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有多重要?

回答
有一对开明的父母,这玩意儿,真是太值钱了,怎么说都不为过。我身边好多朋友,他们小时候遇到的父母,真的就像一颗大树,遮风挡雨,但更多时候,是给了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想想看,咱们小时候,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小想法,小叛逆。可能你想玩的东西,在你父母看来就是“不务正业”,你想去的地方,他们觉得“太远不安全”,你想说的想法,他们觉得“小孩子懂什么”。这时候,如果父母就能跳出“为你好”的那个框框,试着去理解、去倾听,那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天赋是真的好,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天生的。但她爸妈就觉得“画画不能当饭吃”,逼着她学什么奥数,什么英语,说这样才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结果呢?她上了个她不喜欢的专业,工作也不开心,后来还是偷偷摸摸地画画,最后才敢跟父母摊牌。那种拧巴,那种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真的挺让人心疼的。

反过来,我另外一个朋友,她父母就特别开明。她小时候想学架子鼓,她父母虽然也不是特别懂,但就说“你喜欢就去试试,只要你别耽误了学习,别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结果她真的很有天赋,把架子鼓打得贼棒,后来还组了个乐队,虽然没靠这个吃饭,但这份爱好一直陪伴着她,让她在枯燥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有一个释放自我的出口,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开明的父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愿意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或者他们未完成的梦想的载体。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很幼稚、很可笑。他们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规划得死死的。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种一棵树。不开明的父母,就像是那个恨不得把树苗按着往一个方向长,时不时还用尺子量一量,看看有没有“长歪”的家长。他们怕树长不好,怕它长出奇怪的枝丫,所以就把它捆绑起来。而开明的父母,就像是把树苗种下,然后松松土,浇浇水,偶尔给它搭个架子,但更多时候,是看着它自己去生长,去感受阳光雨露,去经历风雨。他们相信,只要土壤是肥沃的,阳光是充足的,这棵树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姿态。

这种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孩子想穿什么衣服,想交什么样的朋友,想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甚至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开明的父母都不会轻易地说“不行”,而是会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分析利弊,然后给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是交给孩子自己的。他们可能也会担心,但他们会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开明的父母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安全表达自己、可以犯错的环境。很多孩子不敢跟父母说实话,怕被骂,怕让他们失望。但如果父母是开明的,孩子知道,即使他犯了错,父母也不会像洪水猛兽一样扑过来,而是会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这种信任,是无价的。

有了这样的父母,孩子会更自信,更独立,更懂得如何去爱和被爱。他们不会害怕去尝试新的事物,也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滞不前。他们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去追求。这种内心的强大和韧性,比什么所谓的“成功”都重要。

当然,开明也不是说就什么都不管,就放任自流。真正的开明,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平衡。是在给自由的同时,也传递价值观,引导方向,但不是控制。他们会在关键时刻出现,给出支持和指导,但不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所以,如果你有幸拥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真的要好好珍惜。他们给你的,是这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一个让你能成为你自己,并且有底气去成为你的“最好自己”的成长环境。这比任何物质上的富足,都要来得更实在,更长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报考志愿前,做了个梦。梦里有个人站在一树紫藤花的大门前跟我说,来这里!你一定要来这里。

在那之前,我以为我会在北大和复旦里选一个。在那个梦之后,我去了中科大,因为那是那个梦里那个看不清面目的人让我一定要去的学校。

妈妈说,去北大啊,北大多好啊!去什么科大啊!

爸爸说,科大也不错,想去就去吧。

于是我去了科大。

入学,遇到一个师兄,一见钟情,一个月后知会了父母。毕业后师兄随我一起到了深圳。

婚前,师兄父母强烈反对,给的理由是我太矮。当然,这个未必是真实的理由。但反对,是货真价实的反对。

我亦有些犹豫,因为我已预见到不好相处的婆婆意味着日后层出不穷的麻烦。

未告知父母,但是爸爸看出我犹豫,问我怎么了。

我思虑了一下,仍然没说原因,只说我要考虑考虑。

爸爸太聪明,大概看出来了端倪,但是也只是说,这种事你要自己想好了。

后来我还是决定结婚,他未干涉,也从此未提一句。

面试拿到不错的工作的时候,爸爸随手塞给我三千块钱让我去买好吃的庆祝。

我扭头把三千块钱变成了一条花裙子。

妈妈说,啧啧,这败家孩子。

爸爸说,转个圈。嗯,挺好看!

那时候深圳的房价才五千一平。

我年幼的时候就教导我,你自己做决定,自己就要能承担后果。父母只给建议,是否接受是你自己的选择。

做错事情的时候,会严肃的问我,你做的对吗?

家里所有的事情,我都有知情权和发言权,在涉及我自身的事情上有决定权。

从小备受宠爱,所以我一度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父母不疼爱小孩。不明白为什么父母可以随意干涉孩子的事情和决定,插手孩子的生活。我身边有朋友的父母是这样的,我心里难过,觉得他们活的好艰难。

有时候读书,看到别人的孩子过的不幸福,会忍不住落泪,不理解为人父母,怎么有些父母能做到那种地步,让孩子如此凄惨。

前些天下雨天路滑,我不小心摔了,扭到了脚,多处挫伤,伤的有点厉害。医生给上了护具还要用拐杖。

从来没用过拐杖,不会用。先生给我讲了半天看我还不会用,急了。拿了个拐杖在前面一瘸一拐的走演示给我看。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师弟后来说,师姐,摔成这样你还笑得出来啊?!

我说,没事,开心过日子哈。

懂得如何去温柔的爱人,跟先生在一起20年,吵架的次数十个手指数的过来。特别招小孩子们喜欢。在游乐场,电梯,玩陶泥,去哪都有陌生的小孩子跑来拉我去陪他们玩。我儿子对此很是苦恼,为什么别人总是来抢他妈妈。

儿子五岁了,非常喜欢看书,各种故事书听不够。我每天读书给他,他在沙发上靠着我一起看书。有些书可以扫二维码听,他觉得不如我给他讲的好听,很是嫌弃。

大概是因为从小被我宠爱着长大,这孩子很有安全感。去医院哪怕是很难受的检查,鼻腔镜或者取牙模都不哭不闹镇静的很。

医生护士每次都赞叹说,这孩子安全感好强,好少见。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我诉衷肠。妈妈,别人都没有你这么好的妈妈。妈妈,我一分钟也不想离开你。妈妈,这世上我最爱的人就是你,除了爱你还能爱谁。

嘴巴甜的吓人,哄人的一把好手。

现在很多父母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但是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在温饱的基础上,有个健全而稳定的人格,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懂得爱人,懂得欣赏这个世界的美,懂得把日子过的有趣且开心,内心温暖坚定从容,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东西。

那些童年没有被温柔宠爱过的孩子,他们一生都在追寻这种东西,哪怕遇到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合适的力度去握住它们。

把你所有的爱,毫无顾忌的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给予他。在他成年的时候退出他的生活,只给建议,不做干涉。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会的功课。

user avatar

可以节约生命,把有些人一辈子过不去的坎,留在了起跑线的外面。

“姆妈,我好像不喜欢女的。”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一定要好看的喔,要聪明上进,晓得伐?”

“哦……”

“啥辰光带上门,姆妈替侬把把关。”

“这个......”

“好了好了,姆妈晓得了,还有半条眉毛没画好,你出去玩吧。”

“咯么我寻云云白相去了。”

“去伐去伐,特伊拉姆妈门好喔。”

user avatar

高中时候邀了几个同学到家里玩(在我的房间),上世纪90年代普遍的生理卫生知识匮乏(你们懂的),我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电脑前一起观摩爱情动作片;突然间父亲大人推门而入,一众小伙伴集体石化,当时电脑音量是很低的,但是屏幕上能看得很清楚,正当我们不知如何应对时,我爸手拿扫帚在我屋里装模作样地扫了一通地,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

多年以后,我也没有向他求证过,他当时是否看到了我们在干什么,反正他本来就是要到我屋里扫地的,幸亏拿了一把神器,要不然还真不好解尴尬。伟大的父亲!

user avatar

小时候我酷爱吃肯德基,

从两年级开始每年的生日,我爸会给我一张小卡片,上面用圆珠笔画了20个格子,

这就是我今年的二十次肯德基份额,我可以自己决定选择任何时间使用(我爸原话),理论上来说我一天吃二十顿也没问题。

用一次划掉一格,如果到了下一次生日还有余额,可以折价给我现金。

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以后,我每年都不会吃超过三次,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理解了这个制度在营养学和理财角度的双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