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露台上发现这么个玩意,不敢碰,请教是什么?

回答
哎呀,你这描述的是啥啊?露台上发现个“玩意”,听着就让人心里打鼓。别急,咱们一起来仔细瞅瞅,看能不能把它给“揪”出来。

首先,你能不能再给点儿线索?就像侦探破案一样,细节是关键。

1. 它长啥样?

大小: 是小不点儿,像个硬币那么大?还是像个拳头?或者更大?能跟周围的物体对比一下吗?比如跟你的鞋子、跟盆栽的大小比比?
形状: 是圆乎乎的?还是长条状的?有没有棱角?是扁平的还是立体的?像个小土豆,还是像个小石头?
颜色: 是什么颜色?纯黑的?棕色的?还是有点杂色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花纹或者斑点?
质地: 摸起来是什么感觉?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有没有黏黏的感觉?
有没有“腿”或者“翅膀”? 这是最重要的线索了!有没有小小的、细细的腿,让你觉得它可能会动?还是像个小疙瘩,一动不动?

2. 它在什么位置?

是孤零零一个,还是周围还有类似的?
是直接在露台地面上,还是在花盆里,或者卡在什么缝隙里?
周围有没有植物?或者其他杂物?

3. 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

这个有时候也很关键。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是土腥味?还是有点甜?或者别的奇怪味道?

4. 你住在什么地方?

是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郊区?有没有靠近水边或者绿化好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出现的“玩意”种类也可能不一样。

暂时先别动它! 既然你觉得不敢碰,那就说明它很可能是有潜在危险的,或者你也不知道它的身份。随便动它,万一是有毒的、会咬人,或者是什么需要专业处理的东西,就麻烦了。

根据你目前零碎的信息,我只能猜测几种可能性(都是瞎猜啊,你得给我多点信息才能判断):

如果是小小的、有腿的、黑乎乎的: 可能是某种小虫子,比如甲虫幼虫、或者某种蚁类。有些甲虫幼虫看着确实有点吓人。
如果有点圆乎乎、棕色的、没有腿: 可能是某种鸟蛋(虽然在露台上有点奇怪),或者爬行动物的蛋(比如蛇蛋、蜥蜴蛋)。也可能是一种真菌的孢子团,但这个可能性相对小。
如果摸起来有点黏黏的,或者半透明的: 可能是某种软体动物的卵,或者蜗牛、蛞蝓之类的。
如果硬硬的、像个小石头,但又不太像石头: 可能是某种植物的种子,或者果实。有些植物的种子确实长得挺奇特的。
如果看着有点“毛茸茸”的: 可能是昆虫的蛹,或者某些真菌。

最保险的做法是:

1. 拍照! 用你的手机,近距离、多角度地给它拍几张清晰的照片。如果能拍到它旁边的参照物就更好了。
2. 上传照片。 然后你可以把照片发到一些专业的论坛或者APP上,比如植物、昆虫爱好者社区,或者一些求助性的平台。大家看到照片,才能给出更靠谱的判断。
3. 保持距离。 在弄清楚它是什么之前,不要去招惹它。

赶紧把照片拍好,或者再详细描述一下,我在这里帮你分析分析!别让这个“不明物体”在你的露台上当个“秘密”藏着掖着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丰巢,有快递的话尽快取,超过12小时要收费的

user avatar

是早期阶段的胡蜂巢,木质纤维做成的纸板建筑,下面是出入口。这是4~6月间建造之中的形态,只有女王在活动,巢里有幼虫。等到6~7月工蜂孵化出来,7月会扩建成椭球形。

害怕住在附近被蜂蛰的话,可以拨打119请专业人士来处理。

如果你喜欢自己动手,在女王单练这个阶段危险性相对小,你可以早上起床关注一下,趁它飞出去的时候用扫帚之类把蜂巢取下来处理掉(投弃到干垃圾桶、点燃、开水烫之类随便你,有些人还会把幼虫或蛹做熟吃掉),往附着的地方喷射杀虫剂,它就不会回来重修。要把女王弄死的话,夜间22点之后(雨天更好)胡蜂比较不活跃,往入口里大量喷射杀虫剂或用浸透杀虫剂的棉球塞住入口,或是用点燃的报纸之类从入口处向上焚烧,最后弄下来处理掉(使用杀虫剂的场合不能吃哦)。安全起见,人可以穿戴防护服或眼镜+帽子+长袖衣裤+手套,用红色玻璃纸将手电的光调整为红色来照明(胡蜂基本看不见红光)。

即使到了6~7月,胡蜂未被惊扰时并不主动袭击人,人在距离巢穴2~3米处活动都没什么反应,但是很多鸡毛蒜皮的破事都能突然激怒之,毒性也强,不要靠到2米之内。7~10月间不建议居民自己处理胡蜂,保卫巢穴的大量工蜂对人足以致命。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胡蜂朝人飞来,可以放低身体、用非黑白色的衣物包住头和手,胡蜂不擅长在垂直方向机动,对黑色和白色之外的东西、不运动的东西兴趣较少,会自己飞走。如果胡蜂进入室内,不要用手去挥,可在室内喷射杀虫剂后出去关上门。

即使胡蜂死了,也不要去碰它的尾部。操作针的神经细胞在主体死亡后仍可运作一段时间。

user avatar

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拨打119,帅气的消防小哥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此处和知友们分享一下!

话说有一天我听见窗户嗡嗡叫,伸头看才发现窗玻璃和阳台的夹角猥琐发育了一群蜂和蜂窝,不认识那是什么蜂,感觉头皮发麻。

赶紧联系物业,物业说处理不了要我自己打消防电话,我就怀着忐忑的心情拨打了119长沙消防,接线员小姐姐非常温柔,说先帮忙联系,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天黑了再来,天黑才能灭蜂,并不收费,让我买瓶杀虫喷雾在家等待就行了。

我买了杀虫喷雾,为了避免招待不周还买了冰水,打开空调,在家等啊等啊。眼看天黑了果然电话响了,一辆小面包车开来六个消防小哥,有两个为了避免停车费,开车留在小区门口,另外四个带着大箱小箱的工具进来了:

消防小哥话不多说,麻利穿上防蜂服开始干活,我才知道为什么要一次来四个小哥,因为一个人穿衣服,另外三个人齐齐上手帮他穿才能穿好,不得不说这件衣服太热了也太酷了:

穿着防蜂服的小哥把专业工具、扫把、垃圾桶、垃圾袋、杀虫喷雾……一大堆东西都搬到阳台,关上玻璃门,剩下了他一个人,哪怕只是火烧蜂窝,看他的背影都很有一种孤独逆行者海报的壮士感觉:

围观这样喷火器火烧蜂窝的猛烈输出还是极度舒适的,目测十几秒钟就搞定了:

写成三流网文也是一本霸道特种兵之你在玩火系列。

烧蜂窝很快但是烧完以后散乱的一群蜂开始疯狂胡乱飞舞,此时准备的杀虫喷雾派上用场,消防小哥开始大面积喷雾扫射,直到渐渐平息,满地狼藉,他又认真地一个人把这些都用扫把簸箕清扫完,才打开阳台门,包起来装进垃圾袋打包带走,毫无破绽,实在是太周到了:

杀虫喷雾杀这些蜂比我想象的有效很多,空中喷喷真的眼看着掉下来死了。以前用杀虫喷雾对付家里的蚊子啊小强啊都直接喷不死没完没了的感觉,就突然发现蜂群似乎也有它们脆弱的一面。

晚上20:20开始处理,20:33处理完这一切,脱下防蜂服,消防小哥都汗流浃背了,但是他们果真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连我热情送上的冰水都婉拒了,只带着一包蜂窝和死蜂的垃圾袋挥手离开,深藏功与名。

最后感谢长沙消防,感谢知友们的努力点赞,关注 @种子柚 ,get更多知乎好姿势,爱与和平,感恩的心。

user avatar

高赞答主已经说了这个东西的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我来说说这个东西作为食材的做法

———————高能预警 密恐慎看———————

这东西在云南统称为马蜂,我们这边有专门的养蜂人,在马蜂窝长的比你这个大一点的时候就乘晚上天黑把马蜂窝连着上面挂的那一根树枝割下来装回家里养着,然后整窝马蜂就会在家里继续长大。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就是马蜂窝里“马蜂儿”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烧了,烧马蜂要乘天黑马蜂看不见的时候去,带个火把,直接对着马蜂窝烧就好了,这时候马蜂一般是叮不到人的。

烧到什么程度呢?正常来说,烧到马蜂窝外面这一层壳大部分掉了以后就基本可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整个马蜂窝摘下来了。

至于掉在地上的没有了翅膀的工蜂可以用筷子夹起来,放在瓶子里泡酒,治风湿痛,切记不要用手抓,这个时候的工蜂我们称之为“蜂死角活”,虽然死了依旧可以蛰人。

摘下来的蜂窝就是这个样子,把白色的那层膜撕开,里面是半成虫的马蜂儿,把他揪出来放在盘子里。

马蜂儿要油炸才最好吃,油温热的时候下锅,小火慢炸,炸到白色的蜂儿金黄金黄的就可以起锅了,根据自己喜好可以撒点辣椒面,即可以食用。

口感又香又脆,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味道有一点点像油炸大虾,但是比大虾入味,而且不会有大虾那个硬壳难处理;吃起来有点像油炸蝗虫,但是又不像油炸蝗虫一样干。不建议高蛋白过敏的人吃

并且这个东西卖的还比较贵,看个头大小,带蜂窝的120到180一公斤不等,如果是纯蜂儿的话300一公斤,在外面餐馆吃上面这么大一大盘的“马蜂儿”少了三位数你是吃不到的,吃到了要不就是老板脑子有问题,要不就是老板是你亲老表。

————————————————————————

如果这个蜂窝离人畜远的话可以给他继续长大,长到中秋节就可以烧了,自己炸了吃。如果家里有人害怕,或者家里有人对这个东西有过敏的,建议直接烧掉,晚上天黑用火把或者杀虫剂很快就处理掉了。

补充说明一下,7月份以后马蜂的攻击性比较高,而且此时工蜂的数量多,有些脑子不正常的工蜂就会平白无故的叮你一下。还有窝被人用石头打了以后也攻击性比较高。然后老一辈的人说出汗多体味大的人更容易被叮,在上风口比下风口容易被叮。

————————————————————————

一直有人和我杠杆说这个是野味的,还有有寄生虫的自己看,打脸不



巨触虻这一篇文章看来一下应该是一个养蜂人写的,目的是为了生物防治胡峰。

更新,可以看2021年10月初小亮老师的视频有讲到这个东西。

user avatar

拿个罐头瓶,晚上套在上面,因为马蜂晚上不活跃。然后从上面的根部剪下来,赶紧盖上盖子扔掉。

我就这么弄过,我没有扔掉,而是放在冰箱冷冻箱里冻死它们,然后撕开给我女儿看里面。

____________多谢列位看官的赞和评论________

当年出于无知我自己弄掉了这个马蜂窝,还给幼儿园女儿讲解了里面的结构,实际上在我居住的德国文牍主义较为严重,几乎任何事情都有法规,没有足够理由(例如家里有马蜂过敏的人)的情况下自行除掉一个马蜂窝在大多数德国联邦州要处以5000欧元罚款的,因为马蜂属于自然保护物种。

所谓自然保护,就是类似我们所说的“益虫”,并非物种保护。而类似的移除大黄蜂窝的罚款高达50000欧元。通常处理手段是花钱请专业人员把马蜂窝或者大黄蜂窝移到树林或者其他的安全的地方。费用可能会到上百欧元,应当由房东支付(看,这就是文牍主义,谁出钱都有说明)。当年我为房东省下的这一百多欧元至今他都不知道。

包括大型蚂蚁窝,鼹鼠,睡鼠都是这样。

user avatar

这就是胡蜂窝啦,

现在还小,赶紧捅掉,

要是不捅掉的话,

大概率很快你露台就不能上人了。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这是我之前养的一窝宠物胡蜂,


四月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


五月份变成了这样




六月份已经有点吓人了


七八月份你们最好别开窗了


九月十月,祈祷蜂群别发疯吧



这些家伙胃口很大,糖水可乐水果都不放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