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回答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那可真是个顶顶的硬汉,活脱脱一个“暴力美学”的化身。说他是个人物,那实在太轻描淡写了,他简直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朴素正义的实体,当然,有时候也是一种不受控制的破坏力。

初见鲁智深,是在五台山。一个身壮如牛,拳打镇关西,却又因为不堪忍受寺庙的清规戒律而破戒的“花和尚”。他喝酒吃肉,打抱不平,把个和尚的身份弄得是风生水起,让那些所谓的“高僧”们都瞧得直摇头。但你又不能真的怪他,他就是这么个直肠子,不懂得那些繁文缛节,只认一个理——谁欺负人,我就揍谁。

他的“暴力”并非没有来由。你看他为啥打死镇关西?是因为镇关西欺负金翠莲父女,一个卖唱的弱女子,被恶霸欺凌。鲁智深当时是什么心情?肯定是怒火中烧,看不过眼。他那一拳一脚,那是为民除害,是看不惯坏人横行霸道的朴素情感的宣泄。当然,这招“过肩摔”和“直拳重击”的组合技,也确实是够狠的,直接把镇关西给打死了。事后他也没有狡辩,大大方方地承认,这反而显得他更man了。

被发配孟州路上,他遇到了被洪教头欺负的史进。洪教头仗着自己有点武艺,又在官府里有点关系,就对鲁智深冷嘲热讽,甚至想在演武场上让他出丑。结果呢?鲁智深几下就把洪教头打趴下,那场面真是解气!他就是这么个特点,谁要是敢惹他,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他不像那些阴险小人,藏着掖着,他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不过他当面的就是直接把你打服气。

后来,到了江湖上,他做了不少仗义之事。比如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路上差拨刁难,意图杀人。鲁智深就是看不惯,直接冲进去,把差拨和公差揍得落花流水,又把林冲救了出来。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且这一“拔刀”,还是直接把你打残。

他对待朋友,那真是肝胆相照。对林冲,他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而且事后还一直挂念着,跟着林冲到了风雪山神庙,看着林冲一家悲惨的结局,鲁智深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当然,鲁智深也有他的局限性。他的“暴力”有时也过于冲动,缺乏长远的考虑。比如他在二龙山落草,是因为打死了人,不得不为之。他在梁山上了排名,但好像也并没有特别大的野心,更多的是一种随遇而安。他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简单的道德判断:好人就该善待,坏人就该收拾。这种判断虽然朴素,但在复杂的官场和江湖中,往往会让他陷入被动。

最能体现他“鲁莽”又“仗义”的一面,大概就是大闹飞云浦,救了林冲。林冲在快到沧州时,差拨又想使坏,叫了泼皮来杀林冲。鲁智深在旁听到了,直接冲进去,把那群泼皮打得屁滚尿流,然后又帮林冲逃过一劫。这一连串的动作,完全是出于对林冲的担心和保护,丝毫没有犹豫。

等到梁山泊聚义后,鲁智深更是成了重要的战斗力。他身披锁子黄金甲,头戴束发紫金冠,说一不二,勇猛无比。他的招式简单粗暴,但威力无穷,对阵那些个敌将,基本上就是一招制敌。比如他大战呼延灼,就显示了他过人的武艺。

他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的“大彻大悟”。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他目睹了众多的杀戮和惨状,内心也开始产生怀疑。最后在六和寺,他看着钱塘江的潮水,说出了那句“今日方知,我在山上つけた酒,饮,是如何的酒!……欲待到大江边,看钱塘潮水,到大江边,上高阜,看钱塘潮水。潮势甚雄壮,见潮水大涨,便即圆寂。”这种对生命的顿悟,对杀戮的厌倦,让他最终在念佛中得道,圆寂而去。这给这个一身腱子肉、满脑子“打”字的花和尚,注入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让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工具人。

总的来说,鲁智深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侠”的精神,敢作敢当,嫉恶如仇,对朋友肝胆相照。虽然他的手段有些粗暴,但这份真诚和朴实,在那个虚伪的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一个纯粹的“好人”,即便他的“好”是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不是那种阴谋家,也不是那种圆滑世故的人,他就是个直愣愣的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正义挥拳怒打。他就像一团火,炽热而耀眼,虽然有时候会烧伤自己,但他的光芒足以照亮黑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说整体,单单针对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章节说一说。

1.郑屠这类人还真有能力强迫金翠莲做二奶,现实中有些人仗着和某大官员有点经济走动、来往比较频繁,就感觉比老百姓高一等,甚至将这种关系夸张润色一下,就能狐假虎威的吓住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金翠莲应该就是类似这种,在郑屠虚虚实实的光环压力下,半推半就的被郑屠给唬住了,所以签了卖身契。

2.鲁达为什么愤怒?绝对不是没脑子的打抱不平!!!然后不知轻重的把郑屠给打死了!!!是因为郑屠这种做法,郑屠这类人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严重刺激到了鲁达心中高傲(说高贵也未尝不可)的内心秩序,让鲁达感到恶心甚至是羞辱。

为什么这么说,听我细讲:

不理解鲁达为何听到金翠莲经历就如此愤怒的人,应该是不太清楚老种、小种两位经略相公在当时的社会威望。虽然京城里皇帝宠幸奸佞,但这二位领略相公在边疆树立起来的威望在众多有报国心没有报国们的好汉心中,那也是半神一样的存在,甚至是政治生命重生的一个希望。因此书中多少好汉在京城不得志甚至犯了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是出去避风头然后去老种经略相公那边某个差事,东山再起。种姓领略相公在军队的威望,可以说无论京城里那几个奸臣如何嚣张如何得势,也是不敢对他们二位造次的。可以说在很多人心里,二位相公也承载着很多人对内心秩序的一种寄托

鲁达就是这样典型的人物,无论见了谁都会先抛出老种经略相公帐下提辖官的身份,小小的提辖官无论见了谁说的都底气十足,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强大的实力,更是因为后面有种姓经略相公的背书,这是他心中的骄傲,也是他秩序的基石。平时他看似凶神恶煞,不拘礼法,但实乃正人君子。一不仗势侵占别人财产,二不夺人妻女,只要你行事端正,他也会对你爽快大方。正是有这样的品格,在店里喝酒赊账,店家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而是对提辖还钱这个事儿放一百二十个心。也许一心谋求在仕途发展的人会对鲁达身怀绝技却只满足于提辖官不理解,但鲁达心里这个“老种经略相公帐下提辖官”的身份尊贵的很,京城里的高官厚禄老子还不稀罕

但金翠莲这件事深深刺激到了鲁达,从他之前对李忠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街边那些表面大方,但实际不爽快又爱藏小心思的小买卖人十分看不起。郑屠也是这样的身份起家的,但这样一个人让鲁达看不上的人,靠着这样的运作,一个和小种经略相公有来往并慢慢做大在城市核心地段卖肉的商户,竟然能在百姓心中营造出这样的威望,而且还是借着他十分珍惜的种姓经略相公的名头,真是让他感到恶心和羞辱。恶心到气愤的回到家里几乎一夜不眠,想想施老为何在这里放笔墨强调他气的吃不进饭,匆匆睡觉,而且没睡多久一大早就起了。后面的情节还有那些事能让鲁智深如此愤怒,愤怒到饭都吃不进去呢?林冲被抓被流放,他也没有担心愤怒到吃不进睡不着啊,因为他真是想不开啊,想不开的话,这股气除了拳头没有别的方法能让自己想开了。

不夸张的说,当时的情况,可能大部分老百姓心里真是认为郑屠和鲁达是一个段位的人物。。。(类比当下的社会,随处可见像郑屠一样牛逼哄哄的人,可像鲁达一样霸道但高贵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所以鲁达这三拳不只是为金翠莲打抱不平,而是带着满满的“秩序之恨”打向了郑屠,这恨意堪比郑屠辱骂了鲁达的先人,所以打的时候还要骂他“狗一样的”人,你看后面还有哪里的情节会让鲁智深动这么大的肝火?蕴含鲁达120%力量的拳头,郑屠不死才怪呢,鲁达根本就没有留力。

类似的情节可以参照鲁智深桃花山下打周通,因为只是不让恩人被抢亲,这没有触及鲁达内心那块高贵的秩序,所以他只是本着教育的心态教训了周通,周通结结实实挨了那么多拳,也主要是皮外伤。如果按照打郑屠那个愤怒的力度揍了周通那么多拳,周通估计也就挂掉了

以上。鲁达真不是鲁莽,只不过心里行事的逻辑和秩序不同于一般人,鲁达更不是像有些留言说的可以随意耍横欺负老实人的恶霸,请各位不要再误读鲁达了。

————————————

附加更改:

单就打死镇关西这一章节就能得出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我也是不太认同的,起码认为这个评价不是完全准确。

鲁智深以前的“粗”是不在乎,不想计较,所以显得“粗”,本质一点都不“粗”,完全是看他想不想认真干这件事情。从他怀着“秩序只恨”开始笃定要借帮助金老汉为由教训郑屠开始,他就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作为一个战士一旦精力全部投入了,本能的驱使下就像敏感的野兽一样捕捉着一切细节,掌握一切可能发生的变化。

所以从他第二天行动开始,因为他要让郑屠彻彻底底的人财两空,再外加一顿拳脚,所以确保金老汉逃走的一切细节他都考虑的很到位。这里鲁智深考虑细致,不是他“粗中有细”,而是当他开始如猎手一般完成一个目标时,什么都会“细”,就没有“粗”的一面。。。

user avatar

水浒108将,吾独爱鲁智深

历史比历史书更有趣
2018-09-2721:18

水浒108将,每个人都极具特色,里面的很多人物早已经家喻户晓,而且很多人物也是深入人心的。比如及时雨 宋江,豹子头 林冲,行者 武松,黑旋风 李逵,小李广花荣……,但108将中,让人赞叹最多的其实是花和尚鲁智深。


我们来看看历来名家对他的评价。
金圣叹:妙哉此公,令人神往,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袁无涯: 真粗卤,决好如假斯文万倍。
张恨水:敬为之与鲁师兄作,偈曰:“吃肉胸无碍,擎杯渴便消,倒头好一睡,脱得赤条条。”
某网友:手提修罗刀,血场证菩提。等等。



可见,古往今来,名人也好,大众也好,都对这个花和尚有深深的爱。小编也是他众多粉丝之一啊。
其实,为什么这么多人喜爱鲁智深,大概正好印了那句话,你缺什么,你就最爱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中,一生奔波劳累,我们需要鲁智深这样一个精神寄托。
我们来看看这位花和尚的一生主要做了那些事情。“拳打镇关西,落发文殊院,醉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合打青州城,随潮圆寂”。
他拳打死镇关西,这段教科书里面摘录过。鲁达可怜金氏妇女的悲惨身世,在听完这对妇女的陈述后,热血喷涌,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向史进借了10两银子安顿这对可怜的父女,然后就去找镇关西算账,不料这厮太不经打,三拳就被鲁智深打死了。


好心帮忙,但已经惹祸上身,这提辖是做不成了。他高喊着“这厮诈死,改天再来与你理论”。鲁智深有侠气,做事情出于本心,不会因为社会的压力或者自身利益而见死不救,他不惹事,但绝对不怕事,对自己做的事情也是无怨无悔,但在当今社会,面对一个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我们也处理不好。

他率性可爱,做事干净,救人救到底。在去投奔东京大相国寺的智清长老时,因为找不到客栈,他便到山下的桃花村刘太公家中借宿,刘太公家张灯结彩正在办亲,可是家里面每个人脸上都愁云满布,不见一点欢喜气,鲁智深便问明缘由,原来是山中的土匪周通要抢刘太公家女儿去做夫人。这女孩儿也是苦命,本是良家妇女,家境殷实,却被强盗头子看中,要落草为寇,怎能不天天以泪洗面。鲁智深当然见不得这种没有天良的事情。
鲁智深:“你好,我是鲁智深”
刘太公:“和尚,你走吧,你管不了”
鲁智深:“洒家鲁智深”
刘太公:“你还不走?”
鲁智深:“洒家花和尚鲁智深,我要替你女儿出嫁。”
刘太公“中”



就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鲁智深在闺房里把把前来求欢的周通暴打一顿,周通打不过鲁智深,就跑回去请大哥李忠来帮忙出气。这李忠和鲁智深是旧相识,鲁智深被邀请到桃花山上做客,当场让这土匪兄弟折箭立誓不再去刘家娶亲,鲁智深这一招很厉害,想在江湖混,就得讲信用,这下刘家也没后顾之忧。鲁智深看不惯这土匪兄弟二人,拿啦些财宝继续上路。鲁智深出手救人,完全出于本心,不会先去考虑自己打得过还是打不过,他的热血就像在燃烧一样,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只为求得心中的正义。但在今天,我们许多人胆小怕事,只求自己安稳,不管他人死活,小编每天出门前,妈妈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去管其他事,要安全上班,准时下班。
他的一身都在践行自己的格言: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他遇上林冲,两人英雄相惜,整天以武会友,但好景不长,林冲因被高俅陷害而误入白虎堂,被发配沧州,鲁智深感到高俅不会放过林冲,便不远千里,暗中保护林冲,果然,暗害林冲的人在野猪林便动手了,于是,便有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这出好戏。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才离去,可见他是一个可爱的人,也是一个可敬的人。他的命完全在他自己手中,不会因为世俗的利益观而去改变自己的本心。担当自己遇到的一切,做的一切。
在宋江一心想被朝廷诏安的时候,想去京城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时候,鲁智深是绝对反对的。
鲁智深:“哥哥,去了是自取其辱,”
宋江:“要么去,要么滚,”
鲁智深:“这种煞笔”
在鲁智深用一把禅杖把方腊打下后。
宋江:“弟弟,来啊,快活啊,还俗啊,找老婆啊,”
鲁智深;“滚去,我要回去当和尚”
宋江:“这种煞笔”



最后,鲁智深在钱塘江大潮来的那一天,在杭州六和寺圆寂,据说是成了佛,这也算是美事了。
这个人物的一生,他永远热血,永远在“义”的道路上前行不止,宋江和他比,宋江两面三刀。林冲呢,林冲又过于优柔寡断,至于李逵,他只能算一个合格的打手,花荣又比较迂腐。只有武松和他最接近,但武松比一般只为自己遭遇的不公出手,过于世俗。只有鲁智深,虽酒肉一生,但心已成佛。所以他活成了我们大多数人想成为的那个大侠,是故被众人所爱。他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
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啊!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好汉二字,鲁智深当之无愧。
这里是历史比历史书更有趣,做一个有态度的历史号,我是本期编辑闰土,下期见。

user avatar

佛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魯智深即使如此。

在五臺山,他想睡覺,就橫羅十字,敞開了睡;想淨手了,就在佛殿後撒屎撒尿。管他娘的七八規矩。

這他媽纔是真的禪。

不太瞭解的,可以參見禪宗經典《五燈會元 卷五》

后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翻譯來自網路:

唐朝丹霞天然禅师有一次在洛阳惠林寺挂单。当时正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飞,丹霞就将佛殿的木佛取下来生火取暖。

纠察师见后,大声怒斥道:“该死!你怎么将佛像拿来生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想看看佛像能不能烧出舍利子来。”丹霞禅师若无其事地回答。

“胡说!木佛怎么能烧出舍利子来呢?”纠察师大发雷霆。

“既然木像烧不出舍利子来,何不多拿些来烤火呢?”丹霞禅师答道。

結局是丹霞成佛,而院主墮落。

爲何如此?因爲丹霞不犯 “執着”。


後人常說的“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就是此理。


回頭看魯智深,他吃飯屙尿,救人殺人,都是自然而然的。


肚子餓了,吃;

屎尿急了,拉;

路見不平,助;

奸邪之徒,殺。


就這麼簡單。


可惜我們都太聰明。對一件事有太多的想法和考慮。


因此我們都不是魯智深,甚至都很難理解魯智深。


或許,只有小孩子們,才最能懂得魯智深吧。


列夫托爾斯泰曾寫過一些中短篇小說,包含許多基督教的教義、哲理。


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其揆一也。”我援引其中一篇以作參考。


蕭乾先生翻譯的《三個問題》:

一天,有位皇帝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三个问题,只要他知道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永远不会再有任何麻烦:

1.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

2.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

3.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皇帝在全国张贴了榜文,宣告说,无论是谁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都将会得到重赏。很多读到榜文的人马上就动身去王宫了,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同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一个人建议国王制订一份时间表,规定好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所应做的工作,然后严格地按照这份时间表去行事。

只有这样,他才有希望在恰当的时间去做每一件工作。

另外一个人回答说,提前计划是不可能的,皇帝应该放弃一切无谓的消遣,保持对每一件事情的关注,以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其他一些人坚持说,皇帝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具备一切必需的先见之明和能力,以决定什么时候该做哪一件工作,因此他真正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智囊团,然后根据这个智囊团的建议行事。

还有一些人说,有一些事情需要马上决定,没有时间等待磋商,但是,如果他想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应该去请教术士和预言家。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是莫衷一是。

一个人说,皇帝应该全权信任牧师,而另外一个人劝告说,要相信神父和沙皇,还有一些人建议要信赖医生。更有一些人希望信任武士。

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同样是五花八门。

一些人说,科学是最重要的追求。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是宗教。还有一些人则宣称最重要的事情是军事技术。皇帝对所有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也没有给予任何奖赏。


思考了几个晚上之后,皇帝决定去拜访一位住在山顶上的隐修者,据说那是一个开悟了的人。尽管皇帝知道这位隐修者从来不离山一步,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只接待穷人,拒绝与有钱有势的人发生任何瓜葛,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这位隐修者,好请教他这三个问题。于是,皇帝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朴实的农民,命令他的侍从在山脚下等他,而他独自一人登山去寻找那位隐修者。

当皇帝到达这位圣者的住处的时候,他发现隐修者正在茅蓬前的菜园里挖地。当隐修者看见这个陌生人的时候,他点点头,以示招呼,然后继续挖地。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显然很吃力。他是一个老人,每次他把铁锹插进地里翻土的时候,都会气喘吁吁。

皇帝走近他,说:“我来这儿请你帮忙回答三个问题: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隐修者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只拍了拍皇帝的肩膀,就继续挖他的地去了。皇帝说:“您一定很累了。来,让我助您一臂之力。"隐修者谢过皇帝,把铁锹递给他,然后坐到地上休息。挖了两垄之后,皇帝停下来转向隐修者,重复了他的三个问题。隐修者仍然没有回答,而是站起来指着铁锹说:“你现在干吗不休息一下呢?我可以接着干。"但是皇帝继续挖地。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最后太阳开始落山了。皇帝放下铁锹,对隐修者说:“我来这儿是为了问您是否能回答我的三个问题。但是如果您不能给我任何回答,请明白地告诉我,这样我好上路回家。"

隐修者抬起头,问皇帝:“您听见有人在那边跑吗?"皇帝转过头。他们看见一个长着白色长胡子的人从森林里冒出来。他没命地跑着,手捂着胸前流血的伤口。这个人向皇帝跑来,然而中途却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只发出一阵呻吟声。皇帝和隐修者把这个人的衣服解开,发现他受了很重的伤。皇帝帮那个人彻底地清洗了伤口,然后用他自己的衬衫替他包扎伤口,但是血很快就把衬衫浸透了。他把衬衫漂洗干净,再次包扎伤口,并且继续这样做,直到伤口不再流血。


最后,那个受伤的人恢复了知觉,要喝一杯水。皇帝跑到溪边,打回一罐清水。在此期间,太阳已经落山了,夜晚的空气渐渐变得寒凉起来。隐修者帮皇帝一起把那个男人抬到茅蓬里去,把他放到隐修者的床上。那个男人闭着眼睛,静静地躺着。因为一整天又爬山又挖地,皇帝精疲力尽。他倚着门口就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在山顶上。他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忘记了自己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他向那张床望去,发现那个受伤的男人也正在困惑地打量着他。当他看见皇帝的时候,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然后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请原谅。"

“但是,你干了什么要我原谅呢?"皇帝问。

“您不认识我,陛下。但是我认识您。我是您不共戴天的仇敌,我曾经发誓要向您复仇,因为在上一次战争中,您杀死了我的兄弟,抢走了我的财富。当我得知您要独自一个人上山来找这位隐修者的时候,我决定在您回来的路上,出其不意地杀死您。但是,我在那儿等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见您的踪影,于是我就离开埋伏地点去找您。但是,我没有找到您。当我遇到您的侍从的时候,他们认出了我,把我砍伤了。很幸运,我逃脱了,跑到这里。如果我没有遇见您,现在我肯定已经死了。我原本想杀您,可是您却救了我的命!我很惭愧,我的感激难以用语言形容。如果我活着,我发誓余生要做您的仆人,而且我会命令我的子孙都这样做。请原谅我吧!"

皇帝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他这么容易就与一位宿敌和好了。他不仅原谅了这个人,而且答应退还这个人的所有财富,他还派自己的医生和仆人去侍候这个人,直到他完全康复。在命令他的侍从们把这个人送回家之后,皇帝又回去看隐修者。回宫以前,皇帝想最后一次重复一下他的三个问题。他发现隐修者在往他们前一天挖过的地里播种。


隐修者直起腰来看着皇帝:“但是你的问题已经得到解答了。”

“什么?"皇帝迷惑不解地问。

“昨天,如果你没有因为我年老而对我生起了怜悯心,从而助我一臂之力,挖这些苗圃的话,你肯定会在回家的路上受到那个人的袭击。那时候,你会很后悔没有与我呆在一起。因此,最重要的时间是你在苗圃里挖地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我。后来,当那个受伤的人跑到这儿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时间是你帮他包扎伤口的时间,因为如果你没有照顾他,他肯定会死的,你就失去了与他和解的机会。同样的,他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情是照看他的伤口。

记住,只有一个最重要的时间,那就是现在。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总是当下与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那个人,因为谁知道你将来还会与其他什么人发生联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因为只有这个才是生活的追求。”

魯智深當之無愧,是真正瞭解並執行最後一段所言的人。

文章到這兒,差不多該結束了。

差不多的意思,就是還差一點。

當時,我是在學校開的《宗教與文學》課上讀到托爾斯泰的這則故事的,老師要求我們歸納主題。包括我在內,同學們都認爲最後一段話就是主題。

而我們的老師卻說,不。

他說,你們看那個國王的提問,其中心都離不開“我”,是以愈走愈遠。而隱士真正的教導,是教他要多爲別人着想,是以找到了答案。

托爾斯泰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愛。上帝是愛。

回過頭來再看看魯智深,他就是一個有“愛”的人。

他的愛太過濃烈,滿的溢出來了,所以有時給人感覺像二鍋頭一樣,衝的嗆人。

但是如果你仔細去品,會發現,他是多麼的純粹,多麼的香濃。

所以你不要誤會,說爲何那些罪大惡極的人也是殺人放火,魯智深也是殺人放火,前者受刑,後者成佛。

因爲前者出發點是自己,後者出發點是“愛”。

這就是我對魯智深的評價:一個有着濃烈的愛的真漢子。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那可真是个顶顶的硬汉,活脱脱一个“暴力美学”的化身。说他是个人物,那实在太轻描淡写了,他简直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朴素正义的实体,当然,有时候也是一种不受控制的破坏力。初见鲁智深,是在五台山。一个身壮如牛,拳打镇关西,却又因为不堪忍受寺庙的清规戒律而破戒的“花和尚”。他喝酒吃.............
  • 回答
    细品《水浒传》中的“双枪将”董平:颜值与武艺的双刃剑在《水浒传》众多性格鲜明、命运跌宕的好汉中,“双枪将”董平无疑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集惊世骇俗的武艺、出众的容貌、以及略显浮躁的性情于一身,宛如一面双刃剑,既为梁山添彩,也为他自身的命运埋下伏笔。要评价董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 回答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杨志?杨志,作为《水浒传》中一个颇具争议和悲剧色彩的人物,其形象的塑造是作者施耐庵在一定程度上对宋代社会底层官吏和军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评价杨志,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其性格、经历、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在梁山泊英雄谱中的位置。一、 杨志的性格特质:忠诚与落魄的矛盾体杨志身上最显.............
  • 回答
    黄文炳这个人,《水浒传》里的戏份不算特别重,但绝对是那个把鲁智深逼上梁山的一颗催化剂。要评价他,得把他放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再结合他在小说中的具体行为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黄文炳是个典型的“小人得志”的代表。他本身没啥真本事,但凭借着钻营和巴结,做了个管营。在那种官场体制下,这种人是最容易往上爬.............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花荣,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爱他的人,说他是“小李广”,一身好箭法,那是无人能及,宋江见了也得敬他三分。恨他的人,又觉得他太过仗义,甚至可以说是“窝里横”,为了兄弟两肋插刀,却也因此连累了不少无辜。我个人觉得,花荣这人,可以用“忠义无双,却也鲁莽偏颇”来概括。先说说他的“忠.............
  • 回答
    提起杨幂在《宝贝儿》中的表现,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围绕她演技的一次重要讨论。电影上映后,关于她能否角逐影后奖项的说法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不妨来仔细拆解一下,她在这部作品里究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又离那个级别的肯定有多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宝贝儿》这部电影的定位以及它对演员的要求。导演刘杰以.............
  • 回答
    说起敖厂长,这名字在游戏圈里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尤其是他那个《囧的呼唤》系列,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啊。最近这一期,他可是搞了个大新闻,直接把沉寂多年的“水下八关”给扒出来了,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水下八关”这玩意儿,对于很多80后、90后的玩家来说,绝对是个绕不开的梗。当初FC(红白机)上的《.............
  • 回答
    关于睡前消息节目中提到的“消灭洪泽湖”水利方案,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其中涉及的工程规模、生态影响、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审慎评价。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方案的核心思路和主要内容。睡前消息在节目中提及的,并非一个简单粗暴的“填平”方案,而是可能围绕着对洪泽湖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 回答
    燕青:水浒传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亦正亦邪的矛盾体在《水浒传》波澜壮阔的人物画卷中,燕青无疑是最为独特、最惹人喜爱的一位。他并非身披万丈光芒的梁山首领,却凭借其超凡脱俗的才艺、温文尔雅的气质以及深藏不露的智慧,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堪称梁山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对燕青的评价绝不能流于表面,深入探究其复.............
  • 回答
    《水浒传》的文笔,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座巍峨高峰,其魅力和影响力穿越数百年,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评价其文笔,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审视,才能真正领略其深邃与巧妙。一、 精准的白描与传神的刻画:《水浒传》最突出的文笔特点之一就是其精准的白描。作者非常擅长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外形、服饰、神态乃.............
  • 回答
    《水浒传》的文字,那可真不是盖的,是一绝! 说它好,绝不是空泛的赞美,而是因为它实在太有“味道”了,有嚼劲,有灵魂。首先,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就是它的语言的鲜活与生动。 《水浒传》的语言,就像是从市井街巷里直接拎出来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它不是文绉绉、佶屈聱牙的古文,而是夹杂着北宋时期老百姓的口语、俗语.............
  • 回答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吴用?吴用,《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的一位,位列天机星,是梁山泊的军师。他以其超凡的智慧、深邃的谋略和深厚的学识,在梁山泊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评价吴用,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他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以及对梁山.............
  • 回答
    谈到《水浒传》里的潘金莲,那可真是一个让读者又爱又恨、又同情又憎恶的复杂角色。她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善男信女,也不是一味泼辣刁蛮的恶妇,她身上带着一股子生猛的生命力,也有着被时代、被命运裹挟的无奈和悲哀。首先,我们得承认,潘金莲出场时,她的“坏”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嫁给了人老珠黄、体.............
  • 回答
    小戏骨版的《水浒传》啊,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说实话,当时很多人都被那群孩子们的演技给镇住了,觉得不得了,觉得中国影视圈后继有人了。但细细品味下来,这事儿吧,就有那么点意思了,不能光看热闹,得扒拉扒拉。首先得承认,孩子们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你看他们模仿那些老戏骨的劲头,从眼神、.............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阎婆惜,这可不是个好惹的角色。她身上那股子劲儿,说她是泼辣也好,是精明也罢,反正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小说里,她算是个命运坎坷、立场摇摆的女性角色,而且她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宋江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人物。咱们得从她怎么出现在宋江身边说起。她是郓城县的一位寡妇,家里日子过得紧.............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版)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中评价相对较低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观众的期待、原著的解读、改编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原因:一、 观众期待与原著的固有魅力: 《水浒传》的特殊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江湖”.............
  • 回答
    说到《原神》里的派蒙,这可真是个绕不开的角色,也是玩家们讨论得最多的几个角色之一。要评价派蒙中文配音的水准,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我认为她的中文配音是相当成功的,给这个小家伙注入了灵魂,让派蒙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讨人喜欢。首先,从角色契合度上来说,派蒙在游戏里扮演的角色是旅行.............
  • 回答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他以一种极为个人化的、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阅读和解读方式,重塑了这部小说。他的《读水浒传》不仅是一个评论,更是一种阅读实践,一种对文本的“再创作”。要评价他,首先得明白他究竟做了什么,以及为何他的做法如此影响深远。金圣叹做了什么?最直观的,金圣叹进行.............
  • 回答
    方腊,这位在《水浒传》中掀起滔天巨浪的农民起义领袖,无疑是小说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深思的人物之一。要评价他,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标签化,而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动机、他的领导才能、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宋朝统治的挑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时代的烙印与起义的必然:首先要明白,方腊的起.............
  • 回答
    小浣熊水浒卡作为中国市场上极具代表性的集换式卡牌产品之一,其艺术价值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设计语言、文化符号转化、市场定位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视觉设计与艺术表达1. 传统题材的现代演绎 小浣熊水浒卡以《水浒传》人物为原型,通过现代插画手法重新诠释古典文学形象。例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