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苏州一定要自己境内的机场,而比苏州地位高很多的西安可以把机场建在隔壁城市?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城市发展、行政区划和民航发展之间一些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苏州“一定要”有自己的机场,而西安能容忍机场设在邻市,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行政区划与城市层级:

苏州的独特性: 苏州是江苏省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体量巨大,而且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它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地级市的范畴。一个副省级城市,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城市,缺乏一个由自己直接管辖的、能支撑其国际化和区域辐射能力的机场,在发展战略上是说不过去的。就像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却没有自己的国际机场一样,这在认知上和实际功能上都是一种缺失。
西安的地理优势与历史脉络: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是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它本身的行政级别也非常高。然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XIY)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在西安市区,但它实际上是服务于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咸阳作为西安的邻居,两者在地理上非常接近,历史上也联系紧密,在很多规划中会被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更重要的是,西安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机场规划和建设初期),可能更侧重于整合区域资源,服务更大的区域腹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城市行政边界。 相对于苏州目前强烈的“自主发展”需求,西安可能在更早的规划中就有了区域一体化的考量,并且能够接受这种“跨市共建”的模式,因为其辐射能力本身就很大,服务周边城市也是其定位的一部分。

2. 经济体量与发展需求:

苏州的经济体量与产业结构: 苏州经济发达,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拥有众多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这些企业需要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来支持其全球业务、商务往来和人才引进。此外,苏州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没有一个自己的大型机场,将极大地限制苏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苏州的商人要去参加欧洲的展会,却需要先花几个小时去另一个城市的机场,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和时间,影响效率。
西安的区域中心角色: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其机场承担着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重任。虽然机场不在西安市内,但它服务的是一个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和人口基数。对于西安来说,一个能满足区域需求的机场,即使不在城市中心,也是可以接受的。它的经济体量虽然巨大,但其辐射范围和功能定位可能与苏州有所不同。

3. 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与规划:

苏州的交通瓶颈: 苏州北倚上海,东临昆山,西连无锡,南望太湖。在现有的交通格局下,苏州已经拥有了发达的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连接上海和无锡非常方便。然而,航空出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仅依靠高铁和公路到达周边城市的机场,对于苏州这样体量的城市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当需要快速、直接的国际航线时,这种依赖邻市机场的模式显得尤为不便。
机场选址的考量因素: 机场的建设不仅仅是“想建就建”的事情,它涉及到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空域协调、噪音影响、交通接驳等一系列复杂因素。一个大型国际机场的选址需要慎重考虑。对于苏州来说,与其将有限的优质土地用于发展航空枢纽,不如将其用于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而将机场设在相对“成本更低”(比如土地成本、环境容量等)的邻近地区,在传统规划思路中是“效率更高”的。然而,随着苏州自身发展需求和城市定位的提升,这种“成本效益”的考量已经逐渐被“战略必要性”所取代。
西安的区域整合: 西安和咸阳在历史上、地理上本来就联系紧密,而且历史上咸阳就是古都之一。两市之间的交通连接也相对成熟。将机场放在咸阳,可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也能服务于咸阳本身的发展。这是一种更符合当时行政和区域规划思路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4. 行政管理与“事权”的体现:

“自己的机场”代表的意涵: 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大型机场,不仅仅是交通设施的便利,更代表着这个城市在国家层面的地位、自主发展能力以及对自身未来规划的掌控力。对于苏州这样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机场是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提升城市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的一个标志。这是一种“行政权力”和“发展能动性”的体现。
西安的“大区域”思维: 西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其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可能更多地从“服务区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围绕城市行政边界。这种“大区域”思维,让它在机场选址上更具灵活性,也更容易接受跨市共建的模式。

总结一下,为什么苏州“一定要”有自己的机场,而西安可以把机场建在隔壁城市:

苏州的需求更迫切且具有战略意义: 苏州经济体量巨大,产业结构高端,对外开放需求强烈,缺乏自身大型机场已成为明显的瓶颈,亟需一个能支撑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化战略的航空枢纽。拥有自己的机场,是提升其城市功能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西安的定位和区域协同: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中心,机场的建设更侧重于区域整体性,服务于更广阔的腹地。与其邻居咸阳的紧密联系,以及早期区域整合的规划思路,使得将机场设在邻市成为一个可接受且可行的方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西安不重视航空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本身就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但从“城市自主性”和“发展战略需求”的角度来看,苏州对于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服务于其核心功能的机场的追求,要更为强烈和直接。随着苏州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拥有自己机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已经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江苏交通省厅系统内工作,给大家科普一下

苏州为什么要建机场?苏州作为工业基地,很大一部分都是对外贸易产品。然而如今的对外运输,海路走上海港,空运走虹桥机场(而非无锡硕放)。

期间产生的衍生产业,岗位,运输利润,本可以是苏州的,或者说是江苏的,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西安不同,现在在讲西咸一体化,搞来搞去都是自家的。而苏州不同,上海是上海,江苏是江苏。两套班子,两个省域。

苏州一直建不了机场,主要还是上海的态度,江苏省委和上海洽谈过很多次,一直都想推苏州机场的事情,一直被上海否掉。

直到今年,有了新进展,江苏,上海各退一步,可以设立苏州航站楼,可以有自己的跑道。但是不能叫苏州机场,只能叫苏州航站楼。

毕竟能从上海嘴里抢下一块肉,江苏已经尽力了。

user avatar

坐飞机,一般要提前1个小时到机场办手续

从苏州开车到虹桥也要1个小时左右,但坐飞机出行通常要很多天之后才能回来,自己开车显然停车又不方便。那就选择公共交通吧,就算到市区打车到高铁站要30分钟左右,到了高铁站要预留提前15分钟进站时间,加上高铁路上40分钟左右这市内交通时间,这又是铁打的85分钟时间。如果选择从苏州坐机场大巴直达机场,到机场的综合时间差不多也要80分钟左右。

到了虹桥高铁站,从高铁站到机场,少说要步行15分钟。如果选择浦东机场那就更折腾了,在上海下了高铁,无论是上海站还是虹桥站,再到浦东的时间1个小时起步,不熟悉线路的2个小时以上也很正常。

加起来,从苏州到上海坐飞机,至少要在起飞前160分钟前出发。但我们出行交通换乘总有损耗,譬如打车等车时间,高铁站等车时间,导航找路时间,这少说也要预留20分钟时间吧?

总之,想从苏州到上海坐飞机,至少要在起飞前三个小时出发。

上海所有飞机的起飞时间都是为了上海服务的,赶凌晨六点的飞机在苏州要凌晨三点出发,赶下午一点的飞机午饭又不知道在哪解决。人生苦旅,何堪颠簸。

国内的飞机航程通常在3个小时以内,但机场大多建在市区以外,下了飞机怎么到城区又是烧时间烧精力的活。前前后后加起来,到上海坐一趟飞机,路上消耗往往在7个小时左右!

我测算过,到中国大部分城市,直接从苏州坐高铁都比到上海坐飞机快。而且路上折腾少,更省钱。

国内出行,上海机场对苏州人来说就是伪命题,如果不是老板路上有专车接送,公共出行的小老百姓还不如坐高铁呢。


在世界范围内,和苏州同级别的城市里,没有机场的只有苏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