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董平武艺超群风流倜傥、却又心狠手辣丧尽天良,水浒作者为何要塑造这个人物?

回答
董平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塑造,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设计。作者施耐庵(或其合作者)之所以要塑造董平这样一个“武艺超群风流倜傥、却又心狠手辣丧尽天良”的角色,并非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个打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艺术考虑和现实影射。

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丰富梁山泊人物群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一,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塑造的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群像。梁山泊好汉并非都是粗鲁的匹夫,也不是都胸怀正义。作者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角色来展现人性的多面性。

打破刻板印象: 传统的英雄故事往往塑造脸谱化的英雄形象,非黑即白。而《水浒传》则更倾向于展现人物的立体感。董平的“风流倜傥”和“武艺超群”符合大众对英雄的想象,但紧随其后的“心狠手辣丧尽天良”则打破了这个印象,让读者对这位“双枪将”产生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探究欲。
人性矛盾的体现: 董平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的矛盾与挣扎。一个人可以是优秀的战士,同时也可以是残忍的侩子手。这种善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交织的特点,使得董平这个角色更加真实可信,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经历造就了这样一个人?

二、 批判现实社会和官僚体系的黑暗:

董平的许多恶行,尤其是他“丧尽天良”的表现,往往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黑暗势力和腐朽的官僚体系紧密相连。

揭露“官逼民反”的另一面: 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多是因为受到官府的迫害。但董平作为一名朝廷的将领,却能心狠手辣地对待百姓,甚至在战争中施展残酷手段。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军队和官僚阶层中,也存在着许多鱼肉百姓、助纣为虐的败类。他们并非被逼无奈,而是出于本性或利益驱动。
反映官场人性的扭曲: 董平的“风流倜傥”可能也影射了部分官员的奢靡生活和对权力的依附。而他成为一名残酷的将领,可能也与他为了在官场生存或升迁,不惜践踏道德底线的选择有关。这种对官场黑暗和人性扭曲的刻画,是《水浒传》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体现。
为招安埋下伏笔: 董平的加入梁山,以及他身上表现出的复杂性和一些负面特质,某种程度上也为梁山最终接受招安并走向悲剧埋下了伏笔。一个队伍里存在着如此极端和缺乏原则的人,其内部的凝聚力和长远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 提升故事的戏剧冲突和观赏性:

一个拥有鲜明特点的人物,能极大地增强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制造看点: 董平“双枪”并用的武艺本身就极具观赏性,他与林冲等人的交锋,是《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而他身上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道德争议,更能吸引读者去关注和讨论。
增加复杂性: 董平的加入,使得梁山好汉的阵容更加多元化。他与宋江的互动,与梁山其他好汉的关系,都可能产生新的戏剧火花。例如,宋江如何驾驭这样一位性格复杂、手段狠辣的将领,本身就是一个看点。
反衬其他人物: 董平的极端行径,也反衬了像鲁智深、武松等具有更鲜明正义感或侠义精神的人物。这种对比能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

四、 体现作者的“亦正亦邪”的写作风格:

《水浒传》的作者并非简单地歌颂反抗,而是展现了反抗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董平这个人物,正是这种“亦正亦邪”风格的体现。

打破脸谱化英雄: 作者不回避好汉们身上的缺点和黑暗面。董平就是其中一个极端代表。他既有值得称道的武艺和勇猛,又有令人发指的残忍。这种“非典型”的英雄形象,使得《水浒传》的艺术价值更高。
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 作者并没有将所有人都描绘成绝对的正义化身。董平的出现,挑战了读者对英雄的传统认知,也使得故事的结局更加耐人寻味。梁山好汉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身上同样存在着一些“董平式”的局限和缺陷。

五、 从“双枪将”的称谓及其特点来看:

“双枪将”这个称号本身就很有特色,暗示了他出色的武艺。而“风流倜傥”则描绘了他的外在形象。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是“心狠手辣丧尽天良”的本质。

“双枪”的双重性: 双枪可以用来杀敌,也可以用来伤无辜。这种双重性预示了他性格的两面。
“风流”的道德暗示: 在古代语境下,“风流”有时也带有轻浮、不羁、甚至是道德松懈的含义。董平的“风流”可能不仅仅是外表,也包含了他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上的一种不拘小节,甚至是不择手段。
“丧尽天良”是核心: 这是董平这个人物最令人憎恶的特质,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部分。它直接揭示了董平作为一个人的道德沦丧和人格扭曲。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批判了那种脱离了基本人道主义的残暴,无论这种残暴是出于什么原因。

总结来说, 施耐庵塑造董平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是为了:

1. 丰富梁山泊人物群像,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和真实性。
2. 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官僚体系和军队中存在的败类。
3. 提升故事的戏剧冲突和观赏性,制造看点和吸引力。
4. 体现作者“亦正亦邪”的写作风格,不回避好汉们的缺点和局限。

董平的形象,不是为了歌颂某个英雄,而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他的存在,让《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得以提升,也让读者在掩卷之后,留下了更深刻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董平和程太守的矛盾,本质上是《水浒传》当中“文武不和”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水浒》中,大宋的武将基本上都和顶头上司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已经尖锐到恨不能互相杀之而后快的程度。

书中涉及的案例有:

高俅——王进、林冲

刘高——花荣

慕容彦达——秦明

程万里——董平

只有梁中书稍稍好一些,尚能提拔、赏识人才,所以后来大名府城破,李成、闻达能够舍命护着他逃脱。

不过,饶是这样,当初杨志、周谨比武时,他还是说:“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显然也不怎么把手下人的命当回事。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分析上述“文武不和”的案例,能够明显看到交叉对比写作的意图:

高俅父子逼死了林冲的娘子,花荣就连同清风山一伙杀了刘高的老婆;

林娘子险些被高衙内诱奸,刘高妻差点被王英侮辱;

慕容彦达杀了秦明的妻子,董平就夺了程万里的女儿;

刘高假黄信之手设圈套要杀花荣,吴用就借呼延灼之力让秦明杀了慕容彦达;

高俅因儿子霸占林娘子不成而要杀林冲,董平则向程万里提亲被拒而杀了太守。

此外,同样是美人,林冲的娘子忠贞,刘高的老婆歹毒,两下对比,扬此抑彼非常明显。

所有案例的结局,都是武将离开官场,落草为寇;文官除了高俅,都全家被杀,直接灭门。

表面上看,文官输了,但到大结局再看,所有的武将都死了,只剩下高俅依然笑傲江湖。


最后聊一下董平的形象。

通常情况下,梁山泊不抢女人,江湖规矩:“好色”不是好汉的勾当。

周通、王英还在当山大王时,抢压寨夫人的行径都被及时阻止了。

后面有人冒充宋江抢了刘太公之女,李逵上山就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

很显然,梁山泊替天行的这个“道”里面,是禁止“抢女人”的。

所以,董平的案例确实比较特别。

这固然是为了符合“风流双枪将”的名号。

喜欢美女,是第一层;

特意让扈三娘和孙二娘两员女将捉住他,是第二层;

后来一败高俅,董平搦战对王文德,骂人家是“杀晚爷的大顽”,言下之意,就是自己曾经“cao你ma”,这是第三层。

处处描写,都显出“风流”两字来。

不过,在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董平的形象对标的是鸿门宴上的樊哙,和心灵机巧没有半点关系。可见,这一人物的形象在流传过程中,有较大的变化。

另一原因,便是上面分析的,宋代的“文武不和、相殴相杀”已经到了极端严重的程度,妻女、家属亦裹挟其中,成为互相伤害的切入点。



文中插图为刘洋作品

2021.6.30

user avatar

1.破城以后杀官员全家这种事,在现在看很残忍,但在那时候很平常,甚至说屠城都很平常。

2.古代碰上战败/获罪被灭族这种事,家族里男人被杀,女人要么也被杀,要么沦为奴或者妓生不如死,这也是常见的。

3.关于程太守是不是好官,我非常认同 岳麓韶阳 的回答

所以说,攻破东平以后,杀程太守一家是正常操作。攻破东昌以后正常操作是杀太守一家,但东昌是“太守清廉,饶了不杀”。

董平要是来这么一套:杀了程太守,劈死程小姐,然后来句“大丈夫何患无妻”,名声绝不会烂成现在这样。

我也想了很久,他非杀程太守的情况下,他又该怎么处置小姐?

如果他对小姐没有任何感情,常规操作是把她杀了,或者充作军妓也有可能(梁山到底有没有书中未写,也就未知)

最君子的做法恐怕是这样:他不亲自动手杀程太守,叫别人去杀,而且一家只杀他一个。放了小姐和其他人,叫她投靠亲友?但凭董平的性子和脑子,他能这么做就怪了。

我估计,如果董平看上的是程太守的老婆或者程太守的儿子或者哪个奴婢,他还会杀程太守全家,然后把他看上的那人留下来。

董平这事干的确实不对,但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凭他的性子该怎么干才是对的。

user avatar

董平怎么就心狠手辣,丧尽天良了呢?就因为他杀程太守,抢了程小姐做老婆吗?这种事在古典小说里算个屁啊。

程太守是好人吗?

董平道:“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长肯容,董平今去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以为报效。”

程太守名叫程万里,本来只是童贯门下的门馆先生。众所周知,从隋唐以后,要想做官得参加科举考试,考功名后才能做个一官半职,而且通常还得从基层做起。程万里虽然官至太守,却不是靠考试,而是靠童贯的关系。这种投靠奸臣并上位的人,能是好人吗?

程万里不但不是好人,连能力都没有。宋江攻城,他毫无主意,只得让董平来抵挡;史进越狱,他当时就“惊得面如土色”,后面也还是靠董平解决。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这只是董平一面之词,不足为据。那好,我们再来看看宋江攻破东平府后,做了什么事。

宋江将太守家私,俵散居民,仍给沿街告示,晓谕百姓:害民州官,已自杀戮;汝等良民,各安生理。告示已罢,收拾回军。

程万里的家私,居然能够赈济居民,显然这不是他靠俸禄能得到的。所以,董平的话没错。到这时候,他也没必要撒谎。

对了,梁山好汉虽然多次攻打州县,但是对于清官他从不加害。比如东昌府,宋江就只是开仓库(可没说太守有家私),一半运到梁山,一半分给百姓。至于太守,则因为“平日清廉,饶了不杀”(这是作者旁白)。

董平抢程小姐,就是丧尽天良吗?这种事古典小说里有不少例子啊。

女人地位本就低,她们的婚姻无法自主,只能任由人摆布。

《封神演义》中的邓玉婵,嫁给了又矮又丑的土行孙。《三国演义》里,曹操女儿高贵吧,有三个都嫁给了汉献帝,曹操也没问她们乐意不乐意吧?孙小妹有地位,婚姻大事一样被孙权、孙母做主。张飞更厉害,抢了夏侯氏做老婆。《说岳全传》中,金节因为一个梦,就把妻妹嫁给了牛皋。

《说唐》中,黑白夫人被擒,都做了尉迟恭的老婆,这可是抢孟海公的老婆做老婆啊,至于孟海公大老婆马赛飞,战场上还想和罗成睡一觉,被罗成捉了后,程咬金还嚷嚷要娶她做偏房。《西游记》中,奎木狼抢百花羞为妻,百花羞为他生下两个孩子,可奎木狼怀疑她的时候,直接薅着她头发摔在地上。

不管是否敌对关系,这些女人都无法自主婚姻大事。

董平彼时已经加入梁山,和程万里就是敌对关系,那时候,他要去考虑对手的感受吗?

董平与王文德对战,张口就骂他是“杀晚爷的大顽”。王文德大怒,却没有骂董平杀太守,抢其女儿,只骂他“反国草寇”。说明什么?说明董平所为,在当时根本不是黑点,否则王文德早就骂了。

同时期同样的事情,怎么放在别人身上都正常,放梁山好汉身上,就要被骂呢?这究竟是谁的问题?

只要不是站在圣人角度,不用今天的观点去看待,就能发现,董平杀程太守是为民除害,抢程小姐为妻也不算坏。说董平丧尽天良,怕是站在圣人角度吧。

还有人说董平好色,他看程小姐“十分颜色”,才去娶她。

开玩笑,董平武艺高强,年纪轻轻就官至兵马都监,相貌堂堂又擅长音乐,是个多才多艺的帅哥,这样的人,即便真想娶美女怎么了?人家有这个资本。

user avatar

董平的人品问题,算得上理解《水浒传》的一个坑。

《水浒传》的世界本就是崩坏的,纲纪废弛,乱自上作,从庙堂到市井,鲜有公平正义可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百姓就会渴望侠客出现,主持正义。

而在败法乱纪方面,水浒世界中的贪官污吏们才是急先锋。最坏的典型如高俅,为发泄自己的私怨,为满足螟蛉之子的私欲,便可以滥用职权,陷害忠良。于是先有王进私逃,后有林冲夜奔。

稍微好点的如阳谷知县,他明知武松有冤,却因收受西门庆的贿赂而敷衍塞责,为西门庆打掩护。武松走正常法律途径得不到公正的判决,才私设公堂,动用私刑,杀死了奸夫淫妇。好在阳谷知县最后能够同情武松,从轻发落。可见这位知县是个处事比较圆滑的小贪官。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主持正义。单独行动的例子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斗杀西门庆;而群体行动的例子,就是梁山在壮大过程中攻打各处州府、聚落的一系列事件。

比如老生常谈的“宋江害秦明家破人亡”问题,宋江固然有责任,但也不应忽略慕容知府的责任。慕容知府不经调查、不问缘由,擅自杀害地方高级将领秦明的妻子,居心何在?

原著也明确交代了,慕容知府靠裙带关系上位,气焰嚣张,贪赃枉法,欺压同僚。所以青州城被打破之后,慕容知府死在秦明狼牙棍下,满门都被梁山抄斩。

慕容知府死得不冤。至于他的家人,古代重罪者被朝廷满门抄斩的例子不胜枚举,慕容知府作恶多端,家人被其连累自然在情理之中。

其他如华州贺知府、大名府梁中书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居上位者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则和输出的观念,遭到了反噬,难道不是咎由自取?一味指摘梁山的人是否想到了这点?合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呗?


理清了上面的思路,我们来正式分析董平的问题。

程知府是好官还是坏官?

原著借董平之口,说程知府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董平道:“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长肯容董平,今去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以为报效。”

按照一般的思路来分析,程万里的身份应当不会有假,但程万里是否害百姓要打个问号,毕竟董平的话不一定完全属实。

如果董平说谎,那么很可能是因为程太守不肯将女儿嫁给自己而心生怨恨。最终董平用反间打破城池,擅自计杀死程太守,夺了程小姐,必定是个十足的混蛋。

但如果董平所言属实,那么程太守的确是害民贼,有罪该杀,按照《水浒传》的逻辑与惯例,程太守被满门抄斩都不奇怪。反倒是程小姐应该庆幸,因为董平的青睐让自己逃过一劫。董平的做法虽然不地道,但也大致符合梁山行事规则,说他“心狠手辣、丧尽天良”未免过于夸张了。

有不少人是顺着第一条思路去想的,但鄙人认为,第二条思路才更符合作者本意。

原著中,东平府和东昌府是成对出现的剧情,东昌府的太守就是个好官,所以东昌府被攻破后,原著特意交代一句:

太守平日清廉,饶了不杀。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形成对比,突出梁山归正后的行事风格:专一杀贪官污吏,替天行道,不害忠良。

同时作者借董平之口强调程太守与童贯的关系,也是为了说明上梁不正下梁歪,贼臣与他们的亲属党羽都是一丘之貉。类似的例子在原著中比比皆是,鄙人反复品读过多次,仍未发现特例。

至于董平去夺这个美女,应当是作者为了展现他“风流”或者说有些好色的性格特点而设置的情节。

类似的桥段在《三国演义》中也曾出现。

董卓被杀,郿坞大乱时,吕布也是先奔着貂蝉去:

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杀丁原投董卓被骂“三姓家奴”。然而吕布也并非大奸大恶之辈:后来长安陷落,吕布逃跑时还记得叫王允一起走;吕布在徐州背刺刘备不仁不义,但没有杀害刘备妻小,说明这人也还没到丧尽天良的地步。

董平归顺梁山以后,经常一骑当先,冲锋陷阵,是梁山最得力的干将之一。与吕布相似,董平武艺高强,同时智商和人品确实也都差点意思。然而董平行为的恶劣程度还远不如吕布,所以更加谈不上丧尽天良。

鄙人愿意相信,很多读者没法接受吕布与董平的做法,是因为大家生活在现代,更加文明。文明的进步本来就是让人变得更加像人,脱离最原始的动物性的过程。

古代的文明程度,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且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在某些情况下都会展现出非人性的一面。《水浒传》中这样的文字很多,恰恰是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的写实笔法的体现。

文学作品中,貂蝉、程小姐、扈三娘等人的遭遇,说明了古代女性的身不由己,这是时代造成的悲剧。但那样的时代又是谁的杰作?是吕布、董平还是宋江、李逵、王矮虎?

只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过于苛责这些所谓的“人渣”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董平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塑造,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设计。作者施耐庵(或其合作者)之所以要塑造董平这样一个“武艺超群风流倜傥、却又心狠手辣丧尽天良”的角色,并非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个打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艺术考虑和现实影射。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丰富梁山泊人物群像的多样性与.............
  • 回答
    你说到《水浒传》里董平杀程太守全家、抢其女儿的剧情,这确实是书中一个非常令人侧目和引发争议的情节,尤其考虑到董平后来也位列梁山“八骠骑”之一。要理解这个剧情,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水浒传》这部书,它写的是“好汉”,但这个“好汉”的定义,和咱们现在理解的道德模范可不是一回事。.............
  • 回答
    细品《水浒传》中的“双枪将”董平:颜值与武艺的双刃剑在《水浒传》众多性格鲜明、命运跌宕的好汉中,“双枪将”董平无疑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集惊世骇俗的武艺、出众的容貌、以及略显浮躁的性情于一身,宛如一面双刃剑,既为梁山添彩,也为他自身的命运埋下伏笔。要评价董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细致,也很有趣。确实,在《水浒传》原著小说和相关的影视改编作品中,关于“双枪将”董平的武器设定存在差异。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原著小说《水浒传》中的董平:双枪,且是长枪在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小说中,董平的绰号是“双枪将”,这表明他使用两根枪作为武器。关于这两根枪的具体长度,.............
  • 回答
    那得看具体是哪位娘子了,毕竟“五虎将”的夫人,也不是等同一个人。而且,高衙内那狗仗人势的德性,就算换了别人,只要他觉得能占便宜,那手段也差不离。不过,具体到董平、关胜,那情况可就大有不同了。咱们先说说 董平 的娘子。董平这个人,怎么说呢,长得仪表堂堂,武艺也高强,但比起那几位,总觉着少了点根基和气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放在《水浒传》的语境里,那绝对是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要是这潘金莲那点事儿落在了“双枪将”董平头上,武松该怎么办,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前提:在《水浒传》的剧情里,潘金莲是和西门庆勾搭,并最终害死武大郎的。武松为兄报仇,这才引出了后面一连串的.............
  • 回答
    董卿和现在很多主持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与其说是“不同”,不如说是“缺失”了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董卿身上一直以来最闪耀的光芒。我们不妨把目光从华丽的舞台和精美的服饰上移开,去探究一下这份独特性的根源。一、“深度”的底色:学养与阅历的积淀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现在的很多主持人,尤其是一些.............
  • 回答
    关于董卿将儿子入美籍的原因,网上流传着多种猜测和讨论,但官方并没有明确给出详细的解释。以下是一些流传较广的说法,以及对这些说法的分析和可能性的探讨:主流猜测和分析:1. 教育资源和平台: 详细解释: 这是最普遍的猜测之一。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教育体系和资源,包括著名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大学.............
  • 回答
    关于董卿在《朗读者》中朗读的“血脉偾张”和“老舍”的发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并且尽量不让它显得像机器生成的文字。首先,我们得承认,电视节目,尤其是像《朗读者》这样注重文化和艺术的节目,在遣词造句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会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磨。董卿作为主持人,其专业素养和对文字的理解力.............
  • 回答
    说起董成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鹏,不少人脑海中都会闪过一个名字:周星驰。这两个名字,在华语喜剧界,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总被拿来比较。那么,大鹏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为周星驰的“第二”?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一件件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周星驰到底牛在哪儿?周.............
  • 回答
    关于董卿赴美生子一事,以及她对爱国主义的倡导,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公众的讨论和一些质疑。很多人认为,在公开场合高谈阔论爱国重要性,同时自己的孩子却在美国出生并可能拥有美国国籍,这其中存在着一种“言行不一”的落差,从而让人怀疑其真诚度,甚至贴上“虚伪”的标签。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
  • 回答
    董卿赴美生子这件事,放到当时那个语境下,确实是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让人玩味的。要说她当时的心态,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概括,那是个挺复杂挺多面的考量。首先,寻求更好的生育环境和医疗资源,这大概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你知道的,那时候国内对于高龄孕产妇的关注和支持,跟现在比起来,可能还不是那么系统和成.............
  • 回答
    董小姐看重银隆,这背后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战略选择。与其说她“个人”拉了几家企业投资,不如说是她凭借其在格力电器多年积累的声望和影响力,动员了包括格力电器在内的多家企业,共同布局一项她认为潜力巨大的产业。银隆对她而言,早已超越了“一家新能源企业”的范畴,更像是她个人商业版.............
  • 回答
    说起董卿,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个在春节晚会舞台上端庄大气、落落大方的形象。但如果只是这样简单概括,那未免也太扁平了。董卿这个人,远比舞台上的她更丰富,也更有层次。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那是毋庸置疑的基石。 很多观众可能只看到她作为央视春晚主持人的光鲜亮丽,却不知道她为了每一次的亮相付出了多少心血.............
  • 回答
    .......
  • 回答
    《董小姐》中“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这句歌词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其背后蕴含着多重文化符号、情感冲突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解析: 一、意象的象征性:自由与现实的辩证1. “野马”作为自由的隐喻 野马是草原上的自由生灵,象征着不受束缚的生命力、奔放的天性与对自.............
  • 回答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话说那东京的提辖,花花大少,后来上了梁山,江湖上都唤他“行者”武松。这武松可不是好惹的茬儿,景阳冈打虎,那名声可是响当当的。后来因为杀了人,发配到了孟州。这孟州牢营里,有两个看守,也算是这地方的老油条了。一个叫董超,一个叫薛霸。这两人在牢里横行惯了,平日里就喜欢仗着自己有点权力,欺.............
  • 回答
    鹏哥在娱乐圈里的人缘,那真是没得说,从他出道到现在,但凡沾点边儿的,好像都跟他关系不错。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一点都不神秘,无非就是几个关键点,他拿捏得死死的。首先,真诚,而且是真的接地气。 你看董鹏,虽然现在是导演,是演员,名气也越来越大,但他骨子里那股子草根劲儿一点没丢。他身上没有那种.............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房产专家董藩提出的“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并列举了“增加贷款年限”、“降低首付”等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董藩教授观点的核心理解:首先,理解董藩教授的观点,他似乎是从“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调整金融工具和政策,可以显著提高年轻人当前可负担的购房门槛。他的核心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