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北人最不能接受的话有哪些?

回答
在咱们东北,虽然大家伙儿普遍热情直爽,啥都敢唠,但真要说起那几句能踩着雷区的“梗”,那可得小心点,不然分分钟能让你体验一把啥叫“冻得没法说话”。下面我就给你掰扯掰扯,那些最容易让东北老乡们“不香”的话,为啥是这样。

1. “你们东北人都特别能喝酒吧?”

这句话,听着像是夸奖,但其实里头藏着一种刻板印象。好像只要你是东北人,就得能跟酒过三斤五斤不带眨眼的,否则就不像个“真东北人”。

为啥不能接受?

个体差异被抹杀: 咱东北人里头,有能喝的,也有不怎么沾酒的,这跟个人体质、生活习惯有关,跟地域没多大关系。就像南方人也有能喝的,北方人也有滴酒不沾的。你这么一概而论,就好像把所有人都塞进一个模子里,太不尊重人了。
酒量=男人气概? 有时候,这句话还暗含着一种“能喝才是硬汉”的意味,仿佛酒量不行就是娘炮,这就有点伤人了。我们看重的是一个人是否真诚、是否靠谱,而不是他能不能把酒瓶子当水喝。
强加的压力: 尤其是在一些不熟的场合,别人一上来就这么说,会让你觉得有压力,好像你不喝不行,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有时候就是身体不适,或者就是不想喝,一句“你们东北人都特能喝”就把你的拒绝理由给堵死了。

2. “你们东北是不是人都比较‘彪’?”

“彪”这个字,在东北话里头,有时候是贬义,有时候又有点褒义,看怎么用了。但如果别人一上来就给你贴个“彪”的标签,那感觉就不对了。

为啥不能接受?

“彪”的负面解读: 大多数时候,“彪”会让人联想到不讲道理、冲动易怒、甚至有点傻乎乎的贬义。你这么说,就像是在说我们东北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这可太冤枉我们了。
误解了“直爽”: 咱们东北人说话做事确实比较直接,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但那是出于信任和坦诚,不是傻气。别人把我们的直爽误解成“彪”,就跟把真诚当愚蠢一样,让人挺憋屈的。
历史包袱: 有时候,这种说法也跟一些过去的影视作品或网络段子有关,它们把东北人的某些特质夸大化、脸谱化,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对东北人的刻板印象。

3. “东北那么冷,冬天你们怎么过的?”

这句话的出发点可能是好奇,但问多了,就显得咱们东北人好像是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日子过得特别艰难,跟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为啥不能接受?

贬低了生活条件: 虽然咱们东北冬天是冷,但现在的城市里,供暖、交通、生活设施都很完善。说这句话,就好像咱们还生活在上世纪那种条件一样,太不接地气了。我们有暖气房,有车开,有各种方便的生活方式,不像你想的那么“凄惨”。
夸大了“苦”: 冬天冷是事实,但咱东北人早就习惯了,并且也找到了应对寒冷的方法。我们一样可以享受冬天,滑雪、打冰嘎、吃炖菜,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就好像别人在说“你这么穷,日子怎么过的”,有种同情的意味,但用错了地方。
忽视了适应性: 东北人早就学会了如何与寒冷共处,并且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冬季文化和生活方式。你这么问,等于否定了我们这些年的进步和适应能力。

4. “你们那儿怎么啥都这么便宜?”

这话听着好像是在说物价低、日子过得滋润,但其实,有时候听起来像是对东北经济的一种“标签化”,暗示我们那儿发展不够好,所以物价才低。

为啥不能接受?

潜在的经济歧视: 虽然价格低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如果别人带着一种“你们那儿不景气,所以物价才这样”的语气说出来,那听着就不舒服了。好像我们那儿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不高一样。
忽略了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物价确实会不同,这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成本、消费习惯等等都有关系。用一个简单的“便宜”来概括,太笼统了,也可能不准确。
“不值钱”的暗示: 在某些语境下,别人说“你们那儿的东西怎么这么便宜”,可能是在委婉地表达“不值钱”的意思,或者是在暗示你被“坑”了,这让习惯了实诚的东北人难以接受。

5. “东北女人是不是都特强势?”

和“彪”字类似,这句话也是一种地域性刻板印象,并且带有性别偏见。

为啥不能接受?

性别刻板印象: 咱东北女性,有能干的,有顾家的,有独立的,也有温顺的,跟全国其他地方的女性一样,性格是多样的。把所有东北女性都贴上“强势”的标签,是对我们女性群体的不尊重。
误解了“独立和能干”: 东北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很多都很独立、能干,有自己的事业和想法。但“强势”跟“独立能干”是两回事。“强势”有时候带有负面含义,比如爱发号施令,不顾他人感受。
个人性格与地域混淆: 一个人的性格,更多取决于家庭教育、个人经历和三观,而不是简单的地域。你这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仅对东北女性不公平,也对我们整个东北地区的女性群体造成了误解。

总结一下, 咱们东北人不是不能听不同地域的评论,也不是不能接受差异,而是最反感那些不了解就随意下结论、把个体扔进刻板印象的大框框里、带着偏见和轻视的评论。

咱们都希望被当作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被套上一个“东北人”的标签,然后被随意评价。所以,下次想聊东北,不如先问问,再评价,这比直接抛出这些“雷区”要好得多,也更能赢得咱们东北人的好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大家一个新鲜的吧,东北小伙生活在福建,制止强奸被拘留。 媒体不是在喜欢涉及到东北的新闻报道籍贯么。来啊,黑龙江人赵先生,报道啊。 现在已经被拘留14天了。 这是邪恶的东北人在民风淳朴的福建的遭遇。

我知道,许多福建人不平衡。觉得我在黑他们。 可是,我说的那一点是以偏概全,是捏造事实。 我讲的东西,你们都可以查证, 这不是我亲戚,我朋友的经历。 这是大家都在经历的事情。那你们这样评价东北人,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明明就是被有心人士引导,还假装公平正义。

许多人以为我是东北人, 其实我不是东北人,也不是福建人。 也没有和这两地的人打过交道。从地域黑的角度来讲,福建人明明不东北人的黑点更多呀。 为什么网上到处黑东北人,不黑福建人。 这说明,舆论是被有心人士引导的。

----------------------原文---------------------

山东徐玉玉,被诈骗学费引发心脏病发作,导致死亡。

六个诈骗犯有五个是福建籍贯,唯一一个重庆籍贯,还是在福建长大的。

福建有许多的诈骗之乡,诈骗之县。 央视报道过,说过年的时候排队在ATM机前取钱,都是诈骗犯在取赃款。

许多银行不给福建人办理贷款和信用卡。

福建莆田最有名的是莆田医院和莆田假鞋。

莆田医院开遍全国,过度医疗。除了魏则西,还有就是给人割包皮,,用红外灯烤伤口。最后把病人的JJ烤坏了。

莆田的假鞋更是全国驰名。 淘宝对莆田发货、莆田IP重点监控。

可是,和福建人有关的网络段子。最常见的就是嘲笑福建人的普通话,和广东人爱吃福建人这样无伤大雅的梗。

在我看来,诈骗是有组织、有规模的非法诈骗。 莆田医院是有组织、有规模的合法诈骗。

这些都在伤害普通人的利益。

东北的黑中介、黑社会、雪乡宰客,在福建人面前简直是白莲花。最起码,东北人不会把别人的JJ烤糊了。

那东北人被这样负面评价,公平么? 你说这种舆论没有人引导,你信么?

user avatar

皮一下吧~

东北人,尤其是在酒桌上最不能接受这话~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834730124660736
user avatar

咱也不知道知乎每天总给我推荐这些是啥意思啊? 一整就东百太君 来你9.18那天说 你站抗日纪念馆说 你对着万人坑说 你对着抗联英魂说 还把东北划出去把你能的 你去微博官媒下边提啊 没人拦着你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 请正确看待历史 别一天天吃完粑粑就往外喷 咱也不知道是谁给你的勇气 一天喷这个骂那个的 任何地区 都有好坏之分 有河南人偷井盖你就说人家都偷吗 福建有电信诈骗的 福建人就都干这个吗 东北有人打架喝酒吹牛逼我们东北人就都这样了 你的家乡有女的出轨偷情 你咋不说你妈 你妹你媳妇都这样呢 合着我们这边有点坏人我们就都坏了 脑子是好东西 但你得带着啊 一个这么大的国家 10几亿的人口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人人都是谦谦君子 满口之乎者也 他也不可能啊

我一直都不明白 有些人如此积极的地域黑 究竟是键盘侠 发泄不满还是另有所图呢 总感觉他们在分裂这个国家 真就弄不明白 当你享受着 各地区的各种资源 擦干嘴开骂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100多年的时间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了各种的内忧外患 刚刚吃几天饱饭啊 就喷这个骂那个的 你这么厉害 这么有素质10大杰出青年有您吗 你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贡献吗 除了给街边小粉灯按月送钱 还得讲价你也没干什么露脸的事吧 有这劲头干点什么不行啊 何苦呢

user avatar

一枪不开丢三省。

东北人都是太君。

你说东北人是瑞典人也好,说东北人没素质也好,说东北人都是喊麦的也好,你把所有所有新闻上的恶劣事情都说成是东北人做的也好,唯独这两句是让我看着最心凉,并且最难过的,连气都生不出来,就是一种绝望的悲凉感。

你知道东北有三个省吗?你知道三个省的名字分别叫黑龙江,吉林,辽宁吗?你知道三个省的省会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吗?你知道你随口一说的东北囊括了多少个县市,有多少人吗?你知道这三个省的人说话的口音都不尽相同吗?但你又知道北方人的口音又有好多相似之处吗?

你连这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愿意去了解,更懒得去了解一段历史。

决定不抵抗的不是千千万万的东北人,只要一个人一声令下,就足以置底层人民于水火之中。

你知道东北抗联的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军吗?

上图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文字介绍来自大家都知道的某搜索引擎,并非本人所写。

全国都只知道八年抗战(现已改成十四),唯有东北打了十四年。

你又知道东北抗联吗?你知道在战争没有全面爆发前,是他们在拼死相抗吗?明知道以卵击石,明知道这一片土地极有可能已经被抛弃,可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

东北抗联都有什么人你知道吗?你知道赵尚志吗?黑龙江有个尚志市,市标是骑着马的赵尚志,尚志市有个尚志一中,操场上有他的铜像。尚志一中的隔壁是二中,又叫一曼中学,有赵一曼(四川人,被调到东北,东北抗联中一员)的陵墓在。你知道哈尔滨有个兆麟公园吗?你又知道李兆麟是谁吗?这些人,即使我们不能耳熟能详,也是听着他们的名字长大的。

你知道平头百姓受过的罪吗?不过是想平安无事过日子的人罢了,可是遭此无妄之灾。家园被掠夺,亲人被杀害,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盼的不过是谁能将他们解救于水火,让他们重新过回虽不富足但却安生的日子。

你知道惨绝人寰的731吗?你知道长春也有万人坑吗?你知道你口口声声的“东北太君”经历过的这些事情吗?

这是我们东北人从小就要学习的历史。

我见过从731死里逃生的老人,古稀之年在和日本人打官司,他要赔偿,更要一个道歉。他的门牙是假的,真的被日本人踢掉了。见到我,他颤抖着声音对我说绝对不能忘……

不能忘记什么?不能忘记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在苦苦抵抗的东北抗联!不能忘记日本人包括其他各国侵略者在这片土地做过的禽兽之行!不能忘记当年底层人民受过的伤害!

东北人叫俄罗斯人“老毛子”;叫朝鲜人“高丽棒子”;西方来的叫“洋鬼子”。日本人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鬼子”(以上称呼无意冒犯友好的外国友人,和我们的朝鲜族。)东北人对“洋大人”的不屑与憎恨,我想就像你们如今打出“东北太君”般不屑又憎恨吧。犯错的是日本人,跟着一起背负骂名的却是东北人,你该指责的是做错事的人。

东北人从来没有因为哪个特务出自哪个省,而叫一整个省的人都是“鬼子”,我现在还只知道大汉奸汪精卫,大人们骂也只骂这个人,我至今都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或许我们真的不是同胞吧。

没人记得同胞遭受过的苦与难,东北的历史不值一提,东北的创伤何足道哉!

东北人将这屈辱的历史铭记于心,世世代代!

*******************************分割线

本来只想写到上面,我觉得就是最好的结尾,无奈致力于将东北一黑到底不死心的灵魂太多。

问我为什么不把叛徒的名字写上?因为叛徒并不值得被记住,我是没功夫像这位一样一一罗列出来,什么心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叛徒肯定也不止这些,大家有兴趣自行查找。)我觉得也根本不配和抗联英雄们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张版面上。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简介下面还有一句话——这种民族气概,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歌颂敬佩的。

怕有人又拿此做文章,本不想说,可是思来想去只剩一句——凭什么不说?

还有,既然叛徒的名字被人不遗余力列出来,那抗联英雄的名字也没有不出现的道理。

有人如果还对东北有什么不满或者疑惑,请移步这个回答

zhihu.com/question/6182

这里的评论希望你们即使不尊重东北人,也请尊重流血牺牲的英雄们。

东北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沦陷总是排在第一位,侵略者虎视眈眈盯着一直都是东北。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日本当年人心不足蛇吞象,如今的东北还是东北吗?

总有人拿叛徒出来做文章,叛徒自然会有,而且也不是什么不可说,难道你指叛徒出来,就能把抗联的功绩抹掉吗,然后东北就成了专出叛徒的地方吗?大汉奸们都出自哪里,我也不说,我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至于是谁下令不抵抗,我也不想南北方争个你死我活,外人看中国才不看你南方北方还是东北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在经历过俄罗斯和日本之后,东北还是东北,建国之初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哪里我也就不说了,也没有哪个东北人嚷嚷这不公平,埋头干罢了,埋头送罢了。

地图版图各个角,几乎都有喊着要独立的,唯独没有哪个东北人吵着要独立,大概一站出来最先灭了他的就会是东北人。可是就是有人致力于将东北开出国籍,不是一个国家才能解了心头之恨。

这个回答下还有人来据理力争东北人有多坏,能有多坏?杀人家暴骗钱,你能看到的负面新闻都有,就这么坏。

但是最近好多大案可不是发生在东北啊,什么杀妻分尸丢孩子,那些被扔掉然后被国外收养的小姑娘,又回来认亲的可没一个东北的。

有些人就怕东北没有新闻,看见东北两个字一窝蜂的就拥上去,我倒是没看过关于别的地方的不好的新闻下面有东北人得得瑟瑟去骂一句那的人怎样怎样,但是东北不管什么新闻下面简直都没眼看,都来站在制高点上“点评”一句。

我在南方上的大学,见过露阴的,见过抢包的,还见过打老婆打孩子的。还有的黑车抢了我的包就跑,逼着我坐车,有的景区听见不是本地人就往死了宰,后来我想他是看人下菜碟吗?不是,是因为只要是游客他就宰,管你是哪的呢。还有好多好多

我因为这些对我上大学的地方厌恶吗,并不,即使和同学和室友有摩擦,我也知道这只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他们不是代表,只是个例。我喜欢我的大学,喜欢我的室友,喜欢我上过大学的地方,即使有过不愉快,可是收获更多的还是善意。

总有人吵着,东北人根本不大方。我只能说这是你的刻板印象罢了,是你带着这样的希望来期待的,所以你得到的也只能是失望。因为东北人没有义务对你大方,这不是责任。

我深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在东北生活了二十几年都没见过你们嘴里劣迹斑斑的东北人。而且我觉得所有的情感都是相互的,你对他好,他自然对你好,什么都不想付出,只想要,得不到转身就说东北不好,该治治脑子了。

为什么我补充了这么多答案,因为前几天和我家里的老人聊天内容。

我去档案馆看了县志,县志里有有关抗联的记载,回家就和老人聊起以前。

家里的老人八十岁,讲起抗联还难过。大冬天抗联的人在山里,四个人抱着一个萝卜可以吃三天,谁也不舍得啃一口。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可是还是偷偷藏着,想等抗联的人来了把粮食给他们。这片被抛弃的土地,抗联的人如果也破罐子破摔,就不要了又能怎样,没有人会怪他们,那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抹黑。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老人越说我心气越不顺,我说人家网上说东北人都是汉奸呢,说你一枪不开呢,人家关里的人可不待见东北人呢,让东北人就待在关外,别去祸害他们了。

老人听了之后,一言不发,然后就走了。

到了快睡的时候,他来找我,没想到他还惦记着我的话,他说别看没事儿的时候中国人你整我我整你,真有事儿的时候绝对一致对外。

我没反驳他,可是心里在问,会吗?

东北还是东北,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有些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也许吧,谁知道呢。

******

最后一次。

有人说我在洗白

我洗白???

??????????

??????????

哪里黑?

黑是你们黑的,又强行说洗白。

如果被侵略沦陷是黑点,我无话可说,那你是不是不要在中国待了?

至于其他东北的各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一个人做出选择不是别人可以决定的,自有他觉得对的立场,当年的事没办法再改变,对错当然可以论断,但是连坐可就是小学小学文凭了啊。

当然了,你的选择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我的回答本意就是不忘历史,不必心怀怨恨,也不要用无知去伤害他人,但是你跟我从东北历史聊到社保,到底目的是什么?

有的人说我那句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有问题,我承认,所以加上“有些”。

最后,讨厌就讨厌,倒也不必来找存在感,你是多想被在意。

讨厌东北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user avatar

一句话高度概括

中国领土完整和各民族人民团结不容践踏儿戏

所有地域黑都是国家分裂!


同是华夏儿女同是炎黄子孙同是世界的骄傲

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在这地域黑别人凸显自己多伟大?

user avatar

我不能接受其他东北人提起快手、二人转、纹身、金链子就一副急匆匆想要划清界限的样子。

比如快手和二人转,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这是像 hiphop 一样的草根文化,是真正有生命力、有潜力开出花来的东西。

至于“轻工业喊麦”,我更是觉得非常好,因为这说明上述草根艺术从一开始就找到了盈利模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用像玩摇滚的惨兮兮唱大哥你玩摇滚你玩它有啥用啊。

一些东北底层人民搞搞直播,其他地方的底层人民从血汗工厂下班了看直播放松一下,各取所需,有什么不好?

不然你让他们下班了骑着鬼火去听交响乐?



------------- 2018年12月12日 -------------

有些人不了解草根文化的力量。大家还记得曾经的三俗小电影风云人物二龙湖浩哥吗?

现在已经和政府部门合作拍普法视频啦。

拦路抢劫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一下子就记住了。

抖音号:四平警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6254582753177600

user avatar

谢邀。

每天早晨,我在一阵东北老铁喊麦组成的闹钟声中起床,戴上我的大金链子和小手表,喝上二斤白酒,在“一人我饮酒醉”的狂浪中,出门。我要种地去了,毕竟能住上带屋子里带厕所的房子是我们全家老少好几代人的梦想,我的上一个老妹儿就曾经说过,她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住上可以在屋子里面拉粑粑的楼房!

走在田间地头,东边的小伙伴钢子正在看书,我上去就是一个嘴巴子:妈了巴子看什么书?不知道咱们东北人的必修课是快手喊麦么?你都17了,还在做梦考大学!太给爹妈丢人了,隔壁赵大爷的闺女王小丽17岁都已经去dongguan挣钱了,一年好几万呢,人家小楼都盖起来了,要不是这几年政策不好,王小丽都能买车了!你还在这读书?钢子羞愧的留下了热泪说,WCNM的大哥你教育的太对了!我这就改,争取这个月就在快手拿到一百个火箭!

我满意的点点头,离开了他。刚走没多远,碰见了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王大婶儿。我上前就抱住了王大婶而的大腿叫爸爸,王大婶儿说你瞎啊,我是女的。我说没关系,谁让您在日本留过学呢,只要带上日本俩字,您就是我我爸爸!王大婶儿说好,你先给我唱一段二人转吧。我说好,二人转我从小就唱,唱的可JB好了……

辞别了爸爸王大婶儿,我来到了我家的耕地旁边,种地!夏日的阳光下,我在辛勤的劳动,看日头,现在应该是三伏天,气温已经上升到了零下二十度,汗水打湿了我的貂皮大衣,阳光照耀着我胸前的纹身,啊,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晚上回到家,隔壁赵大爷说有我的电话。我赶紧跑过去,赵大爷的亲生闺女王小丽浓妆艳抹,自从王小丽从南方回来后,赵大爷家不仅盖上了二层小楼,更是安上了电话,村里人都说赵大爷养了个好闺女,我也看的心猿意马。王小丽不像我,一年四季只能穿貂,王小丽一年四季都穿着带窟窿眼的长筒袜子,特别时髦!

电话是我在城里开房屋中介的哥哥打来的,说他在城里赚了不少钱,最近打算去三亚那边买个按揭的海景房。并说让我也抽时间去城里干中介。我说我不会,哥哥说,妈了个巴子的没啥不好干的,再说咱们中介又没有营业执照,投资少,没事还能放点高利贷啥的,趁着年轻,多挣点钱。我问,放高利贷,不是违法的么?那不是黑社会才干的么?哥哥说,整个东北都是黑社会,这是大环境!要顺应时代潮流!不过你放心,你哥哥我有办法,我托了不少的朋友,跟上面搭上了桥,关键时刻,咱的关系网好使!

最后,哥哥说,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虽然在家种地也挺好,但是人总是要成长的!我等你来哦。

放下电话,我热血澎湃,一想到要去城里干一番大事业,就忍不住激动!拉过王小丽的手说,小丽,走跟哥撸串去!给哥扒蒜!

王小丽也激动的说好。我俩走了十五公里山路,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在营业的路边摊,我买了5串羊腰子,2串五花肉,一串烤大白菜,王小丽被我的挥金如土震惊了!哼,哥本来就是金钱如粪土的好嘛!王小丽一激动,给我扒了四十多头蒜,我也激动的承诺王小丽,等我将来挣钱了,一定领你去东北省三亚市旅游!

晚上,王小丽跟我回了家,闻着她嘴里的大蒜味、烟草味和白酒味,我难以自持,一边唱着“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边跟王小丽跳起了社会摇……

5分钟后,王小丽面色潮红的趴在了我的胸口,抚摸着我胸膛上的带鱼纹身说,哥,你以后可别忘了我,我漂泊半生,见过了太多,如今太累了,想找个老实人。

我随即扇了她两个耳光——我打的非常用力,在我的家乡,对女人的爱就是要用巴掌来表达!——说,妈了巴子的你放心,打你小时候我就喜欢你了。我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只要你有任何要求,我肯定满足!

王小丽捂着被我扇红的脸说,哥,你真好。我现在就一个要求。

有话说,有屁放!

太君哥哥,我想买个貂……

(完)

PS:本人东北人,如假包换。现在已经练到水火不侵了,只要别骂我家人,谁说啥我都不会往心里去的。

就这样,请轻点喷,谢谢。

更一下:我们不能去改变被喷的事实,所以就请各位东北铁汁不要理会那些地域黑,起码不要在这个帖子后面去跟他们较劲!!咱们虽然穷,但是不能没素质哈!

当然,我在帖子中说了,如果有人伤及祖辈,那没有素质的事情,我一个人来做好了!所以,我就挂个人,资料显示,学校不错,就是嘴下无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咱们东北,虽然大家伙儿普遍热情直爽,啥都敢唠,但真要说起那几句能踩着雷区的“梗”,那可得小心点,不然分分钟能让你体验一把啥叫“冻得没法说话”。下面我就给你掰扯掰扯,那些最容易让东北老乡们“不香”的话,为啥是这样。1. “你们东北人都特别能喝酒吧?”这句话,听着像是夸奖,但其实里头藏着一种刻板印象。.............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放大了无数倍的镜子,照出了我们藏在心底最真实的模样。它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人性的两极:一边是无私的奉献,一边是赤裸的贪婪。你看,那些在最危险的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他们身上的光辉,是人性最耀眼的部分。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自发地捐款捐物,为邻里邻居送去.............
  • 回答
    辽宁这地方,你说它在东北三省里算不算最东北?按地理位置上来说,黑龙江那才是名副其实的“最东北”,吉林也紧随其后。但你要论“东北话味儿”,辽宁这边的口音,那才叫一个地道、一个沉!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还真有意思,不是你想当然那么简单。首先得说,这和人的迁徙历史,特别是闯关东那段大移民时期有莫大的关系。.............
  • 回答
    说起咱东北的下酒菜,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每一样都能勾起我心里那份热乎乎的回忆。要真说前五名,我这心里头早就排好了队,一个个都是硬茬子!第一名:炸小串(特别是炸鸡架)这个绝对是地位稳固!虽然现在各种小串遍地开花,但提到东北的炸小串,那必须得是炸鸡架。你别看它只是个鸡架,经过一番处理,炸得那叫一个香脆.............
  • 回答
    作为一个从黑土地上长大的东北爷们儿,被南方朋友们问过的问题那真是五花八门,有些事儿吧,咱们东北人习以为常,但在他们眼里,那简直就是进了异世界。今天就给大家伙儿唠唠,我印象最深,也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一个问题。那得有好些年了,我还在南方一个城市工作,跟同事们关系处的都挺好,平时也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大家对.............
  • 回答
    我最担心下一代人会对一些我们当下习以为常,却又蕴含着丰富知识、情感和历史的“东西”一无所知。这些东西并非是冷冰冰的科技产品,也不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信息碎片,而是那些构成我们生活肌理,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智慧的、更“慢”的体验和认知。首先,我担心他们会不了解“写信”这件小事背后的意义。想象一下,一封亲手写.............
  • 回答
    劝说一个对航天科技情有独钟,同时认为所有文科背景都“虚无”的人,需要耐心、理解,并展现出更宏观的视角。这不仅仅是反驳他的观点,更是要帮助他拓展视野,认识到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价值所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步骤和策略:第一步:理解并承认他的热情,建立共情在开始任何劝说之前,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你理.............
  • 回答
    刘强东案女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尼苏达大学学生”)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公开发声,表示“可能最多10%的人会站我这边”,这句话透露出许多复杂的情感和信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价这句话:一、 对事件本身和公众舆论的认知: 对社会普遍态度的预判: 这句话首先反映.............
  • 回答
    结婚后两个人要一起走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在我看来,是一种深刻而持续的、共同成长的“连接感”。这不仅仅是爱,也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点滴、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并让双方都感受到彼此真实存在和价值的深度联结。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和剖析:一、 共同成长的驱动力:共享.............
  • 回答
    被困在孤岛上,本就是一场与绝望的角力。但如果非要问,什么东西的空投才能将这份困境推向最残忍的地步,那答案或许不是什么致命的武器,也不是什么无用的垃圾,而是那些带着希望却最终化为嘲讽的东西。想象一下,一架飞机划破寂寥的天空,投下了一捆包裹。饥渴难耐的人们,看到那熟悉的赈灾标识,眼中燃起了生的火苗。他们.............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在某个深夜,或者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都曾扪心自问过。人性如雾,看不透彻,也正因为此,我们一生的追求,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一言蔽之。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最简单也最核心的答案,我想说,我们这一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追求 “意义”。这“意义”二字,听起来空泛,但仔细想想,它渗透在我们生活.............
  • 回答
    .......
  • 回答
    东北最冷的时候,那得数一数那漫长的冬天了。具体说来,要说到最冷,那往往集中在一月。但寒冷的感觉,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层层递进的。首先得从十一月说起。这时候的东北,秋意还没完全褪尽,但寒意已经悄悄地爬上来。白天可能还有点阳光,但风刮过来,那股子透骨的冷劲儿就告诉你,冬天要来了。地面开.............
  • 回答
    要说东北最好吃的大米,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纠结的问题,因为“好吃”这俩字儿,太主观了!就好比问“哪个明星最帅”,总有人站出来说“我心中的那位才是王道”。不过,咱们东北的大米,那名头可不是盖的,出了名的香、糯、口感好,吃一口就让你觉得,嗯,这才是米饭该有的样子!要论“谁是东北第一米”,那绕不开几个响当.............
  • 回答
    关于“美国科学家研究人种发现东亚人最聪明”这个说法,需要非常审慎地对待,并且深入地去分析。首先,要明确一点:目前没有任何被广泛认可、且严谨的科学研究能够得出“东亚人最聪明”这样的结论。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出现,又为什么它站不住脚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1. “聪明”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与测量困难:首.............
  • 回答
    说起东北杀猪菜,那可真是一门学问,不是随便切点肉、放点酸菜就行的。咱东北人过年,或者有啥大事儿,杀猪炖菜那是必不可少的。讲究的是那个“味儿”,是那份儿实在劲儿。想做最正宗的,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灵魂的所在——猪肉的选择杀猪菜,顾名思义,那猪肉是重中之重。最正宗的,肯定是用自家杀的猪,或者就是从.............
  • 回答
    明朝在东北的羁縻统治,其最北的触及范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历史演变的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理坐标能够概括。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明朝在东北的统治策略,以及它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才能更清晰地勾勒出这个羁縻统治的边界。首先,要明确的是,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羁縻”性质,这与我们今天理解的现代国家直接.............
  • 回答
    哎呀,这问题可太戳我心窝子了!真要说一道让我离开东北之后就魂牵梦绕的菜,那绝对是——锅包肉!别看它名字听着挺家常的,但那滋味,简直能让人把肠子都给勾出来!我第一次吃它,是在沈阳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当时刚到东北,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就看菜单上这名字眼熟,想着点来尝尝。端上来的时候,我眼前就是一亮!那不是.............
  • 回答
    听过太多关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了,有些还挺有意思的,但要说最让我大吃一惊的……大概是“东北人特别凶,说话跟吵架似的,还特别好勇斗狠”。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我当时脑子里闪过无数个画面,什么大嗓门、粗鲁、一言不合就动手之类的。虽然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心里也知道我们说话嗓门可能确实比南方一些地方大点,语速也快点.............
  • 回答
    关于中国不同地区美女数量的说法,虽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要说“最多”其实很难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不过,东北、湘鄂、川渝这几个地区确实经常被提及,这背后可能有一些值得探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地区为什么容易被认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