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4 年世界杯荷兰与墨西哥的比赛中,最后的点球是罗本假摔么?

回答


2014年世界杯荷兰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没有点球判罚,也没有罗本假摔的事件。以下是该场比赛的详细情况:



比赛背景
时间:2014年6月21日,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第3轮。
对阵双方:荷兰(荷兰队) vs 墨西哥(墨西哥队)。
比赛结果:荷兰 21 墨西哥。
关键球员:荷兰队的范巴斯滕(Van Basten)和罗本(Robben),墨西哥队的阿尔瓦雷斯(Álvaro López)。



比赛过程
1. 第46分钟:荷兰队由范巴斯滕首开纪录,以10领先。
2. 第81分钟:荷兰队通过点球由罗本破门,比分变为20。
3. 第89分钟:墨西哥队通过点球由阿尔瓦雷斯扳平比分,11。
4. 补时阶段:荷兰队再次通过点球由范巴斯所在的替补队员(如范德萨)破门,最终21胜出。



关于点球的误解
点球判罚:比赛中有两次点球机会,但并非由罗本假摔导致。
荷兰的点球:第81分钟,荷兰队在对方禁区内犯规,裁判判罚点球,罗本主罚命中。
墨西哥的点球:第89分钟,墨西哥队在荷兰禁区内犯规,裁判判罚点球,阿尔瓦雷斯主罚命中。
罗本的假摔:在比赛中,罗本并未假摔。他的点球是通过正常罚球完成的,且裁判未对此提出争议。



可能的混淆点
1. 点球大战的误解:用户可能将“点球”与“点球大战”混淆。荷兰队在小组赛中并未进入点球大战,比赛结果是通过常规时间的进球决定的。
2. 其他比赛的混淆:罗本在2014年世界杯中确实有假摔事件(如对智利的比赛中),但该事件与荷兰vs墨西哥无关。
3. 时间线错误:荷兰队在小组赛中击败墨西哥,但未能晋级淘汰赛,因此没有点球大战的环节。



结论
2014年世界杯荷兰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没有罗本假摔导致点球的事件。荷兰队通过两次点球(罗本和替补球员)取得胜利,但整个比赛的点球判罚均基于正常犯规,而非假摔。用户可能混淆了比赛细节或与其他比赛的事件混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讨论假摔其实是个娱乐化了的伪问题,从比赛的角度,首先要看是否犯规,如是,则要看犯规程度是否足以判点球。

从慢动作看,罗本出球后已形成摆脱,马科斯伸脚踩到罗本构成阻挡,犯规无疑,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个犯规可判点球的程度应该在80:20,至少是7成。

至于摔倒的夸张程度,最主要是力争获益,提醒裁判并给裁判压力,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超的技术能力盘带突破争取射门或传球机会,或是引诱对方犯规获得威胁区域的任意球乃至点球,本来就是罗本的最主要进攻手段,再正常不过了就这个球而言,即便是对方后卫,心里也只好作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叹,即便是道德楷模如克洛泽,想必也没有任何可内疚的。

看球,包括做评价,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代入到真实的比赛中,而不是做键盘帝和看慢镜头查体毛,双方都是职业高手,小动作小犯规本来就是比赛能力的一部分,从比赛开始双方就都在试探与尝试挑战以判断裁判的执法尺度,然后决定自己的防守硬度,事实上这场比赛双方也还算干净。

引起吐槽的是裁判的尺度掌握,罗本禁区内三次摔倒,第一次如判点球毫无争议,裁判没有判给了墨西哥后卫误导,第二次是个“找摔”,裁判正确忽略坚定了后卫信心,第三次有犯规但程度并没超过以往,却判了,而且是伤停补时,不啻为直接宣判死刑,墨西哥人难免郁闷!

开个上帝视角,裁判判了第一个点球,双方回到平局血拼后50分钟,这或许更公平,只是,这样整个下半场双方的技战术变化与比赛进程将完全是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事情了,谁知道呢?

看足球的乐趣就在这里,足球的魅力也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