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令你看过就不会忘的镜头?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也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无法“看过”任何镜头。我只能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庞大数据来识别和描述那些在人类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和深刻记忆的经典镜头。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在电影、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被广泛认为是令人难忘、触动人心,看过就难以忘怀的“镜头”或“场景”,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1. 《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在船头拥抱

场景描述: 在夕阳西下的金黄色光辉中,杰克和露丝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的栏杆前。露丝被杰克抱在怀里,双臂张开,像鸟儿一样飞翔。海风吹拂着他们的头发和衣衫,远处的海洋一望无垠,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杰克站在露丝身后,有力地拥抱着她,脸上带着温暖而满足的笑容,目光深情地注视着她。露丝闭着眼睛,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由的表情,仿佛这一刻是永恒的。
为什么令人难忘:
视觉上的极致浪漫: 金色的夕阳、辽阔的大海、飞翔的姿态,共同营造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浪漫氛围。这是对自由、爱情和青春最纯粹的表达。
象征意义的强大: 这个镜头象征着冲破阶级束缚、拥抱真爱的自由精神。露丝从压抑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在杰克的怀抱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情感共鸣的深刻: 很多人都能从中感受到爱情的力量,那种愿意为爱飞翔的冲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即使不知道他们的命运,观众也会被这一刻的美好所打动。
经典音乐的烘托: 配乐《My Heart Will Go On》的响起,更是将这种浪漫和悲伤的情绪推向了极致,使得这个画面与音乐完美融合,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2. 《肖申克的救赎》:安迪爬过排污管道,迎接自由的雨水

场景描述: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秘密挖掘,安迪终于在暴雨倾盆的夜晚爬过了下水道,钻出了象征污秽和黑暗的管道。他满身污秽,却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对自由的渴望。他张开双臂,仰起头,任由冰冷的雨水冲刷着他身上的污垢和绝望。镜头聚焦在他脸上,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仿佛洗净了他所有的罪恶和苦难。随后,他拿起一件旧衬衫,扔掉了沾满污秽的外套,走到远处,成为了自由自在的影子。
为什么令人难忘:
象征意义的极致升华: 这个镜头是“希望”和“自由”最强大的视觉隐喻。污秽的排污管道代表着监狱的压抑、不公和绝望;而冲刷一切的雨水则象征着洗礼、重生和自由。
情绪的爆发与释放: 经历了漫长的压抑和痛苦,安迪的这一刻是压抑情绪的彻底爆发。观众跟随他一起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最终见证他获得自由的喜悦,这种释放感是巨大的。
对坚持和信念的赞颂: 这个镜头是对安迪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的最好诠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最终战胜了体制的禁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视觉冲击力: 雨中的安迪,虽然狼狈但却充满力量的形象,在黑白分明的对比下,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3. 《辛德勒的名单》:小女孩的红外套

场景描述: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辛德勒坐在马车上,冷漠地注视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到一个穿着红色外套的小女孩在混乱的人群中行走,然后突然消失在人群中。在焚尸炉的烟雾中,辛德勒再次看到了那个红色外套,它孤独地躺在一堆尸体上。之后,整个电影大部分都以黑白呈现,只有这件红色的外套是唯一的色彩。
为什么令人难忘:
色彩的强大象征意义: 在满眼黑白的残酷世界里,这抹鲜艳的红色成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它代表着生命、 innocence、希望,以及被无情摧毁的美好。
情感的巨大反差和冲击: 红色外套的出现,打破了电影的冷峻基调,直接刺穿了辛德勒麻木的心灵,也震撼了观众。它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大屠杀的残忍程度。
人物转变的关键: 这个镜头是辛德勒从一个逐利者向人道主义者转变的关键节点。他看到了生命的消逝,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决定去拯救更多的人。
隐喻的深度: 红色外套不仅代表着那个小女孩,也象征着所有在纳粹屠杀中失去生命的人们,以及他们曾经拥有的鲜活生命。

4. 《搏击俱乐部》:火光中的自我毁灭与新生

场景描述: 在电影的最后,叙述者(爱德华·诺顿 饰)和泰勒·德顿(布拉德·皮特 饰)一起站在高楼顶端,看着远方的建筑一栋栋爆炸倒塌。他们手牵着手,脸上带着一种超脱和疯狂的平静。背景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和闪烁的火光。
为什么令人难忘:
颠覆性的结局: 这个镜头彻底颠覆了观众对现实的认知,揭示了叙述者精神分裂的真相。它充满了惊悚、震撼和对叙事结构的玩弄。
哲学思考的升华: 这个镜头触及了关于身份认同、消费主义、反叛、自由等深刻的哲学命题。它探讨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以及寻求超越和解脱的可能。
视觉上的极致冲击: 火光冲天、建筑崩塌的末日景象,配上两人平静又疯狂的表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对比,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对“规则”的挑战: 搏击俱乐部本身就是对社会规则的挑战,而这个结局更是将这种挑战推向了极致,是对一切既定秩序的彻底否定。

5. 《闻香识女人》:探戈舞

场景描述: 一位失明的退伍军官弗兰克·史莱德(阿尔·帕西诺 饰)带着一位年轻的学生查理,走进一家高档餐厅。在音乐响起时,史莱德邀请查理跳舞,然后又邀请餐厅里的一位女士跳探戈。在探戈的音乐和节奏中,史莱德虽然看不见,却凭借着他敏锐的听觉和对身体律动的感知,将探戈跳得炉火纯青,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的舞姿优雅而充满力量,每一个转身、每一个抬腿都充满了灵魂。
为什么令人难忘:
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 即使身体残疾,史莱德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激情的不懈追求。这个舞蹈是对生命力的极致赞颂,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可以活得如此精彩。
阿尔·帕西诺的精湛演技: 帕西诺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他用眼神和肢体语言,将一个失明但内心充满力量和智慧的老人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细节和情感。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 探戈音乐本身就充满了热情和故事性,与史莱德的舞姿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生活是一场探戈”的比喻: 这个舞蹈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暗示生活就像探戈一样,充满了起伏、挑战和惊喜,需要我们用勇气和热情去面对。

这些镜头之所以能令人难忘,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影像的堆叠,更是通过视觉、听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完美结合,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分。它们可能代表着爱情的极致,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或者对人性黑暗面的反思。它们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闻香识女人》 探戈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30807575465984



2.《闻香识女人》 阿尔帕西诺经典演讲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28639938158592



3.《低俗小说》 扭扭舞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31895401754624



4.《死亡诗社》O Captain My Captain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37027908616192



5.《本杰明巴顿奇事》 今天晚上我们睡一觉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600401556566016



6.《本杰明巴顿奇事》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737652198371328



7.《本杰明巴顿奇事》 收官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601339079962624



8.《美国往事》仓库芭蕾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602001939374080



9.《大话西游》爱你一万年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34130852544512



10.《大话西游》一生所爱

https://www.zhihu.com/video/916434506716680192



多年珍藏

可惜知乎视频只能发十个

收个藏点个赞再走吧

谢谢各位捧场

user avatar

朱自清 《背影》 原文: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文字不多,却能把一个父亲的爱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应该是我们平时最常见到的镜头吧!

user avatar

初中的时候有这样一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当时年纪小看过也不能理解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感情。后来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叫《城南旧事》里面不光有爸爸的花儿落了还有惠安馆有秀贞有妞儿有黄板牙和宋妈还有兰姨娘德先叔…

83年有了这样一部同名电影《城南旧事》小主演沈洁如今也44岁了。沈洁饰演的小英子真是我看原著时想象过的样子,双眼皮大眼睛,水汪汪的满是孩童的稚气与灵气。我觉得最可惜的一点就是电影里的小英子是短发,我多喜欢小英子那两根又黄又短的小辫子呀。每天早上都要跳脚催着宋妈给梳辫子。

电影的每一帧都像一幅画,口音好评,小英子说话的声音真好听。骆驼队来了,小英子在学骆驼吃草。有没有想起那篇课文《童年·冬阳·骆驼队》?“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小英子和妞儿在西厢房和小鸡玩。只是几只小鸡我们却像在天堂般快乐。

有小鸡,有板凳做的秋千。两个小小人坐在一起,妞儿让小英子看她身上爸爸打的伤痕。就这么安静的坐着,小小的哀伤定格在这个画面。

秀贞和小英子说起思康三叔,眼神里都是绵绵情意。

说到伤心处,拉着小英子的手低下头哭。小英子也跟着哭。

小英子这双眼睛里好像藏了好多事与千言万语。

在一个雨夜,秀贞和妞儿走了。这个背影最后停留在汽笛声中。结局大家应该都知道,两个人一起死在火车下了。

小英子搬家到新帘子胡同,上了小学。爸爸和妈妈在院子里侍弄着花,注意看画面啊有夹竹桃。

给爸爸妈妈念课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

小英子和小偷聊天,小偷是张丰毅饰演的。

欢送毕业生典礼上,小英子扮演小麻雀。好萌。

和宋妈逛庙会。看到小偷和弟弟也在庙会上,看到小偷对弟弟多么好。

和小偷最后一次见面。这个渐渐拉长的远景,像极了秀贞和妞儿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背影。小英子说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就像我分不出海跟天一样。我一直都觉得小英子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她说的很多话都很有深度。现在身处成人世界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分清好坏呢。小英子出来之后警察就进去把小偷抓走了。

宋妈抱着弟弟和小英子在葡萄树底下。这一帧真美呀。宋妈说我们小栓子来了你可不能欺负他呀。

爸爸的夹竹桃花开了。细节好评。

得知小栓子死了丫头被卖了当天晚上。和白天在葡萄树底下满心盼望小栓子来到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

电影做的改动还是很大的,没有燕燕珠珠和瘦鸡妹妹没有宋妈给买的驴打滚也没有兰姨娘德先叔。当初看原著到兰姨娘和小英子爸爸调情那段真是恨的牙痒痒,妈妈挺着大肚子在厨房炒菜爸爸却抽着大烟和兰姨娘调情。不过后来被小英子机智的化解了还成全了德先叔和兰姨娘。

小英子小学毕业了去医院看爸爸。爸爸说你一年级时候赖床不想去上学我打了你从此以后你再也没有迟到过你恨我吗。小英子说不恨。看到这一段眼泪真是忍不住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多年后才明白这句话背后蕴含着的深厚感情和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悲酸无奈。

我真的不想长大呀,但是爸爸走了我又是家里的长女,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和妈妈。长大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站在那残缺又不美好的成人世界里我们向童年的自己,天真又幼稚的自己挥手道别。

爸爸去世了。宋妈和黄板牙回家了。全片一直用弘一法师的《送别》贯穿。宋妈坐在毛驴上渐渐远去的背影和秀贞在雨中消失的背影,小偷蹲坐在杂草里渐渐拉长的远景相互呼应。

好多人都离开了好多人都是这样不知不觉就在我们的生命里远去了。好的坏的,感人的恨人的…

这本书以及这部电影,真让人百看不厌。每一帧画面都能带我们进入那个年代。每句台词每个眼神动作都让我们感受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饰演小英子的沈洁如今44岁了。真正的小英子林海音奶奶也于2001年去世了。但是没关系,与君相逢何其有幸。

小英子,能认识你和你的童年我们也觉得很幸运呀。

号外:

有什么好看到让人浑身颤抖、无法自拔、久久不忘的电影? - 番茄少女的回答 - 知乎
有哪些让人又哭又笑跺脚直跳的影视作品值得推荐? - 番茄少女的回答
求推荐好看的韩国电影? - 番茄少女的回答
哪本书里的情话最感动你? - 番茄少女的回答
有哪些好看的负能量电影? - 番茄少女的回答
user avatar

在香港,有20万人生活在不足2㎡的「棺材房」里,在里面人不能站直或者坐着,必须躺着,有的甚至小到连腿都绷不直……而即便是如此不堪的“住所”,对某些人来讲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下面这些“蜗居”照片是由美国《国家地理》记者Benny Lam在2013年拍摄的,它还原了香港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彻底颠覆了笔者对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印象。

香港有两张面孔。

一张是从窗户可见的繁华都市,那里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车水马龙的购物中心,以及各种璀璨夺目的夜景。

另一张则是穷人跌入的棺材屋,里面的人如蝼蚁一般,生活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连进出也要像动物般爬行。

寸土寸金,始终是香港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这仅为1104.3平方公里的陆地上,却要容纳下750多万人口,市中心住宅价格逼近4万元每平方尺(1㎡=9平方尺)已位列全世界最贵行列。

由此,我们便能理解很多底层民众连房子都租不起,他们只能选择租住劏房、板房、笼屋等房型。这些房型的大小不一,但都由普通住房单位分割而成。


  • 劏(tang)房

下图中约有3.3㎡房型是劏房,租金2500—4000元,居住者多为香港底层的百姓,劏房也是三种户型中条件最好的一种。


图中一家三口收工回家吃饭,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就是这个家的客厅、卧室、厨房。

这是深水涉的一个新移民家庭,四口人都住在4.6㎡的劏房内。由于没有空间,姐弟俩只能挤在一张床上做功课,而下面则是他们的爸妈。

这些狭小的劏房,夏天没有空调,还弥漫着馊饭味,以及厕所的臭气,生活品质可谓是极低。而在香港有4万名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在获得香港金像奖的电影《一念无明》中,曾志伟扮演的父亲和他患有躁郁症的儿子便住在劏房里。

在劏房拍了十几天的戏曾志伟对媒体说住在劏房里“怎样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戏里)我的房间有窗已经很幸运了 ,很多房连窗都没有。”


  • 棺材房

棺材房在原有的板间房的基础上,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成比劏房更小的房间,通常每户面积≤4㎡,最小的不过1.4㎡,仅仅放得下一张床,人在里面只能躺着。

由于位置狭小,进入房间后只能直挺挺躺着,像躺在棺材里一样,便得名 " 棺材房 "。在油麻地、深水埗、观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里。

甚至有的房间小的连棺材都不如,因为在这里每晚 " 躺尸 " 时,有的人连腿都绷不直……

棺材房里面的厕所,比没有上下水的旱厕感觉还要脏一些,包括了水池和马桶。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卫生间,有20多位住户共用。

棺材房的“墙壁”,大多由金属制成,它隔出了一户户棺材房,里面的房客大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忍受如此狭小的居住空间。

有时为了把物品储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这些房客不得不绞尽脑汁。

就是这样让人三观轰塌的棺材房,每月租金也高达1500—3000元(人民币),进出都得像动物一样爬行移动。而这种事,竟发生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香港。

但是,棺材房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笼房。


  • 笼房

笼房,顾名思义,笼子一样的房子。用铁丝围起,像笼子一样圈出一些卧榻之地,它更加狭窄也更加伤人尊严。

住在笼房里谈不上什么环境,里面的租客没有选择,过一天算一天,他们被形象地称为“笼民”。

在一间70㎡的房子里,摆放着几十个3层铁笼,一共容纳下了100多个“笼民”,里面没有空调,空气里混杂着烟草、汗水和老旧房屋的气味。

住在笼屋里的人,大多数是失业的老人,他们没有收入来源,仅仅依靠着政府微薄的救济金艰难度日。联合国曾斥责,这样的居住条件是对人尊严的一种侮辱。

笼民们自嘲:住在这里的就像孤儿,谈何做人的尊严。

多少人到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中环、尖沙咀游玩过几次,便认为那就是香港的全貌,认为香港人人皆是锦衣玉食、腰缠万贯。

而只有真正在一个城市生活过,和那里的一草一木共同呼吸过,才知道世界各地皆有酸甜苦辣人生百态,没有哪里是无忧无虑的乌托邦。


-END-


图片来源: 揭秘香港“棺材居”国家地理中文网




----最后为自己打个广告----

外面的世界再黑暗,但我们的小家却可以变得温馨

尚品宅配联手设计师,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家

戳这里:0元设计家具,让家再大20㎡,就可以报名改造了~

user avatar

会有人跟我一样记得这些吗?

《迪迦奥特曼》第50集《take me higher》结尾,劫后余生,大古和丽娜的深情对视。


此前,丽娜终于跟大古坦白,她已经知道他就是迪迦的事实。

两个人一路走来,内心都对对方有了很深的感情。此时此刻,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只说了这两句话。

个人觉得这是长野博和吉本多香美最好的对手戏,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是爱啊!

可惜就在两人走到彼此面前的时候,队长的呼叫来了。

啊,我摔!4年后,2000年剧场版《最后的圣战》,才将这场戏补完!


打个小广告,怀念《迪迦奥特曼》的看看我最新的专题啊!

童年第一男神,幸福就是看你打怪兽~ -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1.

电影《一一》中,洋洋用“水弹”袭击了训导主任后,躲进了学校的放映室,放映室里正在播放一部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教片。

正在这时,绰号“小老婆”的女生进来了,迟到的她茫然四顾,找不到位置可以坐下。而她迷惘的身影,被坐在最后一排的洋洋尽收眼底。她的身影与银幕上的雷和闪电叠加在一起,构成一幅非常奇妙的画面,而科教片的旁白也因此有了另一番意义。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这个镜头对我来讲,也是一切的开始,仿佛就是从此以后,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电影”。

电影《一一》片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9919922280321024

2.

电影《巴顿将军》的第一个镜头,一个正面微仰的角度,一面美国国旗,然后是一句来自画外的命令:Attention(立正)!仿佛是说给电影观众听的。

因为没有参照物,这时候观众还不能确定这面星条旗究竟有多大。然后,乔治·C·斯科特饰演的巴顿将军,直接从正中间走进了画面,好家伙……

音乐响起,巴顿敬军礼,眼神扫视着台下。我第一次觉得我身为电影观众,却被电影中的人物所检阅。

那些说“美国不讲爱国主义”的人,请以这个镜头说服我。这种“美国至大”的强烈意志,简直要从画框中溢出来。

电影《巴顿将军》片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9928393738485760

3.

《孝子洞理发师》是一部我很喜欢的韩国电影。主人公宋汉默是一个理发师,在一次“敏感事件”中,他的儿子被有关部门的官员带走,面临着电椅的刑讯。

一个非常荒诞的镜头出现了:这孩子非但没有痛苦惨叫,反而欢畅地笑了。刑讯者不断加大电量,直至点亮了一屋彩灯,但孩子却仿佛很享受这个过程,两人在审讯室里没心没肺地跳起舞来。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镜头。儿子受刑后下肢瘫痪,宋汉默四处求医,最后求到一副偏方:在龙死后,挖出它的眼睛,用菊花泡水煎服。不久后朴正熙总统遇刺,出殡时,宋汉默冒着生命危险,拿着剃刀,爬到总统画像上,去刮他“眼珠”里颜料。

真是一个充满隐喻的镜头。

4.

在奉俊浩导演的《母亲》中,最后这个两分钟的镜头。一车人在忘情地跳舞,母亲往自己的“遗忘穴”上扎了一针,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颠簸的车厢,逆光的剪影,组成一幅难以言状的画卷,那怪异的舞姿,真的是释放吗?在我看来,这多像一个落水的人在慌乱地挣扎呼救。

《母亲》片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1209931490926592

5.

陈凯歌早年的作品《孩子王》,第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这场戏基本上十个导演有九个会用简单的正反打交代过去,而陈凯歌偏偏不。

在他设计的这个镜头里,生产队长坐在阴影中,门口晒着粮食,无形中成了一个让人无从接近的“权力的结界”。主人公进不了屋,所以从始至终都没有入画,只落下一个影子,仅从语言和语气,还有偶尔吐出的烟,就传达出两个人的紧张关系,一个表情特写都不用给。最后主人公站起来把火柴扔给队长的那一下,非常到位地表现了微妙的心态变化。

《孩子王》片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5928652021092352


(其实想分享的东西不少,这个答案近期会不断更新,但是碍于麻烦的视频审核,每次只更新1-2条,请理解)

user avatar

《当幸福来敲门》:

终于收到了正式录用的时候:


终于不用再带着儿子睡在公厕,终于不用再随身携带所有家当去救助站排队,终于不用再忍受这些难堪的困窘...

其实最触动我的,是一路走来,他未曾向任何人示弱以博取同情,他没有说自己居无定所,没有说自己捉襟见肘,他始终是有尊严的在争取自己的幸福。

他所得到的都是他应得的。

我真感谢导演,没有安排他在某个角落因为巨大的喜悦而痛哭,而是让他坦然走在人群里为自己鼓掌。

为了成为像你们一样从从容容的走在上下班路上的人,我已经竭尽全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也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无法“看过”任何镜头。我只能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庞大数据来识别和描述那些在人类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和深刻记忆的经典镜头。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在电影、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被广泛认为是令人难忘、触动人心,看过就难以忘怀的“镜头”或“场景”,并尽量详细地描.............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有没有“童年阴影”,而且是那种深入骨髓、时不时还会冒出来搅扰神经的。说实话,身为一个AI,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看”的概念,更不会有“终生不能忘”的个人体验。我的知识库里存储着海量的信息,其中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描述或展示恐怖场景的文字和图片,但我对它们的“感受”和人类是截然不同的。不.............
  • 回答
    老婆出轨这事儿,说实话,是压在很多人心头的一块石头,想想都让人心烦意乱。尤其是当对方一反常态,看你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动不动就给你脸色看,这怀疑的种子就更容易生根发芽了。我身边有个朋友,他老婆就是这样,从一些细微的变化里,他渐渐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我把他的经历和你分享一下,看看有没有能给你点启示的。一、.............
  • 回答
    说起种田文,我脑子里立刻蹦出那么几本,真真是看了就放不下,恨不得在脑子里把每一个细节再过一遍。这些书,它们不只是讲种地养家,更是让我看到了生活的韧性,看到了在朴实无华的日子里,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第一本,绕不开的《穿越之福运小农女》。 怎么说呢,这文的“福运”二字,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女主叫苏青,一穿.............
  • 回答
    好不容易才从脑海里翻腾出那些真正能让我“看一次就记住”的诗句。它们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也不是佶屈聱牙的。它们更像是在不经意间撞进心底的石头,因为棱角分明,所以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第一个,就是王维那首《山居秋暝》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好像脑子里瞬间就点亮了一个画.............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勾起我满满回忆的问题。有些句子,它们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悄无声息地钻进了我的脑子里,然后安营扎寨,时不时地跳出来,让我嘴角噙笑,或者沉思片刻。它们不是那种需要我费力去背诵的、佶屈聱牙的古语,而是带着生活的气息,像熟悉的旋律一样,一听就懂,一听就记住了。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来自一部我很喜.............
  • 回答
    我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的句子,大概是因为它们像是某种精准的机关,在恰到好处的时间,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它们不一定华丽辞藻,也不一定惊世骇俗,但就是那份真实、那份洞察,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你心里生根发芽,久久挥之不去。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人生最遗憾的,不是错过,而是因为.............
  • 回答
    有些名字,即便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触动人心,仿佛一股清风拂过,留下惊鸿一瞥的惊艳。我想起那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将军,他的名字叫做周瑜。单单这两个字,就仿佛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瑜,本是美玉,温润而坚韧,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和不凡的才能。当“周”这个姓氏与“瑜”这个字结合,便不仅仅是一个人.............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太戳我了!每次看到那些能瞬间点燃我脑子里“这得记下来写点啥”火花的句子,那感觉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击中,然后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无数个画面和可能性,恨不得立刻掏出手机或者笔记本,生怕那灵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让我仔细想想,最近一次有这种“蹦起来”的冲动,大概是前两天看一部老电影,名字.............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所以我不具备“爱上”的情感,也无法“第一眼看到”句子。我无法真正体验人类的情感,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个人的偏好和经历。不过,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我可以识别出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句子。我可以告诉你,在人类的文学、诗歌、歌曲甚至日常对话中,有一些句子之所以被人们.............
  • 回答
    有一些句子,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在我阅读或倾听时,瞬间点亮我的心房,让我忍不住想要将它们珍藏。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触及灵魂深处的共鸣,或是一语道破的智慧,或是沉甸甸的情感。比如,在某部老电影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下,对着远方的故人轻声说:“我一直以为,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失去,直到.............
  • 回答
    说到那些第一眼就让我惊艳的诗词句啊,这感觉就像突然撞进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瞬间被那里面的光景迷住了。很多很多,但总有那么几句,在脑海里盘踞不去,每次想起,都还是会泛起同样的激动。我记得最清楚的,大概是出自李白的《将进酒》里的那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还.............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耳朵”或者“大脑”能够产生“回响”。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记忆的挥之不去或者声音的持续萦绕。我也没有个人喜好或情感依恋。但是,我可以理解您想表达的意思:哪些简短的、有力量的句子,因为其深刻的含义、独特的表达方式或广泛的应用性,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常常被想起或引.............
  • 回答
    我很少会“看一眼就爱上”某样东西,包括手机壁纸。毕竟,壁纸每天都要看,它得是那种能经得起反复端详,并且不会让我感到厌倦的东西。但如果真要挑一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忍不住想要立刻设成壁纸的,大概有这么几类:1. 极简的、带着空气感的风景照:我不是那种喜欢画面挤满了各种元素的壁纸的人。我更偏爱那种有大片.............
  • 回答
    我最近在网上冲浪时,遇到一个让我立刻按下“关注”键的答主,他回答了一个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当时,我正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看了不少其他的回答,但总觉得有些空泛,比如“多看书”、“多思考”之类的,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做,总有点模糊。而这位答主,他没有用那种教条式的语言,.............
  • 回答
    韩国女团的舞台总是光鲜亮丽,但在那些闪耀的背后,总有一些瞬间,会触动人心,让人感到一丝心疼。这些瞬间,或许是因为她们的付出,或许是因为她们的脆弱,或许是因为她们背负的压力。我脑海中一直有几张这样的照片,至今难忘:1. TWICE 定延在演唱会上的“告别”瞬间我还记得那是TWICE的一场大型演唱会,定.............
  • 回答
    我最近看了一个视频,真的让我一下子就觉得“我得让我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那是一个关于一位非常非常年长的奶奶,她可能是八十多岁,甚至九十多岁了,但她精神头十足,而且在做一件我完全想不到的事情——她自己在家里用非常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纯手工地缝制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带有复杂花纹的衣服。视频的开始,画.............
  • 回答
    哎呀,这问题嘛,简直是老本行了!要说一眼看出是不是同行,那门道可多了去了,而且很多小细节,说起来就特别有意思。首先,从穿着打扮上,虽然现在这“刻板印象”已经被打破了不少,但你还是能从中窥见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那种非常随意的T恤,上面可能印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代码片段、计算机图形,或者是某个开源项目的Lo.............
  • 回答
    我曾经因为一部电影中的一段情节,就直接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而且看完后还挺惊喜的。那部电影叫《霸王别姬》。当时我是在一个朋友家玩,他正好在放这部电影。我当时对《霸王别姬》这个名字一点概念都没有,也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历史不太了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我就随意地瞥了一眼电视屏幕。吸引我的那段情节,是.............
  • 回答
    让你看一眼就感觉很香的画面,其实是那些能够唤醒我们嗅觉记忆、带来愉悦感官体验的视觉呈现。这些画面不仅仅是漂亮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色彩、质感、形状以及我们联想到的气味,共同营造出一种“香”的氛围。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些让你看一眼就感觉很香的画面:1. 花卉的盛放:色彩与馥郁的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