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相比于天花板,导师和实验室的水平可能更能决定学生的下限。
科研这个东西毕竟还是有撞大运的成分的。即使是再大的大牛,也不可能每一篇论文都 CNS。成就一篇 CNS,漂亮的工作本身可能就要一点点运气,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选题、包括包装,等等。
题主你说的冷冻电镜,作为 11g 的拿手武器,显然是导师资源的一部分。这种重资产的研究领域,实验仪器设备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好坏对你的科研有多大影响?当然,我不搞结构生物学,不清楚 11g 的学生没了冷冻电镜还能不能做出其他优秀的工作。
但 11g 也是个特例。并不能用 11g 的模式来论证只要有钱有设备,无脑流水线作业就能成为大牛了。我觉得,即使是重设备的领域,购买设备需要申请经费,而经费申请过程也还是要(部分)体现你的科研品位,能不能提出重大的、有意义的科学问题的。单纯靠刷脸就能拿到大笔大笔经费,似乎不太可能。
但是,一个导师的水平和品位,一个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也许可以决定学生项目的下限。在全世界领先的课题组,学生可以拿得出手发表的东西,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导师水平高的话,一般也不会容得下学生做出太烂的东西。真的挖错了坑做烂了,也会压着不发的。如果导师喜欢亲自指导,学生跟着讨论科学问题,耳濡目染地,总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方法论。如果导师是放羊型,但是课题组水平很高,那组内必然有水平高的同事。大家相互竞争相互讨论,也能学到东西。
前几天看到一个《射雕》的回答,借用一下类比:江南七怪这样的弱鸡手下也能出郭靖这种超一流人才(这主要还是郭大侠自己天赋异禀而且运气好);但是黄药师的徒弟混得再差,也能吊打江南七怪。
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决定论文的下限,导师的资源决定文章的上限。这句话我算是深有感触。
我博士期间发了三篇小论文,写第一篇的时刚刚入门,科研相关的各项技能树都还未点满。限于自己的能力只水了一篇三区的论文。
有了第一次的基础和经验,第二篇就顺利很多了,发了个小领域的一区,差不多也接近我们课题组的极限了。当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英语写作、论文逻辑等方面都摸到了天花板。硬件资源也开始捉襟见肘,空有一些好的想法,却没有足够的计算资源来将其实现。
比较幸运的是,随后去了国外一个组联合培养,那边的导师在英语和论文写作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计算资源差不多也是国内组的十倍,一些关键数据也是借助那边的超算才能获得的。在那里我完成了第三篇论文,几经周折发在了Nature Materials上面。
现在看来,决定前两篇文章的档次的,确实是自己自己的能力,但当自己摸到课题组的天花板的时候,文章的档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能力和资源。
真正厉害的学生的天花板,普通导师也限制不住。
普通学生的天花板,可以靠厉害的导师提升。
并不是。
假设有ABC三个导师,整体的学术水平都是100分。
A导师让学生当自己的打工仔,给自己做各种项目,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研究的领域,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自己的课题来进行;
B导师鼓励学生自己探索一些新领域,并不强制学生必须参与自己的课题,但在日常中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课题上,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
C导师鼓励学生探索新的领域,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针对学生的兴趣提供指导,并借助自己的人脉资源给学生提供帮助。
虽然ABC三个导师的水平是一样的,但是你也能看出来C导师的学生会比AB两个导师的学生发展的更好。
在现实中,ABC三类导师我其实都见过。而我自己当年读研究生时候的导师,就是C这一类的导师。虽然他自己就是博导,但是他鼓励我们往更好的学校去考,还会积极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比如,有时候他会主持一些讲座、答辩活动,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演讲,如果他觉得活动对我们有帮助,会让我们去参加,并且会在会后把我们引荐给那些专家。他还会积极给我们说好话,加深我们在专家们心里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会给我们说,“你们在学问上有任何问题,只要我能帮忙的你们就跟我说。不管是推荐去参加什么活动还是写推荐信,我都给你们弄”。
其实说起来,我当年的导师并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导师。因为他是我们学院的院长,日常工作太忙,指导我们的机会并不多。但我觉得他仍然是一个好导师,因为他会留意很多可以帮助我们的机会。
正如这个回答下的很多人所说,导师学术能力的高低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人品。我的研究生导师其实水平并不差,在本省的学术圈子里也是顶尖的人物,但他知道我们的学校并不是专业里最好的,他也知道北京、上海这边比他优秀的人有很多,所以他愿意托我们一把,而不是强制要求我们读他的博士。
在我读博士的学校,也有这样的导师。这位老师是国内土博出身,外语能力一般,参加的国际性活动也不多,但他对自己的学生提供的帮助很大,学生但凡有一点联合培养的想法,他都会帮着积极联系国外的学校和导师。他手下的博士几乎都有在我们专业领域内的TOP名校联合培养的经历,无论是发文还是找工作,优势都挺大的。
相比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博士生对于导师的依赖性更强,因此导师的学术能力和人品都还是蛮重要的。好的导师,应当既愿意做你的领路人,也愿意成为你上升路上的“垫脚石”。换句话说,一个好的导师,会尽可能让你自己达到你自己的极限,而不是他自己的极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