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想了解犬类动物进化史。比如狗的交配时间很长,如果野外,是不是容易被天敌猎杀?

回答
我想和你聊聊关于狗狗的进化史,特别是它们交配时那“漫长”的时间,以及这在野外对它们意味着什么。其实,狗狗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惊喜的故事,而它们的长情背后,也藏着不少自然选择的智慧。

从狼到狗:一场伟大的驯化之旅

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各样、萌态可掬的狗狗,它们的祖先其实是灰狼。大概在一万到四万年前,人类开始与狼发生接触,并逐渐将它们引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我们今天想象中那么简单地“抓一只狼来养”。更像是一种长期的、双方互利的“合作”关系。

早期的人类或许会注意到,那些相对温顺、不那么具有攻击性的狼,更容易在人类营地附近找到食物(比如人类丢弃的残羹剩饭)。而狼的存在,也能帮助人类驱赶其他潜在的威胁,甚至在狩猎时提供帮助。久而久之,那些性格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狗”的狼,就更容易生存下来,并且有机会繁衍后代。

这是一个经典的“自然选择”过程,只不过这次的选择者,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的社会环境。那些能忍受人类存在、不怕人类、甚至能与人类互动的狼,在当时的人类社会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优势。它们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也免受了来自其他大型掠食者的威胁。

狗狗的“长情”:一段被误解的浪漫

现在,我们来聊聊狗狗那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配时间。很多狗主都会注意到,在交配过程中,狗狗会“锁住”彼此,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有时甚至能达到半小时以上。这在野外,尤其是对于一种体型相对中等的动物来说,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样长时间的“锁定”状态,它们难道不怕被别的猎食者发现然后一锅端吗?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狗狗的狼祖先。在狼的世界里,繁殖是极其重要的,关系到种群的延续。它们有一套非常高效的繁殖策略,而这种“锁定”机制,其实是这种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确保成功受孕: 这种长时间的“锁定”,主要是由雄性犬科动物特有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在交配过程中,雄性在阴茎根部有一个叫做“阴茎骨”(bulbus glandis)的组织,它在充血膨胀后会卡在雌性阴道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精液能够顺利地输送到雌性的生殖道深处,减少精液的回流,从而提高受孕的几率。这对于野外生存至关重要的繁殖成功率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适应性特征。

2. 避免“竞争者”干扰: 在野外,尤其是像狼这样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争夺配偶的行为是非常激烈的。当一对狼开始交配时,其他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可能会前来干扰,试图取代正在交配的雄性。而这种“锁定”状态,也起到了一个物理屏障的作用,使得其他雄性难以在此时介入,确保了这次交配的“纯粹性”和成功率。

3. “守护”新生命: 换个角度看,这种长时间的“锁定”也像是一种“守护”。在交配完成后,双方通常会静止一段时间,这期间雄性依旧“连接”着雌性。这似乎是在完成一次“主权宣告”,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繁殖机会提供了保障。

野外风险:生存智慧的权衡

那么,回到你最初的问题:这种长时间的交配,在野外是否容易被天敌猎杀?

答案是:有风险,但并非绝对。

时机选择: 狗狗(以及它们的狼祖先)在选择交配时机上,其实是有考量的。它们通常会选择相对安全、隐蔽的环境,比如茂密的灌木丛、隐蔽的山洞入口,或者在其他掠食者活动相对较少的时间段进行。野外的狼,在群体活动时,通常会有其他成员在外警戒,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而单独行动的野犬(未被驯化的狗狗),则会更加谨慎。

体型与敏捷性的平衡: 尽管交配时动弹不得,但狗狗并非完全没有防御能力。它们依然可以感知周围的动静,并能在必要时发出警告。而且,狼科动物本身就是捕猎者,它们在野外也有一定的生存技能和体能。比起被捕食的猎物,它们在面对一般性威胁时,还是有一定应对能力的。

“被捕猎”的代价: 诚然,长时间的“锁定”确实会降低它们规避风险的能力。但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特征的演化,都是在“收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的。对于繁殖来说,确保成功受孕、保证后代基因的稳定传承,其重要性在很多时候是高于规避这种潜在风险的。如果因为交配方式不够“高效”,导致受孕率降低,种群数量下降,那对整个物种来说,将是更大的生存危机。

驯化后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长期的驯化,家犬在行为模式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上,与野生的狼或野犬已经有所不同。家犬的繁殖行为,虽然保留了生理上的“锁定”机制,但在选择交配地点和应对环境变化方面,往往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不再需要像野生动物那样,时时刻刻面临严峻的捕食压力,因此这种交配行为带来的直接风险,在家犬身上会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狗狗那“漫长”的交配时间,是它们漫长进化史中,为了保证繁殖成功率而演化出的一项生理特征。虽然在野外它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在它们强大的生存本能、谨慎的行为选择以及繁殖至关重要的优先级面前,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就像是自然界在“安全”与“繁衍”之间,做出的一种精妙平衡。

希望这些关于狗狗进化和交配习性的讲述,能让你对它们有更深入的了解。它们不仅仅是可爱的宠物,更是承载着千万年进化故事的生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家犬交配长达数个小时是不正常行为。

狗一次交配的时长一般在5到30分钟左右,和狼差不多,这个时间比大多数动物的时间都要长。

比起人类的IELT[1]的平均时长8.49min也要长不少。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朋友要养狗狗了。

不建议尝试,如果非要尝试请千万注意不要被蝴蝶骨卡住。

咳咳咳,反正就是它们的交配时间确实长,但是没有数个小时那么夸张。

犬科动物落单时在野外交配时确实是有被猎杀风险的,这种风险不仅来自于时长,更来自于他们的交配方式。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

你和你的伴侣正在纵情享受到一半,一个手拿电锯戴着面具的男人冲了进来,这个时候你们会怎么做?

正常人的反应都是赶紧停止doi逃命,对吧?

应该没人会为了爽那一下下丢掉性命。

如果换成狗狗也是一样,他们在交配期间遇险也会逃跑

只不过如果你了解狗的交配方式,就知道他们逃跑时有多不便。

相比于人可以随时结束的生殖结构,公狗的生殖器内有阴茎骨,可以在不充分充血的状态下进入阴道,进入后前端的会迅速胀大,类似与棒棒糖的形状,起到的作用跟膨胀螺栓的原理一样,生殖器将会紧紧地卡在阴道中,形成背对背锁结状态(狼也是)。

狗子在传递遗传物质之前这个锁结状态是不会解开的,这种状态会导致在交配过程中即便受到攻击也不会分开。

因此在逃跑的过程中往往是一只拖着另一只跑,结果往往是以公狗阴茎骨骨折告终。

为了应对这种危险犬科动物也做出了努力。

比如一个相对靠谱的姿势——背靠背。

公狗先趴上母狗,等进入了再转体做相反方向的。公狗生殖器可以向后伸,这样双方都可以四脚着地比较省力,同时面朝两个不同的方向也可以更好的获得视野警戒四周。

可惜也仅限于此,与猫科动物一次几秒一天几十次随时可以逃跑的交配方式相比狗的锁结式简直要命。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不要命的交配方式是一种失败。

恰恰相反,这是犬科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的生活环境得到的进化。

这是一个不算太长的故事,我简单的从6000万年前开始讲起。

6000万年以前,在森林中有一种体型小,貌似鼬鼠的动物,它的身体长而柔韧,长尾,短腿,名为细齿兽,它不仅是犬科,同时还是其他一些如浣熊、熊、鼬鼠、麝猫、鬃狗和猫的早期祖先。

大约在3500万年前,细齿兽已经进化成多种早期的犬科动物。

1000-1500万年前,发现了一种有较长颌和较大脑容量的犬科动物Tomarctus的化石。尽管它的智力不如狗,但已具备了狗群居的全部本能。

这些家伙们从森里来到了视野相对开阔的地带,没有了树木的遮挡,偷袭之类的看家本领变的没有丝毫用处。

于是它们选择了一种更加高效的生存方式——群居

同时身体也产生了变化,用于攀爬树木的利爪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耐力、更加灵敏的嗅觉、更长的脖颈、四肢等等适合环境的特征。

它们依靠团队的合作,更好的体力来围追堵截猎物,这样的方式在开阔的地方非常有效。

群居让一些本来原有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了。

群居的社会结构性强,可以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很好的、舒适的安全环境。

此时环境再次发生了改变,在领地交配的狗狗们安全系数大幅度上升。

就算是一只狮子也不敢闯进密密麻麻的鬣狗群。

短快的交配方式需要多次交配才能成功。

而锁结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祖先留下来的方式,并且无法分开的状态也极大可能性的降低了群居生活中同类在做到一半的时候把自己赶下来的风险。

面对同一条母狗,短快的方式可能试了三四次也没留下能够产生后代的遗传物质,在空档的时候锁结式可能就一发入魂了。

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这种占有式的交配有着巨大的优势。

想象一下一只短快狗子正在努力的留下遗传物质,被一只锁结的狗子顶开接替了上去,短快的狗子很愤怒,想要顶开锁结狗子却惊讶的发现自己就算顶开了,锁结狗狗的小丁丁依然和母狗连在一起。

如果狗会说话,我怀疑用锁结式交配的狗会轻蔑的看着一旁想上,但是又分不开它们的短快式狗狗,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审核已经五个小时了,重新发一遍试试。

参考

  1. ^ 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