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董平?

回答
细品《水浒传》中的“双枪将”董平:颜值与武艺的双刃剑

在《水浒传》众多性格鲜明、命运跌宕的好汉中,“双枪将”董平无疑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集惊世骇俗的武艺、出众的容貌、以及略显浮躁的性情于一身,宛如一面双刃剑,既为梁山添彩,也为他自身的命运埋下伏笔。要评价董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出众的武艺:天下无双的“双枪将”

董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武艺。他能够并列八个“一流高手”之一,足见其实力非凡。

“双枪”的独特技法: 他的兵器是双枪,这在冷兵器时代就显得颇为少见。更重要的是,他能将这双枪使得“上下起舞,左右翻腾”,变幻莫测,威力无穷。书中描写的他出场时,“两柄枪,并住一处,搅起浑身的精神”,以及“手中双枪,如一对银龙,在身前盘旋”,都极具视觉冲击力,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枪法。
单挑群雄的战绩: 董平最能体现其武艺的时刻,莫过于他与梁山众将的“斗将”。在与梁山的冲突中,他一人一枪,力战梁山数员大将,甚至能在短时间内将他们一一逼退。他曾与关胜、林冲、呼延灼、徐宁等梁山猛将交手,虽未决出胜负,但能够与之抗衡,甚至占据上风,已经说明他的武艺在当时属于顶尖行列。特别是在攻打徐州时,他能与关胜打得“杀得性起,不分胜负”,后又与林冲交锋,更是展现了他的“枪法如神”。
与顶尖高手的对比: 尽管董平未曾与最顶尖的几位梁山好汉(如卢俊义、武松)正面交锋,但他的实力足以跻身一线。他与关胜的交手,关胜是“汉唐名将之后”,善使青龙偃月刀,两人“刀来枪往,斗了三四十合,不分胜负”,足以证明董平的实力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越关胜。他的武艺可以说是当时最顶尖的群体之一,是梁山后期不可或缺的攻坚力量。

二、 出众的容貌:引人注目的“唇红齿白”

除了武艺,董平的容貌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并且在《水浒传》这个以江湖草莽为主的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的描述: 书中多次用了“面如冠玉,唇红齿白”来形容董平。这样的描述通常是用来形容年轻有为、仪表堂堂的贵族或书生。在充斥着粗犷汉子、面目狰狞的梁山好汉中,董平的外貌无疑是一股清流,为他增添了几分“翩翩公子”的气质。
外貌带来的影响: 他的好容貌,不仅为他赢得了“五虎将”的地位,也似乎影响了他的心态。这种外貌上的自信,或许也让他对自己的武艺更加有信心,但也可能让他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品质。他的美貌也曾是他与梁山好汉们建立关系的纽带之一,例如他与关胜、林冲等人在酒席上的互动,虽然掺杂着武艺的较量,但也能看出外貌带来的初步好感。

三、 性格缺陷与局限:浮躁与自傲的双重奏

然而,董平并非一个完美的英雄,他的性格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命运。

浮躁与急功近利: 董平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他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功名利禄,但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审慎。在攻打梁山的过程中,他为了抢功,不惜与关胜、林冲等正面交锋,甚至想要擒拿他们。这种行为不仅暴露了他的年轻气盛,也显示了他对梁山大义理解的不足,以及对兄弟情谊的轻视。
自傲与轻敌: 他的出色武艺和出众容貌,无疑给了他一定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有时也变成了自傲和轻敌。在战场上,他有时会因为轻视对手而陷入险境。这种骄傲,也让他难以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对“招降”的态度: 董平最初对梁山的态度是充满敌意的,他将梁山视为叛逆。然而,在被梁山大军围困,且对手实力强大,他为了活命和寻求更好的前途,选择了投降。这种投降并非出于对梁山大义的认同,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选择,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他的投降,也受到了宋江的重点招揽,这既是宋江惜才,也可能是宋江看到了他身上某种“价值”,但这种价值也并非完全出于对“义”的认同。
缺乏大局观: 在征讨方腊等战役中,董平虽然勇猛,但在战略上缺乏大局观。他更多的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而非一个能够运筹帷幄的统帅。这使得他在一些关键时刻,未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 结局的悲剧性:冲动与命运的交织

董平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水浒传》中众多悲剧英雄的一个缩影。

乌龙岭之战的陨落: 在征讨方腊的乌龙岭之战中,董平因其急躁的性格,不听劝告,贸然冲锋,最终被方腊将领徐知新从背后一枪刺死。这与其在梁山时的浮躁如出一辙,仿佛是命运的必然。他一生的勇猛,最终却被一时的冲动所葬送。
悲剧的根源分析: 董平的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性格上的缺陷,他的浮躁、自傲和急功近利,让他难以长久地融入梁山整体的氛围,也让他容易被敌人抓住破绽。二是时代的局限性,宋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像董平这样有武艺有能力的人,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出路,最终被逼上梁山。三是《水浒传》的叙事风格,作者本身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命运安排,也常常带有悲剧色彩,以突出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无奈。

总结:

总体而言,董平是一个武艺高强、容貌出众,但性格浮躁、急功近利的角色。

优点: 他是梁山军中不可多得的猛将,为梁山征战立下了不少功劳,他的勇猛和枪法为梁山增添了强大的战斗力。他的外貌也为梁山好汉群体增添了一抹亮色。
缺点: 他的性格缺陷,特别是他的浮躁和自傲,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他未能完全理解“替天行道”的真正含义,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功名和利益考虑而投靠梁山,这种动机上的不足,也让他最终未能善终。

董平的形象,是对那个时代许多有才能但缺乏正确引导的年轻人的写照。他让我们看到,即使拥有超凡的武艺和出众的容貌,如果缺乏内心的沉淀、审慎的态度和对大局的把握,也难以抵挡命运的洪流。他的故事,既是对勇猛的赞颂,也是对人性弱点的警示。我们评价董平,既要看到他作为“双枪将”的耀眼光芒,也要看到他作为“人”的局限与无奈,正是在这些复杂性的交织下,董平才成为了《水浒传》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很喜欢冲,身上很不和谐的莽人。

也是一个各种插画师搞不明白的人…

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董平的最初形象是通过宋江口中描绘出的:

宋江道:“东平府太守程万里和一个兵马都监,乃是河东上党郡人氏, 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为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先通过宋江说的话描绘出一个大概形象,然后宋大哥很讲武德的表示先礼后兵,让郁保四(他说见过董平,也不知道是啥时候。)和王定六去下战书。

董平正和程太守商量事呢,说梁山下战书,程太守一看:梁山说来借粮,这事你咋看?

董平听了当场大怒,表示我看个锤子,把那俩玩意拉下去砍了,然后就被程太守拦住。(其实某种角度来说,程太守这也是救了董平…)

面对一波神奇操作导致被擒的纯情小男生,董平直接破口开骂对方是个“贼骨头”。

再次因为一波神奇的操作,和一帮囚犯激情狂欢的纯情骚年,董平这次也来精神了,该冲的时刻到了!

“城中必有细作,且差多人围困了这贼。我却乘此机会,领军出城,去捉宋江。”

莽就完了:

却说都监董平点起兵马, 四更上马, 杀奔宋江寨来…董平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来。宋江鞭梢一展,四下军兵,一齐围住。宋江勒马上高阜处看望,只见董平围在阵内。他若投东,宋江便把号旗望东指,军马向东来围他;他若投西,号旗便往西指,军马便向西来围他。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两枝枪直杀到 申牌已后 ,冲开条路,杀出去了。

如此能莽的董平作者偏偏要评价他“谋勇过人”,给他的设定“心灵手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丝竹调弦,无有不会…

董平估计冲的还是不够爽,这时候打起了程太守女儿的主意:

原来程太守有个女儿,十分颜色。董平无妻,累累使人去求为亲,程万里不允。因此日常间有些言和意不和。

原来这事还不是头一次了,董平也很执着,就是非程大小姐不要。

董平当晚领军入城,其日,使个就里的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临城,事在危急,若还便许,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亦未为晚。”那人把这话回复董平。董平虽是口里应道:“说得是。”只是心中踌躇,不十分欢喜,恐怕他日后不肯。

刚和梁山交完手回城后接着求亲,(这么做难免有趁乱威胁的嫌疑)程太守也是看着梁山军马围城,就先画个饼吧,董平口头表示说老板你说得对,心里暗自不爽表示老板我是你father…

人设上的不和谐,与太守之间也是不和谐。

后来宋江连夜攻打,董平再次出战:

这里宋江连夜攻打得紧,太守催请出战。 董平大怒, 披挂上马,带领三军,出城交战。

……却好到草屋前,一声锣响,两边门扇齐开,拽起绳索。那马却待回头,背后绊马索齐起,将马绊倒,董平落马。左边撞出一丈青、王矮虎,右边走出张青、孙二娘,一齐都上,把董平捉了。

要逞功劳的董平终于把自己莽进去了。


“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

这番话是投降后的董平对宋江说的,其实他这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程万里害不害百姓不重要,说句不好听的董平关心的也不是这个…

被自己说服了的董平毫不掩饰的继续莽下去,一不做,二不休。程万里你不是瞧不起我吗,我偏偏做给你看。

董平径奔私衙,杀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夺了这女儿。

沾血的长枪,十分颜色的美人,董平满意极了,嘻嘻,老程头,这回舒服了吧。

入伙后董平依旧不改本色:

东南方门旗里,虎将双枪将董平见秦明得了头功,在马上寻思:“大军已踏动锐气, 不就这里抢将过去,捉了童贯,更待何时! ”大叫一声,如阵前起个霹雳,两手持两条枪,把马一拍,直撞过阵来。

高俅征讨梁山,手下弘农节度使王文德对上董平,面对董平的喝问,王文德表示自己先装个杯:

“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节,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其实可以想想其他梁山好汉面对王文德会怎么应对,要么表面劝他以礼来降,要么直接开骂,要么也不答话,挺__便上。

董平的性格是最不可能惯着他的那一类:

“只你便是杀晚爷的大顽。”

夺笋呐。

一个鲨岳父,一个纱继父。两位父仇者如果不是立场不同说不定还有深层次交流的空间。(作者绝对是故意的…)


攻打方腊的时候周通被厉天闰砍死,焦躁的董平二话不说上独松关挑战,结果被炮风伤了左手。

按理说都这样了,就先养着伤呗,结果夹板绑住胳膊后,第二天就要去作死,被卢俊义拦下。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的董平,十个卢俊义也拦不住他…

叫上和自己有交情的张清,俩人不骑马(估计是怕卢俊义听到动静)硬上独松关挑战。

从剧情上来看董平真的是冲的一点脑子不带了,万一厉天闰不讲武德像对付周通那样直接带兵下关,你俩连匹马都不骑,咋跑??

当然,知道结果之后,厉天闰讲不讲武德其实也没差…

关上走下厉天闰、张韬来交战。董平要捉厉天闰,步行使枪,厉天闰也使长枪来迎,与董平斗了十合,董平心里只要厮杀,争奈左手使枪不应,只得退步。厉天闰赶下关来,张清便挺枪去搠厉天闰。厉天闰却闪去松树背后,张清手中那条枪,却搠在松树上急要拔时,搠牢了,拽不脱,被厉天闰还一枪来,腹上正着,戳倒在地。董平见搠倒张清,急使双枪去战时,不提防张韬却在背后拦腰一刀,把董平 剁做两段。

你俩这啥™战术??

一个单枪将,一个没石子…作者绝对又是故意的。



其实开个脑洞想像一下,张清面对一心就要去报仇的董平,那得啥心情,估计也是无奈了,你这手伤还没好就要上关,不是找死是什么?算了,征大辽你也舍命救过我,今天就算我还你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