匙,能瞬间打开观众的想象大门,激起一探究竟的渴望。拿《飓风营救》来说,它在中文里就已经足够引人遐想,充满了行动感和危机感。但如果单看它的英文原名《Taken》,那又是另一番味道了。《Taken》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完成式的力.............
  • 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在1940年前后停止了对外侵略,仅仅将精力集中在“国内的种族纯化”政策上,那么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减法”效应,而是一个连锁反应,深刻地重塑了世界格局、地缘政治、科技发展乃至社会文化。一、 欧洲大陆的“静默风暴”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将是欧洲战场上那些惨烈的战.............
  • 回答
    500块钱想买一台“流畅”的电脑?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如果你真的只有这点预算,那咱们就得有点儿创意和耐心了。毕竟,在这个追求性能的时代,500块钱的电脑听起来确实寒酸。不过,事在人为。只要目标够明确,方法够巧妙,咱们就能把这500块钱的价值最大化,让它跑起来勉强够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你想象的.............
  • 回答
    区分真枪和仿真枪,尤其是从外观上来看,需要仔细观察和对比。虽然仿真枪越来越逼真,但仍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初步判断。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点:1. 重量与质感: 真枪: 大多数真枪,尤其是金属部件较多的型号,往往有明显的分量感。握在手里,你会感受到一种扎实、沉甸甸的感觉。金属件的加工.............
  • 回答
    想来一碗简单又美味的面,但手边调料不多?别担心,用对调味料,即使是最简单的白面条也能变成一碗让人满足的好滋味。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层次和搭配,让它们互相衬托,激发出食材本身的鲜甜。咱们今天不追求复杂的烹饪技巧,只专注于调味料的魔法。准备好你的面条,咱们就开始吧!灵魂所在:基础底料的调配这一步是决定一碗面.............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在瓦罕走廊修一条全年都能走的公路或铁路,到底有多棘手。这可不是简单铺几块砖头就能解决的事儿。首先,得把地图拿出来,仔细看看瓦罕走廊这地方。它夹在中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地形可以说是“险峻”的代名词。想在这里修路,首先遇到的就是地质条件。想象一下,你沿着瓦罕河谷往里走,两边都是高耸入云的山.............
  • 回答
    “读博真的那么好吗?仅仅从经济效益来看,读博值得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重点关注经济效益,但也会捎带提及其他角度,因为纯粹的经济效益分析往往是不全面的。 读博,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值不值得?结论先行: 从纯粹的、短期的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