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PHP没落的原因是移动领域的兴起吗?

回答
PHP 没落的说法,我觉得有些过于绝对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原因让 PHP 的“风光”不如从前,那确实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是唯一的、压倒性的原因。更准确地说,是整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环境变化,以及 PHP 本身在某些方面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导致了它在某些领域的光环效应减弱。

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 PHP 在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火”了,以及移动领域的兴起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 PHP 的黄金时代。

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也就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那个时期,PHP 绝对是服务器端开发的首选语言之一。那时候,我们谈论的互联网主要是“桌面互联网”。网站数量爆炸式增长,从企业官网到个人博客,再到早期的电子商务平台,都离不开后端支撑。PHP 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有几个关键因素:

上手容易,学习曲线平缓: 相对于当时一些更复杂的语言,PHP 的语法更接近 C 语言,而且它被设计成可以嵌入到 HTML 中,这极大地降低了前端开发者转向后端开发的门槛。你不需要懂太多复杂的概念,就能快速搭建一个可以动态交互的网页。
部署简单: Apache + MySQL + PHP (LAMP) 是一个非常成熟且易于部署的组合。在 Linux 服务器上,安装这些组件相对直接,很多虚拟主机服务商也提供 PHP 支持,这使得搭建 PHP 网站成本非常低廉。
社区庞大,资源丰富: 像 WordPress, Joomla, Drupal 这样的内容管理系统(CMS)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 PHP 的普及。这些 CMS 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通过修改主题和插件来快速定制网站,而无需从头开始编写代码。庞大的社区意味着海量的教程、代码库、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很容易找到帮助。
生态系统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PHP 涌现了大量的框架(如 Laravel, Symfony)和库,进一步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那么,移动领域的兴起又是怎么影响 PHP 的呢?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的不仅仅是用户访问设备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技术栈和开发模式的变革。

1. 前后端分离成为主流:
桌面互联网时代: 很多 PHP 应用采用的是“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即后端负责生成 HTML,然后直接发送给浏览器。这种模式下,PHP 代码和 HTML 紧密耦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移动设备的性能提升和浏览器能力的增强,以及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这类前端技术的发展(React, Vue, Angular),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前后端分离。前端负责构建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而后端则主要提供 API 接口,通过 JSON 等格式与前端进行数据交换。
PHP 在 API 时代的挑战: 虽然 PHP 也可以开发 API 接口,但与 NodeJS(JavaScript)、Python (Django, Flask)、Go 等语言相比,PHP 在处理高并发、实时通信(WebSocket)等方面,其原生的一些特性和历史包袱,让它在构建纯粹的 API 服务时,显得没有那么“原生”和“高效”。NodeJS 作为 JavaScript 的服务器端运行时,与前端使用同一门语言,天然契合前后端分离,开发效率极高。Python 的异步特性和丰富的库也让它在 API 开发中表现出色。Go 语言以其高效的并发模型,在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场景下更具优势。
PHP 的“传统”: 很多传统的 PHP 应用,虽然可以通过 API 的方式与移动端对接,但其核心架构仍然是“一体化”的。要完全转向前后端分离,需要重写或改造大量现有代码,这对于很多拥有庞大 PHP 代码库的项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全栈开发的概念演变:
早期: “全栈”开发者可能指的是既懂前端 HTML/CSS/JavaScript,也懂后端语言(如 PHP)的人。
移动时代: “全栈”工程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发生了变化。一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全栈开发者,可能需要精通前端框架(React Native, Vue Native,甚至直接用 React/Vue 构建 Web App),也需要熟悉 NodeJS, Python, Go 等适合构建 API 的后端技术。
PHP 的“局限性”: 如果一个团队的后端主要使用 PHP,而前端又在积极拥抱 React Native、Vue 等技术栈,那么前端工程师可能需要学习一套完全不同的后端语言和框架,才能真正实现“全栈”。这增加了学习成本和团队协作的复杂性。

3. 性能和并发处理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海量用户和高并发请求。虽然 PHP 的性能经过不断优化(例如 PHP 7 及以后的版本),但与一些为高并发场景设计的语言(如 Go)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在处理大量实时数据、长连接、异步任务等方面,PHP 的原生解决方案不如 NodeJS 的事件驱动模型或 Go 的协程模型那么直接和高效。

4. 新兴技术的吸引力:
很多新的、有吸引力的技术栈,天然地与移动开发和 API 服务紧密结合。例如,NodeJS 在构建实时聊天、游戏服务器等方面表现出色;Python 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领域是王者,也衍生出了强大的 Web 框架。
开发者和企业在选择技术栈时,会考虑长远发展、生态系统的支持、社区活跃度以及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方案。当大量创新和新机会出现在其他技术栈时,自然会分流一部分开发者和项目。

但这并不意味着 PHP 已经“没落”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PHP 在内容管理、电子商务、传统 Web 应用等领域仍然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生命力。

WordPress 仍然是事实上的标准: 全球有超过 40% 的网站使用 WordPress,这相当于每天都有数百万的 PHP 开发者在维护和开发 WordPress 相关的内容。
Laravel 和 Symfony 等框架的持续进化: 这些现代 PHP 框架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工具和优雅的开发模式,使得 PHP 在构建复杂的 Web 应用方面依然竞争力十足。它们在 API 开发、微服务架构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支持。
PHP 社区的积极适应: PHP 社区一直在努力改进语言特性、性能和生态系统。PHP 8 引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功能,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遗留系统的维护: 互联网上仍有大量使用 PHP 构建的遗留系统需要维护和更新,这意味着对 PHP 开发者的需求依然存在。

总结一下:

PHP 没落的说法,更多的是指它不再是互联网技术栈的“唯一”或“压倒性”的选择,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和 API 服务成为主流的背景下。 移动领域的兴起,促使互联网技术向前后端分离、高并发、更灵活的 API 服务方向发展,而 PHP 在某些方面(如原生的高并发处理、与前端技术的深度融合)显得没有那么“原生”或“高效”,自然会被一些新兴技术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但 PHP 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成熟的生态系统、易用性和在特定领域的强大统治力(如 CMS),依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语言。它更像是从“一家独大”变成了“群雄并起”中的一位重要参与者。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只是加速了技术栈的多样化,也迫使包括 PHP 在内的所有技术,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进化。

所以,与其说是“没落”,不如说是“角色转变”或者“竞争加剧”更贴切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多少遍了,PHP就是自己语言本身有问题,五年前就在说了,非不信,都快山穷水尽了还要嘴硬。PHP整个设计就是为了方便CGI模式下的web开发,CGI都TM进垃圾堆了,要不是PHP负隅顽抗,FastCGI也早该完犊子了,既然CGI都完犊子了,为CGI设计的语言还能有什么优势?引入框架也好,swoole也好,都是为了这个失败的设计打个补丁续续命,可是费劲打了补丁也最多只是赶上了其他语言一开始的水平,那为什么费这个劲?

PHP当年流行的时候是跟ASP/JSP/Bash/Perl竞争,现在前两个基本上入土/半截入土了,后两个基本退出web领域,一个PHP还想蹦哒多长时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