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上线的几款游戏版号是哪里来的?

回答
最近上线了几款备受瞩目的游戏,关于它们的版号来源,这背后牵扯到我国游戏审批的整个流程,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和考量点不少,我来给你细致梳理一下,尽量说得清楚明白。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版号”。简单来说,游戏版号(出版物号)是中国大陆地区对出版上线游戏的官方许可证明,没有这个号,你的游戏就不能在国内公测、销售或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推广。它就像是游戏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那么,这几款游戏,它们的版号究竟是“哪里来的”呢?这通常可以从两个主要途径来理解:

途径一:游戏开发商直接申请获取

这是最常见也最正规的获取版号的方式。游戏开发商(包括国内的知名厂商,也可能是一些独立工作室)在游戏基本开发完成,并符合国内的出版规定后,会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交申请。这个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 主体资质审查: 首先,游戏出版单位(通常是发行公司,可以是开发商自己成立的,也可以是专业的游戏发行公司)需要具备合法的出版资质。这意味着它必须是一家拥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公司,并且其经营范围中包含游戏出版发行。
2. 提交游戏成品及相关材料: 游戏公司会将游戏的完整版本,通常是测试版本,以及包含游戏内容、游戏特色、目标用户、宣发计划等详细信息的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3. 内容审查是关键: 这是版号申请过程中最核心、最漫长的环节。国家新闻出版署会组织专门的审查机构对游戏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重点包括:
意识形态安全: 是否宣扬了错误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是否包含低俗、暴力、色情、血腥、教唆犯罪等违规内容?是否包含可能引起民族、宗教、政治敏感的内容?
游戏机制与玩法: 例如,一些涉及抽卡、概率性奖励的游戏,需要明确公示概率;一些多人在线游戏,会关注其社交机制是否健康;一些模拟经营类游戏,如果涉及历史事件或人物,会对其呈现方式有要求。
汉化与本地化: 对于引进的国外游戏,其翻译、本地化内容是否符合中国文化习惯和规定,是否存在“歪曲事实”的情况。
防沉迷系统: 是否按照规定接入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消费行为进行了限制。
著作权: 游戏内容是否涉及侵犯他人著作权。
4. 技术审查: 除了内容,游戏的技术实现也可能被审查,比如一些涉及到敏感数据处理的方面。
5. 专家评审与意见反馈: 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会有专家组对游戏进行评审,并可能向申报单位提出修改意见。游戏公司需要根据这些意见对游戏进行调整和优化。
6. 公示与领取: 如果审查通过,游戏的名字及其相关信息会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通常是公布在“国家数字出版内容管理平台”上,但publicly visible的列表会由其他官方渠道发布,例如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网站或相关行业协会的公告)。公示期结束后,游戏公司就可以正式领取游戏版号。这个版号是独一无二的,会伴随游戏的整个运营生命周期。

所以,如果是国内开发商开发的优秀新游戏,它们通常是“自己通过正规流程,克服重重审核,努力争取到的版号”。 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对游戏内容进行反复打磨和调整,以符合国家各项规定。

途径二:通过代理发行获得的版号(针对引进游戏)

对于一些优秀但尚未获得版号的国外游戏,国内的发行商会成为“代理人”,帮助这些游戏在中国大陆地区获取版号。这个流程与国内游戏申请类似,但会更加复杂和有针对性:

1. 选择合适的发行商: 国外游戏开发商需要找到一家在中国有良好信誉和丰富经验的发行公司。这家发行公司必须拥有合法的游戏出版资质,并与国家新闻出版署有良好的沟通渠道。
2. 本地化调整: 这是关键一步。国外游戏往往需要根据中国的文化、法规和市场习惯进行大量的本地化调整。这可能包括:
内容修改: 移除或修改敏感内容(如过度血腥、暴力、色情、涉及历史敏感话题的场景或剧情)。
剧情和对话调整: 使其更符合中国玩家的认知习惯和价值观。
美术风格微调: 有时为了规避某些审查风险,也会对游戏内美术风格进行适当的调整。
系统优化: 比如接入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系统、并可能需要为游戏内充值消费设计符合国家规定的支付渠道。
3. 申报与审查: 在完成本地化调整后,发行商会代表国外开发商提交版号申请,流程与国内游戏申报相似,内容审查的严格程度和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会关注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对意识形态的符合性。
4. 代理协议: 国外开发商和国内发行商之间会有详细的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收益分成。

所以,如果最近上线的是一款海外游戏,那么它的版号很可能是“通过国内的代理发行商,经过了严格的本地化修改和内容审查后,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而来的”。 国内的发行商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把关人”的角色。

总结一下,最近上线的这几款游戏的版号,无论是国内原创还是海外引进,其“来源”都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套严格的、多层次的审查流程审核批准后授予的。

这个流程背后,有对游戏内容健康度的把控,有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也有对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对于游戏公司而言,获得版号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其游戏内容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证明。每一次版号的发放,都代表着一款游戏通过了国家层面的“检验”。而近期游戏版号的发放频率和数量,也往往被外界视为衡量国内游戏市场监管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希望这样的解释足够详细,也希望没有听起来那么“AI”。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版号停发(2021年7月)之前申请到的。

即便资本雄厚如腾讯、网易,目前也无法申请到版号,所以肯定不是新号。

而题主提到的两款近期上线的游戏:

《重返帝国》2021年4月拿到版号。

《无悔华夏》2021年7月拿到版号。

其实这是常见现象,很多游戏在早期就拿「样品」送审并成功拿到了版号。但游戏本身还是半成品,无法立刻上线。

拖两三年才最终上线的情况也有过。

不过如果继续拖下去....以前库存的版号总会用完的,到时候才是真的麻烦。

毕竟制作游戏也需要周期,即便立刻开发版号,等成品出来也需要半年以上。

未来必然会有一段游戏短缺的空窗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