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一个不婚不育的53岁剩女,后悔了(转发)
给打算不婚不育的年轻人看看,没别的意思。
- 1 -
我53了,作为一个公司的主管级人物,不算很高也不算低,一直保持在深圳的平均工资之上,不喜欢小孩,对婚姻也很恐惧,所以我就选择不婚不育。
主要是向往自由,也不喜欢小孩,还有就是性冷淡。
由于我性格比较强势,我的父母都不敢说我,因为总要吵架,但是他们还是留有遗憾,虽然后来他们没逼我了,但还是带着遗憾走了。有生之年都没看到女儿出嫁,自己抱不到外孙。
我有一个哥哥,不过小时候就被人偷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自从他们走后,我迷茫,空虚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到底我这么多年这么坚持是对还是错,我为什么不尝试去找个好男人,生一个孩子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和活力。至少,我现在还有家人,我到70多,80多还有个家人。
我没选择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我现在没有家人了,没有家人了,没有家人了,没有家人了,没有家人了,这种深深的孤独感,不知道你们懂吗?
年轻时我是很独立的,自己敢跟老乡来深圳闯,对家人没什么依赖,孤独也只是一时的孤独,习惯在这个城市了就习惯了,因为那时候老家还有父母亲,每年还有期待能回家,奇怪的是,到现在,这种刚来深圳的孤独感又接踵而来,迟迟不走,因为没有亲情帮我驱散了,回不了家了。
原来我这么多年不结婚的底气不是我独立,我坚强,而是我家人在,我父母在,是他们给我不婚的底气。
- 2 -
有些人说没有孩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可以想去哪里旅游就去旅游。
但是有几个是真的喜欢旅游?愿意一直旅游过的?
那些整天以为旅游那么好的人,就是因为工作累了,压力大旅游只是个放松的,我去过很多地方,甚至旅游腻了,已经累了,好想回家,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家了。现在更不敢旅游了,感觉在流浪一样。
避免了年轻失去自由,中老年的时候就会付出代价,要么自由要么孤独,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
在空间晒旅游照的时候,还会得到亲戚朋友的羡慕,说像我这么自由就好了,他们要带小孩,或者有的快的要带孙子了,但他们也说过,真的换我以前那种生活,他们也不愿意。
他们还是觉得家人最重要。
没有家人的家不算家,就是个居所,即使这房子是你的。有些人比较幸运,可能到50岁,60岁父母还在,但是到了那个时候,父母也差不多80岁,90岁,离开也不远了。迟早会面临我现在这一天。
心情不好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找朋友出去玩,因为是在城市里,聚会也不方便,都是要工作,要么他们工作忙,要么我没空要么她们没空,他们带孩子,要陪老公,要么有其他朋友约,时间经常对不上,总觉得现在的朋友越来越少。
我不愁养老,毕竟有存款,以后也有社保有退休金,也愁养老,怕通货膨胀,怕以后社保养老金耗尽了,钱又不敢乱花。说一个人想花就花的,想得太美好,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无儿无女的,更不敢花钱了。那些敢乱花钱,要么家里真的很有矿,要么就是傻。反正我到了现在这种年龄这种收入又不敢乱花钱了。又不敢乱投资,怕什么都没了,以前投P2P亏了20多万。通货膨胀就通货膨胀吧,存在银行比什么投资都要靠谱。
08年以前只存了40多万给自己养老,那时候很天真以为够了,在那时候相当于现在的100多万,但是通货膨胀太厉害了,现在的40万根本花不了几年,存的钱不知道10年后,20年后还能不能经花。
曾经生病过,以前老妈还在的时候还会来照顾我,现在她也不在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曾经做手术,都不知道要叫谁来,最后没办法只能叫我堂妹来帮忙照顾我,但她明显不是那么乐意,毕竟我没养过她,她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人,当然也有叫护工,但是有些事不是叫护工就行了。老了,各种疾病明显多了,这种不大的手术,我还能自己签名,以后自己不能签名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也怕自己突然就老年痴呆了,自己就任人摆布了。真希望他们不要折磨我,就给我个痛快,我也可以贡献。
现在我发觉自己竟然是喜欢小孩的,朋友的孙子,亲戚的小孩,我都要求他们带出来我带带,那种母爱的本能这个时候才爆发出来,可能我就是那种不疼儿子女儿但会疼孙子的奶奶吧。我的朋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感觉她看出我的孤独,可能私底下会可怜我了,这时候,年轻时因为不喜欢小孩而不结婚显得那么可笑了。
以前觉的自己思想独立,不想搞那套养儿防老,现在才觉得那些说养儿防老真的只是为了有人养老吗?不一定,也许有的只是在有生之年想给自己留个家人在,有家人在就有动力,就有希望。
看过养老院,贵的养老院我活不到80岁,我就交不起了,一般的养老院就没那么好,大部分的养老院暮气沉沉,没有活力,他们好像只剩一个目的了,就是等死,我看到都怕。真不想去那里度过余生。
- 3 -
家里现在很安静,安静到可怕,只有狗声,没有人语,回去没有宵夜吃了,没有糖水吃了,以前父母在的时候,还会说说话,现在静得可怕。只能明天加班,回去就睡。听到邻居传来孩子的笑声,感觉又孤独了几分。家里有狗,这是我唯一的寄托了,但是我现在真想弃养,不是我狠心,因为再过两年,她就十岁了,就要走了,到时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好久没吃到家里做的饭了,以前总想加班多赚点钱,叫个外卖,跟同事出去吃,父母想做好饭等我回去总是不回去吃,现在更不想做饭了,没有温度的饭,跟吃外卖有什么区别。总是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过年最可怕,亲戚叫我一起过年,但是去了第一次就不想去了,徒留对比,只能出去旅游逃避,或者说出去流浪过年。
30岁到40岁期间是幸福大于痛苦,因为收入高,又还年轻,到处游玩显得很美好,同龄人结婚的生了小孩的都羡慕我。但到了40岁以上,父母更老了,我也老了,自己竞争不过年轻人,压力也不敢跟他们说,痛苦开始大于幸福。越来越孤独,越痛苦,但我还是不能告诉我的朋友,怕他们笑话,怕他们可怜,只能一直装作我很潇洒,我很自由,没人可以倾述,只能找一个共同朋友不多的朋友倾述。
父母逝去前我是个独立的女强人,也不依赖他们,一直以为他们离不开我,但是现在我才知道,无儿无女的我是离不开他们。他们生前我生活一片阳光,要什么小孩要结什么婚,我才知道,我不结婚的底气是因为他们还在,他们还在我身边,却差点忘记,他们也有走的一天,他们走后我将面临着百年孤独。
父母逝去之后更是无尽的痛苦,因为你没有家人了,只有亲戚,但是亲戚终究是亲戚。
现在觉得我哥哥在就好了,至少有个家人,但是没用,也不想找了,没感情的哥哥要来没什么用,有些事情已经回不去了,没有父母在,我们的感情能重新培养起来吗?那就当他不在人世了。跟一直有个哥的感觉不一样。羡慕来羡慕去,无非是围城内的我想出去,围城外的你们想进来罢了。都觉得外面更好。
说实话我也没那么悲观,毕竟现在还有工作,只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在深圳打拼30多年了,竟然又回来了,一切就像回到几十年前刚到深圳的迷茫孤独无助。
我不缺少朋友,只是没了家。工作朋友重要,家人更重要,我现在觉得,陪他们的时间还是太少了,以前没条件接到身边照顾,现在有条件接到身边了没享多长时间幸福他们却走了。
那些催婚的,也请好好理解父母,不要像我以前一样不懂事,跟他们吵,冷战,好好坐下来谈,不要伤他们的心,他们也是为你好。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或者说出大道理你们也不听,就像青春年少的懵懂,不要像青春期一样叛逆伤了父母的心,长大才做了父母才后悔少年时的冲动。
就这样。
央行一堆大妈,收入都不到二十万,出路嘛?实在不行外放二级城市做个管金融的副市长呗,不要盯着小鲜肉的某处看哟,戒权色交易。
年薪10万就够很多外貌条件不好的女人包小白脸了。
建议不要对中国的发展程度产生不切实际的看法。
我税前20出头,税后肯定不到20。在上海,外地女性。从未婚走到已婚,这样来看,符合回答这个话题的资格。
1、钱肯定够花
我自己河南农村出身,一个人的时候,房租带水电1200左右,吃饭一个月1000左右(早上5-6元,中午12-15元,晚上8-10元,一天30左右),包含周末改善生活。其他开支,衣服、化妆品、日用品买一次用很久,平均一个月花不到800(一年9600呢,化妆品大多数一套用多半年,衣服也不是裸奔长大,换季新添图个新鲜,尤其有淘宝、阿里巴巴成本更低了,日用品开支也不大,偶尔零食、水果)。
以上,工资一个月存1w+其实没有压力。
2、生活舒适度
不止在上海工作有压力,在哪里工作都会有压力。工作之余,也就周末有空休息,洗洗衣服,收拾房间,坚持跑步,定期上海各种郊野公园、周围古镇(大多数不收费)玩一玩,总体舒适度还是有的。
公司群里偶尔发的周边浙江、苏州一日游,全包下来100-200,大多数是公司和周边公司人报名,一两个月参与一次,开支不大,还认识不少人,拓宽了交际圈。
3、婚恋脚踏实地
我是大学谈恋爱的,如果不是大学谈恋爱,也会优先考虑自己公司同事,尤其是同一个省出来的农村孩子。
至于所谓的嫁给上海本地人,没有这个想法,更没有这个能力。
为什么选择同一个省出来的农村孩子?因为我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想高攀找个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这样自己累,对方也累。比如,我想赚钱存钱,对方想满足更多消费欲望,这样两个人生活比较累,大约就是三观不一致。
为什么优先在公司选择?因为公司内部面试选拔,已经在学历、能力方面做了一次初步筛选。最起码,本科,口才可以。然后自己接触,要对方稳重、三观正、收入能和自己相仿,知根知底。
为什么不高攀?因为一个人靠着自己努力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依靠其他人得到的东西,也更容易失去。很多东西,命运从一开始就标记好了代价,越依靠自己获取的,越安全。
我也建议女孩子,在自己年轻能吃苦、能放下身段的时候,多多努力,多多奋斗。什么霸总灰姑娘小说少看一些,什么高富帅爱上我的故事少相信一些。我一直也在积极响应各种反诈骗案例宣传,其中一个故事我印象深刻,就是一个世界500强工作女孩,身边不乏追求者,但是都看不上,后来小红书撩到一个高富帅,实际是骗子,最后被骗103万。我一会找下链接放上来。(没有批判的意思,小姐姐很优秀,但是也让人心疼,就是如果婚恋问题上,如果能够清醒一点点,可能就避免很多问题。)链接如下:
4、关于定居问题
当然,在很多人眼中,如果不是上海最繁华区域买房,那就不是上海。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而言,我就像一个追梦的蒲公英,我能一步从小山村,跨越到上海,就非常知足了。我和老公两个人,奋斗八年,上海周边小镇一套小两房(非上海),上海青浦一套大两房(青浦是乡下,我们是青浦的乡下重固。)
或许对于大家来说,我们就像来上海讨饭的一样。但是对于我们这样农村出身的孩子,家里没有什么支持,就靠两个人一起奋斗,31岁的时候,有代步车子,有居住的房子,马上迎来了孩子,工作还算稳定,身体也还算健康(得益于爱跑步 ),家里老人会来帮忙照顾孩子。
下一步计划就是,孩子生完养娃,存钱把房贷商业部分提前还掉,公积金可以覆盖公积金贷款,这样就没有压力,可以为以后生活存一个大金鹅。等待居转户,转了之后孩子户口挂过来。
以上,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出身的,外地女,年收入税后不到20的未婚女性走到了已婚女性,这一路的历程。
如果提问者是站在一个女性角度来提问,希望获取一些建议,那我的建议是:
1、舒适生活的前提下,不必过分追求超出消费水平的物品,比如轻奢、高奢物品,不会有人因为你提了一个2万的包真的高看你,提升业务能力更重要。
2、培养储蓄习惯,我自己有储蓄习惯,并且我个人对于生活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吃喝拉撒没有亏待自己,公司健身房卡五六年没有断过,周边游玩没有停过,但是储蓄也没有任何影响。
3、选择伴侣人品重于其他,一个好的伴侣,会是你的良师益友,或者说相互是对方的良师益友。人的三观、品性、底线、能力,比出身、家境更重要一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美貌是稀缺资源、能力也是稀缺资源,但是你的资源稀缺度自己心里要有个数。对方貌似潘安,站出来可以做个明星网红,为什么要跟你网恋?身边贴上来的小妹妹不够香吗?
如果提问者是站在男性角度,揶揄一下让自己不爽的女性,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女性有个例,不能以偏概全。很多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意识觉醒,在不断提升自己。另外,作为男性也要多提升自己,你站的越高,可以选择的范围越多(这句话不是怼,是发自内心的)。
这是带我进入职场姐姐送给我的一本书《向前一步》,也希望更多女孩能够在职场、人生道路上向前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